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黃巾起義21

字數:6471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清晨,
    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宮殿的琉璃瓦上,金碧輝煌的朝堂顯得格外莊重肅穆。
    劉協身著龍袍,端坐在龍椅之上,
    但他的身體卻微微顫抖著,仿佛那龍椅上有釘子一般,讓其坐立不安。
    滿朝文武分列兩旁,
    他們的心思各異,有的麵無表情,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則有意無意地將目光投向站在殿中的太平王邵俊。
    而邵俊卻始終緊閉雙眼,宛如熟睡一般,對朝堂上的一切漠不關心。
    劉協與一眾臣子們見此心中暗自鬆了口氣的同時,心中也充滿了疑惑。
    邵俊的沉默讓他們摸不透他的想法,
    這詭異的氣氛在朝堂上彌漫開來,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
    終於,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
    一名侍禦史在自家大佬的示意下,
    一咬牙,站起身來,向劉協啟奏道:
    “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
    他的聲音在寂靜的朝堂上顯得格外響亮,眾人的目光頓時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侍禦史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臣彈劾太平王昨日在城中縱兵,包圍皇宮,其意圖實乃大逆不道,還請陛下聖裁!”
    他的話音剛落,大殿之上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驚愕地看著他,然後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邵俊。
    就連劉協也是身子一顫,他急忙轉頭看向邵俊,
    眾人心中都很清楚,這所謂的“讓陛下聖裁”,
    實際上就是要太平王給個交代!
    邵俊聽到聲音後,慢慢地睜開了他那緊閉的雙眼。
    由於昨晚折騰到太晚,今早才稍感疲態。
    他的目光緩緩地落在了那個出聲的禦史身上,然後用一種平靜而淡定的語氣說道:
    “昨晚本王大婚,擔心會有歹人趁機搗亂,所以暫時接管了皇城的防務。
    隻是本王沒想到的是,城中的禁軍竟然如此輕易就放下了武器投降。
    這樣的禁軍,又怎麽能夠守護陛下和滿朝文武百官的安全?
    本王就索性好人做到底,
    從今天起,城中的防衛工作就全部交由本王吧,
    這樣也能為朝廷節省一筆開支。
    陛下,您意下如何?”
    說完,邵俊轉過頭,將目光投向了劉協,
    臉上露出了一副看似人畜無害的笑容。
    劉協見狀,急忙連連點頭,表示同意,並說道:
    “愛~愛卿所言極是!有勞愛卿費心了!”
    他不敢有絲毫的遲疑,因為在他的心中,
    隻要邵俊不效仿昔日的董卓,那麽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
    見到天子已經應下,一眾臣子也不好因為此事再向邵俊發難。
    然而,就在眾人以為事情就此平息的時候,司徒王允卻突然站起身來,緊接著道:
    “太平王如今已經完婚,不知何時出兵剿滅城外的西涼餘孽?”
    王允的心中此時懊悔萬分,腸子都快悔青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當初竟然會看走眼,錯信了邵俊這個人。
    如今,他隻想盡快將邵俊打發離開洛陽,這樣一來,自己便能夠重新奪回主動權。
    邵俊自然也不是愚笨之人,他一眼就看穿了王允的小心思,心中不禁冷笑一聲。
    不過,他並未當場戳穿王允,而是轉頭再次對著劉協說道:
    “啟稟陛下,本王昨日大婚,事務繁忙,所以未能及時將軍情向陛下通稟。
    還望陛下恕罪!”
    劉協聞聽此言,連忙問道:
    “哦?可是發生了什麽變故?”
    劉協的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他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焦急,
    “昨日征西將軍曹操率領大軍一舉攻克虎牢關,大破西涼叛軍,
    陣斬殺了牛輔、華雄等多位叛將,
    如今西涼軍已經全部投降,洛陽的危機已經解除了!”
    “什麽?”
    劉協不禁失聲叫道,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西涼叛軍竟然敗了?”
    想到在洛陽城中凶神惡煞,無惡不作的西涼軍如此輕易便被平定,
    不僅劉協,連滿朝諸公都十分震驚!
    隨即小皇帝劉協的小臉上難以掩飾內心的喜悅之情,他興奮地追問道:
    “曹操?就是當年父皇親自冊封的那個典軍校尉曹操嗎?”
    “正是此人!”
    邵俊肯定地回答道。
    得到邵俊的確認後,劉協心中的喜悅之情愈發難以抑製,
    他已經開始琢磨著該如何重重賞賜曹操這位功臣了。
    畢竟,曹操是受到父皇親自提拔的將領,想必對皇室必然心存感激和忠誠。
    然而,還沒等小皇帝開口詢問諸位大臣應該如何封賞曹操,
    王允卻突然又跳了出來,大聲嚷嚷著要將西涼的餘孽全部誅殺殆盡!
    聽到王允的這番話,呂布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他對這位嶽父的行為感到越來越不滿。
    小皇帝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麵,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了邵俊,
    在小皇帝的心目中,邵俊顯然才是能夠真正為朝廷辦實事的人。
    麵對如此重大的事情,也隻有邵俊才有能力妥善處理。
    當小皇帝的目光與邵俊交匯時,邵俊卻選擇了沉默。
    他實在不想與王允這個頭腦不清醒的人爭論不休,於是巧妙地扯開了話題:
    “陛下,如今反賊已經被剿滅,天下正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
    為了防止地方勢力過於強大,臣懇請陛下下旨召回各地州牧,將權力收歸朝廷。”
    邵俊的這番話讓許多原本對王允心懷不滿的朝臣們感到無比暢快。
    他們暗自竊喜,看著王允被當庭無視,心中的怨氣終於得到了些許釋放。
    而王允本人則氣得滿臉通紅,他憤怒地轉過頭,看向呂布,
    本就心存芥蒂的呂布,並沒有回應王允,
    他下意識地避開了王允的視線,這一舉動讓王允更加尷尬,
    王允瞬間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笑柄,真正成了一個人憎狗厭的角色!
    就在這時,一位大臣站出來說道:
    “回稟陛下,太平王所言甚是,眼下確實需要盡快召回各地州牧!”
    這次站出來說話的人,竟然是一直以來都扮演著旁觀者角色的盧植。
    當年盧植身負皇命,前往三輔之地征召青壯來保衛洛陽。
    然意想不到的是,他前腳剛走,後腳劉宏就駕崩了。
    緊接著,董卓和王允這兩個家夥就一個接一個地花樣作死,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而盧植則一直被排擠在權力的邊緣,根本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
    不過,這些日子以來,盧植可沒有閑著。
    他一直在暗中觀察著邵俊進入洛陽後的一舉一動。
    雖然邵俊的所作所為也並非完全符合朝廷的法度,但至少不像董卓那樣縱容士兵肆意劫掠。
    盧植心裏很清楚,如今的朝廷最需要的就是穩定,需要時間來休養生息。
    而在他看來,邵俊正是那個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人。
    至於權臣幹政這個問題,盧植心裏暗自琢磨:
    之前的權臣還少嗎?
    多一個邵俊又能怎樣呢?反正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就在這時,劉協開口了,他對著滿朝的公卿大臣們問道:
    “眾愛卿對此有何看法呢?”
    劉協的話音剛落,朝堂上頓時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聲。
    設立州牧本來就是當初迫不得已的權宜之計,如今天下已經平定,取消州牧製度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是,這裏麵牽扯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要讓他們把已經得到的好處再吐出來,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如今的朝堂之上,氣氛異常凝重。
    四世三公的袁家,作為世家的領袖,
    雖然因為董卓之事而被迫退出了朝堂,但他們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依然不可小覷。
    不僅如此,朝堂之上還有王家、崔家、楊家等眾多世家官員,人數眾多,勢力龐大。
    眾人就當前局勢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然而,整整過去了一炷香的時間,卻始終未能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邵俊坐在座位上,心中的不耐煩愈發強烈起來。
    終於,他忍無可忍,猛地咳嗽了一聲。
    原本嘈雜的議論聲瞬間戛然而止,整個朝堂變得鴉雀無聲。
    邵俊站起身來,他的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龍椅上的劉協,語氣堅決地說道:
    “請陛下下旨,命令各州州牧限期回京述職。
    若有不從者,皆視為意圖不軌,屆時本王將親自率領大軍前去征討叛逆!”
    他的話語鏗鏘有力,沒有絲毫的猶豫,讓人不禁為之側目。
    劉協坐在龍椅上,突然感覺到喉頭一陣幹澀,他艱難地咽了口唾沫,磕磕巴巴地回應道:
    “依……就依太平王所言!擬旨……”
    隨著一旁宦官那聲高亢的“退朝!”
    這場早朝便匆匆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