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化鎮為國

字數:3321   加入書籤

A+A-


    川蜀之地,風雲變幻,大唐再次一統,這個消息,注定將會載入史冊,而此時的陳從進,那是興致勃勃。
    因為第一次大規模的科舉,即將要在幽州開啟。
    經過報名清點,前來參加考試的學子,足足有四百六十二人,這樣的人數,肯定是不能和後來宋明時期相比。
    畢竟,陳從進是直接進行科考,而宋明時期,正兒八經的考試,是地方,府縣,再到京師,那是層層篩選,優中選優。
    但陳從進現在充其量隻是地方政權,哪有條件像後世大一統的王朝那般,從地方到朝堂,再說了,一個新興集團,在擴充規模的時候,是有人才來投靠,就是欣然接受的時間段。
    第一次,就有四百六十二人來參加,這說明,在世人心中,陳從進如今所在的幽州,已經具備了一個政權所應有的條件。
    為了給後來的科舉製鋪路,陳從進改進了科考製度,考試內容,側重於經義,策論,明算,律政等科目,也就是強調治理地方的能力。
    同時,陳從進親自操刀,進行了糊名字謄錄等防弊措施,當然,其實現階段搞這個是白瞎,這年頭,連宰相都能被武夫指著鼻子罵,文人的地位,可謂是到了史上最低的時候。
    在準備科舉之前,劉小乙特地跑過來求見陳從進,劉小乙表示,自己曾經遴選了五十幾個精明的探子,進行科舉考試準備。
    雖然說現在考生的人數是足夠了,陳大帥已經不需要緝事都玩代考這一套了,但是大家夥準備了這麽久,現在告訴他們不用去了,屬實是會打擊大夥的鬥誌的。
    而且這麽幹,很容易讓他們生出自己是夜壺的感覺,想用就用,不想用就踢一邊去。
    陳從進沉吟片刻,覺得劉小乙說的話,也很是在理,但現在突然間增加了五六十人,這人數太多了些。
    於是,陳從進答應劉小乙,讓他從內部中競選一番,十之留一,得勝的才可以參加考試,同時,嚴令劉小乙,此事絕不可泄露,對於參考人的家世,戶籍等事宜,一定要妥善處理。
    ………………
    在科考的前一夜。
    考生鄭同和與王士廣二人,對坐而談。
    其實,在鄭王二人看來,武清郡王大興科舉,就已經暴露出很多,因為這已遠遠超出了一個藩鎮所能幹的事。
    陳從進吞並了諸多藩鎮,對於藩鎮,陳從進是做了很多舉措,比如讓部下遙領他鎮,同時以幽州藩府,直接垂直領導以州刺史為核心。
    然而,在理論上,陳從進依然是個節度使,節度使與節度使之間,是平級的,因此陳從進才會私自更改官製,同時將這套官製,依托於藩府的名頭上。
    這麽做,其實有一種掩耳盜鈴的感覺,其實,陳從進知道,長安朝廷也知道,但知道歸知道,雙方仍然將這層窗戶紙留在那裏,而沒有徹底捅破。
    因為捅破的時候,就是逼陳從進徹底造反,其實,在這個時候的長安朝廷中,上下官員已經有一種破罐破摔的趨勢。
    在原時空中,昭宗雖然是人菜癮大,但至少他還是想著要中興大唐,作為天子有這個心思,那自然而然會聚集一群有誌的臣屬。
    可現在呢,當今天子還隻是個少年,尚且懵懂,身邊既無宗室,又無得力宦官相助,李克用雖沒有隔絕宮廷,但是大臣和天子見麵,周邊總是有一堆耳目。
    在這種情況下,和雄據北方的陳從進徹底撕破臉,對於此時的朝廷來說,那是弊大於利,況且,如今朝廷上做主的是拿刀把子的李克用,朝臣的建議,李克用向來是當耳旁風的。
    二人閑聊片刻後,這時,鄭同和突然說道:“郡王此舉,是化鎮為國啊。”
    王士廣嗬嗬一笑:“你啊,向來是想的太多,這將來的事,你我又怎麽會知道。”
    鄭同和猶豫了一下,道:“我不信你看不出來。”
    “看出來又如何,郡王如今已控河東,盧龍,義武,義昌,昭義,魏博六鎮,振武王卞向來唯郡王馬首是瞻,北麵的奚部,契丹,渤海,悉數歸附,威勢之大,我又非瞎子,怎麽可能看不出來。”王士廣淡淡的笑道。
    “那以王兄之見,郡王下一步,是攻打關中李克用,還是中原朱全忠。”
    “必是朱全忠。”
    “何以如此確定?”
    “朱全忠近年來,屢破強敵,軍威強悍,然此刻仍被天平,泰寧,感化三鎮拖住手腳,這個時候,其實是用兵中原的最佳時機。”
    鄭同和聞言,歎了口氣道:“是啊,隻可惜,大軍苦戰一年,急需休整,而且,有小道消息,聽說等科舉後,郡王又要北巡草原諸部,恐怕今年是不會大舉南下。”
    “是啊,所以武清郡王才會將昭義之戰的數萬降卒,悉數贈予朱瑄,想來就是要讓朱家兄弟,再撐一年。”
    其實,二人都能感受到,武清郡王,乃至幽州城中的一種氛圍,這種氛圍大概就是一種遊刃有餘的感覺。
    無論是朱全忠,還是李克用,陳從進雖然重視,但心頭卻是毫無畏懼之感,打仗這事,陳從進可以說是籌碼足夠多了。
    他不敢保證每次都贏,但他可以說,輸的起,而輸的起,就已經說明實力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鄭同和點點頭,道:“借降卒給朱家兄弟,既解其燃眉之急,又能損朱全忠之力,郡王這步棋走得妙。”
    這時,王士廣忽然語氣一轉:“光顧著說這些,都有些忘了正事,明日便是考試了,我等胸中再有韜略,也得考上了才有一展所長的機會。”
    “也是,今夜是該安歇了,養足精神,考場之上,還得考精氣神,可不能栽在累字上。”
    …………
    當拂曉之時,大量的學子,在排隊接受檢查,在今天,他們要進行封閉式考試,連考五天,直至考試結束後,方可離場。
    寒窗苦讀,博的就是功成名就,既然長安科舉不開,那就怪不得這些讀書的學子,去效力藩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