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漢魏玉壁之戰(二)

字數:4530   加入書籤

A+A-


    蒲阪大營內,燭火搖曳,將沙盤上的山川地形映照得忽明忽暗。漢王劉璟負手而立,深邃的目光在沙盤上緩緩遊移。他修長的手指偶爾輕點某處,眉頭時而舒展時而緊蹙。
    \"報——\"一名斥候匆匆入帳,單膝跪地,\"高歡大軍已開始攻打玉壁城!\"
    帳內眾將聞言,神色各異。三弟楊忠站在劉璟身側,學著兄長的樣子凝視沙盤,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腰間佩劍。他雖年輕,卻已從軍多年,跟隨大哥劉璟南征北戰。
    侯莫陳悅猛地拍案而起,鎧甲嘩啦作響:\"漢王!賀六渾那廝已兵臨玉壁,我們豈能坐視不理?請允末將率輕騎馳援!\"
    劉璟恍若未聞,目光仍停留在沙盤上代表玉壁城的那塊木牌。燭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臉上投下深淺不一的陰影,更添幾分威嚴。
    賀若敦見狀,連忙拉住侯莫陳悅的臂甲,低聲道:\"侯莫陳將軍,噤聲。漢王自有考量。\"
    \"考量?再考量下去玉壁就破了!\"侯莫陳悅甩開賀若敦的手,絡腮胡子氣得直抖,\"王思政再厲害,能擋得住高歡十萬大軍?\"
    劉璟終於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卻轉瞬即逝。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玉壁城防固若金湯,王思政更是連陳慶之都奈何不得的人物。高歡此去,必是碰壁而歸。\"
    楊忠若有所思地點頭:\"大哥說得是。王將軍善守,玉壁城糧草充足,堅守數月不成問題。\"
    \"那我們還等什麽?\"侯莫陳悅急得直跺腳,\"趁高歡久攻不下,士氣低落時,我們正好...\"
    \"侯莫陳悅。\"劉璟打斷他,語氣不重卻不容置疑,\"你隻看到了玉壁,可曾看到這裏?\"他手指點向沙盤另一處。
    眾將湊近一看,那是泰州方向。
    劉璟眉宇間浮現憂色:\"我擔心的不是玉壁,而是高歡若久攻不下,必會繞道南下。泰州百姓剛經曆旱災,若再遭兵燹...\"他聲音漸低,手指不自覺地攥緊。
    帳內一時寂靜。楊忠看著兄長緊繃的側臉,心中了然。大哥向來愛民如子,此刻定是在為百姓安危憂心。
    李賢打破沉默:\"漢王深謀遠慮。高歡狡詐多變,確實不得不防。\"
    劉璟輕歎一聲,轉向楊忠:\"三弟,傳令下去,加派斥候監視高歡動向。一旦發現其分兵南下,立刻來報。\"
    楊忠抱拳領命:\"是!\"
    侯莫陳悅還想說什麽,卻被賀若敦一個眼神製止。他隻得悻悻退下,嘴裏嘟囔著:\"等敵人打到家門口再動,豈不晚了...\"
    劉璟聽見了,卻不以為忤。他目光再次落回沙盤,心中已有計較。
    與此同時,河東境內塵土飛揚。楊檦策馬疾馳,身後跟著一隊繡衣使者,正協助百姓撤離。
    \"快!老人孩子上馬車!\"楊檦高聲指揮,聲音因連日奔波而嘶啞。他抹了把臉上的塵土,露出一雙布滿血絲卻依然銳利的眼睛。
    一位身著儒衫的年輕士子主動上前,幫著扶老攜幼。他舉止從容,在一眾慌亂百姓中顯得格外醒目。
    \"這位將軍,\"士子向楊檦拱手,\"在下河東盛子新,字築初。敢問貴軍名號?\"
    楊檦打量他一眼,見其眉目清朗,舉止有度,不由心生好感:\"我們乃漢王麾下繡衣使者,專司監察不法、護衛百姓之責。\"
    \"繡衣使者...\"盛子新喃喃重複,眼中閃過異彩,\"難怪與其他軍隊不同,對百姓如此體恤。\"
    一旁的老婦人拉著盛子新的袖子,顫聲道:\"盛公子,這些軍爺真是好人啊!老身的家當都幫忙搬了,還給了幹糧...\"
    楊檦微微一笑:\"大娘不必客氣。漢王有令,務必要讓百姓平安撤離。\"
    盛子新看著楊檦被汗水浸透的衣甲,突然深深一揖:\"將軍仁義!他日若有機會,子新願效犬馬之勞!\"
    楊檦拍拍他肩膀:\"有誌氣!等戰事平定,你可來蒲阪尋我。\"
    這時李檦匆匆趕來,臉色凝重:\"楊兄,東麵又來了三批難民,說是薛家莊園拒絕撤離,還打傷了勸說的衙役。\"
    楊檦眉頭一皺:\"這薛家...\"他轉向盛子新,\"盛公子,你可熟悉薛家?\"
    盛子新麵露難色:\"薛氏乃河東望族,向來...倨傲。家主薛修義自詡門第高貴,連官府都不放在眼裏。\"
    楊檦冷笑一聲:\"再高貴的門第,也擋不住高歡的鐵騎。\"他轉向李檦,\"你帶百姓繼續撤離,我去會會這薛家。\"
    李檦擔憂道:\"太危險了!薛家塢堡堅固,私兵數千...\"
    \"無妨。\"楊檦翻身上馬,\"漢王交代的事,必須辦妥。裴、柳兩家也得走一趟。\"
    夜幕降臨,楊檦獨自來到裴氏莊園。與想象中不同,裴家大門敞開,仆從正忙著裝車。
    裴氏家主裴讓之親自出迎,這位中年文士氣度不凡:\"楊將軍深夜造訪,有失遠迎。\"
    楊檦抱拳還禮:\"裴公客氣。高歡大軍壓境,漢王擔心...\"
    \"我明白。\"裴讓之打斷他,睿智的雙眼閃爍著曆經滄桑的智慧,\"裴家綿延數百年,深知"危邦不入"的道理。車馬已備好,明日便隨將軍撤離。\"
    楊檦沒想到如此順利,一時竟不知說什麽好。
    裴讓之似看出他心思,微笑道:\"鄙人雖居鄉野,卻並非不知大事。漢王仁德,民心所向。裴家不會與天下大勢作對。\"
    離開裴家,楊檦又策馬趕往柳氏塢堡。柳家的反應則複雜得多。
    \"楊將軍,非是柳某不識抬舉。\"柳氏族長柳虯搓著手,麵露難色,\"族人眾多,田產豐厚,一時半刻實在...\"
    楊檦環顧四周,柳家確實人丁興旺,但塢堡防禦遠不如薛家堅固:\"柳公,高歡若至,玉石俱焚啊!\"
    柳虯長歎一聲:\"容柳某再思量幾日...\"
    \"來不及了!\"楊檦急道,\"斥候來報,高歡先鋒距此已不足百裏!\"
    柳虯猶豫再三:\"這樣吧,老弱婦孺先隨將軍撤離,青壯留下守衛家業。\"
    楊檦知道這已是柳家最大讓步,隻得同意。離開時,他注意到柳家幾個年輕人對他投來敵視的目光,心中暗歎這些世家子弟的傲慢與無知。
    最後是薛家。遠遠望去,薛家塢堡燈火通明,牆頭人影綽綽,顯然已加強戒備。
    楊檦剛靠近大門,牆頭便傳來厲喝:\"來者何人?速速退去!\"
    \"漢王使者楊檦,求見薛公!\"楊檦高聲回應。
    半晌,側門才緩緩開啟。薛修義高坐堂上,連起身相迎的意思都沒有。
    \"楊將軍深夜造訪,有何貴幹?\"薛修義語氣冷淡,手中把玩著一枚玉扳指。
    楊檦強壓怒火,拱手道:\"薛公,高歡大軍將至,漢王特命末將來請薛氏族人暫避...\"
    \"哈哈哈!\"薛修義突然大笑,\"我薛家立族百餘年,什麽風浪沒見過?高歡小兒,也配讓我薛家避讓?\"
    楊檦沉聲道:\"薛公,高歡殘暴,所過之處...\"
    \"夠了!\"薛修義拍案而起,\"送客!\"
    楊檦被\"請\"出薛家大門時,聽到薛修義在堂上冷笑:\"什麽漢王,不過是個趁亂起兵的武夫罷了!也配對我薛家指手畫腳?\"
    夜色中,楊檦握緊拳頭,卻無可奈何。他最後望了一眼薛家高大的塢堡,心中暗想:傲慢終將付出代價。
    就在楊檦離去不久,薛修義招來心腹,低聲道:\"派人去告訴高丞相,就說漢王派人脅迫河東世家,我薛家誓死不從...\"
    心腹領命而去。薛修義望著漆黑的夜空,嘴角浮現陰冷的笑意:\"亂世之中,站對位置才能永葆富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