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楊寬深得漢軍精髓
字數:4597 加入書籤
潼關外—————
五千精兵已在潼關外集結完畢。火把的光亮連成一片,照亮了夜空。楊寬騎在戰馬上,環視這支他親手訓練的軍隊。士兵們鎧甲鮮明,長矛如林,雖在深夜被突然召集,卻無一人麵露倦色。
他注意到前排一個年輕士兵的手在微微發抖,那是新入伍的王小二,才十七歲。楊寬策馬來到他麵前:\"害怕嗎?\"
王小二慌忙挺直腰板:\"報、報告將軍,不...不怕!\"
楊寬笑了笑,伸手替他整了整歪斜的頭盔:\"我第一次上戰場時,嚇得差點尿褲子。\"周圍響起一陣善意的笑聲,緊張的氣氛頓時緩解不少。
\"弟兄們!\"楊寬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崤縣百姓正遭南魏軍蹂躪,男子被強征為兵,女子被擄為奴。漢王有令,命我等即刻救援!\"
\"願隨將軍赴湯蹈火!\"士兵們齊聲回應,聲震四野。王小二喊得最大聲,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楊寬滿意地點頭,高舉長槍:\"出發!\"
大軍如一條黑龍,在夜色中向崤縣方向疾馳。楊寬策馬走在最前,心中卻並不輕鬆。他深知此戰凶險——豆盧寧是宇文泰麾下悍將,曾追隨宇文泰擊敗過不少對手。若正麵交鋒,勝負難料。
\"將軍,前方探子回報!\"一名斥候飛馬來報,打斷了楊寬的思緒,\"豆盧寧大軍駐紮在崤縣東門外三裏處,營寨防備鬆懈,大部分士兵已入睡。\"
楊寬眼中精光一閃:\"天助我也!趙成,你率五百輕騎先行突襲,我率主力隨後接應。記住,以擾亂敵軍為主,不必戀戰。\"
\"末將明白!\"趙成領命而去,臨走前猶豫了一下,\"將軍...若遇豆盧寧...\"
楊寬知道這位老部下的擔憂:\"放心,我不會輕敵。\"
待趙成離去,楊寬轉頭對身後的步兵統領道:\"傳令下去,所有人卸下多餘裝備,隻帶兵器,全速前進!\"
當楊寬率領四千五百步兵抵達戰場時,趙成的騎兵已如尖刀般插入敵營。豆盧寧的軍營火光四起,喊殺聲震天。敵軍士兵從睡夢中驚醒,慌亂中找不到兵器,像無頭蒼蠅般四處逃竄。
\"全軍衝鋒!\"楊寬長槍一指,漢軍如潮水般湧向敵營。
混戰中,楊寬目光如鷹隼般搜尋著敵軍主帥的身影。突然,他看見一個身披錦袍的將領從中央大帳衝出,正揮舞長劍試圖組織抵抗。那人約莫三十五六,滿麵橫肉,有一雙特別的三角眼。
\"豆盧寧!\"楊寬心中一動,雙腿一夾馬腹,戰馬如離弦之箭衝向敵將。
豆盧寧剛被副將從睡夢中叫醒,還未弄清狀況,就見自己的軍營已陷入一片火海。他憤怒地揮劍砍倒一個逃兵,大吼道:\"不許退!給我頂住!\"
\"豆盧刺史,別來無恙啊。\"一個冷峻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豆盧寧猛然回頭,隻見一騎黑馬如幽靈般出現在他身後,馬上將領麵如刀削,目光如電,手中長槍在火光下泛著寒光。
\"你是...潼關楊寬?\"豆盧寧瞳孔收縮,握劍的手不自覺地緊了緊。他聽說過這位漢軍將領的威名,卻沒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相遇。\"漢軍何故犯我疆土?\"
楊寬冷笑一聲:\"漢王知你等倒行逆施,掃地為兵,特命我等出關拯救百姓於水火!\"話音未落,他手中長槍已如毒蛇般刺出。
豆盧寧倉促舉劍格擋,金屬相撞發出刺耳的聲響。他感到虎口發麻,心中暗驚:好強的力道!卻見楊寬槍勢一變,槍杆重重抽在他後背上。\"噗——\"豆盧寧噴出一口鮮血,踉蹌倒地。
\"綁了!\"楊寬一聲令下,幾名漢軍士兵立刻上前將豆盧寧五花大綁。
豆盧寧掙紮著抬起頭,眼中滿是怨毒:\"這是我洛州的事,漢王何必多管閑事?\"
楊寬居高臨下地看著他:\"漢王仁義之名,遠播四海。但凡有虐民之舉,皆是漢王之敵。\"他環顧四周,豆盧寧的三千精銳已潰不成軍,\"看看你的士兵,他們中有多少是被強征來的百姓?你可曾問過他們是否願意打仗?\"
豆盧寧順著楊寬的目光看去,隻見滿地都是丟棄的兵器和逃散的士兵,一些傷兵在血泊中呻吟。他忽然想起出征前,自己親手將幾個試圖逃跑的少年當眾處決的場景。那些少年臨死前的眼神,與現在這些逃兵何其相似。一股莫名的情緒湧上心頭,他竟生出一絲悔意。
這時,崤縣城門大開,一隊守軍衝了出來。為首將領不到三十的年紀,麵容剛毅卻帶著幾分憔悴,正是崤縣義軍首領韓雄。
\"可是楊寬將軍?”韓雄激動地大喊,\"多謝救援之恩!\"他身後的士兵們個個衣衫襤褸,卻都挺直了腰杆。
楊寬翻身下馬,抱拳還禮:\"韓將軍受苦了。漢王收到書信後,命我等立刻出兵營救。漢王對將軍為百姓請命的義舉十分讚賞。\"
韓雄聞言,眼眶突然紅了。這個在戰場上從不退縮的硬漢,此刻竟哽咽起來:\"楊將軍...韓某十六歲從軍,立誌要還天下百姓太平。可這九年來...我...\"他痛苦地閉上眼睛,\"我虛度光陰,為虎作倀,實在無顏麵對家鄉父老。\"
楊寬上前一步,重重拍了拍韓雄的肩膀:\"將軍不必愧疚。漢王說過,隻要心懷百姓,無論在哪裏,都是漢軍的兄弟。\"
韓雄猛地抬頭,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他突然朝著長安方向跪下,聲音顫抖卻堅定:\"韓雄不才,願為漢室複興盡一份微薄之力!\"
楊寬連忙扶起他:\"韓將軍忠義之心,我必會回稟漢王。現在為防宇文泰大軍支援,請速速帶領百姓隨我入關。\"
韓雄擦去眼淚,重重點頭:\"我這就去安排。\"他轉身對副將喊道,\"傳令下去,讓百姓收拾細軟,我們隨漢軍入關!\"
當夜,崤縣百姓扶老攜幼,跟隨漢軍向潼關撤退。楊寬騎馬走在隊伍最後,警惕地注視著後方。被綁在馬背上的豆盧寧一路上罵不絕口:\"楊寬!你休要得意!大塚宰必會為我報仇!你們這些漢賊,遲早會被一網打盡!\"
楊寬充耳不聞,隻是命令部隊加快速度。他注意到隊伍中有個約莫七八歲的男孩,緊緊抱著一個破舊的布偶,眼中滿是驚恐。這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兒子。
\"小兄弟,\"楊寬下馬走到男孩身邊,蹲下身輕聲問道,\"你父母呢?\"
男孩怯生生地指了指前麵:\"娘親在前麵...爹爹被壞人抓走了...\"說著眼淚就掉了下來。
楊寬心中一痛,從懷中掏出一塊糖:\"別怕,到了潼關就安全了。\"他暗自發誓,定要平安送這些被強征的百姓入關。
黎明時分,大軍安全撤回潼關。關內早已準備好熱食和住處,疲憊的百姓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楊寬命人將豆盧寧帶到議事廳,親自為他鬆綁。
豆盧寧揉著酸痛的手腕,警惕地看著楊寬:\"你要做什麽?要殺要剮給個痛快!\"
楊寬搖搖頭,示意侍從端來熱茶:\"豆盧刺史,我了解過你。你在洛州為官時,曾減免賦稅,修橋鋪路,並非一個惡官。\"
豆盧寧愣住了,沒想到楊寬會說出這番話。他接過茶杯,卻遲遲沒有喝下。
\"我放你回去。\"楊寬平靜地說,\"希望你能勸宇文泰多行仁政。否則他日我漢軍出關,宇文家滿門恐無一人身還。\"
豆盧寧的手微微顫抖,茶水濺出幾滴。他抬頭直視楊寬的眼睛:\"為什麽放我?我可是你們的敵人。\"
\"漢王用兵,首重仁義。\"楊寬站起身,走到窗前。東方已現出魚肚白,新的一天即將開始。\"戰爭終究是為了百姓能過上好日子。若宇文泰能改弦更張,我們又何必兵戎相見?\"
豆盧寧沉默良久,終於將茶一飲而盡:\"我會把你的話帶到。但...我不能保證什麽。\"
楊寬點點頭:\"這就夠了。\"
當豆盧寧獨自一人走出潼關城門時,他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朝陽初升,赤色的漢軍旗幟在城頭獵獵作響,那鮮豔的紅色仿佛能灼傷他的眼睛。這一刻,他第一次對自己效忠的主公產生了懷疑。
與此同時,楊寬站在城樓上目送豆盧寧遠去。趙成不解地問:\"將軍,就這麽放他走了?\"
楊寬意味深長地說:\"有時候,放走一個敵人,比殺死十個敵人更有價值。\"他轉身望向關內,百姓們正在安頓,那個小男孩正依偎在母親懷裏安然入睡。楊寬的嘴角浮現出一絲欣慰的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