第144章 曼成,你在寫什麽?
字數:5137 加入書籤
這日,裴元紹來見韓韜,稟報道:
“主公,據淮南傳來的消息,孫策將傳國玉璽獻給袁術,從袁術那裏換來了三千兵馬。
此刻他正馬不停蹄趕往江東,欲支援吳景,對抗劉繇。”
話音未落,韓韜腳步一頓,眉頭微皺,神情變得嚴肅。
他緩緩抬起頭,看向遠方...
孫策借兵?按照曆史進程這應該是公元一九五年才會發生的事,如今才公元一九三年,竟然提前了兩年...
“難道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時間線的變化?”他心想。
孫策,你的野心不小,可惜你遇上了我。我是不會讓你輕易奪下江東的!
片刻後,他轉頭看向裴元紹:“你速派人前往淮南散布消息,就說孫策在出發前,已與周瑜等江東大族私通。等他一回江東,便會脫離袁術,自立為王。”
裴元紹聞言,當即拱手領命:“是,主公。”
說罷,他繼續稟報:“主公,如今文武榜已傳遍天下,尤受寒門子弟追捧。
這些人仕途被世家切斷,文武榜成了他們唯一的希望。許多人甚至借錢做路費,晝夜兼程趕往長安,隻為有個出頭之日。”
韓韜聞言微微點頭,心想不知道這次能淘到什麽寶貝。
“無論他們出於何種目的,隻要肯來應榜,那便是為我造勢。”接著韓韜沉聲道,
“你再派人散播消息,就說很多名門望族的子弟也紛紛來應榜。”
“是!”裴元紹眼睛一亮,領命退下。
裴元紹走後,韓韜閉上雙眼,唇角微揚。
天下就是一盤棋,而自己就是執棋者。
次日,韓韜召集一眾文武議事:“孫策將傳國玉璽交予袁術,換來了三千兵馬,此刻正趕往江東。此事,你們怎麽看?”
眾人聽後,開始議論紛紛:
“區區三千兵馬,能掀起什麽風浪?”
“袁術數萬大軍尚奈何不了劉繇!”
“劉繇是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占據大義,孫策隻怕會無功而返。”
賈詡輕輕撫須,目光平靜:“主公,孫策雖然勇猛,但劉繇根基深厚,三千兵不足以動搖局勢。”
韓韜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嚴肅。心想:
“若讓孫策得手,未來的江東,將不再是零散的州郡,而是統一的整體。
一個統一的江東,連曹操八十萬大軍都難以戰勝,自己到時候再想鏟除孫策恐怕會十分困難。”
接著他轉身看向眾人,問:“若孫策得到江東氏族支持,再借其父之威,諸位覺得,他能否擊敗劉繇?”
聽到此話,眾人頓時默不作聲。
韓韜接著說:“據密報,孫策已在暗中聯絡江東各大士族,圖謀共擊劉繇。”
賈詡聞言,眼睛微眯:“主公所慮甚是。孫堅之名,在江東頗有威望。
若孫策能得士族支持,確有可能據江東以自立。
況且,劉繇治理揚州多年,政務鬆弛,士族對他早有怨言。”
韓韜點頭讚同:“那依你之見,我當如何應對?”
賈詡沉思片刻,道:“我軍遠在中原,鞭長莫及,不便直接插手。
但可以朝廷的名義,命徐州刺史陶謙率兵南下,支援劉繇,牽製孫策。”
韓韜聞言,眉頭一挑,心想:“陶謙早就派子前來自己這裏做人質,表達了臣服之意,再加上以朝廷的名義,讓陶謙出兵應該不難。”
他笑著道:“文和先生所言極是。立即起草聖旨,加封陶謙為左將軍,令其統兵駐紮在邊境,隨時聽令。”
“是。”賈詡拱手應道。
韓韜隨即看向審配:“正南,你親赴江東,麵見劉繇。以朝廷安撫揚州兵亂為名。
勸其提防孫策,整合地方勢力,對抗孫策。”
審配道:“遵命,臣即刻啟程。”
韓韜滿意地點頭。自從審配上次揭發韓氏族人貪腐後,韓韜便對其信任有加,已經漸漸的將審配當做主要謀士來使用。
最近這些天,曹操總是從夢中驚醒,夜不能寐。
他最擔憂的,是自己麾下寥寥幾位能臣武將,尤其是李典,哪天會被韓子韜的文武榜吸引,離開自己。
這天一早,曹操眼圈發黑,一邊打著哈欠一邊吃著早飯,神色萎靡。
夏侯淵來見,見曹操臉色不佳,便關切的問:
“兄長,可是有事憂慮?不妨與我言說。”
曹操看了夏侯淵一眼,終究沒把對“文武榜”的擔憂說出口,隻道:
“無妨,隻是睡得不好。”
“那我一會兒讓郎中給兄長開些安神藥。”夏侯淵道。
曹操點了點頭,心想:總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決定攤牌。於是帶著隨從,前往李典府中。
門外守衛見曹操至,正欲通報,曹操一揮手,示意士兵不要出聲。
曹操步入府內,穿過前院,不見人影,接著來到書房。遠遠望見李典正坐在案前,似在寫信。
曹操眼睛微眯,心頭一緊:李典平日不是練武,就是練兵,今天怎麽寫起信來了,曹操甚至都不知道李典竟還會寫字?寫的是什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過了一會,曹操輕咳一聲。李典聞聲望去,見曹操親至,頓時一驚,猛地站起。
同時慌亂的將案上的紙,快速用旁邊的書籍壓上。動作雖快,卻沒有逃過曹操的眼睛。
李典急忙走出書房,來到曹操麵前,拱手作揖:
“拜見主公!”
曹操笑著拉住李典的手:“曼成,我今日閑來無事,特意來看看你。”
“主公有心,末將感激。”李典略顯局促。
曹操環顧四周,接著看向書房裏的案桌,問李典:
“剛才見你在執筆,在寫什麽呢?”
李典一怔,接著有意避開曹操的目光,輕聲答道:
“呃,末將...隻是隨便寫寫。”
這句“隨便寫寫”,落在曹操耳中,更添幾分可疑。他心想:果然有事隱瞞。
二人來到書房落座,曹操直接問:“曼成,你可有意前往長安,參加韓子韜設立的文武榜?”
李典心頭一驚,忙道:“主公對末將恩重如山,末將怎麽會做如此不忠不義之事。”
曹操聽後正欲鬆口氣,卻聽李典補了一句:
“隻是...聽聞文武榜會將天下人才進行排名,末將也曾動過念頭,想去長安和天下英雄比上一比,看看自己能排第幾。”
曹操心想果然是動心了。接著語重心長道:
“曼成,韓子韜乃國賊,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人共討之。你切莫被他那套虛名所迷惑。”
李典低頭抱拳,正色道:“主公放心,末將自今日起,絕不再想文武榜之事。”
曹操點了點頭,繼續說:“他日你隨我鏟除韓子韜,匡扶漢室,必將名垂千古。”
“末將不敢忘誌。”李典堅定的說。
臨別前,曹操眼角餘光瞥見被李典藏起來的紙,竟然露出來一角,赫然寫著“致韓...”的字樣。
那“韓”字像一顆釘子,紮進了他的心裏。
他嘴角微動,最終壓下心中疑慮,未再細問,轉身離去。
曹操走後,李典回到案前,將那封信重新取出,輕輕展開,上麵寫著:
“致韓府小蓮...”
李典自言自語:“也不知...她看了,會不會覺得我太唐突。”
想著想著,竟露出幾分羞澀。
而此時,離開李府的曹操,心中卻仍掛念那封信。
他搖了搖頭,強自釋懷:曼成一向忠厚,或許...真是我多心了。
可那刺眼的“韓”字,在曹操的腦海中卻揮之不去...
喜歡稱霸漢末,從羌人叛亂開始請大家收藏:()稱霸漢末,從羌人叛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