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蔣沫熙

字數:7423   加入書籤

A+A-


    從宮裏出來,邵雲安先去找蔣康辰。
    蔣康辰雖是內官,但因為要替君後辦事,反而多不在宮裏。
    把君後的要求告訴給蔣康辰,邵雲安回府找他親小)爹安撫自己受傷的心靈。
    每天都要進宮,意味著他每天都要早起,他不要啊……
    蔣康辰第二天就把折子遞了上去,君後看得連連點頭,邵雲安苦逼地在一旁如稚兒般寫大字。
    蔣康辰假裝沒看到邵雲安的可憐,垂手站在一旁等候君後的批示。
    脫離了武家的桎梏,找到方向的蔣康辰進步也是神速的。
    再過幾日就是雲龍拍賣行的第一次開張,負責此事的蔣康辰也是格外緊張。
    他把目前準備的事宜一一稟報給君後,君後一邊聽一邊詢問邵雲安的意見。
    等到蔣康辰認真記錄完邵雲安提出的改進意見離開時,邵雲安的“作業”還沒完成。
    京郊的實驗基地,慕容世子和王石井在田間地頭查看。
    為了減肥,慕容世子也是拚了,把鋪蓋都拿到實驗田的田莊來了。
    他也是沒辦法。
    郭子牧為了私房菜館開業,天天在府裏研究新菜式。
    慕容世子一看到那些新菜式就管不住嘴了。
    為了避開誘惑,他隻能遠遠躲開。
    別說他了,羅榮王這陣子每天早起後都要打打拳運動運動。
    他還把王府後院所有的花圃全鏟了種菜,就為了能讓自己更忙些利於減肥。
    郭子牧那麽漂亮,他要再多個大肚腩一身的肥肉,就更配不上人家了。
    為此陳艾很發愁,這一個二個的怎麽都想著減肉,這胖乎點才福泰!
    世子那樣子是剛剛好,王爺就是太瘦了!
    好不容易盼來一個王正君做的一手的好菜,能讓王爺多吃點長長肉,王爺怎麽盡想著減呢!
    慕容世子呢瘦了一點點,也黑了一點點,不像以前一眼看去就是個白胖的發麵壽桃。
    王石井的膚色倒是沒多少變化。
    臉上的疤痕他從來沒有刻意處理過,但天天“好東西”吃著,疤痕還是淡了一些。
    他受傷的那隻眼睛也完全恢複了,如果他不說,誰也不會相信他有隻眼睛曾經瞎過。
    此時兩人在住處喝茶,曬了半天,品一口冷萃茉莉龍井,那滋味真真是舒坦。
    在此,兩人都十分感謝蔣沫熙弄出的硝石製冰和邵雲安提供的冷萃茶方子。
    這大熱的天,這冷的茶喝起來別有一番滋味還消暑。
    擦了擦腦袋、脖子上的汗,慕容世子又解開兩顆口子。
    他胖,汗出得凶,最怕在大熱天出門。
    王石井給他斟滿茶說:“你別去田裏了,我一個人去就成了。等我走了你再去田裏忙。”
    慕容世子卻是邊擦汗邊說:“這是皇上給我的第一個差事,我豈能躲懶。”
    正說著,一位將軍府的仆從走過來行禮後說:
    “侯爺、世子殿下,瑞正君派人傳話,要侯爺與世子殿下回京參加拍賣會。”
    王石井:“知道了。”
    仆從退下,慕容世子驚訝:“這就要開了?”
    慕容世子還是從郭子牧嘴裏知道邵雲安向君後提議開拍賣會的事,他想著還要一陣子呢。
    王石井道:“應該是準備好了。拍賣會過後我跟雲安也該回村了,也不能一直拖著。”
    慕容世子頓時躍躍欲試:“那咱們趕緊回去吧,我也去見識見識。”
    兩人回到京城已是傍晚,都是直接回府。
    王石井進門先去給長輩們請安,長輩們也知道他累了,讓他趕緊回屋用飯歇息。
    邵雲安親自下廚給王石井攤了餅,炒了四個菜,做了一個湯。
    吃到了自家媳婦兒做的飯,王石井滿足地舒了口氣。
    吃慣了媳婦兒的手藝,在京郊的這陣子每頓飯都吃得不香,果然由奢入儉難啊。
    “青哥兒他們呢?”
    空檔,王石井問。
    “青哥兒在屋裏讀書,妮子跟姐姐玩去了,熙哥兒不知道。”
    “嗯?”
    王石井詫異。
    邵雲安把蔣沫熙要錢買人的事說了,道:“他先是跟我小爹要了兩個人,後來又要了10個。
    我小爹還問我他要那麽多人做什麽。我隻能說他是想幫著安置傷殘士兵。
    我這幾天都要去宮裏練字,隻有晚上能見著他,他還要去空間學習。
    我也沒問,問也是白問。”
    代家管著許多傷殘離開軍中的將士,這些人並不是老將軍在管,而是沈彬、粟辰逸、代瑩茹和代明戈在管。
    粟辰逸愛屋及烏,對蔣沫熙、王青和王璟妍都是當親孫子、孫女對待。
    蔣沫熙要人,粟辰逸就給他了。給了之後他也沒有去多問那些人蔣沫熙做什麽。
    聽媳婦兒說完蔣沫熙的情況,王石井蹙眉。
    邵雲安也有些擔心:“武簡大哥的事對他的刺激很大。
    他又不是一般的孩子,我真有點擔心他心理上會不會有什麽偏激。”
    “我找他談談。”
    “也好。”
    京城的一處隱秘的宅子內,蔣沫熙麵無表情地看著被打得血肉模糊的一個人。
    對方無聲無息地趴在長凳上,血水從他的背部、臀部湧出,明顯是剛受了杖刑。
    蔣沫熙從粟爺爺手裏要來的全是軍中退下來的將士。他們即便身有殘疾,那也是將士。
    蔣沫熙接收了永明帝賜下的上百名匠人,這些匠人難免會欺蔣沫熙年幼。
    結果蔣沫熙二話不說讓從粟爺爺那邊挑來的人行刑,先打死一個刺兒頭再說。
    剛剛還叫囂著“做不了”,說蔣沫熙一個小娃什麽也不懂的刺兒頭就這樣被打死了。
    其他匠人們各個麵色發白,再不敢小看一個半大的孩子。
    蔣沫熙麵無表情地看著那百名匠人,嘴唇張開,冷漠的字吐出:“死,還是,活。”
    “主子開恩,主子開恩!”
    第一個匠人跪下求饒,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所有匠人全部跪下磕頭求饒,誰也想不到不過是一個孩子竟會如此的冷血。
    蔣沫熙從懷中掏出一張紙往後一遞,他身側站著的少了一隻耳朵的男子伸手接過。
    殺過不知多少胡人的他都為蔣沫熙的舉動而心驚不已。
    “念。”
    男子展開那張紙,念了起來。
    蔣沫熙說話不利索,他也懶得說話。他要做的事都寫在了紙上。
    想要活命,就乖乖聽話、聽他的吩咐,不要有別的心思。
    等到男子念完了,蔣沫熙抬抬下巴:“進去。”
    匠人們先是不明白他的意思,男子出聲:“主子讓你們進去,該做什麽去做什麽!”
    “是,是……”
    匠人們沒有人敢拖延,被嚇得腿軟的他們彼此攙扶著站起來,忙不迭地進入一個個小屋。
    那裏是他們接下來的一生都要賣命的地方。
    蔣沫熙又看向地上血都要流盡的人:“拖走。”
    獨耳男子招呼兩名同袍把那人拖走。
    蔣沫熙:“管好,嘴。”
    站在一旁剛剛得到新差事不久的兵卒們立刻行禮。
    蔣沫熙的手段同樣令這些上過沙場的士兵心驚,又隱隱有些敬佩。
    跟著這樣一位新主子,或許真的能再找到一條活路。
    ※
    拍賣會開始前,王石井終於“逮住”了神出鬼沒的蔣沫熙。
    兩人進行了一場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對話。就是邵雲安都不知道他們兩個人說了些什麽。
    王石井說這是他和蔣沫熙之間的秘密,他答應蔣沫熙為他保密。
    蔣沫熙保證,他不會做出任何會危害到自身以及家人的事。
    他要讓自己變得強大,他要給他爹和小爹報仇,其餘的,王石井就沒有透露了。
    對此邵雲安能做的就是沉默,還有在蔣沫熙需要錢的時候無條件的支持。
    蔣沫熙是神童,又是一個絕對有自己想法的神童,絕對不能用親情去逼迫他。
    如果說武家對蔣康辰和蔣沫熙的所為隻是斬斷了蔣沫熙日後與武家的關係;
    那武家對武簡的下毒就是徹底招致了蔣沫熙對他們的恨意。
    惹了皇上,惹了蔣沫熙,邵雲安隻能在心裏請武家自求多福了。
    拍賣會這天,收到請帖的人誰都沒有怠慢。
    拍賣會定在巳時,也就是上午9點鍾。
    不過有人一早就過去等著了,想先睹為快,看看到底是怎麽個拍賣法。
    拍賣行第一次開張,京城有些地位的人都收到了“雲龍拍賣行”的請柬。
    在京城雲集的各國商人也收到了請柬。
    而這樣一張請柬在外的價格已經炒到了千兩銀子一張,但也是有價無市。
    誰也不會傻缺地把自己手上的請柬拿去賣了。
    安國侯府也收到了請柬,雖然君後恨不得把安國侯府滿門抄斬,但現在還需要維持一定的麵子。
    此刻,雲龍拍賣行門口是車水馬龍。
    公侯世家收到的是金字請柬,一進門就被侍者迎到了二樓的雅間。
    雅間對著一樓大廳的拍賣場,由紗簾隔著。其餘的人全部都在一樓大廳內對號入座。
    羅榮王府的四人下了馬車,立刻就有人迎了上去。
    很多人都盯著被羅榮王牽著的郭子牧。
    聽聞羅榮王準正君有著傾城之姿,因此才總戴著麵具遮著臉。
    此時一看果然如此,更是引得眾人好奇不已。
    郭子牧微微低著頭,羅榮王一手放在他的背上,以一種保護的姿態。
    與前來問安的人簡單回了幾句,羅榮王就先帶著郭子牧和慕容暉上樓了,留世子在後麵應付。
    侍者沒有帶羅榮王去二樓,而是上了三樓。
    一進三樓正對著拍賣台的最大的雅間,羅榮王驚訝:“皇上?千歲?”
    羅榮王的聲音不高,並沒有引起樓下人的注意。
    雅間內,永明帝和君後都是一身微服出行的裝束,顯然並不想別人知道他們來了。
    “皇叔莫多禮,快坐。”
    永明帝口吻輕快地招呼,郭遜引著羅榮王和郭子牧坐到了皇上的下首,慕容暉坐在後麵。
    君後開口:“拍賣行頭一回開張,皇上與本君都好奇得緊。聽蔣康辰說今日有不少稀罕東西拍賣。”
    羅榮王笑嗬嗬地說:“皇叔今日就是帶子牧和世子來開開眼,看看這拍賣行到底是怎麽回事。熱鬧就不湊了。”
    永明帝笑道:“朕也是來開開眼。這拍賣行賣的東西可都是要競價的,朕可沒多餘的銀子跟人家搶。”
    說著,永明帝還朝下方大廳努努嘴,真正有錢的都在那兒坐著呢。
    羅榮王哈哈笑,郭子牧也沒忍住。君後搖搖頭,也不說皇上慎言了。
    永明帝最喜歡跟臣子哭窮,也從不避諱。
    他和君後這次出來,君後倒是從自己的私房裏拿了一萬兩銀子,永明帝卻是一個子兒都沒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