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齊國的未來
字數:4701 加入書籤
青州,高陽郡,鎮東將軍府內。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草藥味,壓抑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
高歡俯臥在錦榻之上,後背猙獰的傷口已被仔細包紮,但偶爾因疼痛引起的輕微抽搐,仍顯示出這傷勢的沉重。
名醫李斛剛剛為他換完藥,額角帶著細密的汗珠,對侍立一旁的太子高澄低聲叮囑“太子殿下,陛下背創極深,雖暫時用藥力壓製,但邪毒未清,元氣大傷。萬幸未傷及心脈肺腑,如今最要緊的便是靜養,心情務必保持愉悅,切不可動怒,亦不可過度憂思,否則傷口迸裂,氣血逆衝,便是……便是藥石難醫了。”他的聲音帶著醫者的慎重,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高澄麵容沉靜,看不出太多情緒,隻是微微頷首,語氣平穩“有勞李醫官,孤知道了。定會謹遵醫囑,讓父皇好生將養。”
他揮了揮手,示意李斛可以退下。
然而,在他那看似恭順的眼眸深處,卻潛藏著旁人難以窺探的複雜思緒。父皇重傷,朝局暗流湧動,他這個監國太子的位置,看似穩固,實則如履薄冰。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側的心腹謀士祖珽,此時湊近半步,聲音壓得極低,如同耳語“殿下,陛下傷重至此,非旬月可愈。青州雖是要地,終非國都。為大局計,殿下不妨……先行一步,返回鄴城主持朝政,穩定人心。此地有段韶將軍在此,當可保陛下無虞。”他的話語帶著試探,也帶著慫恿。
高澄眉頭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緩緩搖頭,目光依舊停留在昏迷不醒的高歡身上,聲音低沉卻堅定“不可。父皇傷重若此,我身為人子,豈能遠離榻前?若有……若有萬一,鄴城與青州相隔數百裏,恐生不測之變。況且,”
他話鋒一轉,語氣凝重起來,“我那叔父,此刻正坐鎮許昌,麾下十幾萬漢軍虎視眈眈,意圖不明,我若此時離去,豈非予人以可乘之機?”
正當主臣二人低聲商議之際,府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一個粗豪而帶著哭腔的聲音由遠及近,大聲嚷嚷著“陛下!陛下啊!您怎麽樣了?讓臣見見陛下啊!”
高澄臉色一沉,不悅地問道“何人在外喧嘩?不知父皇需要靜養嗎?”
下人急忙回報“啟稟太子,是……是元天穆大將軍來了。”
“元天穆?”高澄眼中閃過一絲毫不掩飾的厭惡,“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死胖子,他怎麽從邙山跑回來的?”
他強壓下心中的煩躁,揮了揮手,像是要驅趕一隻蒼蠅,“讓他進來吧,別在門外吵嚷,驚擾了父皇。”
不多時,身材肥胖的元天穆幾乎是連滾帶爬地進了庭院,他官袍破損,臉上還帶著驚魂未定的倉皇。
一見高澄,他立刻撲倒在地,行了大禮,帶著哭音道“臣元天穆,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聽聞陛下重傷,臣心如刀絞,恨不能以身代之啊!”
高澄冷冷地看著他表演,語氣帶著幾分嘲諷“元大將軍?你不是深陷邙山重圍,生死未卜嗎?怎麽,是自己殺出重圍,還是漢軍網開一麵,放你回來的?”
元天穆臉皮極厚,對高澄的譏諷恍若未聞,反而挺直了肥碩的腰板,努力做出一副忠肝義膽的模樣,正色道“殿下明鑒!臣不幸……不幸被漢軍所俘。那劉璟小兒,妄圖以高官厚祿招降於臣!但臣深受皇恩,蒙陛下與太子殿下信重,豈能屈膝事賊,投降那賣餅郎?”
他越說越是激動,唾沫橫飛,“於是,臣當場厲聲嗬斥劉璟,痛罵其背信棄義,窺伺神器!那劉璟被臣之浩然正氣所懾,竟啞口無言,麵露慚色!他敬畏臣乃大齊忠臣,不可輕辱,故而……故而以禮相送,放臣歸來,以示其……其寬宏大量。”他這番話說得顛三倒四,漏洞百出,卻自以為得意。
高澄聽得心中冷笑連連,暗道“就憑你這草包,還嗬斥叔父?怕是跪地求饒都來不及!分明是叔父看不上你這廢物,嫌你無用又占地方,怕留著你浪費糧食,才像丟垃圾一樣把你丟回來,也好順便動搖我軍心。”
他懶得戳穿這拙劣的謊言,不耐煩地打斷“夠了!說重點!劉璟讓你帶什麽話?”
元天穆被高澄銳利的目光一掃,氣勢頓時矮了半截,連忙點頭哈腰“是,是是……那漢王……呃,那劉璟讓臣帶話給陛下和太子……”
他不自覺地用上了“漢王”的尊稱,顯然對劉璟心存畏懼,“他說……中原之地,他誌在必得。我大齊……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
他回想起劉璟說這話時那平靜卻充滿不容置疑殺氣的眼神,肥碩的身體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
高澄聽完,沉默了片刻,然後輕輕揮了揮手,示意元天穆可以退下了。
元天穆如蒙大赦,連忙磕了個頭,幾乎是手腳並用地爬了出去。
庭院內再次安靜下來,隻剩下藥香嫋嫋。高澄背對著祖珽,望著庭院中蕭瑟的秋景,深深歎了一口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場邙山大戰,齊國精銳折損近半,國力大傷。雖然河北根基尚在,但若此時再與兵鋒正盛的漢軍全麵開戰,一旦再次戰敗,國內那些心懷異誌的前朝宗室、驕兵悍將必然趁機發難,齊國政局將陷入動蕩,屆時漢國趁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可是,讓他就此割讓辛苦奪取、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的山東四州,他心中實在不甘,這對他剛剛開始的監國生涯,將是一個巨大的威信打擊。
他沒有回頭詢問祖珽的意見。這種涉及軍國大事、戰略抉擇的問題,他需要聽取專業人士的判斷。而這個專業人士,就是此刻鎮守青州的大將——段韶。
“去請段孝先(段韶字)過來。”高澄吩咐祖珽道。
段韶很快便趕到了,他甲胄在身,風塵仆仆,顯然剛從防務巡查中抽身。見到高澄獨自立於庭中,他快步上前,躬身行禮“殿下,召臣何事?”
高澄沒有轉身,依舊背對著他,聲音平靜卻帶著千鈞重壓“孝先,若此時漢軍舉十萬之眾來攻,你可能戰而勝之?”
段韶沒有立刻回答,他深知這個問題的分量。他沉吟了足足有半盞茶的功夫,眉頭緊鎖,在心中飛速推演著敵我態勢、兵力對比、地形優劣。
最終,他抬起頭,目光沉穩,聲音堅定而務實“殿下,青州六萬兵馬,新經敗仗,士氣有待恢複,且多為民勇新附。漢軍十萬,乃得勝之師,兵甲精良,士氣正旺。若要主動出擊,尋求決戰,以求大勝……臣,沒有把握。”
他話鋒一轉,語氣斬釘截鐵,“但若殿下是問,能否倚仗青州城防地利,保境安民,使州郡不失,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隻要段韶一息尚存,必不使漢軍踏破青州!”
高澄緩緩轉過身,臉上看不出是失望還是欣慰,他隻是點了點頭,重複了一遍段韶的話“這就夠了。”
段韶心中一緊,追問道“殿下,漢國……當真如此咄咄逼人,要一口吞下整個中原,連山東之地也不放過?”
高澄目光投向南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屋宇,看到許昌城頭飄揚的漢旗,他語氣沉重“我這個叔父,我了解他。他向來言出必踐,既已放話,那就一定會來。孝先,你下去早做準備吧,加固城防,整訓士卒,囤積糧草。大戰,不遠了。”
段韶心情沉重地拱手“臣,遵命!”他明白,一場關乎國運的惡戰即將來臨。他轉身,準備離去安排防務。
“孝先!”高澄突然又叫住了他。
段韶停步回身。
高澄走到他麵前,目光灼灼地看著他,語氣前所未有的鄭重“我再將潘樂、婁睿、綦連猛兄弟四將及其部屬,劃歸你麾下聽用。他們都是能征慣戰之將,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青州,乃至大齊東線的安危,就全托付給卿了!”
段韶感受到太子話語中的信任與重托,心中激蕩,單膝跪地,抱拳過頂,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殿下放心!臣段韶,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隻要臣還有一口氣在,絕不讓漢軍鐵蹄,踐踏我大齊疆土!”
高澄點了點頭,親手將他扶起“去吧。”
段韶再次行禮,然後大步流星地離去,背影堅定,帶著決然之意。
庭院內,又隻剩下高澄一人。秋風卷起落葉,在他腳邊打著旋,更添幾分蕭索與孤寂。北齊能否守住這半壁江山,維係國體不墜,未來的戰局,很大程度上就要看段韶在青州的表現了。
而在庭院廊柱的陰影之後,謀士祖珽並未真正遠離。他如同一個幽靈,悄無聲息地注視著剛才發生的一切,將高澄的憂慮、段韶的決絕盡收眼底。
他那雙精於算計的眼睛微微眯起,手指無意識地撚動著衣角,心中飛速盤算著太子對段韶的倚重,高歡傷情的不確定性,朝中可能出現的權力真空……這一切,都是機會。
他需要開始謀劃好下一步棋了……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