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我們是猴子搬來的救兵!

字數:10284   加入書籤

A+A-


    結束通話後,楊簡打開微博,看到《大聖歸來》已經登上熱搜榜首。他隨意瀏覽了一些評論
    “看完《大聖歸來》,我一個大男人在電影院裏哭成狗!”
    “這才是我們華夏的超級英雄!期待續集!”
    “國產動畫的裏程碑,感謝所有製作人員!”
    這些真實的反饋讓楊簡感到欣慰。他轉發了田曉鵬的感謝微博,並寫道“感謝所有支持《大聖歸來》的觀眾。這是華夏動畫人的一次共同努力,期待未來更多精彩作品。ps田導,續集可以考慮一下了[笑]”
    微博一發,瞬間引來無數評論和轉發。
    “楊簡,你的新電影什麽時候能上啊?”
    “求續集+1”
    “楊簡真是國產動畫的伯樂!!以後大家提起國產動畫電影,絕對不會隻想著那是給小孩子看的了。”
    處理完這些,楊簡才真正放鬆下來。
    他走出休息室,望向星空下的戈壁。
    無邊的曠野中,銀河清晰可見,仿佛一條發光的河流橫貫天際。
    郭番走過來,遞給他一瓶水,開始閑聊起來“今天成果不錯,大家狀態都很好。”
    楊簡接過水擰開喝了一口“是啊,大家都很投入。”
    “《大聖歸來》的成績真是不錯了,老田那家夥肯定高興壞了。”郭番靠在椅子靠背上,“簡子,說實話,我們的影視圈,要是沒有你,不知道現在是個什麽樣子。”
    楊簡笑了笑,他知道郭番是什麽意思。不是自吹自擂,他楊簡對於華夏影視行業、尤其是電影行業的發展絕對是巨大的,和同期的前世相比,這一世華夏電影行業的特效技術、國際地位、動畫行業的發展都比前世要領先好幾年。
    而且他提前培養出了郭番、饒小智、路洋、文木野、餃子幾位導演,他比誰都期待未來幾人的表現。
    “我一直都在說,內容為王。大家要相信,好的內容永遠有市場,隻是需要找到正確的表達方式。”楊簡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郭番,笑道“我們華夏人,就該擁有獨屬於我們自己的浪漫。”
    什麽是華夏人獨有的浪漫?
    《流浪地球》中就有很好的詮釋。
    西方逃離地球的“方舟計劃”,和《流浪地球》中帶著地球逃去其它星係的“移山計劃”,二者體現出東西方價值觀的差異。
    西方的神話故事裏,“諾亞方舟”是諾亞依據神的囑托而建造的一艘巨大船隻,建造的目的是為了讓諾亞與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上生物能夠躲避一場因神懲而造成的洪災。而在華夏神話故事“愚公移山”中,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與好萊塢災難科幻片建立在“人類文明終結”的基礎上的“末世神話”敘事所不同,“精衛填海”“誇父逐日”等華夏上古神話,早已將華夏人骨子裏的勇毅與不屈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帶著家園去流浪”這個神奇、荒誕、看似不合理的構想本身就體現出了濃濃的華夏式的浪漫色彩。
    前者是在“神懲論”預設下以犧牲多數人來保全人類“火種”的西方價值選擇,後者則體現出華夏人獨有的勇氣與魄力,在麵對災難的時候選擇用相信希望的態度去“創世”關鍵不在於人類是否真的能夠存活下來,而在於我們是否有勇氣,邁出離開太陽係的第一步。
    正如《流浪地球》中的台詞,“人類的勇氣可以跨越時間,跨越每一個曆史,當下,和未來”。在絕望中找希望,無論成功與否,這都是一首關於人類勇氣的讚歌。選擇帶著地球去流浪,一是體現出植根於華夏民族精神信仰的土地情結與家國情懷,華夏人對“家”、“房子”、“土地”的深厚情感。在鄉土社會的華夏,安土重遷的國民性決定了華夏人即使選擇流浪,也絕不是主動追求,而是被動無奈之舉。
    華夏人的流浪總是伴隨著對不再流浪的追求與渴望帶著勇氣與希望,在流浪中找尋新的安定,才是流浪的初衷。
    其實在《星際穿越》中,也體現了這一點。
    湯姆為了父親庫珀的一句“幫我照看著我們的農場好嗎”,一直堅守著那片玉米地。而那片玉米地,正是地球文明的象征。
    在《流浪地球》中,人類所無法舍棄的東西,比如土地,愛,人道主義,都是人工智能莫斯所無法理解的選擇“幹擾項”,但恰恰是人之所以為人所最重要的存在。
    其次就是實現了從為滿足個體生存的身體流浪,向為實現守望人類家園的群體流浪的轉變與升華——也許會為了生活背井離鄉,但絕不會看著故土毀滅。
    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作為整個人類幾百萬年的棲息地,已沉積到集體無意識深處,滲透到每個人的毛孔與血液之中。選擇“帶著家園去流浪”,其實就反映出華夏人骨子裏對“家園”的反思如果失去了曾經的地球,人類還能堅守什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流浪地球》小說原著中小星老師對學生們所講,“隻有像地球這樣規模的生態係統,這樣氣勢磅礴的生態循環,才能使生命萬代不息。人類在宇宙間離開了地球,就像嬰兒在沙漠裏離開了母親。”
    在科學原理之外,這種對於“家園”的反思與重構,早已滲透進華夏人的靈魂深處。
    前世《流浪地球》影視化之後,即使是一部硬科幻,郭番與其團隊也依然沒有摒棄鄉土文明與人文精神的餘暉,這是華夏人獨有的浪漫。
    或許有人會說,華夏人這麽喜歡的《流浪地球》為什麽走不出國門?西方觀眾為什麽不看?
    《流浪地球》係列在國內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但在海外市場的表現確實相對較弱。這背後有多方麵的原因,並非單一因素所致。
    主要是文化差異、市場環境、影片本身以及傳播策略等方麵的影響。
    我們強調集體主義、家園情懷,比如第二部中上了年紀的航天員犧牲;西方觀眾更習慣個人英雄主義,這就會產生文化隔閡和敘事疏離感。 |
    再看市場環境,實際上北美市場本身極度排外內向,他們的進口片份額非常小,大約隻有3。
    好萊塢電影就是美國進行對外宣傳統戰的一把利器,他們自己就是這其中的的受益者,怎麽可能讓一部華夏色彩這麽濃厚的科幻電影在美國市場大規模上映?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硬科幻對於華夏來說剛剛起步,而對於西方觀眾、尤其是北美觀眾,已經是稀鬆平常了。
    就像華夏的觀眾,在某一段時間,漫威等好萊塢科幻大片在華夏隨便亂殺,可是到了一定的時間,好萊塢大片也不怎麽受歡迎了。
    在國外取得高票房固然是華夏電影走出國門的一個顯性標誌,但並非唯一尺度。
    像《流浪地球》這樣的作品,其首要服務對象是國內觀眾,在國內能引發強烈共鳴和討論,本身已是一種成功。
    而華夏的科幻電影工業尚在發展中,需要這樣的基石作品。
    而且文化的傳播和接受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初期遭遇文化折扣是正常現象。
    世界電影的中心一開始也不在美國,好萊塢能有今天的地位,也不僅僅是好萊塢公司自己的努力,這也和美國在二戰後在全球所起到的主導地位有關。
    隨著華夏綜合國力的提升、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電影工業水平的不斷進步,未來肯定會有更能兼顧本土特色與全球視野的作品出現,隻不過這個時間是什麽時候還未可知。
    與西方文明所不同,這種超越民族,超越生死的價值觀輸出,仍是華夏式的宇宙觀的延續。
    “是啊,我們華夏人自己的浪漫。”
    “等《火星》這個項目結束,公司會馬上啟動《流浪地球》這個項目,那才是體現我們華夏人浪漫的一個係列電影。”楊簡歪頭又看了一眼郭番“怎麽樣,這個項目交給你,有信心嗎?”
    “哈哈,那真的太好了。”郭番一拍大腿,激動的說道“不瞞你你說,我其實早就打它的主意了,隻不過之前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但是,隻要你放心,我絕對拿出十二萬分的精力和努力把這個項目做好,不讓你失望。”
    雖然那郭番不急著自己主導一個科幻項目,但是能有這樣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拒絕,更不會錯過。
    他知道楊簡培養了他這麽久,可不是讓他一直當副手的,他早就等著這個機會了。
    “對你,我肯定放心,從《星際穿越》到現在的《火星》,你從來沒讓我失望過。”楊簡拍了拍郭番的肩膀“就這麽說定了,你有時間和大劉聊一聊,劇本怎麽寫你們自己商量,我不插手。到時候也邀請大劉這個作者參與進這個項目來。”
    “得嘞,忙過這一陣我就和大劉聯係。”郭番現在是幹勁十足,似乎想到了什麽,他又感慨道“這就是你與眾不同的地方,你看中的項目,不隻是商業上可以取得成功,還能推動行業進步。”
    楊簡笑了笑沒說話,隻是靜靜地望著遠方的星空。
    開玩笑,他一個掛壁,雖說他想早點退休,但是能順手為這個行業做點什麽,何樂而不為呢?
    “你說,有一天我們真的能登上火星嗎?”郭帆突然問。
    楊簡想都沒想就回道“肯定會的。隻是需要點時間而已。就像幾十年前沒人相信華夏電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樣。重要的是有人願意相信,並為之努力。”
    整個華夏,包括從事航天事業的那群可愛的人們,估計都沒楊簡這麽有信心華夏終將在某一天登上火星,畢竟他自己就是個掛壁,這麽神奇的事情都能發生,登陸火星而已,未來肯定能實現。
    而且這個未來絕對不是上百年那麽久,楊簡覺著幾十年應該綽綽有餘了。
    聞言,郭番點了點頭,也沒有繼續說話,而是和楊簡一樣靜靜的看著漫天的繁星發呆。
    七月的金昌,清晨是一天中最珍貴的禮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當第一縷曙光掠過祁連山餘脈,這片位於河西走廊的戈壁綠洲便悄然蘇醒,展現出它最純粹而寧靜的美。
    清晨五時許,東方的天際開始泛出魚肚白,隨後逐漸染上柔和的粉橙色。
    這抹色彩在無垠的戈壁上空蔓延,與仍然深邃的西邊天空形成漸變的色帶。稀疏的雲朵被勾勒出金邊,如同在天幕上隨意揮灑的水彩畫。
    金昌的七月清晨短暫而珍貴,在這片融合了荒涼戈壁與人類想象力的土地上,每個黎明都仿佛是一次小型創世——既熟悉又陌生,既荒涼又充滿希望。
    楊簡早早起床,吃早餐的時候習慣性地查看平板。令他驚訝的是,《大聖歸來》的票房還在持續發酵中,而且今天才開始,貓眼上的票房數據統計就已經達到4000多萬了。
    這肯定是觀眾們看到了關於《大聖》的相關好評,提前買了票,而且今天是周末,看電影的人絕對不少。
    另外,一則名為“《大聖歸來》背後的故事”的長文采訪在互聯網上刷屏。
    楊簡知道這是天眼影業宣發部門早就準備好的。
    文章詳細講述了田曉鵬團隊八年磨一劍的創作曆程,以及如何在楊簡和天眼影業支持下最終完成作品。文中還提到了楊簡力排眾議增加投資的決定,以及他對華夏動畫產業的展望。
    文章的內容當然有一定的美化,比如力排眾議這一點就運用了春秋筆法。
    收編田曉鵬團隊和投資《大聖歸來》這個決定就沒人反對,楊簡的無數戰績證明他的眼光絕對是獨到的。
    就算一開始沒人看好動畫電影,可隻要是楊簡做出的決策,就不會有人反對。
    楊簡在天眼影業、包括他名下其他的公司都有點一言堂的意思,他知道這樣對於一個公司來說不太健康,可誰叫他是個掛壁呢。
    起碼在未來十年的時間,他做決策都不太需要聽取別人的意見。
    當然了,他也不是真的喜歡搞一言堂,相反他不怎麽管事情,一年到頭都不怎麽去公司。
    隻不過他一旦做出任何決策,下麵的人隻需要去執行就好,不能有一點質疑。
    上午的拍攝安排緊湊,《火星》劇組要在最佳光線條件下完成一組外景鏡頭。
    楊簡把導演工作交給郭番,全身心投入表演中,將馬克在火星基地的孤獨與堅韌演繹得淋漓盡致。
    接下來的兩天,《大聖歸來》的票房持續走高,周六拿到17億,周日15億,打破了多項國產動畫票房紀錄。
    互聯網上,“自來水”們的創意安利層出不窮,從各種創意文案、q版同人畫作到二次創作視頻,二次視頻創作都是利用天眼影業放出的多次預告片進行創作。
    “我們是猴子搬來的救兵!”
    “大聖不會死的,他,隻是睡著了。”
    “若是遇見從前的我,請帶他回來!”
    “江流兒,小沙彌,唐僧的十世中一世,一個小孩子,但是已經有了唐僧嘮叨的聖男的本質了。初見大聖,好奇,是不是像戲裏所說的那樣,孫悟空,身如玄鐵,七十二變;好奇,天宮是不是真的存在;好奇,自己念經如來是不是會聽得到——
    江流兒四大天王是兄弟麽?
    大聖是姐妹。
    江流兒哪吒是男孩麽?
    大聖女的!
    江流兒托塔天王有塔麽?
    大聖沒有。
    江流兒和大聖初見的對話讓全場人爆笑!
    大聖,傲嬌啊!!”
    之所以有那麽多的“自來水”,其實不光是天眼影業宣發部門在背後引導和推波助瀾,更多的還是因為觀眾們對國產動畫的支持,對“英雄歸來”敘事的情感共鳴,也是希望好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見。 |
    有觀眾說《小時代》是他們這一代人的青春,可《西遊記》卻是好幾代人的青春啊。
    大家這麽自發的為《大聖歸來》宣傳,其實就是一種情懷與身份認同。
    “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
    “終於有一部像樣的國產動畫啦!”
    “我們都欠大聖一張電影票!”
    這些留言,與其說是對《大聖歸來》的褒獎,不如說是對國產動畫崛起的期待;對西遊題材和孫悟空這一超級ip的深厚情感與文化認同。
    《大聖歸來》的“自來水”現象不但讓電影收獲了票房,更表明在社交媒體時代,高質量的作品本身是最強大的營銷武器。真誠的情感連接和用戶的主動參與,所能產生的能量遠超過傳統的硬廣推廣。
    天眼影業的宣發部門在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像是“火上澆油”,而“火”本身——則是觀眾自發的熱愛和支持,真實且熾熱。
    天眼影業會議室裏,張彤彤組織團隊緊急開會。
    “現在的情況超出了我們最初的預期,”她指著大屏幕上的數據曲線,“按照這個趨勢,總票房很可能突破101novel.com億甚至更高。我們需要調整後續宣傳策略。”
    楊天眞接話“田導團隊的路演效果很好,但考慮到他們體力。我建議減少城市數量,增加單場活動質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同意,”張彤彤點頭,“另外,海外發行方麵,迪士尼和華納都表達了引進意向。我們需要評估哪個合作夥伴更合適。”
    鄭詩晴補充道“衍生品開發也需要加速。目前預售的玩偶和周邊已經供不應求,尤其是大聖的玩偶。”
    會議決定成立專門小組處理衍生品開發事宜,同時開始規劃《大聖歸來》ip的長期運營方案。
    這些工作楊簡都沒去管,都是讓公司的高管團隊自己去處理。
    與此同時,《火星救援》的拍攝也在金昌有條不紊的拍攝當中。
    晚上,楊簡與田曉鵬還有餃子進行了視頻會議。
    屏幕那頭的田曉鵬雖然疲憊,但精神亢奮“導演,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感謝您。沒有您的支持,就沒有《大聖歸來》的今天。”
    楊簡擺手“這是你們團隊應得的。接下來有什麽計劃?”
    田曉鵬頓時眼睛發亮“團隊有一些新想法,我們想嚐試不同的中國神話故事,比如哪吒鬧海或者封神演義。”
    “不急,”楊簡笑道,“先做好《大聖歸來》的後續工作和續集開發。等時機成熟,我們可以考慮構建一個華夏的神話宇宙。我之前也跟餃子提過這個事情,他已經預定了‘哪吒’。”
    田曉鵬震驚地睜大眼睛“神話宇宙?像漫威那樣?”
    “為什麽不行呢?”楊簡反問,“華夏有如此豐富的神話資源和傳統文化,完全有能力打造屬於自己的係列ip。”
    這個想法讓田曉鵬激動不已,餃子也是興奮異常。
    三人討論了近一個小時關於華夏神話宇宙的可能性。
    掛斷視頻後,楊簡又跑到車頂的躺椅上躺著觀看漫天的繁星。
    這是他到金昌後最喜歡做的事情。
    不知不覺間,他的思緒飛向了更遠的未來——不僅僅是電影的成功,更是華夏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崛起。
    又是新的一天。
    bj的天空才剛剛泛起魚肚白,史家胡同深處的四合院卻已蘇醒。
    並非自然的蘇醒,而是被一種近乎節日般的興奮與期待所喚醒。
    今天是柳亦妃帶著四個小朋友遠赴金昌探班的日子。《火星》劇組坐在的‘火星基地’,是小朋友們想象中無限接近火星的樣子,他們已經期待很久很久啦!
    平平、安安都沒有像往常一樣賴床,大人去叫醒他們的時候,揉著大眼睛就自己爬下了小床,甚至試圖自己穿上昨晚就精心挑選好的“探險服”——那是柳亦妃為他們準備的迷你版戶外衝鋒衣和工裝褲,小小的登山靴擺在床邊,鋥亮得能照出他們興奮的小臉。
    喜歡這個影帝不務正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這個影帝不務正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