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四大梟雄瓜分北朝

字數:4303   加入書籤

A+A-


    二月底的洛陽城,春寒料峭。宇文泰站在洛陽宮城的城樓上,俯瞰著這座剛剛被他掌控的千年古都。寒風卷起他深紫色的錦袍,露出腰間懸掛的青銅寶劍。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視著城內來來往往的士兵和官員。
    \"主公,已經找到平陽王元修了。\"軍師楊侃快步走上城樓,低聲稟報。這位四十有三的謀士麵容清臒,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宇文泰嘴角微微上揚:\"在哪裏找到的?\"
    \"司州附近的一座小寺廟裏。元修剃了頭發,裝作僧人,但還是被我們的探子認出來了。\"楊侃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這是他的詳細情報。二十歲,元氏嫡係血脈,性格溫和,讀過些詩書,最重要的是——\"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沒有自己的勢力。\"
    \"很好。\"宇文泰接過竹簡,卻沒有打開,\"帶他來見我。記住,要禮數周全。\"
    三日後,洛陽宮城正殿。元修被一群侍衛\"護送\"入內。他身著粗布僧衣,麵容蒼白,眼中滿是驚惶。殿內燭火通明,宇文泰高坐主位,兩側站滿了文武官員。
    \"平陽王殿下。\"宇文泰起身,行了一個標準的臣子禮,\"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天下大亂,正需要您這樣的賢明宗室來主持大局。\"
    元修後退半步,聲音顫抖:\"宇文將軍,我...我已經出家為僧,不問世事...\"
    \"殿下此言差矣。\"楊侃上前一步,溫和卻不容拒絕地說道,\"元氏江山危在旦夕,您身為宗室,豈能袖手旁觀?\"
    元修環顧四周,看到滿殿武將按劍而立,文官們目光灼灼。他明白,自己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一滴冷汗從他額頭滑落:\"那...將軍希望我做什麽?\"
    宇文泰露出滿意的笑容:\"請殿下登基為帝,重振大魏國威。\"
    登基大典在三日後舉行。元修穿著臨時趕製的龍袍,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戰戰兢兢地坐上龍椅。他的手指緊緊抓住扶手,指節發白。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他還沒有做好成為皇帝的準備——或者說,他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皇帝。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跪拜高呼。
    元修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眾...眾愛卿平身。\"
    宇文泰站在最前方,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他上前一步:\"陛下,臣有本奏。\"
    \"宇文愛卿請講。\"元修的聲音細若蚊蠅。
    \"如今天下未定,朝廷製度應當革新。臣建議效仿《周禮》,設六官製,以明職守。\"宇文泰的聲音洪亮有力,不容質疑。
    元修看了看楊侃,後者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準...準奏。\"
    \"謝陛下。\"宇文泰再次行禮,\"臣鬥膽,請陛下封臣為太師、大塚宰,效周公輔政之事。\"
    殿內一片寂靜。元修感到喉嚨發緊。他知道,一旦答應,就等於將全部權力交給宇文泰。但看著宇文泰身後那些虎視眈眈的將領,他別無選擇。
    \"準奏。\"元修閉上眼睛,聲音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
    消息很快傳到了鄴城。高歡正在府中與心腹議事,侍衛急匆匆地闖入:\"主公,洛陽急報!\"
    高歡展開竹簡,臉色瞬間陰沉如鐵。他猛地將竹簡摔在地上:\"宇文泰這個狗賊!不知廉恥!竟敢另立朝廷!\"
    司馬子如撿起竹簡,快速瀏覽後皺眉道:\"主公,宇文泰找到了元修,立他為帝,年號太昌。他自己做了太師、大塚宰,還效仿周公...\"
    \"放屁!\"高歡怒不可遏,一拳砸在案幾上,\"他算什麽東西,也配比周公?\"他的胸膛劇烈起伏,眼中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
    議事廳內鴉雀無聲。片刻後,司馬子如小心翼翼地開口:\"主公,宇文泰此舉意在占據大義名分。我們也不能落後。不如...我們也立一個朝廷,與他分庭抗禮?\"
    高歡冷哼一聲:\"拾人牙慧!他立一個皇帝,我也立一個?天下人會怎麽看我?\"他煩躁地在廳內踱步,\"況且河北哪還有什麽元氏宗室?都被宇文泰那廝殺得差不多了!\"
    這時,一直沉默的封隆之突然開口:\"主公,我有一人選。\"
    高歡停下腳步,銳利的目光射向封隆之:\"說。\"
    \"當年宇文泰攻打鄴城時,殺害了廣武王元湛。他的兒子元俊一直在我府中避難。\"封隆之緩緩道,\"元俊與宇文泰有血海深仇,一定會全力配合我們。\"
    高歡眼中精光一閃:\"元俊...多大年紀?\"
    \"年方十九,聰慧過人,且深恨宇文泰。\"封隆之答道。
    高歡踱步至窗前,望著遠處的鄴城城牆。他心中權衡利弊:\"若立傀儡,恐受製於人;但若不立,正統性上就輸給宇文泰一籌...\"
    \"帶他來見我。\"高歡終於下定決心。
    當夜,元俊被秘密帶入高歡府邸。少年麵容清秀,眼神卻異常堅毅。見到高歡,他恭敬行禮,卻不卑不亢。
    \"元公子,\"高歡審視著眼前的年輕人,\"宇文泰擁立元修為帝,你作何感想?\"
    元俊眼中閃過一絲痛楚:\"家父慘死於宇文泰之手,此仇不共戴天!\"他抬起頭,直視高歡,\"若將軍能助我報仇,元俊願效犬馬之勞!\"
    高歡滿意地點頭:\"好!有誌氣!\"他拍了拍元俊的肩膀,\"我欲立你為帝,與宇文泰分庭抗禮,你可願意?\"
    元俊心中一震。他早料到高歡會利用自己,但沒想到是要立他為帝。他暗自思忖:\"此乃複仇良機,雖為傀儡,卻可借高歡之力...\"
    \"元俊願聽從將軍安排。\"他鄭重跪下。
    三日後,鄴城。元俊穿著嶄新的龍袍,在高歡和文武百官的簇擁下登基稱帝。與洛陽的元修不同,元俊眼中閃爍著仇恨的光芒。登基大典上,他的聲音堅定有力:\"朕封高歡為丞相、天柱大將軍,晉齊王!改元建武!\"
    \"陛下聖明!\"群臣跪拜。
    高歡站在最前方,嘴角掛著滿意的笑容。他瞥了一眼北方,心中暗道:宇文泰,現在咱們旗鼓相當了。
    就這樣,大魏以黃河為界一分為二。河北高歡所立的朝廷被稱為北魏,宇文泰所立的朝廷被稱為南魏。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與此同時,關中地區。劉璟站在城樓上,望著手中的兩份詔書——一份來自洛陽的南魏,一份來自鄴城的北魏。他嗤笑一聲,將詔書隨手扔給身旁的楊檦:\"都想要我劉璟的支持?\"
    楊檦低聲道:\"主公,如今您已位居漢王,手握重兵。南北兩魏都不敢小覷您。\"
    劉璟眯起眼睛:\"我那兄長高歡...野心勃勃,不可輕信。\"他轉身望向南方,\"至於宇文泰...倒是可以暫時合作。\"
    就在此時,一名繡衣使者匆匆跑來:\"報!江淮賀拔嶽自稱楚王,正率軍南下!\"
    劉璟眉毛一挑:\"哦?賀拔嶽也按捺不住了?\"他沉思片刻,突然笑道,\"傳令下去,派使者去見高歡,就說我漢王願意與他結盟。\"
    楊檦詫異道:\"主公剛才不是說...\"
    劉璟冷笑:\"表麵文章而已。高歡想利用我對付宇文泰,我何嚐不能利用他擾亂中原,現在局勢驟變,宇文泰也不敢擅自進攻賀拔嶽,況且賀拔嶽和宇文泰有舊交,二人必定抱團,我若不支持高歡…”他望向遠方,眼中閃爍著的光芒,\"這亂世之中,誰能笑到最後,還未可知呢。\"
    黃河兩岸,四大梟雄各懷鬼胎。年輕的皇帝們不過是他們手中的棋子,真正的權力遊戲才剛剛開始。在這風雲變幻的亂世,誰會成為第一個出局的人?無人知曉。但所有人都明白,這場權力的角逐,必將以鮮血和戰火書寫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