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黎陽對峙

字數:3184   加入書籤

A+A-


    在汲縣以東的這場騎兵對衝,以庫莫魯兵敗告終,這一仗,奚人損失極大,折損騎兵七百餘騎,而且,庫莫魯兵敗,不僅僅是對奚人的士氣有影響,連帶高文集的中路軍士氣,也有所跌落。
    俗話說的好,做事情要開門紅,打響第一炮,結果庫莫魯這一炮,直接啞火了,屁滾尿流的跑回來,這可把高文集給氣壞了。
    而對麵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心情,當朱溫在看到軍報後,那是非常高興,於是,當即決定趁熱打鐵,發起前麵進攻,試圖先擊敗高文集的中路軍。
    此時,朱溫已經得到確切的消息,高文集所率諸部,基本上都是成德,魏博,義昌,義武諸鎮的降兵,不是陳從進幽州本部。
    朱溫認為,隻要此戰先行擊潰高文集所部,那麽這一盤大棋,就徹底盤活了。
    九月初一,朱溫大軍滾滾東進,直逼衛縣。
    高文集徹夜難眠,在仔細盤算衡量後,決定將駐守衛縣的選鋒,義武兩軍,撤守黎陽大營。
    在黎陽城,高文集重兵固守,而且城中還屯聚了大量的糧草,在城外,還有軍寨四十餘座,這個地方,本來是高文集渡河進攻中原的轉運基地。
    …………
    九月初,陳從進也收到了奚人兵敗的軍報。
    陳從進斟酌再三,還是沒有給高文集下達任何指令,大戰在即,一場小挫,不至於上綱上線。
    當然了,陳從進心裏頭也是不得勁,優勢如此之大,開門紅居然讓朱溫給得了,不過,這場騎兵對戰,在如今的陳從進眼中,隻能算是一場前哨戰。
    因此,在沒有得到高文集的求援之前,陳從進沒有增派援兵的打算,他要全力南下,進入平盧,隻要大軍越過鄆州,那就直接殺進了朱溫的腹心。
    到那個時候,朱溫難道還不會回防,即便朱溫出乎陳從進的意料,但最壞的情況,那就看看誰能更快的殺到對方的老巢。
    至於是鄆州離汴州更近,還是魏博離幽州更近,這已經是不言而喻了,當然了,這種情況的前提下,是高文集不能打出一場全軍覆沒的敗戰來。
    如果打成那樣的話,那麽陳從進就是不想退也得退,如果不退,那麽很可能陳從進的主力大軍,就有被朱溫斷絕糧道的風險。
    九月初三,朱溫奪取被高文集放棄的衛縣,至此,魏博衛州,除了黎陽尚在高文集手中,餘者汲縣,衛縣,新鄉,共城,悉數被汴軍所占。
    在衛州,朱溫大征民夫,丁壯,一方麵是補充運力,減少中原的人力損耗,一方麵把各地的丁壯抽走,也能減少生變的可能性。
    但是令朱溫感到不高興的是,魏博舊地,居然沒什麽大規模兵變,然後喜迎汴師的場景。
    而在朱溫和高文集在衛縣,黎陽對峙之時,西路向元振已經攻下了高平,沿泫水南下,準備攻打澤州晉城。
    張全義身為河陽節度使,他在戰爭還沒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澤州肯定是守不住的,所以,張全義將自己有限的兵力,屯駐在羊腸阪,以及天井關上。
    同時,張全義還在僅有四裏之地的羊腸阪上,據險要之處,設營寨二座,不過由於地形險要,且難以補充,這兩座寨子很小,每寨駐軍僅能容下四五十人。
    說是軍寨,實則不過是大號一點點哨所,而最重要的防禦點,便是在天井關上。
    而羊腸阪,顧名思義,便是這條路,彎彎曲曲,就像羊腸一樣,而羊腸阪,多是石塊所形成,故而名阪,在羊腸阪邊上,還有泫水河道,不過,水流較淺,不能行船。
    在另一邊,李克用收到朱溫的奉承信後,心中大為受用,想當年他和朱溫在驛站中,相談甚歡,如今看來,這個朱溫,還是和當年一樣的懂事。
    朱溫的建議,李克用是有些遲疑,他也覺得,去硬啃陽涼北關,好像是不太容易,不過,朱溫一勸,自己就跑去和朱溫會師,這是否會讓人認為自己畏懼了陳從進,還得跟人抱團取暖一樣。
    因此,思考再三後,他還是決定繼續先前的戰略,攻取河東。
    要知道,河東這塊地,可是李克用的傷心地,曾幾何時,他是無比垂涎河東,隻可惜,到最後,這塊寶地卻是落入陳從進之手。
    不過,在下定決心後,李克用還是給朱溫回了句話,大體意思就是,萬一朱溫敗了,讓朱溫不用擔心,他肯定會去救他的。
    “若君有敗,無虞,吾必往援。”也不知道朱溫在看到李克用這句烏鴉嘴的話,心裏頭是什麽滋味。
    九月初五,奚人遊騎和汴州斥候開始看大規模的纏鬥,不過,這會庫莫魯是長了記性,不敢再玩什麽正麵衝陣,而是老老實實的用騎射騷擾。
    葛從周此時沒有再上陣,他站在一處坡地上,觀察著斥候交鋒的情況。
    這些奚人胡騎,和中原的騎兵完全不同,葛從周也和朱瑄,時溥的騎兵交手過,而這群奚人給他的感覺,有點像狼一樣。
    其戰術是一擊就走,毫不遲疑,這樣的騎兵,葛從周認為,如果能逼他們進行決戰,那麽擊敗他們,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不過,河北大地,一馬平川,想要逼迫他們決戰,也不是件輕鬆的事,而且,葛從周心中有些憂慮。
    汴騎現在看起來壓著對麵的騎兵打,但是如果拖延下去,陳從進很可能會增派騎兵,而一旦陳從進派援兵,那麽以幽州龐大的騎兵數量,隨便來個一萬騎,那這仗就很難打了。
    葛從周的憂慮,確實很敏銳,在騎兵數量占優,卻在戰場上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高文集心中很不安,於是,在庫莫魯兵敗後,高文集急遣信使,請求大王增派騎兵。
    高文集知道,自己這個求援的命令,很可能會讓大王不滿,認為自己不堪大用,但高文集認為,即便是讓大王不滿,也好過在戰場上兵敗的後果。
    (挨罵了,不敢再發大小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