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楊彥遺書:悔不聽林大人之計!
字數:6368 加入書籤
“噢?有這混球的新紀錄了?”
“快快說來。”
饒是已經過去了三天,朱元璋還在生林豪的悶氣,
他已決意對藍玉處以極刑,
但沒想過要重處林豪,
隻想讓他服個軟。
“那兒臣先呈奏,”朱慈烺朝一旁的父皇朱由檢點點頭,遂從袖中掏出兩份文卷呈給端坐主位上的朱元璋說道,
“太祖爺,這是臣的人從民間一戶楊姓人家裏找到的記錄,臣孫摘抄了關鍵信息,”
“那楊姓人家祖宗叫楊彥,據說在洪武朝做過言官,按時間推算應該和林豪做過同僚。”
之前他們幾位皇帝做過實驗,
各自朝代的東西,能帶入這太廟偏殿,也能帶回去,
但其他朝代的皇帝,卻帶不出去,
所以,像文書之類的東西,他們能在偏殿裏一起參詳討論。
“楊彥?感覺這名字哪裏見到過,但人倒是沒什麽印象。”朱元璋撫著胡須思忖道,
言官雖然時常勸諫,但朱元璋對他們並不是都能像林豪那般印象深刻。
“《楊氏練生公劄記》摘抄,《練生公遺書》?”朱元璋看著文卷封麵的字,又撥了撥薄薄的紙張,看著朱慈烺問道,“這是你找到的記錄?倒是不同尋常啊。”
朱慈烺拱手說道,“是,那個楊氏後人有謄抄和保留祖先遺訓的習慣,”
“所以這些文字得以留存下來。”
“遺書就一封信的內容,”
“而他劄記中涉及林豪的內容,都已經摘抄進來了,”
“隻是真偽還待考證,”
“但太祖爺您身為同時代的人,看完必有計較。”
朱元璋點點頭,先開始翻讀劄記的摘抄內容,
“藍玉審決前夜,我欲搭救林豪兄性命,特地秘密進入詔獄,”
“。。。”
這卷劄記的摘抄內容,正是洪武時空的楊彥所寫的,密會林豪的詳細過程和對話記錄,
經由他的後人妥善保存得以流傳到義興朝。
朱元璋快速地瀏覽了前麵半部分內容,
看到林豪規勸楊彥不要支持朱允炆時,
朱元璋瞪大著雙眼,鬱結地再也不想繼續往下看了,
那些反對允炆的話,
絕對隻有林豪這混球說得出來的。
而且這份劄記所寫的內容很詳細,
上麵寫的林豪說話用詞,符合這混球的交流習慣,
所以,這劄記的真實性,絕無問題。
隻是咱怕自己再看下去,會想著去收拾這混球,咱得先控製一下自己。
還有,
這寫的時間,是藍玉審決前夜?
這不就是昨日嗎?
這個叫楊彥的,很重義氣啊,
竟然想著去撈林豪出來,
不過林豪這混球,竟然不識好歹,還是一個勁地拒絕,
他咋就這麽愛求死呢?!
朱元璋想緩一緩情緒,
遂放下楊彥手劄的文卷,翻開《練生公遺書》,開始閱讀,
“吾兒,”
“燕軍昨日已由金川門攻入京城,皇宮燃起大火,陛下不知所終,”
“建文朝廷有今日,跟我等文臣失職,沒有及時勸諫陛下,有莫大的關係,”
“為父身為禮科都給事中,雖位卑,但亦難辭其咎。”
“昔日,‘鐵骨諍臣’林豪大人勸為父不要支持尚未登極的陛下為儲,”
“還指出了陛下承太祖皇帝庇佑得以上位,磨煉不夠,以為太祖個人之威勢無雙,就是皇帝之威,”
“行事作風都學太祖,但又隻學了皮毛,定會釀成惡果。”
“為父將信將疑,”
“可後來的事實證明,林大人所言非虛。”
“太祖和陛下盡除武勳,導致文強武弱,藩地勢力做大,”
“陛下又粗暴削藩,迫使燕王起兵,”
“而我等文官又昏計頻出,陛下又一一采納,局麵最終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建文朝崩塌,根在於人禍。”
“如果時間能回轉建文初年,為父一定要學林大人的‘鐵骨’,日日勸諫陛下,治政禦人,不可率性而為,”
“如果能回轉到更早的洪武年,為父一定死諫太祖,保下藍玉這幫人,力求改變時局,為陛下留後路,”
“可時間不可能回轉,”
“為父明明得了林大人之計,卻沒有規勸君王,為社稷盡力,”
“林大人因涉藍玉案被貶邊疆多年,為父也沒有全力爭取他回京效力,”
“為父愧對朝廷,愧對先帝指朱標,朱允炆追封父親為帝)的提攜之恩,愧對林大人的知交之誼,”
“在此國殤之際,”
“唯有以死贖罪。”
“望我兒珍重。”
“父楊彥絕筆!”
朱元璋認真地讀完楊彥的遺書,雙手微微顫抖著,
他看向朱由檢父子,問道,
“這楊彥後來?”
朱由檢拱手答道,“根據檔案記錄,他在建文朝覆亡的第二天,自縊在東陵,踐行了他的遺言。”
朱元璋輕輕點頭,目光再度審視起楊彥遺書內容,麵色愈發深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楊彥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啊,
他把對標兒的提攜恩情,盡心報答在允炆身上,
還為此殉節。
從這封遺書上看,
允炆的確是做了很多錯誤決策,
在這字裏行間,咱感覺得出來,
從咱洪武朝開始,就有很多機會去改變這一切,
可咱和允炆,卻選擇了錯誤的方式。
是人禍,導致了允炆丟了社稷!
“盡除武勳、文強武弱、藩地做大”,老四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林豪這混球是對的。
咱為了給允炆鋪路,處置藍玉他們,
實際上是害了允炆,
難怪那日,老四在這兒說感謝咱賜死了藍玉等一眾武勳們,
何其諷刺也!
可藍玉他們,允炆根本控製不住啊,不處置能行嗎?
這裏提到,
林大人之計?
朱元璋眉頭一抖,趕忙拿起手劄,認真地看完了後半部分內容,
“把藍玉放了,或者囚禁、流放、或者看守皇陵,怎麽都行?他肯麽?”
“皇孫非要把自己後路給斷了?!”
“你不是陛下,無法改變和控製時局。。。。”
回看著這幾行字,朱元璋臉色陰晴變幻,
好你個林豪,
這些法子咱之前決計是不肯的!
可為了大明,
為了給允炆後路,
咱好像沒有更好的法子了,
他說的這些餿主意,也就守陵,勉強符合咱扶持允炆的“兩全其美”計議。
藍玉,
咱就先留你一條性命!
朱元璋已有決定之後,
他轉頭看向朱由檢父子,
“這楊氏的文卷所寫情況,咱已經了解,”
“爾等做得很好,以後這種民間的信息都可以找來稟報咱,”
“還有其他的關於林豪的記錄嗎?”
朱由檢拜道,“我崇禎朝的雲南有留下記錄,林豪因坐藍玉案判流放景東衛所服役,後不詳。”
“這和楊彥遺書記錄一致。”
“甚好!對得上,兩邊的記錄不會有誤。”朱元璋點點頭,
流放林豪,倒是符合咱常規操作,
但現在他的言語,又對咱有啟發,
可不能委屈了他。
“沒其他的事,咱就先擺駕回宮。”
說完,朱元璋頭也不回地離開偏殿,
隻留下麵麵相覷的朱由檢父子。
“父皇,兒臣怎麽覺得給太祖爺,看這些建文朝相關的文卷,會有不妥呢?”朱慈烺愣愣地問道,
朱由檢擺手說道,“朕是想著,能讓太祖爺看到建文君的無能,給太宗爺和咱這一脈長長臉,”
“看樣子,剛剛太祖爺明顯有所意動。”
“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
詔獄,
獄卒打開牢房的門,大聲說道,
“林大人,快起來,”
“該走了!”
喜歡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