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苦一苦親戚

字數:5227   加入書籤

A+A-


    三月初,鄴城的春日來得格外遲,護城河邊的柳枝才剛抽出嫩芽,東柏堂的書房裏卻已彌漫著肅殺之氣。
    十三歲的高澄負手立於窗前,陽光將他挺拔的身姿投射在青石地上。
    \"世子。\"身後傳來心腹崔暹的聲音,\"漢使十日後抵達鄴城。\"
    高澄沒有回頭,目光依然望著窗外:\"都安排妥當了?\"
    \"沿途驛館都已打點妥當。隻是...\"崔暹頓了頓,\"尉景將軍昨日又強占了城西三百畝良田,逼得五戶農家投井自盡。\"
    玉玨在高澄手中猛地攥緊。他緩緩轉身,年輕的麵容上凝著寒霜:\"我這個姑父,是真不把鄴城當大魏的江山了。\"
    崔暹低聲道:\"百姓都在傳,說尉景將軍打獵是"三光政策"——光天化日、光天化地、光天化民。上次圍獵,為追一頭鹿,竟縱馬踏平了整個麥田...\"
    \"夠了。\"高澄抬手製止,\"叔父派人前來,是要看我大魏是否國泰民安。若讓尉景再這般胡作非為,豈不是讓外人看我高氏笑話?\"
    他走到案前,鋪開一卷竹簡:\"在我見漢使之前,必須先拿下一個人。\"
    崔暹眼中精光一閃:\"世子是說...\"
    \"尉景。\"高澄提筆蘸墨,在竹簡上重重寫下這個名字,\"這次,我要讓他知道,我的“麟趾格”不是擺設。\"
    ——————
    話說,尉景的惡名,在鄴城可謂家喻戶曉。這個憑借與高歡的姻親關係爬上高位的武將,貪墨之名早已傳遍朝野。
    十年前韓陵之戰,高歡麾下諸將皆捷報頻傳,唯獨尉景所部一敗塗地。戰後檢討,才發現他將軍餉盡數貪墨,士兵們連飽飯都吃不上,哪有力氣打仗?
    \"將軍,糧草隻夠明日了。\"副將當時曾這樣稟報。 尉景卻滿不在乎地擺擺手:\"讓士卒們勒緊褲腰帶!先苦一苦,打贏了這一仗,要什麽沒有?\"
    但仗打輸了,尉景卻毫發無損。他常對下屬說:\"打仗輸贏是天意,撈錢多少看本事。\"
    這話傳到厙狄回洛耳中,這個同樣不算清廉的武將都忍不住搖頭:\"尉景這是要把貪字寫在旗杆上,讓全天下都看見啊!\"
    最讓厙狄回洛難以忍受的是,去年有一次他和尉景同在丞相府做客,尉景竟公然炫耀新得的翡翠屏風:\"瞧瞧這做工,這可是從江南運來的好東西,花了我...嘿嘿,沒花錢,是那個求我辦事的縣令"孝敬"的。\"
    厙狄回洛當場拂袖而去,第二日就去找高歡。
    \"丞相,我想調任廷尉。\"厙狄回洛一本正經地說。
    高歡正在批閱公文,聞言筆尖一頓,墨點滴在絹帛上:\"回洛,你如今是驃騎將軍,廷尉可是降職了。\"
    厙狄回洛麵色凝重:\"我就是要降職。隻有當了廷尉,才能名正言順地捉拿尉景那個蛀蟲!\"
    高歡手中的筆徹底停住了。他了解厙狄回洛——此人手腳也不幹淨,如今連他都看不下去,可見尉景已經貪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翌日,高歡在府中設宴,特意叫來了最寵愛的伶人石董桶。
    \"董桶啊,\"高歡屏退左右,低聲道,\"今日要你演一出戲。\"
    石董桶是個精瘦的中年人,眼睛滴溜溜轉著:\"丞相是要逗哪位貴人開心?\"
    \"是尉景將軍。\"高歡歎了口氣,\"我要你當眾脫他衣服。\"
    石董桶嚇了一跳:\"這...尉景將軍那脾氣,還不把我生吞活剝了?\"
    \"有我在,你怕什麽。\"高歡擺擺手,\"脫了之後,他若問起,你就說"你可以盤剝百姓,我為什麽不能剝你"。\"
    宴席之上,絲竹聲聲。酒過三巡,石董桶依計行事,果然引得尉景勃然大怒。
    \"石董桶!你個下九流的戲子!\"尉景雖然年過五旬,力氣卻不小,一把推開石董桶,\"大庭廣眾脫人衣服,你有斷袖之癖不成!\"
    石董桶靈活地躲開,笑嘻嘻道:\"將軍可以盤剝百姓,我董桶為什麽不可以剝你?\"
    滿座賓客哄堂大笑。尉景臉色由紅轉青,正要發作,高歡及時站出來打圓場:\"好了好了,都是玩笑。姐夫莫要動氣。\"
    他扶著尉景坐下,親自斟了一杯酒:\"姐夫啊,董桶雖然是個戲子,說的話卻在理。你若老是想著"坐以待幣",遲早會變成"坐以待斃"啊。\"
    誰知尉景一把推開酒杯,振振有詞:\"當官不以錢為主,不如回家當牛馬!今宵有酒難道不醉?對著打開的酒瓶難道不喝?貪汙不是很正常的事嘛!\"
    他越說越激動,竟指著高歡的鼻子:\"更何況,我不過是拿老百姓的東西,你卻連天子的東西都拿!和你比,我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媽的,說我貪汙?我才剛開始呢!\"
    高歡被噎得說不出話,隻能苦笑。看著這個曾經收留自己、教自己讀書寫字的姐夫,心中五味雜陳。記得少年時寄居尉景家中,這個姐夫雖然貪財,卻總會偷偷給他塞些銅錢:\"賀六渾,去買些筆墨,好好讀書。\"
    如今想來,竟是恍如隔世。
    ———————
    \"所以,父親最終也沒有懲治尉景?\"高澄冷冷地問,指尖輕輕敲擊著案幾。
    崔暹垂首道:\"丞相顧念舊情,隻是訓誡了幾句。\"
    高澄猛地站起身,衣袖帶起一陣風:\"舊情?他顧念舊情,可曾顧念大魏的江山!\"
    他走到案前,展開一卷名單:\"這些日子,我們查處的貪官汙吏共十七人,收繳贓款百萬之巨。可最大的蛀蟲,卻還在逍遙法外!\"
    崔暹低聲道:\"尉景畢竟是世子的姑父,又是丞相的恩人...\"
    \"恩人?\"高澄冷笑,\"他若是真念親情,就不該這般拖累父親!漢使將至,若讓外人知道大魏的大將軍是這等貨色,我高氏顏麵何存!\"
    當夜,一隊甲士闖入尉景府邸時,他正在欣賞新得的夜明珠。那顆鴿卵大的珠子在燭光下流轉著詭異的光澤,映照著他貪婪的麵容。
    \"你們好大的膽子!\"尉景暴跳如雷,\"知道我是誰嗎?我是丞相的姐夫!世子的姑父!\"
    帶隊的校尉不卑不亢:\"奉世子令,請將軍配合調查。\"他一揮手,甲士們立即開始搜查,很快抬出十餘箱金銀珠寶。
    當尉景被關進廷尉大牢的消息傳開時,鄴城百姓紛紛拍手稱快。茶肆裏有人調侃:\"這下可真是"尉"所不至,"景"色全無啊!\"
    尉景在牢中暴跳如雷,對獄卒大吼:\"告訴賀六渾!小兒富貴了要殺我!當年他寄居我家時,怎麽不敢這般囂張!記得那年冬天,要不是我給他一件皮襖,他早凍死了!\"
    高歡得知消息時,正在與幾位謀士商議接待漢使的事宜。
    \"丞相!\"老家臣高義匆匆進來,\"尉景大將軍被世子抓了!\"
    高歡手中的茶盞微微一顫,茶水灑了出來。幾位謀士識趣地退下。
    \"這個澄兒...\"高歡長歎一聲,\"做事總是這麽急。\"但他心裏明白,兒子做得對。尉景確實該受些教訓了。
    第二天一早,高歡穿戴整齊,直奔皇宮。他要在皇帝元俊麵前演一出戲。
    \"陛下!\"高歡跪在殿前,聲淚俱下,\"尉景雖有罪,但念其昔日功勞,懇請陛下網開一麵!\"
    元俊坐在龍椅上,心中冷笑。他早知道高歡會來這一出,便配合著搖頭:\"尉景罪證確鑿,民憤極大,朕不能徇私。\"
    高歡連連叩首:\"陛下!尉景於臣有養育之恩,若不能救他,臣無顏麵對家姐啊!\"
    如此三請三讓,元俊才\"勉強\"答應:\"既然丞相如此懇切,朕便饒他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削去所有官職,閉門思過!\"
    消息傳到尉景耳中,這個跋扈半生的將軍終於感到後怕。當他看見高歡親自來牢中接他時,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賀六渾...我...\"
    高歡扶起他,語重心長:\"姐夫,這次為了救你,我舍了老臉向陛下求情。若是下次再犯,恐怕我也無能為力了。\"
    尉景渾身一顫,終於低下了頭。
    送尉景回府後,高歡獨自在書房坐了很久。窗外月色如水,他想起少年時在尉景家讀書的日子。那個會偷偷給他塞餅子的姐夫,怎麽會變成今天這樣?
    \"父親。\"高澄不知何時站在門口,\"漢使明日入城。\"
    高歡抬起頭,看著日漸成熟的兒子,微微一笑:\"澄兒,你做得對。但是治國之道,剛柔並濟。有些事,急不得。\"
    高澄躬身道:\"兒子謹記父親教誨。\"
    父子二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而在尉景府中,剛剛死裏逃生的將軍正對著一堆賬本發愁——高澄派人傳話:三日之內,必須退還所有贓款。
    尉景長歎一聲,終於開始老老實實清算這些年的\"所得\"。窗外的月光照在他花白的頭發上,顯得格外蒼涼。他突然想起很多年前,那個冬天他給高歡披上皮襖時,少年眼中閃爍的感激之光。那時的他們,何曾想過會走到今天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