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體恤將士的高王
字數:3926 加入書籤
                    軒轅關外,齊軍大營
    夜色如墨,齊軍大營的火把在風中搖曳,將中軍大帳照得亮如白晝。
    高歡獨坐案前,手指揉著發脹的太陽穴,目光卻死死盯住攤開的地圖。代表周軍潰敗路線的箭頭如垂死掙紮的蛇,蜿蜒指向許昌方向。
    "陛下。”一個清朗的聲音打破沉寂。行台郎中封子繪躬身近前,這個年僅二十二歲的年輕人有著與其父封隆之一脈相承的銳利眼神,"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高歡抬眼,示意他繼續。這些日子,他格外重視這個年輕人的見解。
    封子繪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的長安位置"昔年魏武平定漢中,卻未能乘勝入蜀,以致劉備坐大,鼎足之勢遂成。武帝晚年每言及此,常引為平生大憾。"他的聲音逐漸激昂,"如今宇文泰新敗,中原震動,正是天賜良機啊!陛下!"
    高歡眼中精光一閃,封子繪的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內心深處名為"天命"的匣子。
    他猛地站起身,案幾上的茶杯被震得哐當作響"傳令!升帳議事!"
    片刻後,諸將齊聚。然而當高歡提出全力南下、直搗許昌的方略時,回應他的卻是一片壓抑的沉默。
    老將斛律金率先出列,他的鎧甲上還帶著邙山血戰的幹涸血跡,每走一步都顯得沉重"陛下,"他的聲音沙啞得像是磨砂紙擦過木頭,"將士們自邙山血戰至今,人未解甲,馬未卸鞍。非是末將畏戰,實在是力不從心啊!"
    他環視帳中同僚,疲憊的目光在每個人臉上停留。帳外適時傳來一陣傷兵的呻吟聲,更添幾分淒涼。
    "斛律將軍所言極是!"大將韓軌接口道,他猛地撩開臂甲,露出包紮的傷口,紗布上還滲著血水,"我軍雖勝,亦是慘勝。此時遠征,若周軍據險死守,恐成強弩之末。"
    "末將附議!"元天穆捶著酸脹的腿站起,"周軍雖敗,但軒轅關天險猶在。若貿然深入,糧道被斷則全軍危矣!"
    帳內頓時嘈雜起來,武將們紛紛訴苦。有人展示傷口,有人訴說戰馬倒斃,連日惡戰的疲憊寫在每個人臉上。
    "微臣反對!"
    一個清瘦的身影站了出來,正是太子心腹、中書左丞陳元康。文官袍服在滿帳悍將中顯得格格不入,但他的目光卻如磐石般堅定。
    "此乃千載難逢之機!"陳元康的聲音清越,壓過了帳中的嘈雜,"周軍主力盡喪,宇文泰生死不明,中原門戶洞開!若因一時疲敝而縱虎歸山,待其喘息已定,他日必為我心腹大患!"
    "陳中書!"一位虯髯將領忍不住譏諷,"你說的輕巧,可知我等在沙場搏命之苦?"他指著帳外,"你去看看,那些傷兵還能不能站起來!你們在後方運籌帷幄,我們在前線刀頭舔血!站著說話不腰疼!"
    陳元康麵不改色,向高歡深深一揖"大王!諸將隻知鞍馬勞頓,可知養虎為患的道理?"他轉身直麵虯髯將領,"若非當年放縱劉璟,何來沙苑之敗?今日若縱虎歸山,他日宇文泰卷土重來,諸位可還能安坐帳中飲酒?"
    又一位將領拍案而起"陳元康!你一個文官,懂得什麽行軍打仗?"
    "在下是不懂行軍打仗,"陳元康冷笑一聲,"但懂得算賬!周軍此役損失超過八萬,糧草輜重盡失。而我軍雖疲,尚有餘力。此時不追,更待何時?"
    "你說得輕巧!"韓軌怒道,"我軍糧草還能支撐幾日?傷兵如何安置?這些你可曾想過?"
    陳元康毫不退讓"韓將軍可知道,當年項羽巨鹿之戰後,為何要窮追章邯?正是因為明白"破釜沉舟"的道理!如今周軍就是當年的秦軍,一鼓作氣可定天下!"
    帳內頓時分成兩派,爭論聲此起彼伏。支持追擊的以文官和少數年輕將領為主,反對的則是大多數前線將領。
    高歡重重咳嗽一聲,帳內頓時寂靜。他注意到陳元康緊握的拳頭在微微顫抖——這個平日溫文爾雅的文士,此刻眼中卻燃燒著罕見的火焰。
    "元康,繼續說。"
    "陛下!"陳元康撲到地圖前,手指因激動而微微發抖,"宇文泰重傷,周軍潰散百裏。此時追擊正可一鼓作氣直取許昌。若待其重整旗鼓,屆時"
    "屆時如何?"高歡突然打斷,目光銳利如刀,"若這是宇文泰的誘敵之計呢?軒轅關兩側山高林密,最適合設伏。"
    陳元康急得額頭冒汗"周軍倉皇逃竄,連糧草輜重都來不及帶走,哪有餘力設伏?陛下若是不信,可派輕騎先行探查"
    高歡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陳元康的邏輯無懈可擊,但將領們的疲憊也是實實在在的。他仿佛能看到營帳外,那些倚著長矛就能睡著的士兵。
    更深層的,是一種連他自己都不願承認的隱憂——宇文泰用兵詭譎,那條潰敗的路線,會不會是另一個陷阱?邙山山穀裏那險些奪命的一刀,讓他心有餘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閉上眼,腦海中閃過兩個畫麵一個是封子繪、陳元康描繪的稱霸北方的宏圖;另一個,是疲憊的軍隊在陌生險境中遭遇伏擊的慘狀。最終,那個體恤士卒、不願行險的"高王"戰勝了那個渴望畢其功於一役的"梟雄"。
    他長歎一聲,睜開眼時,已有了決斷"諸將辛苦,朕豈能不知?然元康之言,亦是為國盡忠。"
    他頓了頓,找到一個折中方案"這樣吧,派可朱渾元率精騎五千,尾隨追擊,探敵虛實,相機而動。大軍北上先圍洛陽,補充休整。"
    陳元康聞言,臉色瞬間蒼白,張了張嘴,最終卻化作一聲無聲的歎息。五千騎兵,在這廣闊的戰場上,不過是杯水車薪。他明白,高歡做出了一個看似穩妥,卻可能遺恨千古的決定。
    議事結束後,高歡獨自走出大帳。寒風中,他看見幾個士兵圍坐在篝火旁,有人正在幫同伴包紮傷口,有人靠著營柱打盹。一匹戰馬疲憊地跪臥在地,連草料都無力咀嚼。
    "陛下。”親兵統領輕聲提醒,"夜深了,該休息了。"
    高歡沒有回應,目光投向南方。那裏,宇文泰正在逃亡,而他的大軍卻要止步於此。
    與此同時,陳元康失魂落魄地走回自己的營帳。封子繪追了上來"陳中書,今日你在帳中之言,字字珠璣。"
    陳元康苦笑著搖頭"可惜,陛下終究還是選擇了穩妥。"
    "也許"封子繪欲言又止,"陛下有他的考量。"
    "考量?"陳元康突然激動起來,"他是在害怕!害怕宇文泰,害怕重蹈覆轍!這可是天下之爭,豈能因懼怕而錯失良機?"
    他的聲音在夜風中飄散,帶著說不盡的遺憾。
    而在傷兵營中,軍醫正忙碌地救治傷員。一個年輕士兵痛苦地呻吟著,他的腿傷已經化膿。軍醫搖搖頭,對助手低聲道"準備鋸子吧。"
    這一切,都被隱在暗處的高歡看在眼裏。他握緊了拳頭,最終轉身走向大帳。
    那一夜,齊軍大營的燈火久久未熄。而曆史的車輪,就在這個夜晚,悄然改變了方向。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