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光與影交錯(十一)

字數:4843   加入書籤

A+A-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灑在長安城的城牆上,關中大地還籠罩在一層薄薄的霧氣中。繡衣衛錄事參軍盛子新緊了緊腰間的佩刀,感受著刀柄上纏繞的皮革傳來的粗糙觸感。他抬頭看了看天色,對身旁的長安縣尉柳慶點了點頭。
    "時辰到了。"盛子新的聲音低沉而堅定。
    柳慶活動了下肩膀,鎧甲發出輕微的金屬碰撞聲。"這幫禿驢,早該收拾他們了。"他眼中閃過一絲厭惡,"上月城南李家的閨女,八成就是被法華寺的和尚拐走的,至今下落不明。"
    盛子新沒有接話,隻是揮手示意身後的士兵跟上。五十名精銳士兵悄無聲息地穿過西市的街道,向法華寺進發。街邊的早市剛剛開始擺攤,看到這隊殺氣騰騰的官兵,商販們紛紛避讓,竊竊私語。
    "又要出大事了"
    "聽說不少大師被抓了"
    "噓,小聲點,別惹禍上身"
    盛子新耳尖地捕捉到這些隻言片語,嘴角微微上揚。漢王這次是動真格的了,整個關中的寺廟一個都跑不掉。
    法華寺朱紅色的大門緊閉,門前兩尊石獅子在晨光中顯得格外猙獰。柳慶上前重重地拍打門環,聲音在寂靜的清晨格外刺耳。
    "開門!長安縣尉奉漢王令查案!"
    門內一陣騷動,接著是慌亂的腳步聲。過了好一會兒,一個小沙彌戰戰兢兢地打開一條門縫。
    "官、官爺這麽早"
    柳慶不等他說完,一腳踹開大門,小沙彌被撞得跌坐在地。士兵們如潮水般湧入寺院,迅速控製各處要道。
    "所有人到前院集合!違者以抗命論處!"盛子新高聲宣布,聲音在寺院中回蕩。
    僧人們從各處驚慌失措地跑出來,有的連僧袍都沒穿整齊。淨空大師——一個肥頭大耳的大和尚,慌慌張張地從後院跑來,臉上還帶著睡意。
    "這、這是做什麽?佛門清淨之地"
    "清淨?"柳慶冷笑一聲,從懷中掏出一卷文書,"法華寺主持淨空,涉嫌侵占良田百頃,私放高利貸,拐帶婦孺,現奉漢王之命,查封法華寺,所有僧眾收押候審!"
    淨空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冤枉啊!這都是有人栽贓陷害!貧僧一向"
    "啪!"
    柳慶的巴掌重重地扇在淨空臉上,打斷了他的狡辯。淨空被打得一個趔趄,嘴角滲出血絲。
    "冤枉?"柳慶一把揪住淨空的衣領,"城南李家的閨女在哪?西市王鐵匠的兒子在哪?你地窖裏那些婦孺又是怎麽回事?"
    淨空的眼神閃爍,嘴唇顫抖著說不出話來。盛子新示意士兵將他押下,然後帶隊直奔後院。在一處隱蔽的柴房後,他們發現了通往地窖的暗門。
    地窖裏的景象讓久經沙場的盛子新都倒吸一口冷氣。十幾個衣衫襤褸的婦女和兒童蜷縮在陰暗潮濕的地窖中,見到官兵進來,有的驚恐地往後縮,有的則跪地哭求饒命。
    "別怕,我們是來救你們的。"盛子新盡量放柔聲音,但內心的怒火幾乎要衝破胸膛。他注意到角落裏一個約莫十五六歲的少女,眼神呆滯,手腕上還有明顯的勒痕。
    "你是李家的閨女?"盛子新輕聲問道。
    少女木然地點點頭,突然撲通一聲跪下"大人救命!那些和尚他們"話未說完,已經泣不成聲。
    盛子新扶起她,脫下自己的披風裹在她身上。"放心,他們一個都跑不掉。"
    同一時刻,漢王宮未央殿內,一場激烈的爭論正在進行。
    漢王劉璟端坐在王座上,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眼神銳利地掃視著殿中的大臣們。他剛剛宣布了"滅佛令"的內容關隴所有寺廟一律拆毀,有罪者一律按律出斬,無罪僧眾一律還俗。關中百姓信佛者一律加稅五成。
    朝堂上一片嘩然。
    禮部尚書鄭道昭上前一步,花白的胡須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大王,拆毀寺廟,處斬有罪僧眾尚可理解,但百姓信佛者加稅五成這是否太過嚴厲?恐會引起民怨啊!"
    劉璟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尚書左仆射蘇綽。這位以睿智著稱的大臣捋了捋胡須,慢條斯理地開口
    "鄭大人此言差矣。佛教傳入中土以來,寺廟廣占良田,僧眾不事生產,更有甚者如法華寺之流,借佛門之名行罪惡之事。大王此舉,正是要斷絕佛教在關中的根基。"
    鄭道昭皺眉"但百姓信仰"
    "信仰?"蘇綽冷笑,"百姓是最實在的。若信佛隻會讓日子過得更苦,他們自然會做出明智選擇。大王此舉正是要改變關中風氣,使百姓專心農桑,不再將希望寄托於來世。"
    劉璟微微頷首"令綽所言極是。關中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而寺廟卻日益富庶。僧眾不納稅,不服役,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他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聲音鏗鏘有力"本王並非要滅絕佛法,而是要清除那些借佛斂財、禍害百姓的敗類。至於加稅若無雷霆手段,何以顯菩薩心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鄭道昭還想再爭辯,但看到劉璟決絕的眼神,最終歎了口氣,退回了隊列。
    三日後,灞上刑場。
    數百名罪證確鑿的僧人被押解到場,周圍擠滿了前來觀看的百姓。當官員宣讀他們的罪行時,人群中不時爆發出憤怒的吼聲。
    "我家的地就是被他們強占的!"
    "我妹妹就是被這些禿驢害死的!"
    "殺得好!"
    隨著劊子手的大刀落下,一顆顆光頭滾落塵埃。百姓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有人甚至當場跪地,感謝漢王為民除害。
    然而在這些被處決的僧人中,卻沒有天淨寺的普惠大師。此刻,他正被單獨關押在繡衣衛最森嚴的地牢中。
    陰暗潮濕的地牢裏,普惠——或者說夏侯道遷——靠在冰冷的石牆上,聽著遠處隱約傳來的歡呼聲。他摸了摸自己光禿禿的頭頂,苦笑一聲。三十年前,他還是南梁的一員猛將,致仕後,正逢羌亂,關中成了佛教生長的沃土,他本想借此機會大賺一筆,替侄子在南梁疏通朝中人脈。沒想到漢王突然來這麽一手,全盤計劃都被打亂了。
    "夏侯將軍,別來無恙啊。"
    一個熟悉的聲音從牢門外傳來。夏侯道遷猛地抬頭,看到漢王劉璟親自站在牢門外,身後隻跟著兩名侍衛。
    "大、大王"夏侯道遷下意識地要行禮,卻被腳鐐絆了一下,險些摔倒。
    劉璟示意侍衛打開牢門,自己走了進來。他居高臨下地看著這個曾經的良將,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本王一直很好奇,天淨寺的普惠大師到底是誰,直到看到你的檔案。"劉璟從袖中抽出一卷竹簡,"南梁左衛將軍夏侯道遷致仕有趣的是,你的侄子夏侯夔現在正擔任襄州刺史,對吧?"
    夏侯道遷的瞳孔猛地收縮,心髒幾乎要跳出胸膛。他強自鎮定"大王明鑒,貧僧不,在下確實有罪,但家侄與此事毫無幹係"
    劉璟輕笑一聲"本王知道你在想什麽。放心,隻要你配合,你和你侄子都能活命。"他蹲下身,與夏侯道遷平視,"告訴我,襄州的城防布置,守軍數量,糧草儲備所有你知道的。"
    夏侯道遷的額頭滲出冷汗。他明白,這是生死抉擇——說出情報,他和侄子能活;拒絕合作,不僅自己會死,侄子也會被牽連。
    "我我需要時間考慮"他艱難地開口。
    劉璟站起身,拍了拍並不存在的灰塵"三天。三天後本王要答案。"說完,轉身離去,腳步聲在地牢中回蕩,如同催命的鼓點。
    夏侯道遷癱坐在地上,腦海中浮現出侄子夏侯亮的麵容。那個從小跟在他身後,喊著"叔叔教我武藝"的少年,如今已成為一州之牧。他該怎麽做?是忠於國家,還是保全親人?
    與此同時,劉璟走出地牢,深吸一口新鮮空氣。蘇綽不知何時已在外等候。
    "大王,真要留那夏侯道遷一命?"蘇綽低聲問道。
    劉璟望向南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千山萬水"襄州是進入南梁的門戶。有了夏侯道遷的情報,再加上他侄子的身份蘇卿,你說這盤棋,我們是不是已經贏了一半?"
    蘇綽會意地笑了"大王英明。滅佛一舉,既肅清了內患,又為南下鋪路,一箭雙雕。"
    劉璟沒有回答,隻是抬頭看向天空。一隻蒼鷹正在雲端翱翔,它的目光銳利,隨時準備俯衝而下,捕捉獵物。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