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電影大師

字數:3164   加入書籤

A+A-


    《夜宴》劇組來戛納的主要目的是宣傳和賣版權,所以明晚的酒會和今晚《愛》劇組的酒會肯定是不一樣的,馬大剛、王重壘和林建越絕對會找許多媒體到場,他們才是絕對的主角,而不是像今晚《愛》的酒會這樣隨意。
    馬大剛、華藝和寰亞要的是票房和今年的金球獎和奧斯卡。
    不過他們可能要失算了,不管這次在戛納能不能拿獎,楊簡的目標也是奧斯卡,甚至不僅僅是最佳外語片,他還想獲得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的提名。
    他又不是要拿著兩項大獎,花點錢運作一下,還是很有希望的。
    楊簡從兜裏掏出一堆名片,這些名片裏麵女人的居多,他一個事業有成的大帥哥,自然是容易招蜂引蝶。
    從裏麵挑出一些他覺得有用的留下,其他的交給楊天眞處理。
    “小剪子,你怎麽有那麽多名片?貝漢妮絲·比祖、帕裏斯·希爾頓、歐菲麗·溫特、愛娃·赫茲高娃?哈哈,小剪子,她們是不是看上你啦?”柳亦妃看了幾張名片之後就還給了楊簡,還不著痕跡的輕哼一聲。
    “人家是今晚的嘉賓,要給我名片我能怎麽辦?不過大家也不會有什麽聯係。”楊簡沒發現,他說這話的時候,柳亦妃竟然開心一笑。
    這一切被一旁的楊天眞看在眼裏,心想:我的簡哥喲,這麽聰明的一個人竟然當著人家女生拿出來一大堆女人給他的名片,不過好在回答沒什麽錯誤,不然人家小女生就要生氣咯。
    可長點心吧~
    電影首映式的第二天一早,許多影評人的文章和媒體報道就出來了。
    真是挺敬業的,一晚上就寫出來了。
    楊簡接過楊天眞和小白收集的法國本地的報紙和一些專業電影網站上關於他電影的報道。
    還不錯,媒體報道還是十分中肯的,除了對電影進行一番客觀解讀,還對電影首映式到場的嘉賓、現場觀眾觀影以後的反應,以及記者會楊簡等主創回答記者提問進行了報道。
    有的媒體甚至還專門采訪了到場嘉賓和觀眾觀影之後的感想。
    他們覺得電影不錯可能不足以說什麽,但是嘉賓和觀眾的現身說法足以證明《愛》這部電影的受歡迎程度。
    媒體的報道更是對楊簡的拍攝手法和對電影的理解進行了重點報道,媒體更是稱楊簡為“22歲的電影大師”。
    有媒體這樣寫道:“通過《愛》,楊簡這位年輕的電影大師讓每個人都能看到年老的恐懼,每對夫妻都能看到婚姻最終極的成全。”
    而影評人對於楊簡就更加的喜愛了,他們一反常態,對楊簡可謂讚賞有加,甚至顯得更加的情緒化。
    電影節主競賽場刊《銀幕》刊登了兩位重量級人物的文章,一位是戛納電影節藝術總監蒂埃裏·弗雷茂,另一位就是威尼斯電影節竹席馬可·穆樂。
    福茂在《銀幕》上發表一篇署名文章——《未來的電影大師?不,22歲的ng現在已經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電影大師》。
    光是看文章的標題就能知道福茂對楊簡的讚賞,這更是對《愛》這部電影的認可。
    導演是名副其實的電影大師,那麽電影自然就是名副其實的大師之作。
    福茂在文章中還向大家透露他其實在兩個月之前就看過了《愛》這部電影,看過之後就喜歡上了這部電影的敘事手法以及電影中關於道德和良知的選擇與拷問,要不是看過ng的第一部電影,他都很難相信這是一個22歲年輕人能拍出來的作品。
    現在,福茂表示他急不可待地想向大家大力推薦《愛》的妙處,從婚姻角度去看,電影以終極方式顯示了和婚姻有關係的東西,那就是成全。
    談到拍攝手法,福茂也表示,電影以紀錄片平實的敘事手法,隱忍克製的鏡頭與布景,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拍攝手法。
    ng用他超乎年紀的高超技藝打磨之下,《愛》把我們自以為熟悉的場景具體化了,它從我們的潛意識中挖掘出足以讓我們潸然淚下的情感,首映式上的嘉賓和觀眾們觀影過程中的投入程度自然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威尼斯電影節的竹席馬可·穆樂更加直白——《ng值得一座金棕櫚,這是一位難得的電影天才》。
    老馬在文章開篇就表示ng值得一座金棕櫚,他從電影的拍攝手法和表現手法加以分析,任誰看了老馬的文章都要說一句“你說得對。”
    老馬表示,ng沒有使用任何配樂,電影的結尾亦是戛然而止,劇情留有餘地,讓觀眾自行想象。
    ng不緊不慢地讓角色把所有有關女主人病情的想法全部照顧到了,同時還加入了突如其來的劇情發展。
    冷酷的開放式結尾,現實與夢境的結合,反而更突出了ng對於細膩情感的把握能力。
    文章的最後,老馬呼籲評審團,千萬不要因為ng的年紀和資曆而忽略了電影本身,ng絕對是金棕櫚的最大熱門。
    法國知名影評人艾曼紐爾·布爾多在《電影手冊》上也發表文章誇讚楊簡,他最早關注楊簡是從2004年的柏林電影節開始關注的,他在文章中表示,在柏林他就發現了楊簡身上具有大師的潛質,所以他十分期待楊簡的第二部作品,不過他看了《那些年》之後,他一度以為楊簡會墮落,沒想到在戛納,楊簡帶來了一部金棕櫚級別的佳作,他感歎天才是不能用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待的。
    楊簡最後看了一眼電影節主競賽場刊《銀幕》給出的綜合評分——媒體的電影人們打出了3.3分的高分。
    已經放映的幾部電影裏麵,《愛》的場刊評分不是最高,最高的是西班牙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的作品《回歸》,場刊評分高達3.6分;最低的是道恩·強森主演的《南方傳奇》,場刊評分隻有1.1分,至於後麵會不會還有更低的,那就不知道了。
    喜歡這個影帝不務正業請大家收藏:()這個影帝不務正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