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漢軍的下一步行動
字數:4422 加入書籤
玉壁城內,夏日的驕陽炙烤著青石鋪就的街道,連城牆上的旌旗都無精打采地垂著。漢王劉璟身著玄色錦袍,腰間佩劍隨著穩健的步伐發出清脆的叮當聲。他身後跟著二十名精銳親兵,鐵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
\"漢王到——!\"
隨著侍衛的高聲通報,議事大廳內頓時安靜下來。王思政早已率領眾將在此等候多時,見劉璟踏入廳內,立即上前行禮。
\"臣等參見漢王!\"王思政抱拳躬身,聲音洪亮。身後諸將齊刷刷單膝跪地,鎧甲碰撞聲整齊劃一。
劉璟快步上前,雙手扶起王思政:\"思政何須多禮!\"他溫熱的手掌在王思政臂膀上重重一握,\"玉壁一戰,全賴將軍運籌帷幄,方能大破高歡。此戰之功,當屬將軍第一。\"
王思政臉上浮現出謙遜之色:\"漢王過譽了,此乃將士用命之功。\"
劉璟目光如炬,緩緩掃過廳內諸將。當視線落在角落兩個陌生麵孔時,他眉頭微不可察地挑了挑。那兩人一個少年身材魁梧如成人,另一個中年人麵容清秀卻目光銳利,在一眾久經沙場的老將中顯得格外醒目。
王思政敏銳地察覺到劉璟的目光,側身介紹道:\"漢王,此乃劉桃枝、杜弼,皆是在玉壁之戰中投效的才俊。\"他特意指向那個身材異常高大的少年,\"特別是劉桃枝,雖年僅十三,卻已能力大無窮,單手可舉起一人。臣觀其根骨,稍加調教,必是一員猛將。\"
劉璟麵上不動聲色,隻含笑點頭:\"果然是少年英才。\"心中卻掀起驚濤駭浪:王思政真牛逼啊!打仗之餘還能為我網羅人才。尤其是這劉桃枝,史書記載他日後可是北齊第一殺手啊!若能收為己用...
想到這裏,劉璟不由得仔細打量起劉桃枝。少年雖麵容稚嫩,但眼神沉穩,站姿挺拔如鬆,絲毫沒有因為身處眾多名將之中而露怯。劉璟暗自點頭,此子確實不凡。
王思政繼續道:\"臣鬥膽推薦劉桃枝擔任漢王親兵,此子身手敏捷,忠心可嘉。\"
劉璟剛要應允,忽聽一聲冷哼。隻見同樣年紀的賀若敦從親兵隊列中跨出一步,脖子一揚,用挑釁的目光上下打量著劉桃枝:\"就他?不過是個奶娃娃,恐怕來我軍中也是浪費糧草!\"
廳內頓時安靜下來,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劉璟眯起眼睛,注意到賀若敦握劍的手微微發抖——這小子分明是嫉妒了。自從小將賀若敦投效以來,他一直以漢王身邊第一親兵自居,如今見有人要分寵,自然坐不住了。
劉桃枝麵對挑釁卻不急不躁,隻是平靜地回望賀若敦,嘴角甚至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這淡然的態度反而更激怒了賀若敦,少年臉上泛起紅暈,手指在劍柄上不安地摩挲著。
軍師長孫儉見狀,捋須輕笑:\"軍中本不準私鬥,但兩位小將軍今日不妨一較高下,也好讓漢王見識見識真本事。\"
賀若敦聞言,抬腿就往外走,臨到門口回頭給了劉桃枝一個挑釁的眼神:\"怎麽?不敢來?\"
劉桃枝卻不動聲色,隻是恭敬地向劉璟請示:\"主公,屬下...\"
劉璟心中暗笑,麵上卻嚴肅道:\"去吧,給這小子一個教訓。\"他刻意壓低聲音,卻又讓廳內眾人都能聽見:\"別打殘了就行。\"
眾將哄堂大笑,緊張氣氛一掃而空。王思政笑著搖頭:\"年輕人啊...\"
不多時,外麵便傳來兵器相交的叮當聲,夾雜著少年人的呼喝。劉璟聽著外麵的動靜,嘴角微微上揚。他轉向王思政:\"思政,這劉桃枝你是如何發現的?\"
王思政拱手答道:\"回漢王,劉桃枝他本是高歡手下的蒼頭奴,被派來玉壁城用間,被我擒獲之後感化。臣觀其根骨奇佳,便收在帳下。\"
劉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此時,外麵的打鬥聲越發激烈,不時傳來圍觀士兵的叫好聲。
廳內,副將韋孝寬趁機上前,呈上一封書信:\"漢王,這是高歡派人送來的勸降信,簡直癡心妄想!\"他語氣輕蔑,卻掩飾不住眉宇間的得意。
劉璟接過書信,隻見上麵寫著封王思政為城陽王,督四州軍事,驃騎大將軍等豐厚條件。他默然不語,手指輕輕敲擊案幾,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韋孝寬突然意識到自己失言,額頭滲出冷汗——這不是變相向上司邀功嗎?他偷眼看向劉璟,卻見漢王麵色如常,看不出喜怒。
實際上,劉璟心中正在飛速盤算:王思政立下大功,確實該重賞。但製度初建,如何封賞才能既顯恩寵又不失分寸?高歡這封勸降信來得正是時候...
忽然,劉璟放聲大笑,那笑聲爽朗豪邁,讓眾將都鬆了口氣。\"思政之名,連高歡尚且畏懼!\"他拍案而起,\"玉壁之戰大勝全賴諸位浴血奮戰,璟豈會薄待功臣?\"
諸將連忙下拜:\"臣等不敢!\"
劉璟目光炯炯,聲音洪亮:\"即日起,封王思政為並南都督,督汾、泰諸軍事,驍騎將軍勳爵),南鄭縣侯!韋孝寬為玉壁守將,飛騎尉勳爵)!其餘參戰將士,勳爵皆升一級!\"
王思政聞言,眼眶微熱。南鄭乃是漢王封地漢中郡的治所,以封地重鎮相贈,這份信任何其厚重!他伏地叩首:\"臣粉身碎骨,難報漢王知遇之恩!\"
眾將喜形於色,紛紛交頭接耳討論各自晉升的勳爵。有人拍著同僚的肩膀道賀,有人摸著新得的印綬愛不釋手。整個議事廳內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正在此時,廳門被推開,兩個鼻青臉腫的少年一前一後走了進來。賀若敦陰沉著臉不說話,左眼已經腫得睜不開;劉桃枝也好不到哪去,嘴角掛著血絲,卻仍保持著軍姿。
\"主公...我們...沒比出高下...\"劉桃枝含糊不清地說道,顯然牙齒傷得不輕。
劉璟看著兩個\"豬頭\"少年,忍俊不禁:\"好!從今往後,桃枝你就和阿敦一起跟隨在我左右。\"
劉桃枝大喜過望,不顧臉上疼痛,跪地重重叩首:\"謝主公!\"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賀若敦雖然不情願,但也知道漢王決定不容違逆,隻得悶悶地抱拳行禮。
議事結束後,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欞,在議事廳內投下斑駁的光影。劉璟單獨留下王思政,二人對坐於案前。
\"思政啊,\"劉璟語氣轉為凝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高歡雖與我們訂下五年之約,但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汾州距晉陽不過百裏之遙...\"
王思政會意,身體微微前傾:\"漢王放心,臣必日夜戒備,絕不給高歡可乘之機。\"他頓了頓,壓低聲音道:\"臣打算在邊境要道設下三十六處暗哨,高歡若有異動,必先得知。\"
劉璟滿意點頭,從案下取出一卷竹簡推給王思政:\"我準你在二州征兵三萬,賜軍號"鐵旗軍"。\"他頓了頓,眼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記住,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王思政渾身一震,這番用兵之道聞所未聞。他雙手接過竹簡,深深一揖:\"漢王教誨,臣銘記於心!\"
待王思政退下,長孫儉從屏風後轉出。劉璟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問道:\"軍師以為,我讓楊忠和慕容紹宗攻打隴東唐朝時期關內道),可還妥當?\"
長孫儉撚須沉吟:\"隴東羌人各懷鬼胎,隻需步步為營,輔以文治,當無大礙。隻是選將一事...\"他欲言又止。
劉璟眼中精光一閃:\"我意讓侯莫陳悅、裴英起、羊侃、李虎隨軍北伐,軍師以為如何?\"
長孫儉深深一拜:\"漢王英明!\"他心中暗歎:主公禦下之術越發老練了。諸將分散立功,既避免一家獨大,又能各展所長,當真高明。
劉璟望向遠方,嘴角微揚。廳外,兩個少年親兵正在小聲鬥嘴。
\"剛才明明是我先打中你的要害!\"賀若敦不服氣地嘟囔。
劉桃枝輕笑著搖頭:\"阿敦,你那一劍若是真的,我早就沒命了。可惜你收力了...\"
\"你!\"賀若敦氣得跳腳,卻因為牽動傷口而齜牙咧嘴。
夕陽將二人身影映照於庭院之中,仿佛預示著這群年輕人即將在這亂世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劉璟聽著少年們充滿活力的爭吵聲,眼中浮現出欣慰之色。他知道,這些少年,終將成為他平定天下的中流砥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