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林豪在外邦的後世風評,兩極分化!

字數:5668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眉頭微挑,麵露驚訝,
    “爪哇?他們竟也有《國史》?”
    據他所知,
    爪哇就是南洋上一個未開化的島國,
    連爪哇國的上層都不一定認識幾個大字,
    更何況編修史書。
    朱由檢點頭說道,“是!”
    “臣孫父子受隆慶爺點撥,想到了去番邦找林豪的新記錄。”
    “根據新發掘的記錄,爪哇國早在短暫的洪武解海時期,就和大明產生密切的貿易聯係,”
    “並且學會了很多先進的知識,開啟了明智,”
    “他們還派年輕人來我大明留學,這些人學成回國成立了翰林院,依照大明的標準修編國史,”
    “而他們將這一切歸結為林豪給他們的朝貢回賞。”
    朱元璋聞言怔了怔,
    想不到爪哇學咱大明都學成精了?!
    他趕緊將朱棣的那份《洪武未解的疑案總集》稿紙放到一旁,繼續往下翻看未讀的稿紙,
    “《爪哇國史》神舟天使篇,”
    “...大明曆洪武二十六年,我國特使狩倫攜國禮,朝貢大明太祖皇帝,”
    “得禮科都給事中林豪恩遇,”
    “獲賜十艘運輸船回賞。”
    “使團一行人本欲駕空船回爪哇,”
    “但經林豪提點,應該物盡其用,”
    “他幫忙牽線聯係了大明商戶前往爪哇貿易,”
    “於是,十艘朝貢回賞的船,裝滿將各種陶瓷工藝品、絲綢布料等,與大明商戶回國,”
    “而後又裝滿各種香料去往大明...”
    “這十艘船來回穿梭於南洋之上,從此開啟了我爪哇國,在洪武解海時期,與大明的深層次往來。”
    “我民間將此十艘船稱為‘神舟’,”
    “而林豪大人因為求請太祖皇帝回賞‘神舟’給我國,而被尊奉為‘天使’,”
    “在爪哇的大港口邊,我國百姓和來爪哇的大明商戶,自發地為他立雕像,以感謝他為爪哇的大發展做出的貢獻。。。”
    朱元璋看完稿紙內容之後,不停地眨著眼睛,
    想不到爪哇大發展的根源,
    竟是林豪力主回賞的那十艘運輸船,而且還是水軍半淘汰的舊船,
    咱從大明不要的東西,
    到了下邦藩屬卻成了香餑餑,
    這混球也是得了天大的名望啊,
    都被爪哇人和我大明商旅一起立像紀念了。
    “想不到林豪的名聲外番這麽好,看來他的解海大政的確是惠及各方啊。”
    卻聽,
    朱慈烺拱手說道,“太祖爺容稟,林豪的好名聲,是在南洋那邊,”
    “東瀛那邊的記錄,可不是這麽一回事。”
    朱元璋眉頭一挑,將《爪哇國史》放到一旁,
    下一張稿紙上赫然寫著“《中川出使大明奏陳表》。”
    朱慈烺解釋道,
    “這份記錄是錦衣衛暗線從東瀛國的檔案院裏找出來的,”
    “寫的是洪武時期,一個叫中川使節出使大明,因為辦事不利被東瀛朝廷訓斥,”
    “便寫了這份奏陳表,說明個中原因。”
    朱元璋微微頷首,
    東瀛倭奴處處學我大明,
    這檔案院是東瀛官府機構,裏麵的文獻材料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朱元璋確定了稿紙內容的可信度之後,便開始仔細閱讀起來,
    “臣智貴呈足利大將軍閣下,”
    “...此番朝貢遇阻,皆因明廷奸佞小人林豪作祟,”
    “此獠去歲才由地方縣令調入京城,”
    “行‘劍走偏鋒’之策,靠著與大皇帝唱反調,搞死諫,”
    “短時間內升實官至禮科都給事中位置,又兼掌了海關大權。”
    “最可惡的是,此獠不明原因地極端仇視我東瀛國,”
    “臣多次親自或通過中間人求見此獠,想拉近關係,”
    “為此,臣還從我東瀛大商處,征調來大筆錢銀、美酒、美食、美人等等相贈,”
    “奈何此獠毫無道德底線,”
    “隻收禮不辦事。。。”
    “雖然臣此番朝貢不利,”
    “但始終不忘終極使命,為我東瀛商戶居中牽線,爭取更有利的海貿政策。”
    “為此,臣已經聯係了大明諸多貴人,達成合作意向。”
    “此獠的存在,隻會讓臣更加專注於為我東瀛效命,”
    “臣之忠心敬上,願將軍大人萬安!”
    朱元璋翻看完最後一頁稿紙,將之放置在桌案上,臉上浮現出茫然之色,
    “這份文獻的內容,看上去的確是能對應地上咱洪武朝發生的事,”
    “眼下東瀛在我大明的使節好像就是叫中川智貴,”
    “林豪也的確是極端仇視東瀛,”
    “咱這頭也沒查出什麽原因。”
    “隻是他這奏陳表,怎麽對一個什麽足利將軍稱臣?”
    “不應該是懷良國王嗎?”
    多年前,朱元璋的大明剛和東瀛接觸時,
    當時的東瀛執政是懷良親王,
    但是由於對東瀛情況的不熟悉,
    大明朝野誤以為懷良就是日本的國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來實施了海禁,
    雙方之間的聯係幾乎斷絕,
    以至於現在朱元璋對東瀛的認識,還停留在海禁之前。
    三位後世子孫也是困惑地搖了搖頭,
    他們這些後世皇帝,
    也沒把東瀛太當一回事。
    朱載垕拱手說道,“臣孫聽說東瀛的製度,和咱大明有些不太一樣,”
    “好像是大臣在當家,”
    “具體的,臣孫也沒去了解過,”
    “像這種被權臣以下製上的朝廷,臣孫不屑於知道。”
    朱元璋聽到朱載垕說“沒了解過具體的”時,眼眸立時一寒,下意識地想開口訓斥,
    但又聽到“以下製上,不屑知道”時,他又變得緩和,
    “的確如此,”
    “被大臣們牽製的朝廷,”
    “哪裏會有什麽前途?不了解也罷。”
    朱由檢父子聞言,瞬間麵色一紅,不約而同地低垂下了腦袋,
    老祖宗是在點我父子二人啊!
    朱元璋沒有注意到他們倆的反應,繼續說道,“今日的記錄,咱已經了解了,”
    “回去之後,咱自有計議,林豪的那啥過勞死疑案,絕對不會發生。”
    “不過林豪的事,事關咱改造大明後世,”
    “爾等得加緊力度去查他的記錄。”
    “老四,你回去好好問問身邊人,梳理林豪的線索,”
    “爾等三人這段時日,就多查外邦的相關線索。”
    ······
    偏殿會晤結束,
    朱元璋坐著步攆,
    回到了禦書房,
    隻見,
    兩紅一青三道身影,正在院中候著,
    兩道緋紅身影是刑部尚書楊靖,還有錦衣衛都指揮使宋忠
    而青色身影卻是林豪。
    朱元璋眉頭微挑,
    他們能湊到一塊,
    必定是來通稟碼頭倭寇刺殺一事的,
    這林豪真的變主動了,
    但這對咱,對他自己來說,
    可不是好事。
    喜歡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