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小馬的現狀
字數:9561 加入書籤
邀請到了一群明星,於是這些確實在電影中出場的“大人物”就成了其後大鵬對《煎餅俠》進行造勢的最佳選擇,所謂的“情懷”、“巨咖”、“流量”被大鵬和他的營銷團隊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於是《煎餅俠》在7月17號剛一上映,票房便爆了,直接拿到了132億的首日票房,接下來的周末兩天更是分別拿到了152億與138億的單日票房,這數據一看就是商業大片的水準啊。
《煎餅俠》能拿到如此漂亮的數據,是因為無論是“古惑仔”、“尚格雲頓”又或“跑男天團”,各個背後都有一票忠實粉絲。
然而衝進電影院的粉絲們,卻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麽一回事,所謂的大明星隻是集體客串,有人一句台詞,有人根本沒有台詞,有人單獨露臉與主角連個互動都沒有……
而除了“明星戲份”太少以外,真正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劇情太爛”,對於一部“打著情懷”和“過度宣傳”的電影,原本就有瑕疵的電影劇情更會被無限放大。
如果不是前戲上的太猛,單純的以最平常的心態去看《煎餅俠》,即使不夠優秀,也還算是一部合格的消磨時光電影,和過年上的《澳門風雲》沒多大區別,但是觀眾對於那部電影其實沒多少會去罵的。
但如果加上前後對比形成的落差,《煎餅俠》就顯得有些不夠厚道,也就是大鵬不夠厚道。
於是從《煎餅俠》開始,其後的大鵬但凡有新電影上映或登錄網播平台,未看先叨叨幾句就成了常態。
楊簡知道,就算大鵬在未來拍出了幾部其實還不錯的電影,可依然還是會被找茬,反正楊簡穿過來之前,大鵬依然在為他這部《煎餅俠》還債。
對於大鵬的電影,總是有一種未看先批的氛圍。
不管是此後大鵬的《縫紉機樂隊》、《受益人》乃至《大贏家》等新作上映時,不少觀眾會帶著對《煎餅俠》的預設印象去評判其新作,甚至直接冠以“爛片”標簽。
在楊簡的印象中,《縫紉機樂隊》繼續喜劇路線,但融入了更真摯的追夢情懷;《鋌而走險》顛覆喜劇形象,嚐試犯罪懸疑類型;《受益人》則是現實題材,試圖刻畫小人物悲歡,並因此片獲得了一些演技上的肯定。
這些作品雖均有進步且達到了及格線之上,但仍難以完全擺脫《煎餅俠》給他帶來的負麵光環,市場反饋時常出現分歧。
《煎餅俠》現在的成功與爭議,很大程度上固化了大鵬在公眾心目中的“屌絲”喜劇形象。這種強烈的印記,即便在他後續嚐試嚴肅題材和正劇表演時,也需要觀眾花費更多氣力去打破先入為主的印象。
大鵬現在有多成功,他未來的路就有多艱難。
《煎餅俠》對於大鵬而言,是一把威力巨大的雙刃劍。它用驚人的商業成功將大鵬推上了一線喜劇演員和導演的行列,但其在藝術口碑和創作誠意方麵引發的巨大爭議,也為他帶來了持續的信任危機和審美偏見。
某種程度上,《煎餅俠》的爭議也反映了當下華夏電影市場快速發展期的一些亂象,如過度營銷、唯票房論、流量思維等。
大鵬其後的職業生涯,正是在不斷應對這些“後遺症”。
所以啊,有些錢不能賺,賺了,早晚是要還的,還有可能要花數年、十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去還,那多虧啊。
《大聖歸來》和《捉妖記》在暑期檔雙雄爭霸,讓那個今年的暑期檔格外熱鬧。
不過有人就很緊張了,那就是《太平輪(下)》的出品方小馬、樂視影業、華藝和中影幾家了。
上部都撲成那個樣子了,這第二部本來說放在一個更好的檔期,沒想到竟然遇到兩部大爆的電影,你們是要弄死誰呀?
這個真不怪楊簡,反正他是壓根沒把《太平輪(下)》當成盤菜,至於江智強怎麽想的,他就不知道了。
《太平輪》的幾家主要出品方裏麵,樂視、華藝和中影可能還不是最擔心和著急的,畢竟一部電影,虧了就虧了。
中影家大業大,這些年虧的電影也不是一部兩部,韓山屏在任的時候就虧了不少,再說人家中影的主要職責是扶持華夏電影行業的發展,也不在意那點錢。
樂視和華藝雖然股價跌的賈會計和大小王肝兒疼,但畢竟是上市公司,其他項目也做的風生水起,也不會傷筋動骨。
可小馬就不一樣了,自從大狗哥年初突發心肌梗塞離世,其遺孀金燕被推選為小馬董事長以後,內部矛盾就爆發了,尤其是姑嫂之間的矛盾就被擺在了明麵上。
矛盾的根源還是利益之爭,而這個隱患,也是大狗哥生前自己埋下的。
大狗哥生前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由其姐姐李莉代持,但雙方並未簽訂正式的代持協議。
這也不難理解,大狗哥這個人對外人都那麽講義氣,何況對自家的親姐姐。
可問題在於,他在世的時候,他姐姐還當他是親弟弟,可他離世了以後,弟妹就不是親弟妹了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大狗哥離世後,金燕這個遺孀卻無法拿到大狗哥的遺產清單及被代持的股份,導致其作為法定繼承人的權益不明確。
金燕在接手公司後,想要挽救丈夫的心血,試圖推行一些改革,她曾公開宣布對薪酬調整機製和激勵機製進行優化,其實就是會拿出一部分股權作為高管核心團隊的獎勵以及員工期權,而小馬的員工也一度表現出了堅定的團結以幫助公司渡過難關的決心。
但好景並未能持續多久,其原因就是金燕與大狗哥姐姐李莉之間的矛盾。
楊簡了解到的情況,李莉在小馬擔任副總裁,主管人事和財務。金燕提出的職位和薪酬調整須經李莉批準,但李莉不予配合,金燕的改革方案實際並未得到執行,直接影響了小馬骨幹團隊在巨變後的穩定性,這引發了小馬中高層骨幹一陣離職潮。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寧昊這位中流砥柱的離開。
雖說寧昊離開小馬去歡喜是早有打算,但是他當時的想法是沒有這麽快的,他還準備幫大狗哥拍一部電影之後再離開,可現在是和小馬那邊談崩了直接走人的。
而和寧昊談的對象也不是金燕和鍾麗芳,而是李莉。
還有圈內著名編劇孔二狗也已經離開這家他曾準備一輩子待下去的公司。
大狗哥還在世的時候,孔二狗以編劇身份簽約小馬,擔任大狗哥的特別助理。孔二狗在101novel.com13年還在微博表示“二狗哥打工的第一家影視公司和最後一家影視公司一定是小馬,忠貞的二狗哥,值得所有人學習。”
這裏麵多少真誠楊簡不知道,但是能讓一個有名氣的編劇在公開場合這麽說,想來真性情占大部分。
不僅寧昊走了,負責小馬院線業務的院線公司總經理崔麗為也已從小馬離職,此外小馬演藝經紀公司、新媒體公司總經理曾鵬宇也於6月初在個人認證微博上公布了離職信息。
除此之外,大狗哥高薪從華藝兄弟經紀公司挖來分管藝人經紀、新媒體公司業務的副總裁宗帥也已經提出離職。
楊簡為什麽知道?因為這些人從小馬離職以後,都主動加入了天眼影業或者天眼傳媒。
為此楊簡還讓張彤彤和金燕還有鍾麗芳解釋過,他們是自己來的,我們沒挖過任何一個人。
如果說非要讓楊簡主動挖人,那可能就是鍾麗芳,隻不過現在不合適。
大狗哥在小馬的股權結構中所持股份不多,金燕就算是被推選為董事長,她在董事會的話語權也很弱,這也是這段時間以來,小馬許多業務與金燕這個董事長的決策無法順利開展和推進的重大原因之一。
為什麽說金燕拿不回代持的股份是小馬內亂的根源?
原來,大狗哥生前為了挖到這群核心骨幹,曾以協議方式給予宗帥、劉恒等多人股份,這部分股權也是由李莉代持,但同樣沒有簽署書麵協議。
現在大狗哥人沒了,誰會去承認?那不是幾萬幾十萬的利益,那是涉及幾百萬上千萬的利益啊。
李莉連自己親弟弟的那一份都不認,怎麽會認一群外人的?
反正給出承諾的人已經沒了,和她李莉有什麽關係?
在小馬發展過程中,副董事長鍾麗芳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被稱為小馬的“左腦”,給她帶來讚譽的電影業務以及備受外界矚目的收購好萊塢數字王國都是在鍾麗芳的主導下完成的。在大狗哥去世後,鍾麗芳很少出現在公司,對李莉金燕的姑嫂之爭表麵上並未參與,隻是私下幫助金燕。
但此前為了招徠人才,很多股權承諾是鍾麗芳代表大狗哥做出的,大狗哥猝逝後李莉對這部分承諾的不予認可也導致了鍾麗芳對李莉的不滿。
一直有消息傳出李莉想將家族股權出售變現,而金燕並不同意,並堅持讓公司獨立上市。
7月初傳出李莉將會向s出售股份,金燕仍擔任董事長,這隻是一個各方折中博弈的結果。
隻是楊簡知道,這不是小馬最終的結局。
大狗哥在世時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未來是什麽樣我們沒法預測,上市也不是小馬的最終目的地。公司的發展和人一樣,若無遠慮必有近憂,居安思危才是良策。”
可是大狗哥卻沒想到,他的重情重義,他對家親姐姐的信任,卻讓小馬陷入到如今的這步境地。
風雨飄搖的小馬,想要通過《太平輪(下)》來提振市場對他們的信心是不可能了,他們隻想少虧點錢,多挽回一些損失。
不過他們怕是想多了,《太平輪(上)》都崩成那樣了,以第一部崩塌的口碑,這第二部就別想大家主動去吃翔了,也別想著觀眾們因為大狗哥的離世會有一種同情心去支持這部電影,不可能的,明明知道是一坨,大家怎麽可能還要親自去嚐一嚐呢?
先別管電影的好壞了,各大院線給到這部所謂的史詩巨製的首日排片隻有13。
《太平輪》上下部總投資4億元,上部在去年底賀歲檔上映後,口碑、票房慘遭滑鐵盧,僅收2億元票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吳雨森為了挽救下部,將片名改成《太平輪·彼岸》,更是請老友徐客擔任剪輯、羅大佑譜寫主題曲,老頭自己最近還開通了微博,積極跟網友們交流。
但顯然這些努力都無濟於事,《太平輪·彼岸》上周四公映,首日排片僅占全國總排片13,甚至不及已經上映21天的《大聖歸來》與上映15天的《捉妖記》,完全就是一部小片的待遇。
電影的首日票房也僅有600萬元,直接導致第二天排片繼續縮減,首周末票房慘淡無比。
接下來還有多部新片上映,《太平輪(下)》接下來也難有起色和拿票房的空間了。
目前華夏大銀幕數約多塊,一個大明星陣容的國產大片,首日排片理應在全國總排片30以上,而《太平輪·彼岸》的超低排片場次,其實就是反映出院線以及整個市場對影片缺少信心。
其實很正常,上部的宣傳挺大,但口碑、票房很差勁,下部就很難翻盤。
實際上,有消息傳出,吳雨森當初並不願意把影片分成上下部,是投資方出的主意,這個投資方是誰就不清楚了。
反正不是小馬、華藝就是樂視,樂視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就屬他們最業餘。
估計是看到吳雨森之前的《赤壁》分成上下兩部都能大賣,雖說和投資比起來,投資方肯定沒賺錢,不虧就不錯了,但現場的電影市場也要比《赤壁》上映那會兒要熱啊。
可彼一時此一時,當年的觀眾能接受華夏式大片,看大明星陣容,那是因為當時的華夏大片時代才剛剛起步沒幾年。
而現在觀眾已經換代,觀影主力主要是90後,大明星陣容可能還不如《煎餅俠》這樣的喜劇受關注。
現在電影的口碑在自媒體上發酵特別快,上部不好就直接波及到下部。
還踏馬有所謂的知名影評人出來替《太平輪》說話“現在的華夏觀眾急功近利,看到上部結尾時還沒發生沉船,就覺得被騙了,沒有耐心去領會導演的創作意圖,對下部也就失去興趣。看過《太平輪·彼岸》的觀眾反映影片很不錯,故事也是獨立的,很有情懷,要遠勝過上部。《太平輪》不隻是拍船難,而是拍戰爭大時代中卑微的個人生命,被大時代捉弄的命運,船難也就二三十分鍾,隻是屬於很小的一塊,借此控訴、反思戰爭。”
但是狼來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觀眾有什麽義務相信你們第二次?
對於《太平輪·彼岸》的失利,博納的於胖子倒是站出來說了句公道話,他指斥發行方樂視影業“裸發”,在宣傳發行上不作為,對不起吳雨森這部“心血之作”。
其實楊簡也這麽認為,樂視在發行上過於消極。
上部口碑崩塌了,如果對這一部有信心,那就應該提前做口碑點映場,扭轉一下這一部的口碑,就算不能完全挽回,那樣所麵臨的情況也會比現在好,就現在這趨勢,別說過億,能拿5000萬都是陣容強大、粉絲支持了。
而發行方樂視影業隻做了一些常規推廣,壓根就沒有想辦法挽救影片。
王重壘也發微博裝模作樣的替吳雨森感到遺憾,稱華夏電影需要《太平輪》這樣的情懷之作。
霧草,還得是你啊小王,臉皮夠厚。
真要是替吳雨森可惜,作為《太平輪》的主要出品方之一,肯定是有發言權呢,華藝給樂視影業提提建議是可以的吧?實在不行,樂視影業都放生了,你把發行權爭取過來不就行了?相信吳雨森、小馬和中影也會支持的,畢竟怎麽看華藝都比樂視影業這個二把刀靠譜多了。
可最終還不是放任樂視影業放生《太平輪》,這踏馬不是因為知道難以挽回第一部造成的負麵影響,也看不到任何賺錢的可能性,不然華藝怎麽可能放棄?
以大小王那死要錢的黑心商人性子,肯定想著少虧一點是一點。
發行《太平輪(下)》?怕不是要連從周星池那裏昧下來的錢都要砸進去。
而且最近的股市那叫一個慘,此刻的大小王慶幸華藝正處於停牌階段,不然他們怕不是也要跌停,哪有心情去真的去關心《太平輪》的死活。
華藝兄弟這次停牌的時間有點久,都有半個多月了。主要是涉及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增)的重大事項,發行對象為阿裏創投、平安資管、藤訊計算機及中信建投。
四大機構所認購股票鎖定期均為36個月。華藝方麵還趁機表示,目前擬披露的重大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
而華藝停牌前股價為3958元,這要是沒停牌,華藝的股價就要回到去年牛市開始前的股價了。
大小王估計也是想趁這個機會看看能不能躲過一劫,不過他們是想多了,這次股市的震蕩,會持續很久,反正今年是別想結束了。
從6月中旬開始,楊簡就讓天眼資本開始在公開市場收購百靈和益佰兩家醫藥公司的股份,那基本是抄底買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天眼資本持有兩家公司的股份也快要到達5的舉牌線。
股價都跌成這樣了,原本以為兩家公司的股東應該願意出售手裏的股票,沒想到還是出了岔子。
益佰那邊的收購的確是比較順利,隻是沒想到百靈玩起了騷操作。
6月15號開始,百靈的股價從104元跌落至7月2號的52元,股價腰斬,而百靈的總市值也從400多億元,跌至101novel.com0多億元。
股價的暴跌,百靈的董事會再也坐不住了。這人持有百靈5273的股份,所持股份中的60都進行了股權質押,這在滬深兩市所有的上市公司股權質押中,也算是較高的比例。
百靈董事會想了很多辦法,所以在那之後,百靈多次發布公告稱,先是公司實際控製人——百靈董事長薑偉通過深交所的交易係統,增持了50萬股百靈股份,不過當時的百靈仍然以52元的跌停價報收。
實際控製人的利好增持公告,似乎沒有起到太大的效果。
緊接著,百靈在此後的連續三個交易日裏,繼續大幅下挫,一直到7月7日的跌停價4228元。
到了7月7號晚間,百靈緊急發布了一則利好公告——薑偉先生作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及董事長提議公司101novel.com15年半年度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預案為以公司目前總股本股為基數,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1novel.com股。
此方案在今年年初的股東會上就被人提出來過,隻是當時被否決了。
沒想到股東會上不少投資者渴求的10轉101novel.com的高轉送分配預案,終於戲劇性的在7月份的股災中得以實現。
正是基於此重大利好的刺激,百靈的股價終於企穩止跌,並在隨後的十個交易日時間內報複性上漲,最終令股價翻倍。
見到這種情況,楊簡能怎麽辦呢,隻能是含淚賣掉手裏百靈的股份,小賺了10個億。
等著吧,這種10轉101novel.com的年中送股,隻會是短期的手段,整個金融市場的大環境都是這樣,等到年底再看。
要是到時候百靈還這麽劉嗶,楊簡也心甘情願放棄收購了,反正手裏已經有兩家,加上正在收購的益佰,隻要完全整合結束,一個百靈隻是可有可無。
能收購最好,收購不成也沒什麽影響,反正也隻是錦上添花而已。
喜歡這個影帝不務正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這個影帝不務正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