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士子們的去處

字數:4874   加入書籤

A+A-


    正午的陽光透過未央宮高大的窗欞斜射進來,在青石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殿內香煙繚繞,編鍾與琴瑟之聲悠揚回蕩。柳慶踏入大殿時,不由得屏住了呼吸——這是他第一次踏入未央宮正殿,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
    \"柳公子,這邊請。\"一名內侍恭敬地引路,將他帶到右側第三排的席位。柳慶強迫自己忘掉剛才發生的一切。隨後注意到自己的位置竟比預想的要靠前許多,這讓他心中既驚且喜。
    殿內已陸續坐滿了通過吏考的士子們。柳慶的目光掃過眾人,在楊愔身上停留了片刻。他的同窗好友楊愔正與身旁的蘇亮低聲談笑,神態自若。柳慶下意識地整了整自己略顯樸素的深青色官服,心中泛起一絲複雜的情緒。
    \"盛兄,你也來了!\"柳慶轉頭,看見盛子新正被引到自己旁邊的席位。這位同窗好友,一雙明亮的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盛子新向柳慶拱手行禮:\"柳兄,沒想到我們竟能同席,真是太好了。\"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我還擔心身邊如果是個陌生人該怎麽辦...\"
    柳慶正要回答,忽然殿內鍾鼓齊鳴,所有交談聲戛然而止。漢王劉璟在酈道元和長孫儉的陪同下緩步入殿,眾人立刻起身行禮。
    劉璟此時已經換上玄色冕服,頭戴九旒冕冠,麵容肅穆而威嚴。他行至主位前,抬手示意眾人落座,目光如炬地掃過在座的每一位士子。
    \"諸位士子,\"劉璟的聲音渾厚有力,在殿內回蕩,\"今日之宴,是為慶賀你們通過吏考,正式成為漢國官員。\"
    柳慶挺直腰背,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漢王的每一句話。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加速,手心滲出細密的汗珠。
    \"你們之中,有人會留在中樞,有人會去地方為官,也有人會去軍隊任職。\"劉璟舉起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陽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但不管去哪裏,我都不擔心你們的前程。\"
    柳慶注意到漢王說這話時,目光似乎在自己和楊愔之間停留了片刻。他不由得猜測:漢王是否已經知曉每個人的分配去向?自己會被派往何處?
    \"隻要修德敬業,兢兢業業做好份內之事,你們都會被一步步提升,最後成為朝廷卿相之才,治理天下,實現胸中的抱負。\"
    盛子新在聽到這番話時,眼中幾乎要迸出火花來。他緊握酒杯,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不負漢王期望,不負百姓所托。
    劉璟的致辭結束後,宴會正式開始。宮女們如穿花蝴蝶般穿梭於席間,奉上珍饈美味。樂師奏起歡快的曲調,殿內氣氛漸漸活躍起來。
    \"盛賢弟。\"
    一個低沉的聲音突然在盛子新身後響起。他轉頭一看,頓時驚得差點打翻酒杯——站在他身後的竟是繡衣使者統領楊檦!這位在玉壁之戰前時曾組織百姓堅壁清野的將軍,此刻正含笑看著他。
    \"楊、楊將軍!\"盛子新慌忙起身行禮,心跳如鼓。他曾親眼目睹楊檦組織百姓撤離險境的英姿,對這位將軍崇拜已久。
    楊檦今日未著戎裝,而是一身暗紅色繡衣衛官服,腰間配著一把看似普通卻隱含殺氣的短劍。他舉起酒杯:\"盛賢弟,請滿飲此杯,祝賀你正式加入漢國。\"
    盛子新激動得手指微顫,雙手捧杯一飲而盡:\"多謝楊將軍!感謝楊將軍還記得小弟。\"
    楊檦微微一笑,忽然側身靠近,用隻有兩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道:\"漢王很欣賞你的案件分析能力。\"他頓了頓,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我現在想代表繡衣衛正式邀請你加入,出任正八品錄事參軍,負責情報分析。\"
    盛子新腦中轟然作響。繡衣衛!那是直接對漢王負責的秘密機構,權力極大,能參與國家機密要務。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個剛通過吏考的新人,竟能獲得如此重要的職位?
    \"我...\"盛子新深吸一口氣,腦海中閃過河東百姓流離失所的景象,閃過那些被貪官汙吏欺壓的平民百姓的哭喊。他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能為漢國稽惡懲奸,是子新畢生所求。我願意加入!\"
    楊檦滿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又低聲交代了幾句明日報到的事宜,便轉身離去。盛子新仍沉浸在興奮中,沒注意到不遠處柳慶投來的複雜目光。
    與此同時,在宴會的另一端,長孫儉正端著酒杯走向楊愔。
    \"楊公子,久聞大名。\"長孫儉笑容可掬地在楊愔身旁落座,\"不知來到長安可還習慣?\"
    楊愔立刻警覺起來。長孫儉是漢王心腹,突然找上自己,必有深意。他麵上不露分毫,恭敬答道:\"多謝長孫大人關心,關隴是我的家,故土難離,回鄉隻覺得分外親切。\"
    兩人寒暄幾句後,長孫儉話鋒一轉:\"楊公子才華橫溢,在吏考中表現尤為出色。尚書台正缺一位尚書郎,協助處理公務。不知楊公子可有興趣?\"
    楊愔心中一動。尚書郎雖隻是正七品,卻身處中樞,能接觸朝廷機密,是極好的晉升之階,比他在鄴城之時,強上百倍。但他也清楚,漢王劉璟絕不會容許關隴士族坐大,自己又與弘農楊氏密不可分。
    \"此乃下官莫大榮幸。\"楊愔微微欠身,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感激之情,\"隻是下官初入仕途,恐怕難以勝任如此要職...\"
    長孫儉大笑:\"楊公子過謙了。漢王常說,楊氏子弟皆人中龍鳳,楊公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此事就這麽定了,明日便來尚書台報到吧。\"
    楊愔恭敬應下,心中卻思緒萬千。他知道,自己正被卷入一場看不見的政治漩渦。柳澄今日之鬧劇,他也已猜到三分,漢王劉璟表麵寬厚,實則心機深沉,對關中士族既用且防。如今自己被安排到尚書台,究竟是機遇還是陷阱?
    宴會進行到一半時,酈道元起身宣布各人的任職安排。柳慶被任命為雍州司吏,協助刺史元修伯處理案件;蘇亮、蘇椿兄弟分別前往安州和河州;裴威起則被派往秦州軍中任職。
    柳慶聽到自己的任命,心中五味雜陳。雍州司吏——這職位雖不如盛子新的繡衣參軍顯赫,也不如楊愔的尚書郎接近權力中心,但卻能直接參與案件審理。這正合他意,他加入漢國,正是想要為百姓做些實事,替兄長贖罪。
    \"柳兄,恭喜了。\"盛子新真誠地祝賀道,\"雍州司吏責任重大,以柳兄的才幹,定能大展宏圖。\"
    柳慶勉強笑了笑:\"盛兄的職位才令人羨慕。繡衣衛直接效命漢王,前途無量啊。\"
    盛子新沒有察覺柳慶話中的複雜意味,興奮地說:\"楊將軍說,漢王特別看重我對案件的分析能力,認為我...\"
    \"漢王確實知人善任。\"柳慶打斷了他,聲音突然變得低沉,\"不過盛兄初入繡衣,還需多加小心。那裏...水很深。\"
    盛子新一愣,正想追問,卻見柳慶已經轉過頭去,與另一側的士子交談起來。他隱約感到柳慶似乎對繡衣使者有所顧忌,但又說不出具體原因。
    宴會接近尾聲時,劉璟再次起身,舉杯環視眾人:\"看到諸位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孤甚感欣慰。明日騎馬遊街後,希望諸位盡快赴任,為漢國社稷貢獻力量!\"
    \"臣等謹記漢王教誨!\"眾人齊聲應答,聲震殿宇。
    劉璟麵帶微笑,目光卻深沉如海。他的視線掃過盛子新、楊愔、柳慶等人,心中感歎:這些年輕人,都是未來漢國的棟梁之才,希望他們能嚴於律己,成為愛民的好官。
    至於楊愔...劉璟則另有打算,曆史上楊愔貴為高洋的宰相,才華橫溢,替北齊這個爛攤子四處補漏,同時又縱容士族崛起。這樣的人才,還是要就近觀察才好……
    宴會結束後,士子們三三兩兩離開未央宮。盛子新仍沉浸在興奮中,快步走向宮門,卻被柳慶叫住。
    \"盛兄,且慢。\"柳慶追上來,神色複雜,\"有件事...我想應當提醒你。\"
    盛子新停下腳步:\"柳兄請講。\"
    柳慶猶豫片刻,終於低聲道:\"繡衣衛...並非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楊檦將軍雖在河東有救民之舉,但繡衣衛這個機構...權力太大,又缺乏製衡。盛兄初入仕途,還需...多加謹慎。\"
    盛子新皺起眉頭:\"柳兄此言何意?繡衣衛乃漢王親信,專司緝查不法,正是報效國家的好去處。\"
    柳慶欲言又止,最終隻是歎了口氣:\"或許是我多慮了。隻是...盛兄記住,朝堂之上,並非所有事都如表麵所見。若日後遇到難處,可來尋我。\"
    說完,柳慶拱手告辭,留下盛子新一人站在宮門前,困惑不解。
    夕陽西下,將未央宮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盛子新不知道的是,就在此刻,漢王劉璟正在偏殿中與楊檦密談,內容正是如何利用今日柳澄之事,展開對關中士族的全麵調查。
    而更遠處,在長安城另一端的楊府中,楊愔正向族叔楊嵩匯報今日宴會的情況。老謀深算的楊嵩聽完楊愔的講述,麵色凝重:\"尚書台...這是要將我楊家放在火上烤啊。愔兒,你須記住,從今往後,你的一言一行都關係到我楊氏一族的安危。\"
    夜幕降臨,長安城華燈初上。這一夜,不知有多少人輾轉難眠,為即將到來的政治風暴而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