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高王勉為其難
字數:6036 加入書籤
                    鄴城含章殿內,香燭繚繞,氣氛肅穆。
    高歡獨自坐在偏殿中,麵前擺著一盤未下完的棋。黑白子交錯縱橫,如同天下大勢,錯綜複雜。這位權傾朝野的丞相此刻眉宇間卻帶著幾分罕見的猶疑。稱帝與否,關乎身家性命,更關乎家族興衰。
    "丞相,夜深了。"內侍小心翼翼地提醒,"是否要安歇?"
    高歡恍若未聞,目光仍停留在棋局上。良久,他終於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傳許遵。"
    內侍領命而去。高歡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鄴城的燈火在遠處閃爍,如同繁星落地。這片江山,他打下了大半,如今隻差最後一步——但那一步,卻是最險的一步。
    不久,許遵緩步而入,一身道袍,仙風道骨。他早已收到師弟來和的密信,心中已有計較,但麵上仍保持著一派超然物外的神態。
    "許先生,"高歡難得地起身相迎,"深夜相擾,實是有要事請教。"
    許遵躬身施禮,道袍袖口隨風輕擺"丞相言重了。貧道乃山野之人,能得丞相垂詢,實乃榮幸。"
    高歡屏退左右,殿中隻剩二人。
    "近日朝中多有勸進之聲,言孤當承大統。"高歡壓低聲音,目光如炬,"先生精通天文讖緯,不知天意如何?"
    許遵故作沉吟,取出龜甲和蓍草,在香案前焚香禱告。煙霧繚繞中,他仔細觀察著龜甲的裂紋,心中卻在快速盤算——師弟來和在信中說得很明白,這是漢王的意思。而漢王,就是未來的
    "丞相,"許遵終於開口,聲音莊重如鍾鳴,"貧道夜觀天象,見紫微星明亮異常,正對應鄴城方向。此乃真龍現身之兆。"
    高歡眼中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喜色,但仍強作鎮定"先生此言當真?紫微星顯,確是帝王之兆?"
    "千真萬確。"許遵指著龜甲上的裂紋,"且看此紋,形如飛龍,正是帝王之相。丞相若承大統,必是順應天命。"
    高歡深吸一口氣,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若孤稱帝,國運可能延續多久?"
    許遵心中一驚。他其實早已卜算過,高歡隻有富貴之命,若強行稱帝必遭反噬,國運難長。但想到師弟的囑托,他還是昧著良心說道
    "貧道推算,若丞相登基,國運至少可得三百年。"
    "三百年!"高歡猛地站起,激動得手指微微發抖。曆代王朝能延續三百年的屈指可數,這簡直是最完美的預言。他的眼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最後的一絲猶豫煙消雲散。
    許遵低下頭,掩飾眼中的愧疚"正是。丞相乃天命所歸,萬民所向。"
    高歡大喜,當即賞賜許遵黃金百兩。待許遵離去後,高歡獨自在殿中踱步,臉上難掩興奮之色。
    "三百年足矣!足矣!"他喃喃自語,仿佛已經看到自己開創的王朝延續百年。窗外的夜色似乎也不再深沉,而是充滿了無限可能。
    與此同時,孫騰府邸卻是另一番景象。
    這位老臣正在書房中奮筆疾書,案頭堆滿了各地送來的書信。燭火通明,映照著他布滿皺紋卻精光四射的眼睛。
    "快,這封信必須連夜送到武州段榮將軍手中。"孫騰將火漆封好的信函交給心腹家將孫南,"告訴段將軍,這是世子的意思。成敗在此一舉,萬萬不可耽誤。"
    "孫公放心。"孫南接過信函,貼身藏好,"末將必不辱命。"
    孫騰點點頭,又轉向案頭另一疊書信"這些是給各地刺史的,都要在三日之內送到。"
    "孫公,"禦史中丞崔劼快步走來,臉上帶著興奮的紅光,"斛律金將軍已經從幽州回信,表示願意聯名勸進。這是他的親筆信。"
    孫騰接過信件,仔細查看後滿意地點頭"很好。斛律金手握重兵,他的支持至關重要。韓軌那邊呢?"
    "韓將軍已經簽字畫押,還主動聯係了征南大將軍侯景。"崔劼壓低聲音,"侯景雖然跋扈,但在這種大事上也不敢怠慢。這是他的回信。"
    孫騰捋著胡須,眼中閃爍著老謀深算的光芒"這些武將最是精明。都知道高王稱帝是大勢所趨,誰也不想落後於人。"
    他放下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萬民書準備得如何了?"
    "已經征集到十萬人的簽名。"孫鳳答道,"另外,各地祥瑞也都準備好了。城西報稱發現白牛,臨漳報稱河中有黃龍,懷朔…”
    "夠了。"孫騰打斷兒子,"這些就夠了。重要的是要讓丞相看到天下歸心,而不是祥瑞的多寡。"
    這時,管家進來通報"家主,祖先生來了。"
    話音未落,祖珽已經笑著走進書房,一身青衫,風度翩翩"孫公真是老當益壯,這般盡心盡力為丞相操勞,實在令人敬佩。"
    孫騰冷哼一聲,沒好氣地說"還不是被你逼上這條船。說吧,又有什麽事?"
    祖珽收起笑容,正色道"三日後朝會,將是最後一次勸進。孫公可都準備妥當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放心。"孫騰指了指案頭堆積如山的文書,"文武百官、各地將領、萬民書、祥瑞征兆一應俱全。這次定要讓丞相"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
    祖珽眼中閃過讚許之色"薑還是老的辣。孫公出手,果然不同凡響。"
    孫騰歎了口氣,語氣忽然有些感慨"老夫一生忠於魏室,沒想到晚年卻要做這勸進之事"
    你這老狗他娘的一天魏臣也沒做過,忠於哪門子的魏室?祖珽忍不住在腹誹道。
    "孫公何必感慨。"祖珽意味深長地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丞相登基乃是順應天命,孫公這是在做順應天意的大事啊。"
    七日後的朝會,含章殿內氣氛莊重得近乎壓抑。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孫騰身上。這位老臣今日特意穿著朝服,手捧一卷絹帛,神情肅穆如祭天。
    高歡端坐於禦階之下,麵色凝重,看不出喜怒。
    "丞相,"孫騰出列躬身,聲音洪亮而堅定,"臣等連日來收到各地上書,軍民人等一致懇請丞相順天應人,登基稱帝。"
    他展開手中的絹帛"這是萬民書,上有十萬百姓簽名畫押。這還有文武百官的聯名勸進信,包括武州段榮、幽州斛律金、征南大將軍侯景等邊關重臣的簽名。"
    高歡麵色凝重"孫公,此事"
    "丞相!"孫騰突然跪地,聲音哽咽,"如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非雄才大略者不能安定天下。丞相若再推辭,恐寒了天下萬民之心啊!"
    隨著孫騰下跪,滿朝文武齊刷刷跪倒在地"請丞相登基稱帝!"
    高歡站在禦階下,麵露難色"諸位這是這是要陷我於不義啊!我高歡世受國恩,豈能做這等事?"
    他長歎一聲,在殿中踱步,衣袖輕擺,顯得心事重重。
    就在此時,殿外突然傳來喧嘩聲。一個侍從匆忙進來稟報"丞相,城外百姓聚集,跪求丞相登基!"
    高歡"驚訝"地起身"竟有此事?"
    他快步走出大殿,群臣緊隨其後。隻見宮城外黑壓壓地跪滿了百姓,見高歡出來,齊聲高呼"請丞相登基!安天下!救蒼生!"
    高歡"感動"得熱淚盈眶,向百姓深深一揖"高歡何德何能,受百姓如此厚愛"
    回到殿內,高歡長歎一聲,目光掃過跪滿一地的文武百官。
    孫騰突然抬頭,老淚縱橫"丞相!您不為己想,也要為天下蒼生著想!如今天下紛亂,非真命天子不能安定啊!"
    這時,高澄也出列跪地"父親!孫公所言極是。為了天下百姓,請您勉為其難吧!"
    高歡看了看自己的兒子,最終長歎一聲"既然既然天意如此,民心如此"
    他停頓片刻,仿佛在做最後的掙紮,每一個字都說得極其艱難"孤隻好勉為其難了。"
    殿中頓時爆發出歡呼聲。但高歡抬手製止"不過,稱帝之事不可倉促。待來年春天,祭告天地後,再行登基大典。"
    孫騰與祖珽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勝利的光芒。
    退朝後,孫騰悄悄來到祖珽住處。
    "事情辦成了。"孫騰語氣平淡,但眼中難掩得意,"高王已經答應明年春天登基。"
    祖珽躬身施禮"孫公果然老謀深算。世子定會記您一大功。"
    孫騰擺擺手"功不功的不要緊,隻希望世子記住承諾就好。"
    "這個自然。"祖珽笑道,"世子已經吩咐,等登基大典後,就奏請新帝封孫公為太傅,領尚書事。"
    孫騰眼中閃過滿意之色,但很快又恢複平靜"元氏姐妹那邊"
    "孫公放心,"祖珽壓低聲音,"我已經打點過了。她們會在世子麵前為您美言,過去的事不會再提。"
    孫騰點點頭,忽然問道"老夫一直很好奇,你為何如此熱心推動此事?"
    祖珽麵不改色"晚輩隻是順應天命罷了。高王稱帝乃大勢所趨,晚輩不過略盡綿薄之力。"
    孫騰深深看了祖珽一眼,不再多問。政治場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算計,問得太清楚反而不美。
    丞相府內,高歡獨自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宮牆。
    "父親,"高澄輕聲走近,"您似乎並不高興?"
    高歡沒有回頭"澄兒,你說為父這個決定是對是錯?"
    高澄沉吟片刻"如今天下四分,父親雄踞河北,稱帝是必然之舉。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兒子覺得,孫騰和祖珽似乎太過熱心了。"高澄謹慎地說,"特別是孝征,一個文人,為何對此事如此熱衷?"
    高歡轉身,眼中露出讚許之色"你能看到這一層,為父很欣慰。不過"他頓了頓,"政治就是這樣,有時候明知被人利用,也要順勢而為。他們所求,不過富貴爾。”
    高澄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與此同時,祖珽正在密室中書寫密信。
    "大王鈞鑒高歡已定於明年春天稱帝。臣已有一策,可使其與宇文泰兩敗俱傷"寫到這裏,他停下筆,嘴角揚起一絲冷笑。
    亂世之中,每個人都是棋子,每個人也都是棋手。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