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又上崗了
字數:4181 加入書籤
話接上章,韓忠見抵不過朱儁等三人大軍,便退守宛城,堅守不出。
朱儁審時度勢,鑒於手中兵少,無法強行攻城,於是化整為零,命大軍將宛城團團包圍。
四麵將士各自紮下營壘,築造土山,時時對城內鳴鼓呐喊,擺出進攻城西南的態勢。
黃巾軍全都趕赴應敵。
朱儁卻身披戰甲,自率精兵五千,進攻東北。
將士們鼓勇,登城而入。
韓忠退守小城,驚懼非常,請求投降。
朱儁的司馬張超及徐璆、秦頡皆勸其接受。
朱儁不同意,他說:“出兵有形同而實異的地方。當初在秦末的時候,人民沒有穩定的君主,所以以賞附來勸降。現在海內一統,隻有黃巾造反,納降他們不能使人向善,討伐他們足以懲惡。現在如果接受他們的投降,那就滋長他們造反的意念,給他們有利就進戰,不利就乞降的想法,這是縱敵長寇的策略,不是良計。”
說完,下令急攻,但一連數日,都未能攻克。
這一來一去,讓眾多將士心中泛起了嘀咕,若是先前接受黃巾軍的投降,興許此刻已經可以班師回朝,接受封賞了,如今卻還在此地糾葛。
一時間,軍中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有部分將士抱怨皇甫嵩不替他們考慮,隻顧著自己想要建立軍功,長此下去,軍心必定渙散。
曹操見狀,站出來斥責那些四處嚼舌根的將士:“你們不考慮怎麽破城,卻在這裏說風涼話,算什麽本事。皇甫將軍所言有理,接受了城內黃巾軍的投降,他們就會認為朝廷有所忌憚,不管他們如何作亂都隻需要投降便能保命,那下一次他們還有可能再次反叛。你們難道希望再次背井離鄉,投入到這平定叛亂的戰爭當中嗎?”
曹操的話直擊那些將士的內心,讓那些胡言亂語的將士十分羞愧,眾將士也明白了皇甫嵩的用意,不再多言,安心準備攻城。
朱儁也不敢耽擱,當即登上土山眺望小城。
他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便跟司馬張超說道:“我知道了!賊人的外圍堅固,內營逼急,求降不得,想出也出來不得,所以他們殊死戰鬥。萬人一心,尚且不可當,何況是十萬呢!強攻的害處太大了。不如把包圍撤除,集合部隊進城。韓忠看見包圍已經解除了,一定會自己出來,等他們出來,兵心就散了,這是易於攻破的方法啊。”
於是下令解圍。
韓忠見圍解,果然引軍出戰,朱儁乘勢進擊,大破其軍,並趁勝向北追擊十餘裏,斬殺一萬餘人,韓忠等人隻好投降。
秦頡非常憤怒,殺死了韓忠,黃巾餘眾不能自安,又以孫夏為帥,還駐宛城。
朱儁進攻,於十一月癸巳日攻破宛城。孫夏敗走,朱儁縱兵追到西鄂精山,又擊破黃巾軍,斬首萬餘級,孫夏也被朱儁軍斬殺。
黃巾因此破散流離。
再看北方戰線,董卓久攻下曲陽兩個月不下,朝廷實在看不下去了,便撤銷了董卓的指揮權,將他押送回朝廷受審,最終也落得與北中郎將盧植一個下場。要不是後期朝廷大赦天下,董卓這輩子也無法再入朝廷,也就沒有了之後的董卓之亂,東漢或許還能多存活數十年。
同年八月,朝廷命左中郎將皇甫嵩北上冀州。
曹操跟隨皇甫嵩北上,他建議皇甫嵩更改作戰計劃,調兵南下去繼續攻打張角聚首的廣宗縣城。
皇甫嵩從之。
因為張角率領的都是黃巾軍精銳,所以皇甫嵩率軍連攻幾日都未能攻下,麵臨了盧植相同的局麵。按照朝廷的尿性,隨時都有可能再派一個人過來督戰,或者直接就地免去皇甫嵩的職位,臨陣換將。
朝廷的這個期限,他們也摸清楚了,就是兩個月。
正當眾人犯愁之時,形勢發生了變化,黃巾軍首領張角病死,他的弟弟張梁便接管了軍隊。
軍中有人建議,趁著黃巾軍此刻混亂之際,立刻強攻,定能一舉拿下。
十月,皇甫嵩下令強攻廣宗,與張梁大戰。
但張梁指揮有度,手下部隊作戰精勇,皇甫嵩不能攻克。
眼看兩個月的期限將至,強攻又不行,眾人一時間沒了思路。
當天夜裏,曹操找到皇甫嵩。
他說道:“黃巾軍雖然人數眾人,但作戰並無章法,各地黃巾軍多是自顧自固守城池,不會相互馳援。如今我軍圍困張梁於廣宗,城中的黃巾軍早已經聽說了南麵朱將軍不接受投降之事,定然會死守到底,我軍一時間難以取勝。不如改變計劃,偃旗息鼓,掛上免戰牌,假裝不再進攻。黃巾軍見狀定然會鬆口氣,放鬆警惕。屆時我軍再趁夜進攻,必可破之。”
皇甫嵩從之。
次日,城前大營便掛起了免戰牌,眾將士偃旗息鼓,靜等機會。
城中的黃巾軍見狀,立刻將此事報給張梁。
張梁匆忙上前,直到看見皇甫嵩軍營前的牌子,才鬆了口氣。
但他尚未放鬆,下令要求眾將士保持巡邏,不可掉以輕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連數日,皇甫嵩軍營中皆無動靜,免戰牌一直高高掛起,城中的黃巾軍卻沒有停歇。
很快,黃巾軍中開始出現抱怨,說漢軍都沒有想法進攻,為何他們還要巡邏。
軍心也進一步潰散。
張梁無奈,隻好下令將士休息。
曹操時刻關注著黃巾軍的人員值守情況。
他見今日黃巾軍守衛之人鬆散許多,意識到機會來了,當即報告皇甫嵩:“將軍可趁今夜突襲。”
皇甫嵩立即趁夜調兵,雞鳴時分衝入其陣。
黃巾軍倉促應戰,張梁戰死,黃巾軍陣亡三萬多人,投河而死的有五萬多人。
皇甫嵩焚燒輜重車三萬多輛,將張角剖棺戳屍傳首京師,震懾全國。
攻克廣宗城後,黃巾軍首領張角和張梁均已死,南線黃巾軍都已被消滅,黃巾軍最後一股有影響力的勢力就剩下張寶一支軍隊了。
張寶打算據守在下曲陽縣準備做困獸之鬥,無奈軍隊士氣低下。皇甫嵩與巨鹿太守郭典用時僅僅不到一個月,便攻克下曲陽,斬殺張寶,俘殺黃巾軍十餘萬人。
皇甫嵩將十萬人的屍骨築成了“京觀”古代為炫耀武功,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塚)。
消息傳到朝廷,當即任命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並晉封他為槐裏侯,食槐裏、美陽兩縣的租稅,食邑共八千戶。
後來,皇甫嵩上書給靈帝,將平定冀州黃巾軍的功勞推給盧植,於是盧植官複原職,仍任尚書。
就這一點,讓曹操對皇甫嵩更加刮目相看。
至此,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基本被鎮壓。雖然後續幾年陸續仍有黃巾起義,但都被很快鎮壓或者影響太小,並未引起重視。
曹操在第一次討伐黃巾軍雖然出場的機會不多,但與皇甫嵩一道中立下汗馬功勞,深受皇甫嵩器重,也賺取了自己爭霸天下的第一桶實戰經驗。
憑借討伐黃巾軍的功勞,曹操出任濟南國國相。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