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掩耳盜鈴
字數:2975 加入書籤
春秋時期,城郊小鎮住著個叫黑牛的年輕人,父親是鐵匠,母親早逝。黑牛從小聽父親打鐵,耳濡目染,也學了手藝,可他對打鐵沒興趣,總覺日子過得無聊,總想一夜暴富。
這天,黑牛又在街邊閑逛,路過鄭府。鄭府是小鎮最豪富的人家,主人鄭員外是鹽商。鄭府大門前有對一人高的銅獅,庭院深深,常飄出絲竹聲。黑牛往裏瞧,突然看到一口大鍾,黑油油、亮閃閃,掛於專門亭中。鍾旁還有張金箔貼的祈福牌,上麵寫著過往人許的心願。
黑牛眼睛發直,心想這鍾要是銅鑄的,那得值多少銀子,要是能偷走,下半輩子就衣食無憂了。可轉念又想,這鍾又大又重,還掛著明晃晃的鈴鐺,要是驚動鄭府上下,肯定跑不掉,說不定還得挨頓打。
這晚,黑牛輾轉反側,滿腦子都是那口鍾。想起兒時聽過的“掩耳盜鈴”故事,突然靈機一動:要是捂住耳朵,鈴聲不就聽不見了?沒人聽見鈴響,不就能偷走鍾了?他越想越興奮,睡意全無。
第二天,黑牛故意在街邊找了個算命老先生,裝模作樣地問運道,想探探口風。老先生說他最近財運臨門,有意外之財,但要小心小人。黑牛暗暗高興,把這看作老先生暗示他去偷鍾。他回家收拾了行囊,帶了幹糧、繩子和麻袋,又去鎮外山裏挖了些泥土,混了水,抹在臉上,給自己搞了身“泥人”偽裝。
到了晚 上,黑牛等到月黑風高,悄悄摸向鄭府。他蹲在牆外,觀察了一會兒,發現府中已經熄燈,隻有亭子裏還亮著一盞孤燈,照著那口令他朝思暮想的大鍾。他深吸一口氣,翻過牆,小心翼翼地向亭子挪去。
黑牛的腿肚子直打轉,心如擂鼓,可還是哆嗦著靠近了鍾。他從麻袋裏掏出那條舊毛巾,攥得緊緊的,貼著耳朵,想把鈴聲擋在外麵。又從懷裏摸出那把從父親那兒偷來的老虎鉗子,鉗子是鐵打的,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能撬動鍾的工具。
黑牛拿老虎鉗子先試著去夠鍾的口部,可鍾太高了,他根本夠不著,於是心想隻能去摘鍾錘上的鈴鐺了。他抱住鍾柱,一咬牙,用老虎鉗子猛摘那鈴鐺。可老虎鉗子一碰鈴鐺,“當啷”一聲巨響,鍾聲震天,引得府裏狗都叫了起來。黑牛腦袋“嗡”的一下,嚇癱在地上。就在這時,鄭府的護院打著手電筒,舉著燈籠,一窩蜂地趕來了。黑牛嚇得渾身發抖,想跑,可腿肚子卻不聽使喚。護院們圍上來,拎著他領口,把他往鄭員外麵前拖。
鄭員外從熱被窩裏爬出來,聽說抓了個賊,還以為是抓了個小毛賊,沒放在心上。可等他看到黑牛,又看到院子裏掛的那口鍾,頓時瞪大了眼睛:“你個毛賊,想偷我鄭家的鍾?”黑牛被嚇得六神無主,嘴張得似盆大,結結巴巴地說:“大人,小的……小的不是有意的,小的隻是想偷個鈴鐺。”鄭員外氣得胡子直抖:“偷鈴鐺?這鍾是我的命根子,你偷鈴鐺,不是偷我的心嗎?”黑牛一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大人,小的錯了,小的不該偷東西,您就饒了小的吧。”
鄭員外想了想,大手一揮:“把他關進柴房,明早送官!”黑牛一聽要被送官,嚇傻了,哭喊著求饒,可沒人理他。護院們把他拖進柴房,他癱在地上,心想這下完了,這輩子就算完了。
黑牛的父親聽說兒子被抓,急得不行,連夜趕來求鄭員外。鄭員外見老頭可憐,又怕把事情鬧大,就讓黑牛給他家白幹一年活,當作補償。黑牛沒辦法,隻能答應。這一年,黑牛天天跟在鄭員外身後,幹各種雜活,白天打水掃地,晚上還得看守那口鍾,連覺都睡不好。
這一年對黑牛來說,真是度日如年。他天天都在後悔,為啥就那麽傻,能想到去偷鍾呢?更傻的是,還去捂耳朵,這不是自欺欺人嗎?他常常望著那口鍾發呆,那鍾在他眼裏,早就不值錢了,成了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第二年開春,黑牛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他發誓再也不幹傻事了,老老實實跟父親學打鐵。起初,他幹啥都不順手,鐵砧被他砸得坑坑窪窪,鐵鉗也讓他不小心夾傷過手指。可他沒放棄,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燒火拉風箱,掄錘打鐵,手上磨出層層老繭,身上的衣服也被火星燒得破破爛爛。
日子一天天過去,黑牛的手藝見長。他打的鐮刀鋒利無比,鋤頭結實耐用,十裏八鄉的人都來請他打農具。他用賺的錢給父親添置了新衣,翻新了茅屋。看著兒子的變化,父親老淚縱橫,拍著他的肩說:“娃,苦盡甘來,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幾年後,小鎮來了個雜耍班子。他們在鎮廣場表演,有變戲法的,有舞劍的,還有個專講古代故事的說書人。那天,說書人講了“掩耳盜鈴”的故事,繪聲繪色,把那個捂著耳朵偷鈴鐺的蠢賊說得活靈活現。黑牛坐在人群裏,臉一下子紅到耳根,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眼淚不自覺就流了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想起當年自己犯的傻,那口鍾,那個鈴鐺,還有被關在柴房裏的自己。他現在才知道,一個人要是連自己都騙,那才是最可怕的。他從泥潭裏爬出來,靠的是那股老實巴交的勁兒和對打鐵的執著,靠的是承認自己的傻,去踏踏實實地改變。
黑牛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軌。他娶了同村的巧鳳,生了個胖兒子。每天,他在自家鐵鋪裏叮叮當當地打鐵,兒子在一旁玩耍,妻子在門口紡線。傍晚,一家人坐在門檻上,吃著粗茶淡飯,談談一天的趣事。偶爾,黑牛會摸著兒子的頭,講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告誡他:“娃,做人得踏實,別想那些不著邊際的歪門邪道,咱靠雙手吃飯,心裏才踏實。”
現在,小鎮的鄉親們都知道黑牛的故事。他們看著他在集市上熟練地打製農具,看著他和和美美的一家人,都感慨萬千。那個曾經的傻小子,如今成了大夥眼裏的能人,可有誰會想到,他曾經那麽糊塗地去偷一口鍾呢?
“掩耳盜鈴”這則古老的寓言故事,通過黑牛的經曆,在小鎮代代相傳,成為後人行事的警鍾。它時刻提醒著人們:自欺欺人或許能蒙蔽自己一時,最終卻會付出沉重的代價。誠實與踏實,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寶藏。黑牛用半生的坎坷,詮釋了這句至理名言。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誡世人,當我們試圖欺騙世界時,首先被蒙蔽的,永遠是自己的雙眼。
喜歡成語故事科普請大家收藏:()成語故事科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