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涼薄寡恩種下的惡業,必將報應在後世子孫和大明國運上

字數:5230   加入書籤

A+A-


    葉升是一個武夫,口才欠佳,
    麵對蔣瓛的“精準”栽贓陷害,他氣得無力反駁,
    隻得怒目圓睜,破罵道,“姓蔣的,你汙蔑無辜之人,遲早會早遭到報應。”
    旋即又轉頭望向朱元璋,
    “陛下,蔣瓛是在汙蔑人,請陛下明鑒。”
    “葉升,你不肯老實交代同謀也就算了,少給本官在那裏含血噴人。”蔣瓛心中冷笑一聲,厲聲駁斥道,
    旋即也轉頭朝朱元璋一禮,
    “陛下明鑒!”
    “臣心裏裝著陛下和朝廷,”
    “辦案從來隻講求無懈可擊的鐵證,”
    “從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說著,他還特意扭頭瞟了一眼林豪。
    林豪也是對蔣瓛徹底地“服氣”了,
    有這樣的奸佞在,
    我何愁不能速死!
    而朱元璋也微眯起眼睛,注視著林豪,心中暗自得意,
    讓你小子裝公正,
    想跟咱掰扯理,那咱就誅你的心,
    咱才是大明唯一的真理。
    那些罪證都是你自己簽押的,
    現在你小子身敗名裂,
    趕緊認錯悔過,
    咱大不了再寬赦你一回,
    “好了!”
    “案情已經很明朗了,”
    “葉升已經認罪,他雖然不願意供出你,”
    “但你早就白紙黑字地簽押,認下了自己的罪名,”
    “你還有何可說?”
    “還有臉跟咱說什麽公理,簡直不知所謂。”
    葉升急著插嘴道,“陛下明鑒,”
    “那些事純屬子虛烏有,臣根本沒和林大人有勾連,”
    “一定是錦衣衛逼迫林大人簽押的。。。”
    蔣瓛大喝道,“葉升你還敢狡辯!”
    “剛才過堂的隻是部分證據,”
    “本官手裏還有你們與其他人串聯,阻撓辦案的證據,”
    “要不是陛下有意另行處理,你真當本官拿不出來嗎?!”
    蔣瓛話一出口,
    葉升瞬間蔫了,
    他知道蔣瓛所說的其他人指的是藍玉,
    如果今天他再繼續咬死否認林豪涉案,
    隻怕要牽扯出更多的人,
    屆時,局麵根本沒法收拾。
    “林大人,唉。。。”葉升朝林豪投去愧疚的目光,
    林豪微笑著,搖了搖頭,
    “葉侯爺,不用愧疚,”
    “那些罪名,本官既然敢簽押就敢認,不過一死耳,”
    “本官救不了侯爺你,但能與侯爺這樣戰功赫赫之人一起赴死,不負這一場人世遊。”
    “天日昭昭,他日必將驅散籠罩你我身上的冤屈。”
    朱元璋再度暴怒不已,
    他本以為林豪認下罪,就應該跟自己懺悔求饒,
    可林豪依舊還是死硬,
    “混賬!”
    “罪證無懈可擊,你竟還有臉說冤屈?!”
    “你這廝是什麽意思?”
    “臣就是字麵的意思,有些話說出來,就像揭開遮羞布,隻會令陛下難堪,”林豪生怕自己又說出一些“名句”,壞了自己赴死的節奏,
    “多說無益,陛下要殺便快點殺吧!”
    朱元璋猛然站起身,厲喝道,
    “放肆!什麽揭開‘遮羞布’,‘難堪’的,”
    “你今天給咱把話說清楚。”
    林豪眼底閃過一絲狡黠,
    果然還是直接抨擊老朱的個人過失,最能挑起老朱的怒氣,
    讓他怒極殺人,死起來更幹脆利落,
    “那臣就直說了,”
    “陛下以胡黨謀逆之罪,殺靖寧侯,根本就是在炮製冤獄,”
    “這幫淮西出身的武勳,哪個沒和胡惟庸有過交往?”
    “可胡惟庸都死了有十幾年了,”
    “朝廷還在借著胡黨的罪名,處置武勳,”
    “隻要貼上一個胡黨標簽,下場就是死,”
    “說白了,不就是陛下你,疑心誰有問題,你就讓錦衣衛拿胡黨說事,去處置誰?!”
    “大膽林豪!趕快閉。。。閉嘴。”聽到有人點錦衣衛,蔣瓛下意識地開口駁斥,
    但他已經嚇得聲音發顫,話說了一半,便不敢繼續發聲了,
    這時候減少存在感,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殿內的文武官員隻覺得身體透涼,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這林豪哪裏是在揭遮羞布啊?
    分明是在刨陛下的根。
    林豪沒有理會蔣瓛的幹擾,迎著朱元璋滔天怒意,繼續說道,
    “歸根到底,是陛下覺得武勳們的存在,威脅到了您。”
    “就拿前兩年韓國公李善長的案子來說,”
    “不就是您覺得李韓公老而彌堅,越看越像司馬懿麽,決定先下手為強,直接處置了他全家七十多口人。”
    “連帶著還有幾名侯爵也一起被殺,”
    “真可惜了,那幫跟你打天下的武勳,”
    “他們在元末亂世中得以幸存,為締造大明立下汗馬功勞,卻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何其諷刺也!”
    朱元璋氣得走下禦台,指著林豪厲聲咆哮道,“豎子狂悖!竟敢胡說八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殿內所有的大臣,立時嚇得跪伏在地,不敢吭氣。
    而林豪卻是站立如鬆,目光灼熱地盯著朱元璋,繼續“輸出”,
    “陛下有沒有算過,跟著你出生入死的開國公侯伯還剩多少?”
    “他們中的一大半,都已被您誅殺,還株連了許許多多有能力的大臣,”
    “而這一切您卻渾然不覺,”
    “不,應該是毫不在乎才是。”
    “在您心裏,想做官的人多的是,殺一批隨時再招募一批頂上。”
    “可人才培養需要時間,”
    “您殺得那麽快,那麽狠,勢必造成朝廷人才斷檔,以至於無人才可用,”
    “而且您誅殺武勳能臣的行徑,朝野官員都看眼裏,屆時人人自危,有才者藏才,誰還敢冒頭?誰還會為天家賣命?!”
    “國家有危難,誰還敢頂上去?”
    “佛法有雲: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您的涼薄寡恩種下的惡業,來日必將報應在您的子孫後嗣身上,”
    “甚至還要用大明國運來償!”
    林豪說這番話的依據,主要還是來自於未來幾年,
    因為朱元璋誅殺功臣,導致洪武朝後期和建文朝人才凋零,
    這在一定程度上,
    算是助力了朱棣的靖難之役的成功,
    而四年的靖難之役,戰火塗炭,使得大明元氣大傷,給華夏的大發展踩了一記“刹車”。
    喜歡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