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國運之論

字數:3426   加入書籤

A+A-


    “子長,聽說你曾任起居舍人,那你見過當今天子了?”陳從進看著劉崇龜,笑問道。
    劉崇龜恭敬的回道“回郡王,下官見過聖人天顏,不過,下官任起居舍人時,乃是先皇在位之時。”
    陳從進對朝中之事,了解的並不多,聽聞劉崇龜這般說,他微微的點了點頭。
    今日閑暇無事,陳從進召見了劉崇龜這個名士,他想要和這個時代的名士聊聊。
    劉崇龜進士出身,是正兒八經讀聖賢書出來的,論才學自然是有的,畢竟那麽多大人物都考不上科舉,隻能走上造反的道路,人家能考上,那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
    (注,在原曆史中,在李克用任河東節度使後,鄭從讜入朝,劉崇龜追隨鄭從讜一同入朝,後期出任廣州刺史,清海軍節度,嶺南東道觀察處置使等要職。)
    陳從進這時問了一句敏感的話題“以子長之見,大唐國運,還有幾何?”
    劉崇龜神情複雜的看了一眼陳從進,心中一歎,郡王之心,真是路人皆知矣,隻是因為大唐的衰弱,這等野心家才會層出不窮。
    劉崇龜搖搖頭,道“這禍根早已種下,如今中樞混亂,各地藩鎮自立,易姓改號之事,恐在眼前。”
    “若是換個賢明之君,國勢可能挽回?”
    劉崇龜心中一動,郡王此言,莫非是想要入主關中,掌握朝廷不成,在劉崇龜看來,眼下的朝廷,還不如不要去碰,天下藩鎮,除東南外,沒幾個真心聽話的。
    就算是有東南藩鎮錢糧,但是要養南北衙那麽多的官員,還有神策軍這個吞金大戶,那點錢還不夠揮霍的。
    要是去掌控朝廷,那估計會沒吃到羊肉,倒是惹了一身騷。
    於是,劉崇龜輕輕的搖搖頭,說道“國勢如此,又豈是人力所能挽回,除非天降雄才大略之君,先掃平關中諸鎮,再入中原,以強力壓下天下藩鎮,如此,尚可維持。”
    說到這,劉崇龜感慨道“節度使之權,兵,政,財,歸於一人之手,若是小藩弱鎮倒也罷了,強藩大鎮,又有誰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勢,說到底,最後還是要靠武人在戰場上,決定勝負。”
    陳從進也知道唐末的情況,和漢末不太一樣,曹操搞挾天子以令諸侯,他能玩的轉,自己要是效仿,可能還真不行。
    別到時候實惠沒得到,壞名聲的帽子先戴幾十頂,陳從進因為起兵殺了李茂勳和楊承榮,結果現在每個造反的,都要拿這事提一嘴,這讓陳從進煩不勝煩。
    這要是再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那欺壓天子,夜宿後宮,殘殺忠臣的野史,肯定是層出不窮了。
    劉崇龜喟然長歎而道“今上雖頗為聰慧,然其無中興之誌,且田令孜專權,朝綱崩壞,關中混戰再起,朝廷衰微,政令不出長安,實是回天乏術。”
    對此言,陳從進有些不以為然,雖然他也不喜歡田令孜,不過,把大唐如今的衰弱,都甩鍋田令孜一人身上,那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人又說了會朝廷上的事,隨後,陳從進話題一轉,問道“那以子長之見,本王下一步,是該從何處下手?”
    “郡王之誌,下官不知。”
    劉崇龜當然知道陳從進的野心,但他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陳從進嗬嗬一笑,隨後正色道“本王之誌,非圖一方之安寧,乃欲掃六合之地,蕩平天下諸侯,使百姓脫鋒鏑之苦,歸於田畝之安。”
    說到這,陳從進停頓了一下,隨即又道“如今四海鼎沸,兵戈不熄,白骨露於野,老弱填於溝壑,這豈是太平之世!”
    “郡王之誌,下官拜服,此亦是天下人所期盼的。”劉崇龜恭敬的說道。
    人的野心,誌向,那都是一步一步出來的,若是換做任何一個人,走到了陳從進如今的地步,他的誌向,都將會轉變成一統山河去。
    而不是說一個人在低穀時,他就懷揣著一統天下的大誌向,陳從進當年從軍之時,也就夢想著,能有朝一日,為一副將,便已是威風八麵了。
    劉崇龜沉吟片刻後,給出了萬金油的建議“郡王欲蕩平天下,當整飭甲兵,先平跋扈之輩,再撫離散之民,使耕者有其田,織者有其杼,如此數年之功後,待中原有變,揮師南下,天下可定矣!”
    “子長乃飽學之士,此言頗為有理。”陳從進笑笑,隨即又道“河朔三鎮,成德王鎔年少,魏博樂彥禎乃粗鄙不堪之徒,本王欲先取義武,再破魏博,包圍成德,迫其降也,子長以為,此策,可近本王之誌乎?”
    全取河北,再進中原,這是堂堂正正之策,但問題就在於成德魏博可不是那般簡單就可以掃平的。
    劉崇龜這一次,沉吟良久,方才緩緩說道“郡王剛取河東,驟然間再興甲兵,猶恐天下震動,依下官之見,今年不可再動兵了,當休兵罷戰為妥。”
    劉崇龜建議今年不要動兵,這正和陳從進的意思,不過,劉崇龜依然是顧左右而言他,沒有正麵回複陳從進先取河北的策略。
    但劉崇龜碰上了陳從進,陳從進又追問了一句,在陳大帥的追問下,劉崇龜無奈的說道“郡王先取河北之策,有先難後易之嫌,聽聞郡王遣馮霸,夏彥博二人,進入昭義,何不取昭義,進河陽,攻入中原。”
    劉崇龜的建議還真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陳從進所想的,是要一步一步的往南打,這個劉崇龜的建議,是直接衝到中原去。
    因為此時,昭義鎮肯定是要出亂子,聽說河陽那邊諸葛爽也病死了,其子諸葛仲方難製其下的驕兵悍將,劉崇龜的策略,倒也有幾分可行之處。
    陳從進略一沉吟,道“此險策,不妥!”
    劉崇龜連忙行禮道“此下官拙見也,郡王用兵,當察他鎮之故,若有變方再用兵,如今河東方定,不宜再起兵戈。”
    陳從進點了點頭,河東的軍事仗打完了,那就要打政治戰了。
    河東可是一個大鎮,收攏民心,撫慰軍心是頭等大事,這年頭的武夫,互相之間或有利益聯結,或是猶如坐地虎一樣,樹大根深。
    特別是河東之地,軍將之間的關係網層層疊疊,不好好梳理一番,陳從進肯定是不放心的。
    喜歡唐末從軍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唐末從軍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