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蔣寧傳金丹法 佛陀涅盤地有來客
字數:3783 加入書籤
而在這個過程中,蔣寧自身所獲得的收益同樣極為驚人。原本在築基之後,他的境界還有些許虛浮不穩,但經過此次開光儀式的洗禮,那絲不穩定徹底消失無蹤,他的境界已然得到了全方位的鞏固。
“哈哈哈!嗬嗬嗬……這竟然是真的,這竟然是真的啊,蔣兄!”一旁的陳老道士興奮得難以自持,滿臉不可置信地望著蔣寧。此刻的他看上去年輕了十幾歲,原本略顯滄桑的麵容煥發出勃勃生機。
要知道,這位陳德玉道長自從踏入道家之門至今,已滿打滿算七十餘個春秋。與蔣寧有所不同的是,最初的他對陰陽學派所宣揚的仙人傳說深信不疑,滿懷期待地追尋著修仙之路。然而,時光匆匆流逝,數十年過去了,他卻始終未能如願以償,漸漸地也就心灰意冷起來。
直到大約七八年前,就在他剛剛度過百歲壽辰之際,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同為道家弟子的蔣寧。兩人一拍即合,決定攜手在黃龍山創建一座屬於他們的道觀——寧德道院。憑借著他們二人在道家領域的崇高聲譽以及卓越成就,這座寧德道院迅速聲名鵲起,並與墨家的機關城、儒家的稷下學宮以及陰陽學派的天機樓並駕齊驅,被譽為當世四大聖地之一。
在前些年的時候,一直以來對陰陽學說毫無信仰可言的蔣寧,竟然出乎意料地遞給了他一本神秘的書籍。這本書裏所講述的,乃是關於那位名為太乙散人的奇人獲得驚人機遇的故事。
起初,他對此並未予以過多關注,甚至還曾苦口婆心地勸誡過蔣寧。畢竟他們倆的年齡相加起來,都快要接近三百歲了,已然步入暮年,實在沒必要再如此折騰不休。可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蔣寧對於前往舟山這件事情變得愈發執著起來。
這一次,陳德玉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加以阻攔。因為他深知蔣寧的脾氣秉性,那就是一旦下定決心,便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不撞得頭破血流絕不罷休。於是,經過一番商議之後,二人最終達成了一個約定:由蔣寧親自趕赴舟山探尋奧秘,而陳德玉則留在寧德道院裏,專心致誌地教導眾多弟子修習道法。
就在不久之前,周天子派遣了軍隊前來尋覓他們二人的下落。其主要緣由,一方麵自然是由於他們長壽的緣故;另一方麵,則是受到了陰陽學派的極力推薦。麵對這種情形,陳德玉萬般無奈之下,隻好匆匆忙忙地躲到山頂之上隱匿起來,並囑咐門下的弟子們告知那些前來的使者,聲稱蔣寧已經外出前往舟山,至於自己嘛,如今已是風燭殘年,距離死亡之日不遠矣,如果真被帶到京都去,恐怕也不過是徒然送死罷了。
他故意派人去喊來了使者,然後便躺在病床上佯裝起不來身。其實,他本身的身體狀況就一直不太好,麵色猶如枯萎的樹木一般毫無生氣,身形更是如同腐朽的木頭一樣搖搖欲墜。這般模樣成功地讓使者打消了繼續追問的念頭。
他原以為憑借著自己如今這糟糕透頂的身體狀況,周天子必然會命令大軍就此離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周天子不僅沒有撤離,反而選擇在黃龍山常駐下來,並迅速調遣軍隊將整個黃龍山圍得水泄不通。麵對這樣突如其來的局麵,一時間就連陳德玉本人也是束手無策、無可奈何。
時光緩緩流逝,他的病情愈發嚴重起來,甚至連正常行走都變得異常艱難。就在他深感自己大限將至、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蔣寧宛如天降神兵般出現在他麵前。
更為驚喜的是,居然還帶來了有關仙人的消息。這個意外之喜令他興奮不已、喜不自禁,仿佛重新找回了生的希望。緊接著,蔣寧毫不吝嗇地給在場的眾人講述了一些簡單易懂的修煉之道,陳德玉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心中滿是歡喜和期待。
而今日舉行的開光儀式,最初大家都隻當它是走個過場而已。誰曾料到,那三清神像竟會賜予眾人如此巨大的福緣和造化。尤其是陳德玉自己,竟然在這場儀式之後神奇地年輕了數十歲,整個人容光煥發、精神抖擻。回想起這段經曆,怎能不讓人感慨萬千呢?
“德玉兄,你所看到的都是真的!”蔣寧目光如炬地看向比自己年輕十幾歲的陳老道,接著他緩緩轉身,環顧著周圍眾人,然後提高音量朗聲道:“此次開光儀式至此已然圓滿落下帷幕。自即日起,本人將會親自向諸位詳細闡釋金丹大道之奧秘所在。從今往後,這金丹大道必將成為我們寧德道院、道家學派之核心要義。各位需謹記在心,此乃本門本派之絕密傳承,若非本門本派之人,切不可向外泄露分毫。”
聽到蔣寧這番話語,陳老道微微頷首表示讚同,並緊接著補充道:“蔣兄所言極是。金丹大道絕非人人皆可修習之術法,唯有那些品行端正、道德高尚之士方有資格研習。倘若不幸落入惡徒之手,必將會給天下蒼生帶來無盡災難啊!”
蔣寧聞聽此言,亦是深表認同地點了點頭,應和著陳老道的觀點道:“正是如此,其中道理不言而喻。還望在座諸君務必銘記於心,切勿掉以輕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轉過頭去,目光再次落在了陳老道身上,緩緩說道:“不過啊,德玉兄大可不必過於憂心忡忡。這金丹大道雖說是修仙者夢寐以求的至高境界,但對於那些心術不正、窮凶極惡之人而言,卻無異於一劑致命的毒藥!當他們凝聚金丹的關鍵時刻,就不得不麵對那恐怖的心魔之劫。就憑這些人的惡劣品性,不是當場慘死在心魔手中,就是落得個終身殘廢的下場!”
聽到這番話,陳德玉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但緊接著便出言提醒道:“即便如此,咱們也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呐!畢竟人心難測,誰知道會不會有個別漏網之魚僥幸逃脫呢?所以平日裏該有的防備措施一樣都不能少。”說罷,他轉過頭去,將視線投向在場的其他人。
隻見那站立於場地中央的眾多道士們見到此番言語,紛紛齊聲應和起來,表示一定會牢記警示教導,謹言慎行,時刻保持警惕之心。
而在遙遠的孔雀王朝,其北部地區有一座名為拘屍那揭羅的城市。這座城市裏匯聚了數量眾多的佛教信徒,各種大大小小的寺廟樓閣更是數不勝數。走在街上,隨處可見身著袈裟的僧侶來來往往,粗略估計下來,城中僧侶的數量竟然占據了總人口的一半之多!
正因為這樣,此地實至名歸地成為了佛教的一處聖地,且與藍毗尼、鹿野苑以及菩提伽耶共同被譽為佛教的四大聖地。然而,這拘屍那揭羅和其他三處聖地相較而言有所差異——畢竟這裏乃是昔日佛陀涅盤圓寂之所。
在拘屍那揭羅城中,有一座氣勢磅礴、肅穆莊重之廟宇矗立其間,此乃聲名遠揚之涅盤寺。此寺不單是本地最大之宗教聖地,亦為佛陀涅盤之故址,遂得名涅盤寺,更為整個孔雀王朝規模至為宏大之廟宇之一。
每日裏,香客如雲,信徒們懷著虔誠之心紛紛前來朝拜祈福。而除了對偉大的佛陀頂禮膜拜外,還有許多人專程趕來,隻為向在此處潛心修行的佛陀弟子伽舍尊者請教佛法精義。
伽舍尊者德高望重,慈悲為懷,對於每一個前來求教之人皆來者不拒,悉心解答他們心中的困惑與迷茫。其高深的佛學造詣和溫和謙遜的態度深受眾人敬仰與愛戴。
就在這一日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灑落在大地上。當第一縷曙光剛剛照亮涅盤寺的金頂時,眾多弟子便已開始了一天的早課。然而,此時卻見伽舍尊者獨自一人靜靜地佇立在寺廟正門前,他那雙深邃睿智的眼眸遙望著遠方,仿佛在期待著什麽。
一名年輕的弟子見到此景,不禁心生好奇,走上前去恭敬地問道:“師尊,您為何此刻站在此處?”
伽舍尊者微微一笑,輕聲回答道:“有貴客自遠方而來,為師身為此地的東道主,自然應當親往相迎,以盡地主之誼啊。”說罷,他依舊目不轉睛地凝視著遠方,似乎已經預見到那位來客即將出現的身影。
喜歡我為諸天創造者請大家收藏:()我為諸天創造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