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漢王的胸襟

字數:5874   加入書籤

A+A-


    武關的城樓上,深秋的風裹挾著秦嶺的寒意呼嘯而過。玄色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旗麵上金線繡就的\"劉\"字時隱時現。劉璟一襲玄色錦袍立於城牆,腰間玉帶在稀薄的陽光下泛著溫潤光澤。他修長的手指輕撫城磚上的歲月痕跡,目光卻始終凝視著遠處蜿蜒的山道。
    \"大王,賀拔將軍到了。\"親衛賀若敦壓低聲音稟報,生怕驚擾了主公的思緒。
    劉璟嘴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並未回頭:\"讓他上來吧。\"
    腳步聲由遠及近,每一步都踏得城磚微微震顫。賀拔嶽大步流星地走來,鐵甲在陽光下泛著冷光。他在望向劉璟背影時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忐忑。
    \"末將賀拔嶽,拜見大王!\"洪亮的聲音在城牆上回蕩,賀拔嶽單膝跪地,甲胄碰撞發出清脆聲響。
    劉璟這才轉過身來,臉上笑意更深。他上前兩步,親手扶起這位比自己高出半頭的猛將:\"兄長何必行此大禮?你我之間,不必如此拘禮。\"
    \"大王召見,不知有何吩咐?\"賀拔嶽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如常。
    劉璟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轉身指向西南方向:\"兄長可看到那片山巒?翻過去便是漢中,再往南就是巴蜀沃野。\"
    賀拔嶽順著主公手指方向望去,隻見群山疊嶂,雲霧繚繞。他剛毅的臉上浮現困惑:\"大王的意思是...\"
    \"我軍即將南征巴蜀。\"劉璟的聲音忽然變得低沉有力,\"我想請兄長統帥一萬鷹揚衛奔赴秦州,為大軍開路。\"
    賀拔嶽心頭一震。鷹揚衛是主公麾下最精銳的部隊,由各軍抽調精銳組成。這個任命無疑是莫大的信任。但隨即,一個更令他不安的消息傳來——
    \"另外,你那六千騎兵需拆散編入中軍。\"劉璟語氣平淡,仿佛在談論什麽無關緊要之事。
    賀拔嶽隻覺得一股熱血直衝腦門。那六千騎兵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子弟兵,從武川轉戰千裏,每一個都是能以一當十的勇士。他下意識握緊拳頭,鐵手套發出咯吱聲響。
    劉璟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怎麽,舍不得你那六千兒郎?\"
    賀拔嶽臉色漲紅,喉結上下滾動:\"末將不敢。隻是...\"他粗壯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這些騎兵訓練有素,若分散開來...\"
    \"怕我虧待了他們?\"劉璟挑眉。
    \"不!\"賀拔嶽急忙否認,額頭滲出細密汗珠,\"末將隻是擔心他們不習慣新編製,影響戰力。\"
    劉璟突然大笑,笑聲爽朗如金鐵交鳴,驚起城樓簷下棲息的幾隻寒鴉。他拍著賀拔嶽的肩膀:\"好一個直率的賀拔嶽!我就欣賞你這性子。\"笑聲漸止,他正色道,\"正因你的騎兵精銳,我才要將他們編入中軍,作為全軍尖刀。他們也是我的兄弟,我豈會虧待?\"
    賀拔嶽望著劉璟真誠的眼神,心中大石稍稍落地。但另一個擔憂又浮上心頭——騎兵分散後,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必然大減。這個念頭讓他羞愧不已,卻又揮之不去。
    \"末將...明白了。\"賀拔嶽低下頭,聲音有些發澀。
    劉璟深邃的目光似乎能穿透人心。他轉身從劉桃枝手中接過一方錦盒,鄭重地遞給賀拔嶽:\"這是撫遠大將軍印,從今日起,你便是征蜀副帥,位在諸將之上。\"
    錦盒入手沉甸甸的,上等紫檀木散發著淡淡幽香。賀拔嶽雙手微顫,揭開盒蓋——一方青銅大印靜靜躺在紅綢之上,印紐是一隻展翅雄鷹,象征著無上兵權。
    \"大王…”賀拔嶽喉頭發緊,單膝跪地,\"末將必肝腦塗地,以報知遇之恩!\"
    劉璟再次扶起他,溫聲道:\"兩日後出發,你且去準備吧。\"頓了頓,又意味深長地補充,\"記住,你的騎兵分散在各軍,但永遠是你的兵。\"
    賀拔嶽渾身一震,抬頭正對上主公含笑的雙眼。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主公的深意——這是要他放手一搏,又給他留了後路。
    \"末將告退!\"賀拔嶽深深一揖,轉身離去時,步伐比來時輕快了許多。
    劉璟目送賀拔嶽魁梧的背影消失在城梯口,嘴角的笑意漸漸斂去。他轉向親衛統領趙延:\"傳令給中軍各營,賀拔嶽的騎兵要分散安置,但每隊必須保留至少兩名原班軍官。\"
    賀若敦躬身領命,卻又忍不住問道:\"大王為何不直接告訴賀拔將軍?\"
    劉璟望向遠方群山,淡淡道:\"有些事,不說破比說破好。\"他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城牆,\"賀拔嶽重情義,若知道自己的老部下仍能掌控,便會全力以赴。若明說,反而顯得我刻意籠絡。\"
    賀若敦恍然大悟,正要退下,又被劉璟叫住:\"備馬,我要去南陽大營。\"
    \"現在?\"賀若敦驚訝道,\"主公不先派人通知慕容將軍?\"
    劉璟眼中閃過一絲銳利:\"不必。我就是要看看,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慕容紹宗把南陽圍成了什麽樣子。\"
    兩日後,南陽城外三十裏。
    慕容紹宗正在中軍大帳內研究地圖,眉頭緊鎖。案幾上的燭火搖曳,在他棱角分明的臉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這位以智謀著稱的將軍此刻正為南陽城的堅固防禦發愁。
    \"報——\"親兵慌張的聲音從帳外傳來,\"將軍,主公...主公到了!\"
    慕容紹宗手中的朱筆啪嗒一聲掉在地圖上,鮮紅的墨跡在羊皮上暈開,像一攤血跡。他猛地站起,案幾被撞得搖晃,茶盞傾倒,茶水浸濕了半邊地圖。
    \"你說什麽?\"慕容紹宗聲音發緊,\"主公為何突然前來?可有軍報先至?\"
    親兵搖頭:\"沒有軍報,主公帶著三萬精騎已到營門!\"
    慕容紹宗隻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他匆忙整理衣冠,腦中飛速思索:主公親臨,莫非是對我的圍城進度不滿?還是朝中有人進讒言?他下意識摸了摸腰間的將軍印,仿佛要確認它還在那裏。
    \"快,隨我出迎!\"慕容紹宗大步走出營帳,冷風撲麵而來,讓他發熱的頭腦稍稍冷靜。
    遠處塵煙滾滾,玄甲精騎如烏雲壓境。為首一人白馬玄甲,正是劉璟。慕容紹宗深吸一口氣,快步上前,單膝跪地:\"末將慕容紹宗,恭迎大王!\"
    劉璟勒住戰馬,居高臨下地看著跪伏在地的慕容紹宗,片刻後才翻身下馬:\"紹宗不必多禮。戰事如何?\"
    慕容紹宗起身時,偷眼打量主公神色。劉璟麵容平靜,看不出喜怒,這讓他更加忐忑:\"回大王,南陽城防堅固,末將正采取圍城打援之策。\"
    \"哦?\"劉璟挑眉,\"詳細說說。\"
    慕容紹宗咽了口唾沫,小心措辭:\"南陽守將李固是南梁名將,城中糧草充足。若強行攻城,恐傷亡過重。末將已切斷所有糧道,同時派斥候監視南梁援軍動向...\"
    劉璟不置可否,隻是道:\"走,進帳細說。\"
    進入大帳,劉璟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主位上,慕容紹宗則恭敬地侍立一旁。帳內安靜得可怕,隻有燭火偶爾發出輕微的爆裂聲。慕容紹宗能清楚地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如擂鼓般響亮。
    \"紹宗,\"劉璟突然開口,\"你覺得南陽多久可下?\"
    慕容紹宗定了定神:\"據斥候來報,城中糧草尚可支撐月餘。若南梁援軍不至,屆時城內士氣必然低落,我軍可不戰而勝。\"
    劉璟沉吟片刻,手指輕叩案幾:\"若南梁派援軍呢?\"
    \"末將已派斥候密切監視各條要道。\"慕容紹宗聲音漸漸堅定,\"一旦發現援軍動向,立刻部署伏擊。南梁若要救南陽,必走青泥隘口,那裏地勢險要,正是設伏良地。\"
    劉璟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此計甚好。強攻雖快,但將士們的性命更為珍貴。\"他頓了頓,原本打算接替慕容紹宗親自指揮的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就按你的方案繼續執行。\"
    慕容紹宗緊繃的神經終於放鬆,他偷偷舒了一口氣,卻聽劉璟又道:\"不過,南梁不會坐視南陽陷落,援軍必至。我再給你兩萬精騎,務必讓南梁記住這個教訓。\"
    慕容紹宗又驚又喜,單膝跪地:\"末將定不負大王厚望!\"
    劉璟起身扶起他:\"帶我去看看將士們。\"
    接下來的三天,劉璟走遍了南陽大營的每一個角落。他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聽他們講述家鄉的故事,分享戰場上的經曆。
    \"大王,您嚐嚐這個,\"一個滿臉稚氣的小兵捧著一碗熱騰騰的肉湯,\"這是俺娘教俺做的。\"
    劉璟接過粗陶碗,毫不在意碗邊的汙漬,仰頭喝了一大口:\"好味道!你娘手藝不錯。\"
    小兵憨厚地笑了,露出兩顆虎牙:\"等打完仗,俺請主公到家裏做客,讓俺娘給您做一桌好菜!\"
    周圍的士兵都笑了起來,氣氛輕鬆而融洽。劉璟環視眾人,高聲道:\"諸位將士,你們都是好樣的!等凱旋之日,我必重重有賞!\"
    \"謝大王!”士兵們齊聲歡呼,士氣高漲。
    遠處營帳旁,慕容紹宗望著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他原本擔心劉璟的到來會影響自己的威信,現在卻明白了漢王的良苦用心。
    \"將軍,\"梁士彥低聲道,\"大王這是...\"
    慕容紹宗擺擺手,打斷了他:\"大王這是在幫我們提振士氣。傳令下去,全軍備戰,務必打好這一仗!\"
    三日後清晨,劉璟準備啟程返回長安。慕容紹宗率眾將相送。
    \"紹宗,\"劉璟翻身上馬,\"南陽就交給你了。\"
    慕容紹宗深深一揖:\"大王放心,末將必竭盡全力。\"
    劉璟點點頭,又看向眾將士,朗聲道:\"諸位保重,我在長安等你們的好消息!\"
    \"恭送漢王!”將士們的聲音響徹雲霄,驚起林間棲鳥。
    目送劉璟的玄甲精騎遠去,慕容紹宗轉身麵對眾將,目光堅毅:\"傳我將令,加強巡邏,準備迎擊南梁援軍!\"
    \"諾!\"眾將齊聲應命。
    慕容紹宗望向南陽城高聳的城牆,心中豪情萬丈:\"這一戰,我定要讓天下人知道,我慕容紹宗不是浪得虛名之輩!\"
    《漢書·慕容紹宗傳》慕容紹宗,前燕太宰慕容恪之裔也。少孤,流轉四方。弱冠,於懷朔鎮從高祖起兵,性忠謹,勇冠三軍,善設奇謀,列於漢軍五虎上將。南征北討,勳績卓著,為高祖所重,居外姓心腹之首。漢初,高祖論功行賞,紹宗封燕國公,拜樞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