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遠交近攻
字數:2704 加入書籤
在戰國時期,天下大勢如棋局動蕩,群雄逐鹿中原。秦國,地處西陲,雄踞關中,自孝公變法以來,國力蒸蒸日上。秦昭襄王嬴稷繼位後,承襲先輩之誌,欲拓展疆土。然而,六國聯盟的陰影卻如烏雲般籠罩,威脅著秦國的崛起之路。
此時,範雎,一位漂泊遊曆的謀士,踏上了秦國的土地。他在魏國曾飽受迫害,九死一生後逃至秦國。範雎身著一襲破舊長衫,麵容清瘦,卻藏匿著洞悉世事的雙眸。他來到鹹陽宮,以過人才識麵見秦昭襄王,獻上一策——遠交近攻。
秦昭襄王屏退左右,傾聽著範雎的陳述。範雎侃侃而談:“大王,今六國聯盟,表麵同盟,實則各有心結。臣以為,我秦國當與遠方的齊、楚修好,遣使者攜重禮,締結盟約,穩住這兩國。與此同時,將兵鋒直指韓、魏、趙等近鄰。此所謂‘遠交近攻’,先削弱近敵根基,待其勢衰,再從容圖謀遠方之敵。如此,方能逐步蠶食天下,成就帝業。”
秦昭襄王聞之,眼前豁然開朗。他當即拜範雎為客卿,令其執掌外交大局,謀劃軍事征伐。範雎拜別大王,著手布局這盤大棋。
秦國使者帶著秦國的珍奇異寶,踏上了出使齊國和楚國的征程。在齊國臨淄,齊王設宴款待。宴會上,秦國使者起身敬酒:“齊王陛下,我秦王感佩齊國乃東方強國,願與齊結為兄弟之邦。特獻上美玉、絲綢,望兩國永結同心,共謀天下大勢。”齊王在美酒醇香與珍寶的誘惑下,大喜過望,當場應允結盟。
而楚國郢都,楚王同樣在宮殿中接見了秦國使者。使者畢恭畢敬地呈上禮物,一番巧舌如簧:“楚王陛下,貴國乃荊楚之地的霸主,秦楚兩國若能攜手,何愁強敵?我王盼與您締結盟約,共分天下。”楚王聽後,心花怒放,立刻與秦國簽訂了盟約。
秦國的外交攻勢初見成效,然而,這隻是範雎戰略的第一步。在秦昭襄王的朝堂之上,範雎與諸位將領密謀對韓、魏兩國的軍事行動。
韓、魏二國,地處中原腹地,乃兵家必爭之地。秦國大軍在名將白起的統領下,如雷霆萬鈞般殺向兩國。白起,麵如冠玉,眼眸淩厲,他身披重鎧,指揮若定。秦國鐵騎踏破山川,直逼韓國重鎮滎陽。
滎陽城中,韓軍將領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深知韓國國力衰弱,難以抵禦秦國的進攻。韓王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急忙派出使者向魏國求援。
魏國,尚存戰國初期的餘威,但早已今不如昔。魏王接到韓國求援,召集大臣商議。部分大臣主張出兵相救,以聯盟之義共禦外敵;可也有大臣認為,韓國若亡,魏國便是下一個目標,唇亡齒寒的道理不可不知。
魏王權衡良久,最終決定派將軍晉鄙率軍八萬,前往救援韓國。晉鄙領命出征,魏軍浩浩蕩蕩向滎陽行進。然而,行至中途,魏王卻因秦國的威懾和自身對戰局的恐懼,又猶豫起來。他急忙派人傳令,讓晉鄙按兵不動,駐紮在湯陰一帶觀望。
白起見魏軍猶豫不決,心中暗喜。他趁機分兵圍困滎陽,同時派輕騎騷擾魏軍營寨。魏軍糧草不繼,士氣低落。晉鄙在營中焦慮萬分,卻也無計可施。
韓國在秦軍的猛攻下,滎陽城破在即。韓王無奈,隻得向秦國投降。白起進入滎陽城,命人將韓王押回秦國。韓國,就此成為秦國的附庸。
秦國的得寸進尺,令魏國如芒在背。魏王深知不妙,忙派遣使者向秦國謝罪,願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念及新施行的遠交近攻之計,不願過早與魏國翻臉,便接受了魏國的割地請求。
接下來,秦國將目光轉向了趙國。趙國,雖經長平之戰重創,但仍具戰國豪強的底蘊。範雎深知趙國難啃,卻又不得不攻。於是,他建議秦王先行離間趙國君臣。
秦國使者帶著重金秘密潛入邯鄲。他們在趙王麵前大肆吹捧趙括,稱其為當世名將,足以取代老將廉頗。趙王本就對廉頗連年征戰、消耗巨大心生不滿,又聽聞趙括戰名在外,便中了秦國的離間計,命趙括代替廉頗統帥趙軍。
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傾巢而出,一決生死。白起與趙括在戰場上鬥智鬥勇。趙括雖才智過人,卻過於輕敵。他不知白起早已布下天羅地網,欲在長平一舉殲滅趙軍。
戰事初起,趙括依仗兵力優勢,向秦軍發起猛攻。白起詐敗,引誘趙軍深入預定戰場。趙括不知是計,率大軍緊追不舍。待進入秦軍的包圍圈,趙軍四麵受敵,糧道被切斷,陷入絕境。
白起下令,秦軍如潮水般湧來,將趙軍分割包圍。趙括在營中苦撐數月,糧草斷絕,士兵餓殍遍地。無奈之下,趙括親率精銳突圍,卻中箭身亡。趙軍群龍無首,四十萬降兵被白起坑殺於長平。
趙國經此一役,元氣大傷。秦國則借由遠交近攻之策,先後削弱韓、魏、趙三國,成就了統一六國的宏基偉業。
“遠交近攻”,這一策略的智慧,恰似一場繁華背後的冷靜布局。在麵對複雜的局勢時,它教會我們把握戰略重點,區分敵友的優先級。它提醒我們,與遠方的潛在威脅保持表麵的和諧,為真正關鍵的近處戰鬥贏得時間和空間。這是一種審時度勢的智慧,也是一種深謀遠慮的膽識。
在現代社會的商業競爭、人際關係乃至國家間的外交博弈中,這種謀略依然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它告誡我們不要被眼前的複雜關係所迷惑,而是要像撥開迷霧般看清誰是真正需要優先應對的關鍵力量。隻有精準地分配精力,有條不紊地推進自己的目標,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
喜歡成語故事科普請大家收藏:()成語故事科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