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天價的糧食

字數:4180   加入書籤

A+A-


    曹操在為糧草之事犯愁之時,呂布在濮陽的給養也吃光了。
    他不得不率軍撤出濮陽,前往乘氏縣。
    乘氏縣隻是一個小縣城,呂布壓根就沒放在眼裏,所以他一入城便恢複本性,露出了獠牙,縱兵劫掠大戶。
    這種舉動,與當初陳宮和張邈等人將呂布請來的目的背道而馳,很快就受到了反噬。
    乘氏縣當地的豪族李進奮起反抗,領著手中的部曲和縣令帳下人馬,開始對呂布施壓。
    李進,是曹操麾下李典的族人。
    但從大軍人數角度來說,李進不是呂布的對手。
    呂布帳下有眾多猛將,手中的並州鐵騎能擊破曹操的青州兵,實力非凡,絕非尋常的部曲和縣城人馬能抵抗。
    但最終結果卻是呂布被擊退,退出了乘氏縣。
    期間發生了什麽,且細細道來。
    呂布到達乘氏縣之後第一個反應自然是要取糧草,大軍餓著肚子大老遠的跑到這裏來,總不能沒有收獲吧?
    這裏有個疑惑,呂布從濮陽撤軍有很多選擇,離狐、句陽、成陽等地方都比乘氏縣近。
    呂布卻越過了這三地,直奔乘氏縣而去,連濟陰郡治所定陶都沒有看一眼。
    唯一的解釋,便是呂布一開始就知道乘氏縣的糧草充足。
    或者是隻有乘氏縣的門閥士族、土豪家族能讓呂布打劫。
    不管是哪種原因,其背後實際操盤之人都是同一個人。
    那便是陳宮陳文台。
    撤出濮陽前,陳宮便已經盤算好未來的路。
    他知道乘氏縣的李進乃李典的族人,壓根就沒有參與到迎接呂布入兗州的活動當中。
    說白了,就是陳宮篤定李進因為李典的關係而更傾向於曹操。
    所以他就引導如狼似虎的呂布前往乘氏縣取糧,一方麵解決當前大軍糧草不濟的困境,另一方麵削弱曹操潛在的支持因素。
    也正如陳宮所料,大軍到達乘氏縣後,呂布手下剛開始搶奪糧草便遇到了強大的阻攔。
    李進作為乘氏縣的大地主,連縣令都對他禮讓三分,自然不會輕易放棄糧草。
    隻是李進心裏也十分清楚,他目前的狀態壓根不是呂布的對手。
    他的反抗隻是想要告訴呂布等人,在乘氏縣他說話有分量,手中有人馬,這也給他贏得了談判的籌碼。
    誰料發生衝突的第二天,李進居然擊退了呂布這裏布衣不得不浮想聯翩,或許東漢末年武力最強的並非呂布,而是李進。隻是李進隻出場了這麽一次,後續便銷聲匿跡了)。
    這一來一回,李進便有充足的底氣與呂布和陳宮等人談判。
    李進跟陳宮說:“今日爾等可以強壓,但明日便會有其他反抗的力量。李家不僅在乘氏有勢力,在兗州各地也能排得上號,逼急了,誰都討不得好處。”
    一招先禮後兵,也算是給了陳宮台階。
    陳宮不緊不慢地問:“李家有多少能帶,陳某自然知道,隻是如今大軍缺糧,曹操也缺糧,李家若不表明態度,恐怕在濟陰郡也不好混吧?”
    麵上客客氣氣,陳宮的話卻步步緊逼。
    李進自然也做好的準備:“糧草之事,可以談。李某既然站在這裏,沒有跑到曹操那,便是最好的態度。不過糧草絕對不是無條件奉上,這點文台兄也一定能明白。”
    陳宮點了點頭,對於門閥士族來說,哪有不計回報的付出,有也隻是付出已經成了沉沒成本罷了。
    “說說看!”
    “第一,糧草不是送上,而是呂布大軍搶的;第二,搶糧草的時候,李某全力以赴,呂將軍被擊退;第三,拿了糧草趕緊走!”
    聽到這,陳宮算是明白了,也放心了。
    他當即答應了李進的要求,既拿到了大軍急需的糧草,也維護了李進當前處於的中立狀態。
    對於呂布,對於整個兗州的發展都是好的。
    過了兩日,呂布大軍便以被李進組織的人馬擊退的名義,撤出了乘氏縣,繼續率軍向東,前往山陽。
    呂布等人以為山陽之地或許尚有存糧,但實際上兗州持續不斷的大旱和到處肆虐的蝗災,早已將糧食吃得幹幹淨淨。
    廣袤的平原上,能看到的隻有泥土,連草根都像是繁星點點。
    各地都已經沒有了存糧。
    唯獨一個令人想不到的縣,還藏有令人想不到數量的糧食,便是程昱主動請纓去的地方。
    隻不過如今程昱還在鄄城,尚未出發,這個後麵再聊。
    糧食的緊缺,不僅影響了曹操和呂布之間的戰事,讓二人不得不暫時放下對抗,更讓曹操在鄄城中麵臨了他人生當中的第一個經濟和農業難題。
    糧食減產,物價飛漲!
    用現在的眼光很容易理解,就五個字,物以稀為貴。
    糧食總量減少了,市麵上流通的自然也會少,隨之而來的便是糧食的價格節節攀升。
    價格代表著反映出價值,也意味著財富和利益,換言之,糧食價格的攀升會吸引門閥士族將目光放在通過糧食賺錢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兗州之地明麵上、暗地裏都出現了門閥士族故意收緊手中存糧,使得世麵上的糧食更加緊缺,從而助推糧食價格更加攀升。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價格越是漲,流通的糧食越少,那些門閥士族越是賺得盆滿缽滿。
    看一組數據,東漢末年,糧食普遍的價格是每斛隻要五十錢,到了初平年間,糧食價格有所上漲,但並沒有過百錢,兗州之地又是高糧產區,糧食價格更是平穩,但大旱糧食減產之後,關中及其周邊糧食價格一路飆升到了每斛五十多萬錢,價格漲了數十倍,乃至上萬倍。
    這個價格,別說百姓,就算是有些錢的富豪都已經承受不住。
    曹操氣憤地想要扣飯碗,臭罵那些不要臉的。
    他問荀彧該如何處理。
    荀彧隻說了兩件事,一件他們手上沒有多餘的糧食,想要通過投放糧食,增加流通量,基本不可能;另一件此時此刻他們不能再與門閥士族發生鬥爭,兗州之地尚未收複,鄄城中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勢,絕不可再發生內訌。
    不管哪一件,都不允許曹操出手。
    曹操沒有辦法,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糧食的價格一高再高。
    高如天際的糧食價格直接壓垮了原本在糧荒中生存下來的百姓,大幅度縮減了兗州的人口。
    曹操自身也到了最為艱難的時刻,一麵要招兵買馬應對呂布,一麵卻是巨額的花費。
    無奈,他隻能停止招募,並將一些新兵、老兵等戰力不強的遣散,任其自生自滅。
    此時,曹操的老大哥袁紹忽然派人送來一封信。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