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曆史不為失敗者說話
字數:4836 加入書籤
高歡到達黃河岸邊時,已是深夜。
他踉蹌地奔至河岸,戰袍破爛不堪,甲胄上滿是刀痕箭孔。他回頭望去,遠處火把如繁星般逼近——漢軍的追兵已至,喊殺聲如雷鳴般震動著大地。
\"船!快讓船靠岸!\"親兵隊長嘶啞地呼喊,聲音淹沒在風浪聲中,\"主公在此,速來接應!\"
渡船在河心劇烈搖晃,船夫拚命劃槳,卻無法在如此風浪中靠岸。船老大對著岸聲嘶力竭地喊道:\"風浪太大!靠不了岸!\"
高歡的心沉入穀底,一股徹骨的寒意從腳底直衝頭頂。前有滔滔黃河,後有萬千追兵,這真是天要亡我?他握緊劍柄,指甲掐入掌心,滲出血絲。
他想起出征前的豪情壯誌——二十萬大軍出河內,旌旗蔽空,刀槍如林,誓要一舉殲滅漢軍。那時將士們士氣高昂,他自己也是意氣風發,以為必勝無疑。如今卻落得如此狼狽境地!
\"天乎!天乎!\"他仰天長嘯,聲音淒厲如受傷的狼嚎,\"既生歡,何生璟!莫非這天下,當真要歸那個販餅之徒?\"———劉璟曾經賣過兩天餅。
親兵們麵麵相覷,從未見過主公如此失態。隊長上前一步,沉聲道:\"主公,不如讓末將帶人斷後,您設法泅渡過河...\"
高歡苦笑搖頭:\"這黃河天險,風高浪急,豈是人力可渡?\"他望著洶湧的河水,心中湧起無限的悲涼。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黑暗中傳來一陣清脆的駝鈴聲。一個老牧人牽著一匹高大的雙峰駱駝走來,用濃重的鮮卑方言說道:\"高王可騎這畜生渡水,它能走到河心深水處。這畜生是老漢從小養大的,最熟悉這段水路。\"
高歡怔住了,看著這匹溫順的駱駝,苦笑道:\"想不到我高歡一世英雄,今日要靠一匹駱駝救命。\"他的聲音中滿是自嘲與無奈。
親兵急忙扶他上駝。駱駝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入河中,水深及腰,及胸,最後隻有長頸和駝峰露出水麵。高歡緊緊抓住駝峰,感受著黃河之水在身下洶湧澎湃。每一個浪頭打來,都幾乎要將他卷入河中。
\"主公保重!\"親兵在岸邊大喊,隨即轉身迎向追兵,\"弟兄們,為主公盡忠的時候到了!\"
高歡回頭望去,隻見親兵們與追兵戰作一團,很快就被淹沒在漢軍的洪流中。他閉上眼睛,不忍再看。
終於到達渡船旁,船夫伸手將他拉上船。高歡癱坐在船板上,目光呆滯。他的宏圖大業,他的二十萬大軍,就這樣灰飛煙滅了?這一切來得太快,快得讓他措手不及。
船至中流,他忽然站起,眼含熱淚,死死盯著西岸的關中大地。那裏有他戰死的將士,有他破碎的夢想,有他此生最大的恥辱。
\"關中...我還會回來的。\"他喃喃自語,但心中卻有一個聲音在說:此生再無可能了。黃河天塹,今日能渡已是僥幸,他日再想西渡,談何容易?
他確實應該再多看幾眼。因為此後終其一生,他再也沒能踏上這片讓他愛恨交織的土地。因為曆史,從不為失敗者說話。
第二天清晨,朝陽如血,照耀著沙苑戰場。硝煙尚未散盡,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和死亡的氣息。
漢軍士兵正在打掃戰場,收斂遺體。曠野上屍橫遍野,斷肢殘骸隨處可見,鮮血染紅了整片土地。一些新兵忍不住嘔吐起來,老兵們則默默地將屍體一具具抬走。
\"大王,戰果統計完畢。\"劉亮快步走來,臉上毫無勝利的喜悅,\"魏軍損失十三萬人,俘虜近五萬人,還有萬人不知所蹤。我軍陣亡八千,王老生、李叔仁二位將軍殉國。\"
劉璟默默聽著,目光掃過戰場。他看到一個小兵正小心翼翼地合上一具屍體的雙眼,那屍體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臉上還帶著稚氣。
\"陣斬敵將莫多婁貸文,高歡之族弟高嶽、高永樂,高隆之,尉景。\"劉亮繼續匯報,聲音低沉,\"俘虜高歸彥、段榮、封隆之、韓軌,還有...叛徒夏侯夔。\"
聽到這個名字,劉璟眼中閃過一道寒光。
\"怡峰和寇洛是主動投降的。\"劉亮補充道,\"他們願意歸順大漢。\"
劉璟緩緩走過戰場,每一步都沉重無比。兩萬漢軍損失八千,這意味著每兩三個士兵中就有一個再也回不了家。王老生、李叔仁——這些都是跟隨他起家的老將啊!他們一起經曆過最艱難的歲月,如今卻永遠留在了這裏。
他走到王老生的遺體前。老將軍的頭顱已經被縫合,怒目圓睜,至死不休。
\"厚葬。\"劉璟的聲音哽咽,\"以侯爵之禮。追封為藍田侯,鎮西將軍。\"
當看到李叔仁的遺體時,這位鐵血漢王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麵。李叔仁被斛律光的冷箭射中,傷口在胸口,深可見骨。
\"叔仁...\"劉璟單膝跪地,輕輕為故友合上雙眼,\"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你的子孫,將世代享受榮光。\"
他站起身,拭去淚水,聲音變得堅定:\"傳令,所有參戰將士,每人在此植樹一棵,紀念死去的弟兄。我們要讓後人知道,這裏的每一棵樹,都代表著一個英勇的靈魂!\"
當夏侯夔被押上來時,這個曾經的陝州刺史早已沒了往日的威風。他渾身發抖,跪地求饒:\"大王饒命!大王饒命!都是高歡逼我的!我...我是一時糊塗啊!\"
劉璟冷冷地看著他,想起這個小人曾經的諂媚嘴臉,想起他背叛時造成的損失。多少將士因為他的背叛而喪命?多少家庭因為他的變節而破碎?
\"夏侯夔,\"劉璟的聲音如寒冰,\"你可知為何叛徒比敵人更可恨?\"
夏侯夔磕頭如搗蒜,額頭滲出鮮血:\"臣知罪!臣知罪!求大王給臣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我願意獻出所有家產!我願意...\"
劉璟不為所動:\"敵人明刀明槍,叛徒暗箭傷人。你今日求饒,可曾想過那些因你而死的將士?他們的血,你的家產洗得幹淨嗎?\"
他轉身下令,聲音斬釘截鐵:\"將叛徒夏侯夔挫骨揚灰,灑在這片土地上給樹木當肥料!我要讓天下人知道,叛徒是什麽下場!\"
夏侯夔嚇得癱軟在地,褲襠濕了一片,被士兵拖走時發出淒厲的慘叫。劉璟背過身去,不聽那令人作嘔的求饒聲。
片刻後,劉亮輕聲問道:\"大王,是否太過...\"
\"殘忍?\"劉璟接口道,目光如刀,\"比起他造成的損失,這已經是從輕發落。叛徒不除,軍心不穩。我要讓所有人都記住,背叛的下場是什麽!\"
正午時分,劉璟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麵對幸存將士。陽光照在他疲憊的臉上,卻照不進他心中的陰霾。
\"弟兄們!\"他的聲音傳遍四方,\"我們贏了,但代價慘重。王老生將軍、李叔仁將軍,還有八千弟兄,永遠留在了這裏。\"
台下鴉雀無聲,隻有壓抑的啜泣。許多士兵身上帶傷,臉上沾滿血汙,但眼神依然堅定。
\"但是!\"劉璟提高聲音,\"他們的犧牲不會白費!我在此宣布:追封王老生為藍田侯,鎮東將軍;追封李叔仁為華陰侯,征東大將軍。他們的子孫將世代享受榮光!所有參戰將士,賞賜加倍,傷者厚恤,死者家屬由官府供養!\"
將士們舉起兵器,發出震天動地的呼喊:\"大漢萬歲!大王萬歲!\"
劉璟抬手示意安靜:\"從今日起,沙苑改名為"忠勇原"。我們要在這裏種下萬棵樹,讓後人永遠記住今天的犧牲!記住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雄!\"
他率先拿起鐵鍬,挖開被鮮血浸透的泥土,種下第一棵樹苗。將士們紛紛效仿,很快,原本荒蕪的沙苑開始出現一片新綠。
劉璟站在新植的樹旁,遠望黃河方向,輕聲自語:\"高歡,下次見麵,就是決死之時了。\"
風中傳來陣陣樹苗的沙沙聲,仿佛是戰死英靈的回答。在這片灑滿鮮血的土地上,新生命正在萌芽。
《漢·高祖文皇帝本紀》北魏建武七年八月己未,高祖與齊神武高歡盟,共伐周文帝宇文泰。高祖示誠,以河內借歡。乃分兵二路,發十萬眾東進中原:自將七萬拒周師,累戰皆捷;朔方郡王賀拔嶽將三萬偏師,橫掃潁、梁、宋三州,擒周將王羆、賀蘭祥、刁宣。
歡軍至河內,從子澄計,陰結高祖叛將陝州刺史夏侯夔。夔導歡渡河,將攻關中。晉國公王思政察其謀,急馳以告高祖。時高祖數與周戰,士眾疲弊,乃決引萬兵還衛關中。諸將固諫,高祖大笑曰:“汝等常言吾承天命,今此正驗!”遂率軍中驍將,疾馳趨陝州沙苑。當是時,歡始渡河萬餘人。
高祖複增兵萬,從容布陣,調遣將士,訓卒之餘,嚐臨河垂釣。眾見其鎮定,心皆安。至十九日,歡二十萬大軍畢渡,進至沙苑。歡見蘆叢深密,初欲縱火,然為麾下將言所惑,欲全高祖之屍;又憶卜者許遵語,遂止火,欲以力勝。
沙苑道狹地濘,歡軍既至,高祖麾下漢軍自蘆叢左右突出。歡軍大亂,道隘難撤,一日之間,死者十三萬,被俘五萬,餘皆散亡,將多就擒。歡僅以身免。自是高祖威振南北,魏、周、梁三國皆屏息仰其鼻息。史稱“沙苑大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