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高澄的六個兒子

字數:6199   加入書籤

A+A-


    北魏建武九年·九月十八,鄴城,丞相府內。(公元535年)
    高歡斜倚在軟榻上,麵色雖仍帶著病後的蒼白,但眉宇間卻有了久違的神采。他輕輕撫摸著懷中嬰兒細嫩的臉頰,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丞相瞧,浟兒多像您。”柔然公主阿蘭依偎在一旁,眼中滿是柔情。她身著鮮卑服飾,金線繡成的花紋在燭光下閃閃發光。
    高歡低頭端詳著繈褓中的幼子高浟,嬰兒睜著烏黑的眼睛,不哭不鬧,隻是好奇地望著父親。“是啊,這眉眼,確實像我。”他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難得的溫和。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侍女匆匆進來,臉上帶著喜色“丞相,韓夫人生了!是個公子!”
    高歡聞言,眼中閃過驚喜“好!好!今日真是喜鵲進門!”他小心翼翼地將高浟交還給阿蘭,起身整理衣袍,“快帶我去看看。”
    穿過回廊,來到西廂房。韓智輝虛弱地躺在床上,額上還帶著汗珠,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懷中抱著一個新生的嬰兒,見到高歡進來,想要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高歡快步上前,輕輕按住她的肩膀,“辛苦你了。”他從韓智輝懷中接過嬰兒,仔細端詳,“這孩子眉清目秀,像你。就取名高渙吧,願他如流水般靈動智慧。”
    韓智輝溫柔地笑了“謝丞相賜名。”
    高歡抱著幼子,心中湧起一股久違的暖意。自從漢魏和談以來,北方三國都在休養生息,內政有長子高澄打理,他總算可以暫時放下軍國大事,享受天倫之樂。
    "丞相,”老管家高安躬身進來,"大公子派人來報,說元氏姐妹今日同時臨盆,請您過去看看。"
    高歡聞言大喜"同時臨盆?這可是雙喜臨門!快備車!"
    當他趕到東柏堂時,產房外已經圍滿了人。高澄正在焦急地踱步,見到父親急忙迎上來"父親,您來了。產婆說兩人都是雙胎,怕是難產"
    高歡拍拍長子的肩膀"放心,元氏姐妹身體康健,定能平安生產。"
    就在這時,產房內傳來嬰兒響亮的啼哭聲。一個產婆匆匆出來報喜"恭喜丞相,恭喜世子!元夫人誕下兩位公子!"
    話音未落,另一個產婆也跑出來"另一位元夫人也生了,也是兩位公子!"
    高澄先是一愣,隨即狂喜"四個兒子?一次得了四個兒子?"他激動地抓住高歡的手臂,"父親,您一次得了四個孫子!"
    高歡也驚喜交加,仰天大笑"天佑我高家!天佑我高家啊!"
    當四個繈褓被抱出來時,高澄小心翼翼地一個個接過,眼中滿是父親的自豪。他早已想好名字"長子取名孝珩,次子孝琬,三子孝瑜,四子孝瓘。"
    高歡滿意地點頭"好名字。孝字輩,寓意忠孝傳家。"他意味深長地看著長子,"澄兒,你如今也是做父親的人了,當更加穩重才是。"
    高澄躬身道"兒子謹遵父親教誨。"但他低垂的眼眸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光。
    稍晚時分,東柏堂內。
    “四位公子皆平安健康!”兩位產婆跪在地上,臉上堆滿諂媚的笑容。
    高澄站在產房外,聽著裏麵傳來的嬰兒啼哭聲,嘴角帶著笑容。
    “好!重重有賞!”高澄大手一揮,“傳令下去,滿月之日我要在東柏堂大宴群臣,慶祝四位公子降生!”
    他的心腹陳元康連忙上前“主公,四位公子同時降生,確是吉兆。但此時大張旗鼓宴請群臣,是否”
    高澄瞥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元康,你多慮了。我高家添丁進口,乃是國之大喜,宴請群臣有何不可?”
    他轉身走向書房,陳元康緊隨其後。關上房門,高澄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算計。
    "山東四州的情況如何了?"他問跪在麵前的密探。
    "回大公子,流民已經聚集超過十萬戶,邢杲被推舉為首領,恐怕不久就要起事。"
    高澄輕輕敲著桌麵,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很好,繼續監視,但消息不要傳到我父親那裏。"
    密探退下後,高澄起身走到窗前。東柏堂是他處理政務的地方,也是他的權力中心。在這裏,他能夠暫時擺脫父親的陰影。
    "大公子,"心腹陳元康低聲問道,"為何不將山東的情況立即稟報丞相?若是延誤了"
    高澄轉身,眼中帶著幾分譏誚"元康,你說我父親最看重什麽?"
    陳元康遲疑片刻"自然是軍權。"
    "不錯,"高澄冷笑,"他讓我處理內政,卻將兵權牢牢握在手中。那些鮮卑舊將,個個居功自傲,視我如無物。這次山東民變,正是他們治理無方的結果。"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份奏折"你看,這是青州刺史尉長命的請功折子。沙苑之戰,他臨陣脫逃,導致山東兒郎損失慘重,如今卻還敢邀功請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陳元康歎息"尉長命是丞相的舊部,確實確實有些過分了。"
    "何止過分!"高澄猛地拍案,"那些鮮卑將領,視漢人如草芥,盤剝無度。山東四州的漢兒本就飽受歧視,這次沙苑戰敗,他們的子弟兵損失最重,怎能不反?"
    他眼中閃過一絲冷光"我要讓父親看看,他信任的這些舊部是什麽貨色。也要讓他知道,沒有我,他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
    一個月後,東柏堂張燈結彩,高澄為四個兒子舉行滿月宴。朝中重臣紛紛前來祝賀,堂內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高歡也親自前來,看著四個孫子,老懷大慰"好!好!我高家子孫興旺,這是天佑我高氏啊!"
    高澄恭敬地為父親斟酒"全賴父親福蔭。"
    父子二人表麵和睦,但目光交匯時,卻各有深意。
    "聽說山東近來有些不太平?"高歡突然問道,目光如炬地盯著兒子。
    高澄心中一驚,看來自己身邊還有父親的眼線,但麵上不動聲色"隻是些流民小騷動,兒臣已經派人處理,不敢勞煩父親費心。"
    高歡點點頭,似乎信了兒子的話,但眼中的疑慮並未完全消散。他轉頭對一旁的段韶說道"鐵伐,你多留意山東的情況,若有變故,立即報我。"
    段韶恭敬領命,高澄的眼中卻閃過一絲陰霾。
    宴至半酣,高澄借故離席,來到後院。陳元康早已等在那裏。
    "主公,邢杲已經在北海起事,自稱魯王,年號天統。響應者已超過十萬戶。"
    高澄嘴角揚起一抹冷笑"好!讓火燒得更旺些。等父親不得不親自出兵平叛時,就會知道那些鮮卑舊將的無能了。"
    時間回到一個多月前,山東青州一帶。
    沙苑戰敗的消息傳回後,幾乎家家掛孝。那些隨軍出征的山東子弟,十之八九再沒能回來。
    “天殺的鮮卑人!”滿臉風霜的老農蹲在田埂上,狠狠啐了一口,“搶我們的糧食,征我們的子弟去送死,如今連這最後一點活路都不給了!”
    他麵前的田地已經荒蕪,原本應該長滿莊稼的土地上,隻有幾株枯草在秋風中顫抖。
    旁邊的老者歎息道“聽說朝廷又要加征賦稅,說是要補償戰損。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幾個衣衫襤褸的農民聚在一起,臉上都是絕望之色。他們的土地大多被鮮卑貴族強占,隻能淪為佃戶,每年交完租子所剩無幾。如今賦稅再加,簡直是要將他們逼上絕路。
    “聽說北海那邊出了個邢杲,聚集了上萬流民,要討個公道!”一個年輕人壓低聲音道。
    眾人麵麵相覷,眼中既有恐懼,也有一絲期盼。
    北海城外,流民營地。
    邢杲站在高處,望著下麵黑壓壓的人群。這些人大多是失去土地的農民,也有不少是在沙苑之戰中失去親人的家屬。他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但眼中都燃燒著憤怒的火焰。
    “鄉親們!”邢杲聲音洪亮,在秋風中傳得很遠,“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勞作,納糧繳稅,出征打仗,可換來了什麽?”
    人群中響起陣陣嗚咽和怒吼。
    “鮮卑貴族強占我們的土地,欺辱我們的妻女,還把我們的子弟送上戰場送死!如今天災人禍,朝廷不但不賑濟,還要加征賦稅!這是要讓我們死無葬身之地啊!”
    “反了吧!”人群中有人高喊。
    “對!反了吧!橫豎都是死,不如拚個痛快!”
    邢杲舉起手臂,全場頓時安靜下來“今日我邢杲在此立誓,願帶領大家討個公道!既然朝廷不給我們活路,我們就自己闖出一條生路來!”
    旬日之間,響應者超過十萬戶。流民們推舉邢杲為首領,在北海正式起義,自稱魯王,年號天統。
    時間回到現在———
    宴席結束後,高歡將高澄叫到書房。
    "澄兒,山東的情況到底如何?"高歡直視著兒子,目光銳利。
    高澄故作鎮定"父親不必擔憂,隻是些流民騷動,兒臣已經"
    "夠了!"高歡猛地拍案,"你真當我老糊塗了?邢杲起兵,旬日之間聚眾十萬,這是小騷動?"
    高澄麵不改色"父親既然知道,為何不在宴席上點破?"
    高歡冷笑"我要看看你究竟想做什麽。隱瞞軍情,你是想讓叛軍坐大,好看我笑話?"
    "兒臣不敢,"高澄躬身道,"隻是覺得父親近來身體剛好,不宜操勞。那些鮮卑將領"
    "住口!"高歡喝道,"我知道你對尉長命等人不滿,但這不是你拿國家大事兒戲的理由!"
    父子二人對視著,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良久,高歡長歎一聲"澄兒,你是我選定的繼承人,但你要記住,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為了一己私怨,置百姓於不顧,這不是明君所為。"
    高澄低頭不語,但眼中卻滿是冷意。
    是誰在沙苑損兵折將二十萬?還有臉來教訓自己?
    高歡看著他,心中五味雜陳。這個兒子聰明過人,但權欲太盛,心思太深。他既欣慰後繼有人,又擔憂高澄的未來。
    "去吧,"高歡揮揮手,"明日朝會,我要親自部署平叛事宜。你也好好想想,什麽才是為君之道。"
    高澄躬身退出,轉身的瞬間,眼中閃過一絲冷光。
    為君之道?等他真正掌權的那一天,自然會讓父親知道什麽才是為君之道。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