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時間回溯·麵君
字數:6905 加入書籤
天剛剛亮,京城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啟,等候在城外的各色人等井然有序地等著進城。人群中有一輛深夜便抵達,等候於此的騾車。
出示了身份文牒和路引,騾車駛入京城。走了有一會兒,騾車停了下來,一位小廝先行下車往另一個方向而去。
騾車繼續前行,拐過兩條街,進入京城的“萃院街”,也是京城的內城所在地。這裏是朝廷重臣聚居之地。
騾車在一座大宅前停下,宅門上的匾額寫著四個字——【師學翁府】。
騾車繞過正門,來到側門。一人從車上下來,敲門。開門的人一看到來人,驚訝極了,急忙把他引了進去。
【師學翁府】是兩朝帝師翁老的府邸。先皇晚年縱情寵妃,聽信讒言,弄得朝堂上下烏煙瘴氣,家國動蕩,民不聊生。
翁老力挽狂瀾,輔佐當時的太子如今的永明帝,在虎視眈眈的其他皇子中殺出一條血路。保住太子之位的永明帝在翁老和代老將軍的幫助下,順利登基。
之後,翁老退居京師國子監,為朝廷選拔人才,為皇帝分憂,忠義兩全,也因此深得永明帝的信任。
翁老剛起身沒多久,管家就來通稟蔣康寧來了,他大為震驚。他怎麽不知道吏部有傳召蔣康寧進京?
在外為官者無吏部或皇帝傳召,不得私自入京,哪怕蔣康寧本身就是京城人士。翁老馬上意識到蔣康寧這邊定是有大事發生,他立刻去書房。
翁老來到書房剛剛坐定,蔣康寧就到了,身後管家帶著家仆,提著四五個陶罐,還提著一個竹箱。
蔣康寧一進來,行大禮:“康寧拜見義父”。
翁老張口就問:“康寧,你這是出了何事?怎如此冒然進京?”
在官家帶著仆從離開後,蔣康寧說:“義父,孩兒是有要事稟報,此事孩兒不放心交給旁人傳信,故私自進京。”
蔣康寧說著從懷中取出一本厚厚的章程雙手呈上。翁老慎重接過,讓蔣康寧坐,並吩咐下人送早食過來。
蔣康寧幾乎一夜沒睡,看上去卻格外精神。翁老見他氣色不錯,該不是出了什麽壞事,便放心看了起來。
看了幾行之後他驚訝地看了眼蔣康寧,神色間越發認真起來。下人們很快送來茶點吃食,蔣康寧也確實肚子餓了。
見義父顯然沒心思用飯,他也不拘束,自顧吃喝起來。不過煎茶他沒碰,就喝了兩盞清水。
待到蔣康寧吃喝完了,翁老還在品讀,不時拍著桌子叫聲“好,好極”。
蔣康寧叫人來把食盤收下去,又送上府內最好的甘泉水,從帶來的一個竹箱內拿出一套茶具,又拿出一罐茶葉。
翁老看完,雙眼炯炯有神地看向蔣康寧:“好,寫得極好!康寧,你是如何想到的?那些可就是你這上麵寫的茶、酒?”
蔣康道點點頭,說:“義父,孩兒慚愧,這些所想並不是出自孩兒。”
“嗯?怎麽說?”
一早就前來拜訪的翁老的人全部被管家攔在了外麵,隻說老爺有要事在辦,無法見客。
翁老的書房內,茶香嫋嫋。品一口龍井,翁老再一次愉悅地眯了眯眼,感慨:“沒想到一位農家子能有如此的眼界,為父倒是對他好奇了。”
蔣康寧道:“那邵雲安確是個妙人。
他已與魏弘文那邊的鋪子有了來往,我告訴他魏弘文的身份,他卻仍堅持把茶與酒的買賣交給兄長。
隻說他認得我,不認得那侯爺之子,還口口聲聲說要我做他的靠山。”
翁老笑了幾聲:“此人不僅是個妙人,還是隻小狐狸啊。”
“嗬嗬……”
翁老又品了口茶,問:“那酒,你也快給為父斟上一盞。”
蔣康寧無奈了:“義父,您還未早食。”
翁老眼睛一瞪:“那你還不快給為父叫吃的!”
蔣康寧趕緊讓人送早食過來,又親自重新給義父泡了茶。翁老看著那一罐罐茶葉是兩眼放光,又萬分可惜。太少,太少了。
匆匆用了早食,翁老讓蔣康寧趕緊給他倒酒。在他用飯的時候,蔣康寧就先醒著酒了。
品了一口,翁老的眼睛就瞪圓了,看著那一個個裝酒的陶罐就仿佛餓了許久的狼,看到一隻隻肥嫩的羊。
蔣康寧急忙說:“義父,孩兒隻帶了這兩幾罐酒進京,還要送去給皇上品鑒。”
“你怎麽不多帶些回來!”
蔣康寧再次無奈:“孩兒要全帶回來,怕是一文錢也賣不出去了。義父,現在當以為皇上賺錢為主。孩兒保證,明年絕不讓您缺了這茶和酒。”
“你說的!”
“孩兒說的。雲安是孩兒的義弟,少了誰的酒和茶也少不了您的。
不過義父,您現在不能再飲了。這酒飲多了會上頭,您還得幫孩兒麵見皇上。孩兒這回可是私自進京。”
“再飲一盞,醉不了。放心,皇上不會治你的罪。這酒還是太少了。”
“……”
蔣康寧不想說他此時腦袋裏浮現的出的人是岑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老帝師求見,剛下小朝的永明帝立刻宣召。大朝會,老帝師得在場;小朝會,通常都是永明帝宣召官員。
翁老兩手,一手抱著一罐子茶葉,一手提著一小罐子的羊奶子酒,跟著通傳的太監進入禦書房。走在他後麵的一個小太監,提著一個竹箱。
翁老進來後永明帝立刻賜座。翁老兩朝帝師,永明帝能順利登上帝位,翁老與代老將軍是功不可沒。
但兩位老者卻從不攜恩自傲,在永明帝麵前永遠都是那個一心一意輔佐、支持他的忠臣。也因此,永明帝對翁老和代老將軍最為信任。
翁老坐下後就讓殿內的小太監去取專為皇上準備的山泉水,說要泡茶。
永明帝笑嗬嗬地看著翁老,示意太監快去,好奇地問:“朕看帝師今日的雅興極高,是特地來與朕吃茶的嗎?
還巧了,朕剛得了一些好茶餅,正要命人給帝師您送過去。”
翁老把手裏的兩個罐子放到案幾上,賣關子:“皇上,老臣前來是請皇上您品茶的。老臣敢說,皇上的茶肯定沒有臣的茶好喝。”
“哦?朕自認朕手中的乃我大燕最好的茶餅,難道帝師還有比朕更好的茶餅?”
這茶吃的是裏麵的東西,難不成這回要加些別的新鮮東西?永明帝也難得起了好奇心。
翁老笑道:“老臣這回啊,不僅有好茶,還有好酒。皇上勤於政事,偶爾也需閑適一番。自皇上您登基後,老臣倒是再未與皇上您一道暢飲過了。”
永明帝的眼裏浮現一抹淡淡的懷念:“是啊。朕確實許久未曾與老帝師開懷暢飲過了。
既然老帝師您說您的茶與酒最好,那朕定要好好品一品。來人,朕今日有要事與帝師相商,無事不得攪擾。”
“是。”
蔣康寧等在宮外,以他的身份除非皇帝傳召,否則他根本不夠格麵見皇上,即便他是翁老的義子。
蔣康寧突然進京,但凡對翁老和皇上關注的京官權貴很快就得到了消息。特別是蔣康寧進京後翁老很快就進了宮,自然更會惹人揣測這其中的深意。
時已過午,蔣康寧倒也不餓,來之前他就又吃了些東西,知道會等上許久。有義父出馬,這一麵皇上肯定會召見,就是不知會是何時。
邵雲安希望他能拉皇上入夥,蔣康寧對此又何嚐不是躊躇滿誌。若此事真能如他與邵雲安展望的那樣,那……
想到兄長,蔣康寧握了握拳頭。縣令不過是他為官的一塊基石,總有一日,他會位極人臣!
“這位可是永修縣縣令蔣康寧,蔣縣令?”
一位宮內侍從快步走過來,詢問。
蔣康寧精神一震,行禮:“在下正是。”並把自己的身份文牒拿出來。
對方驗過蔣康寧的文牒後交給他,說:“皇上召見,宣蔣縣令入宮,隨我來吧。”
“有勞。”
蔣康寧塞了一個荷包給對方,暗暗深吸了一口氣。
侍從把蔣康寧帶入宮門後走了一段路,把他交給了一位禦前的太監。對方再次確認了蔣康寧的身份文牒沒有問題,讓蔣康寧跟他走。
禦書房內,永明帝手捧著蔣康寧帶回來的那本章程來回翻看,不時說幾句“好,好”。
這本章程是蔣康寧在邵雲安給他一股腦灌輸完了之後,他花了好幾日,用自己的間接,結合朝廷當前的困境與現實情況來寫的。
要邵雲安來說,他就是幫蔣康寧把門給踹開了一條縫,蔣康寧自己去大力推門,推開了一半。
接下去的一半,就看永明帝與朝官如何反應,是願意繼續去推門,還是把剛推開的這半扇門再給它關回去。
永明帝的麵前有三個水晶杯。
一個水晶杯裏飄著好看的蔥綠茶葉;一個水晶杯裏是紫紅的羊奶子果酒;還有一個水晶杯裏是完全舒展開的大朵皇菊。
三個杯子並排擺在一起,煞是好看。
永明帝臉上帶著明顯的滿意,誇讚道:“老帝師,您有個好學生,好義子啊。這蔣康寧所思真是好極好極!”
翁老謙虛地說:“康寧確是我的學生中最聰慧的一位,也是一心為朝廷、為皇上所思。
老臣也不瞞皇上,這雖是康寧所思所寫,卻也同樣是受了這位製茶、釀酒的農家子提點。
這農家子身世淒苦,其遭遇令康寧感同身受,康寧便認了他為異姓兄弟。兩人也頗為投緣,受其影響,康寧才能有如此所思。”
以邵雲安的身份,受到過多的關注,特別是受到皇帝的關注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成為禍事。
所以蔣康寧直言他需要把這份功勞拿到自己的手上,邵雲安也明白這一點,明白蔣康寧這麽做對他百利而無一害。
蔣康寧是半點沒有隱瞞義父,翁老也讚成蔣康寧的做法。但蔣康寧的這份章程上的關鍵要點,又確實是出自邵雲安。
為了避免日後可能會帶來的某些麻煩,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才最為妥當,翁老便在皇上麵前提一嘴邵雲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翁老把邵雲安和王石井的事簡單說了說,皇上便明白為何蔣康寧會看重那兩位農家子了。他也確實沒有過多關注邵雲安的與眾不同。
而對蔣康寧,永明帝這回是不吝讚賞。他也明白為何老帝師說他帶來的茶更好了。這喝過了清茶,再品煎茶……味道過重了。
等到蔣康寧來到禦書房,永明帝又詳細詢問了他關於如何以“新茶”為起點,充實國庫,進而發展民生的構想。
永明帝很缺錢,國庫沒錢,他的私庫裏東西倒是挺多的,都是些瓶瓶罐罐。永明帝缺錢缺到他繼位之後,甚至無錢修繕宮殿,缺到他的私庫都快比他的臉幹淨了。
要問永明帝眼不眼饞恒遠侯府的富裕,那答案絕對是肯定的。但他也隻能眼饞,不能把人家抄家。為此,永明帝每次看到朝堂上隻會爭權奪利,不會真正為他分憂的朝臣就窩火。
每次戶部跟他哭窮,說哪哪哪都需要銀子時,永明帝就恨不得把戶部上下都踢到護城河裏去。現在,終於有人願意真正為他分憂,更是提出了目前看來比較可行的辦法!
心情大好的永明帝午膳都多吃了兩碗飯,完全忘了蔣康寧還在外頭受凍挨餓呢。
等到永明帝想起來蔣康寧,這一場君臣會麵卻是持續到宮門下鑰前。心情大好的永明帝甚至賜蔣康寧陪晚)膳。
永明帝對蔣康寧極為滿意,翁老也是臉上有光。宮門下鑰前,翁老與蔣康寧才離開皇宮。
喜歡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發家記請大家收藏:()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發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