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漢周合縱連橫

字數:4440   加入書籤

A+A-


    一個多月後———
    長安城的年節餘韻尚未散盡,漢王宮卻已籠罩在緊張的氛圍中。正月二十八的清晨,急促的馬蹄聲踏破宮門的寧靜,兩名信使一前一後飛馳入宮。
    \"巴蜀捷報!獨孤將軍全殲僚人叛軍!\"第一個信使高舉軍報,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凍得通紅的臉上卻洋溢著喜悅。
    幾乎是前後腳,又一匹快馬奔至,馬背上的人渾身是雪:\"繡衣衛密報!\"這聲通報卻低沉而急促,帶著不祥的意味。
    侍從急忙將兩份文書呈上。劉璟同時展開,嘴角先是一揚,隨即又微微皺起。獨孤信果然不負所望,不出一個多月就平定僚亂;但武川會在巴蜀神秘消失,卻讓他心生警惕——宇文泰的爪牙絕不會輕易放棄。
    \"傳五相即刻入宮議事。\"劉璟的聲音平靜卻不容置疑,手中的文書被輕輕放在案上。
    不多時,長孫儉、蘇綽、元修伯、酈道元、高翼五位重臣齊聚宣政殿。劉璟將兩份文書傳閱下去,殿內一時寂靜,隻聞炭火在銅盆中劈啪作響。
    \"諸位以為,\"劉璟打破沉默,\"南中當如何治理?\"
    高翼率先開口,聲如洪鍾:\"蠻夷反複無常,當以重兵鎮之。臣建議在南中要害處設立軍鎮,駐精兵三萬,若有異動,即刻鎮壓。\"這位門下侍中說話時拳頭緊握,不愧是高氏四傑的父親。
    \"不可。\"酈道元搖頭,手中的玉笏輕輕點地,\"南中地勢複雜,山高林密,用兵耗費巨大。前漢諸葛亮南征,亦是以撫為主,屢擒孟獲,終收其心。\"這位老臣語氣平和,但每個字都擲地有聲。
    元修伯附和道:\"酈公所言極是。蠻夷雖悍,亦是人子。臣建議沿用諸葛舊製,修築道路,派遣農官醫官,開設學堂,教以禮儀,化夷為漢。\"他說話時總是微微躬身,保持著謙遜的姿態。
    長孫儉撫須沉吟,目光深邃:\"還需重用當地酋長。蠻王孟英在南中威望甚高,可授官職,許以世襲,以夷製夷。同時選派漢官為輔,潛移默化。\"這位尚書令向來注重實效,提出的建議總是兼顧各方利益。
    蘇綽一直沉默不語,手指在沙盤上推演著什麽。劉璟點名:\"令綽有何高見?\"
    蘇綽抬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諸位所言皆有理,但需加上一條:移民實邊。將巴蜀的無地百姓遷往南中,分給田地,三年免賦。如此既可緩解巴蜀人多地少之困,又能鞏固漢人在南中之勢。蠻夷見漢人安居樂業,自然歸心。\"他的手指在沙盤上劃出一條路線,\"可從這裏開辟一條新路,連通巴蜀與南中。\"
    劉璟眼中閃過讚許之色:\"善。就依此議:加封孟英為鎮南將軍、龍編侯;加封獨孤信為鎮遠將軍、信義侯,組建劍南督護府,任都督;楊乾運為副都督;調侯瑱回長安任左威衛將軍;獨孤楠出任萬州都督、撫夷使。\"
    眾相領命而去,唯獨蘇綽被劉璟留下。
    殿門緩緩閉合,隻剩下君臣二人。劉璟走下王座,來到窗前。窗外積雪初融,但春寒料峭,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今年雪災之後,國庫還有多少錢糧?\"劉璟看似隨意地問道。
    蘇綽心中一震。他太了解這位主公了——每當劉璟用這種看似隨意的語氣問話時,往往心中已有重大決斷。
    \"回大王,\"蘇綽謹慎回答,\"去歲存糧三百二十萬石,今春雪災賑濟用去九十餘萬石,軍糧常備一百五十萬石,現存約八十萬石。錢帛約三百萬貫,其中百萬貫已撥付各地修複災損。\"
    劉璟轉身,目光如炬:\"若我出兵十萬進攻中原,能支持多久?\"
    蘇綽心中暗歎果然如此。他掐指計算,每一個數字都關係著千萬生靈:\"若出兵十萬,需民夫二十萬運糧。三十萬人每日耗糧約六千石,加上馬料、器械損耗...現存錢糧最多支撐三個月。而且...\"他頓了頓,\"馬上就要春耕,若征調太多民夫,恐誤農時。\"
    劉璟沉默片刻。他何嚐不知此時出兵艱難,但宇文泰屢派武川會破壞漢國內政,此仇不報,何以立威?
    \"你認為何時出兵合適?\"
    蘇綽看出劉璟的猶豫,趁機進言:\"九月秋收後出兵最為適宜。那時新糧入庫,國庫充足;百姓農閑,協助轉運也可得一份口糧;而且...\"他加重語氣,\"我們預計今年還要征兵十萬,新兵需要時間訓練。\"
    見劉璟仍在沉吟,蘇綽補充道:\"這八個月時間,我們可遣使聯絡高歡。宇文泰也是他的心頭大患,想必他很樂意與我們共分中原。\"
    劉璟心中暗忖:我若出兵十萬,縱然能全取中原,若高歡背信棄義,突然來摘桃子,中原之地,他的四十萬人馬縱橫,勝負難料。不如合作,先滅了宇文泰。
    劉璟終於點頭:\"善。就依卿言。那麽派誰出使北魏合適?\"
    \"長孫儉的族弟長孫兕。\"蘇綽顯然早有考慮,\"此人能言善辯,熟知北魏內情,且是長孫儉族弟,足以顯示我國重視。\"
    \"準奏。\"劉璟終於露出笑容,\"就讓宇文泰再多活幾個月。\"
    洛陽的怒火
    與此同時,洛陽皇宮內,北周皇帝宇文泰正對著一份密報大發雷霆。
    \"廢物!一群廢物!\"他將茶盞摔得粉碎,碎片四濺,\"武川會精銳盡出,不僅沒能破壞漢國在巴蜀的統治,反倒損兵折將!\"
    跪在地上的密探瑟瑟發抖,額頭緊貼冰冷的地磚:\"陛下息怒...會主宇文導大人被刺客毒針所傷,雖保住性命,但半身癱瘓...\"
    宇文泰猛地起身:\"你說什麽?導兒他...\"他踉蹌一步,扶住案幾。宇文導不僅是武川會主,更是他最疼愛的侄子,是他已故兄長唯一的骨血。
    \"劉璟...好一個劉璟!\"宇文泰咬牙切齒,“此仇不報,朕誓不為人!\"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一年多的帝王生涯讓他學會了控製情緒,哪怕內心已是驚濤駭浪。
    \"劉璟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宇文泰的聲音變得冰冷,\"以他的性格,最遲秋後就會出兵。\"
    侍立一旁的尚書左仆射楊侃躬身道:\"陛下英明。我們需早做打算。\"
    宇文泰眼中閃過銳光:\"單憑我們難以抗衡漢國。但若聯合高歡和蕭衍...三國合力,必能滅漢!\"
    尚書右仆射盧辯皺眉:\"高歡與陛下有隙,蕭衍篤信佛教,厭惡征戰,恐怕...\"
    \"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宇文泰冷笑,\"高歡雖與我不和,但更怕劉璟坐大。至於蕭衍...\"他頓了頓,\"聽說他十分寵信一個叫朱異的人,此人貪財好色,或許可從中運作。\"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劃過三個國家:\"三國合圍,瓜分關中。高歡得河東、隴西,蕭衍取荊北、巴蜀,朕隻要關中故地。如此誘惑,他們能不心動?\"
    \"陛下聖明!\"盧辯拜服,\"臣這就遣使前往北魏和南梁。\"
    宇文泰望向西方,目光仿佛穿透宮牆,看到長安城中的那個對手。他知道,這場博弈要開始了,而賭注是整個天下。
    “玄德兄,為了這個天下,隻能對你說抱歉了…”宇文泰喃喃自語道。
    夜幕降臨,兩匹快馬分別從洛陽東門和南門悄然馳出,奔向鄴城和建康。騎手們裹緊披風,懷中的密信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整個時代的重量。
    在長安,劉璟站在宮牆上,遠眺東方。寒風吹動他的衣袍,獵獵作響。
    \"大王,夜深了,該回宮了。\"親衛劉桃枝輕聲提醒。
    劉璟恍若未聞,良久才緩緩道:\"桃枝你說,此刻宇文泰在做什麽?\"
    劉桃枝不知如何回答,隻得低頭不語。
    劉璟微微一笑:\"他一定在罵我,也在怕我。\"他的目光變得深邃,\"但這還不夠。我要讓他寢食難安,要讓他知道,與我為敵的下場。\"
    夜空中的星辰閃爍,仿佛在注視著人間的這場博弈。而在這場博弈中,沒有人是真正的棋子,每個人都在為各自的信念和野心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