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討賊檄文

字數:4813   加入書籤

A+A-


    皇後崔語蝶此時在寧康宮早已等候多時,見司馬煜前來,起身行禮。司馬煜看著眼前的皇後,眼中有提防,有悲哀,更多的是不忍,同為女人能相互理解,如此端莊,漂亮的女子以後等待她的命運就是獨守空房,孤獨終老,司馬煜覺得自己這是在犯罪。於是看她的眼神柔和了起來,連忙扶起崔語蝶,說道:“皇後,朕來晚了,讓你久等。”
    崔語蝶微笑著說道:“陛下國事為重,臣妾理解。”崔語蝶這才仔細的看清楚司馬煜的長相,雖然聽說過當今天子樣貌俊美,十分的陰柔,而且男人女相,但是今日一見還是被她的容貌震驚了,心中小鹿亂撞,這就是我以後的丈夫嗎,容貌真的太美了,沒錯,就是美......
    待兩人入座,宮女們奉上茶點。司馬煜輕抿一口茶,開口道:“皇後,近日邊境戰事吃緊,劉耀帶兵進犯長安,洛陽也不再安全,國內又災禍連連,朕憂心忡忡,實無心其他。”
    崔語蝶溫柔地說道:“陛下,臣妾雖身處後宮,但也聽聞了一些。陛下當保重龍體,莫要太過操勞。”司馬煜看得出來崔語蝶對她十分的滿意。
    司馬煜見她如此賢惠心中更是不忍便握住崔語蝶的手,說道:“皇後,朕今夜來此,實是心中煩悶,想與你說說話。”
    崔語蝶點頭道:“陛下但說無妨,臣妾願傾聽陛下心聲。”
    司馬煜歎了口氣,說道:“這大婚之夜,朕本應與你共度良宵,可如今這局勢,朕實在無心房事。”
    崔語蝶微微一怔,但很快恢複平靜,說道:“陛下,臣妾明白陛下的苦衷,願與陛下共渡難關。”
    司馬煜感動地說道:“皇後能如此體諒,朕心甚慰。”
    兩人又聊了許久,同樣都是女人,所以有種莫名的親近感。司馬煜見皇後並無怪罪之意,心中稍稍安定。
    離開皇後寢宮後,司馬煜回到永康宮,邵明珠仍在等候。
    司馬煜見他沒走,心中大喜便說道:“明珠,幸得你之計,皇後似未起疑。”
    邵明珠說道:“陛下,此後還需小心行事,今日接觸您覺得皇後如何?”
    司馬煜一聽,臉上隨即露出不忍“皇後賢良淑德,蕙質蘭心,朕一想到她以後的命運朕的心裏便非常的不舒服。”
    邵明珠一看這個丫頭心軟了便趕緊說到“陛下,皇後還有待觀察,我們決不能冒險,人心險惡,稍有不慎就是萬丈深淵。”
    司馬煜說道:“可是朕今日見她,沒察覺她有什麽其他的心思。”
    邵明珠道:“陛下,此事重大,臣剛才是一時糊塗才說了讓您跟皇後以誠相待的話,那是臣關心則亂,臣剛才仔細想了一下,皇後必須要考察一番,我們在宮裏誰都不能輕易相信!”
    司馬煜思索片刻道“好,朕都聽你的。”說完司馬煜眼珠一轉看著邵明珠,露出了魅惑的笑容,邵明珠看她這樣知道這小妮子憋著壞呢,趕緊退後一步道“陛下,臣還得值夜,就先告退了。”
    司馬煜笑著道“死鬼,今天這麽晚了,別著急走了,今日就住朕這裏吧。再說了你好久都沒陪人家了。”說完用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看著他,白蔥似的手指放在朱唇上含著。
    邵明珠慌了,今日他可不敢孟浪,宮裏已經有傳言說陛下跟密雲侯有龍陽之好,今日司馬煜大婚,多少雙眼睛在盯著她,要是住在永樂宮裏,邵明珠明天得被吐沫星子淹死,就算沒被淹死也得被禦史彈劾死。
    邵明珠急忙說道:“陛下,使不得呀。今日您大婚,微臣萬不可留宿於此,若傳出去,有損陛下聖名。”
    司馬煜卻嘟著嘴撒嬌道:“朕不管,朕隻在乎你。”
    邵明珠咬咬牙,撲通一聲跪下,“陛下,微臣求您了,切莫因一時意氣毀了大計。”
    司馬煜見狀,收起了嬌態,無奈地擺擺手,“罷了罷了,你走吧。”
    邵明珠如獲大赦,匆匆離去。司馬煜望著他的背影,心中泛起一絲失落。而另一邊,崔語蝶在寧康宮中輾轉難眠。她想起司馬煜的模樣,心中既有歡喜又有疑惑,為何大婚之夜皇上這般態度。她暗自決定,定要好好守護這個皇宮中的家,也要慢慢走進皇上的心。
    第二日清晨,崔語蝶早早起身,精心準備了膳食送往永康宮。守衛通報後,司馬煜有些驚訝,猶豫片刻還是宣她進來。崔語蝶恭敬地呈上膳食,溫柔地說:“陛下日夜操勞,臣妾特備薄食。”司馬煜看著眼前的女子,心中五味雜陳。
    司馬煜輕輕歎了口氣,說道:“皇後費心了。”
    崔語蝶淺笑道:“陛下,這都是臣妾分內之事。”司馬煜示意她坐下,兩人沉默了一會兒。
    這時,司馬煜緩緩開口:“皇後,朕昨日之舉,希望你莫要介懷。”
    崔語蝶忙回道:“陛下多慮了,臣妾明白陛下心係天下。”
    司馬煜心中稍鬆,正欲再言,崔福突然來報長安急信。
    司馬煜看完信件,眉頭緊鎖。崔語蝶見狀輕聲問道:“陛下,可是戰事有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司馬煜點頭,“涼州軍來支援長安跟劉耀打起來了,現在戰況不明。”
    崔語蝶略作思考後說:“陛下,臣妾雖不懂軍事,但臣妾以為軍心士氣至關重要。陛下不妨親自寫一封討賊檄文,發往長安來鼓舞士氣。”
    司馬煜詫異地看了她一眼,沒想到她能提出這樣的建議。“皇後所言有理,朕會考慮。”
    崔語蝶又道:“臣妾有些積蓄,願在後方籌備物資,以助陛下。”司馬煜心中動容,“皇後深明大義,朕很欣慰。”
    崔語蝶告退後,司馬煜獨自沉思,這皇後似乎真心向著自己,或許可以多給予些信任。而崔語蝶回到寧康宮,也暗下決心,定要讓陛下看到自己的價值。
    “明珠,長安來報,涼州軍跟劉耀打起來了,你覺得長安可能奪回。”司馬煜在永康宮把邵明珠召來商量此事。
    “陛下請安心,此次劉耀必敗,涼州雖說地處貧瘠之地,但是涼州的將士勇猛無比,關中跟涼州各地的太守跟將領,還有各地的胡人部落領袖不會看著長安就這麽落在匈奴漢國的手裏,陛下現在發討賊檄文,他們便會組成聯軍來對抗劉耀,臣預計各地太守將領以及胡人部落能組織起一支不小的隊伍,劉耀此次必敗!”
    司馬煜一聽心中大喜“你跟皇後說的一樣,皇後也讓朕寫討賊檄文呢。”
    邵明珠吃驚道“果真?看來是臣小看皇後了......”
    司馬煜沒有遲疑,走在案子前說道“明珠你能文能武,這篇討賊檄文就由你來寫吧。”於是拿起墨塊便給邵明珠研磨。
    邵明珠想了想,深吸一口氣洋洋灑灑的寫了起來:
    《討劉耀檄》
    蓋聞天地有常,倫紀攸序,王化所被,四海鹹寧。朕承祖宗之洪業,荷萬民之期許,君臨天下,期保境安民,致太平於宇內,然今有逆賊劉耀,包藏禍心,犯我長安,致生靈塗炭,社稷蒙塵,實乃罪不容誅之徒也!
    長安者,周秦漢之舊都,累世之京畿,龍盤虎踞,形勝之地也。宮闕嵯峨,街巷繁華,承載千年之文明,凝聚萬民之信仰。此乃我朝之根本,天下之樞要,豈容賊子覬覦、踐踏乎?
    劉耀者,本為草莽之輩,性乖張而好亂,不思安分守己,反懷篡逆之誌。觀其舉兵來犯,一路燒殺搶掠,田園荒蕪,百姓流離失所,老弱哀號於道,婦孺泣血於野,其殘暴之行徑,罄竹難書也。彼以一己之私欲,罔顧蒼生之苦,欲毀我大好山河,壞我祖宗基業,真乃人神共憤,天地不容之賊寇耳!
    朕受命於天,當護佑黎庶,怎可坐視此賊橫行?今朕率我朝忠勇之師,皆為血性男兒,懷報國之誌,抱守土之忱。爾等將卒,平日受朝廷俸祿,食百姓膏粱,值此國難之際,正應披堅執銳,奮勇當先,效死沙場,以衛家國之尊嚴,以全忠義之美名。
    諸軍當知,賊雖來勢洶洶,然邪不壓正,其不過烏合之眾,徒有悍勇之表,實無軍紀軍心,安能與我堂堂王師相較量哉?且我朝文臣運籌帷幄,武將決勝千裏,軍民一心,眾誌成城,必能破此賊軍,揚我朝威。
    至於天下百姓,亦為我朝根基所在,望爾等或踴躍支前,輸送糧草,或協助守城,傳遞軍情,各盡所能,共抗賊寇。待蕩平逆賊,朕必不吝封賞,嘉惠萬民,使天下重歸太平,共享盛世之樂。
    今檄文傳至四方,望我朝將士、天下子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隨朕討賊,必使劉耀授首,長安重光,山河複靖,皇圖永固!敢有附逆者,待賊平之後,定當嚴懲不貸,絕不姑息。諸軍速起,隨朕討賊,成此不世之功,名垂青史,萬載流芳!
    朕在此立誓,必與諸公同進退,共榮辱,不滅賊寇,誓不罷休!
    欽此!
    司馬煜
    隆熙元年二月初三
    喜歡夢回西晉娶女帝請大家收藏:()夢回西晉娶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