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糖的意義

字數:6429   加入書籤

A+A-


    暫定與陳三禮做珍珠生意,至於紅珊瑚,邵雲安也算是半個環保人士,他覺得不必過於追求。
    陳三禮如果弄來了,他們就順帶做一些小首飾,但不必特意去大斯國進貨。
    定下要的東西,邵雲安與王石井就走了。
    邵雲安帶走了陳三禮手上的所有脆鐵器皿和礦石,珍珠他挑了幾顆成色好的黑、金、白三色,也是送給家中女眷。
    陳三禮給他換的貨物裏有紅珊瑚和水晶,他就沒拿陳三禮的。
    陳三禮這邊的珍珠邵雲安也不算白拿,他已經給廣南府的知府鋪了一份掙大錢的路了。
    陳三禮是說什麽也不要他給錢,還把他自己手裏所有的花膠都送了出去。
    唯一的小小要求就是,瑞郡郎用這東西燉的雞湯能否給他嚐嚐。
    夫夫兩人告別陳三禮,帶著好幾車東西回村,車上,兩人誰都沒說話。
    回到別院,邵雲安讓燕浮生帶人先卸貨,他和王石井給長輩們請安後先回屋換衣裳。
    進了屋,王石井就急忙說:“媳婦兒,這是那花紋鐵嗎?”
    邵雲安:“不確定,你去電腦裏查查看我有沒有保存相關的資料,你還記得是在哪本書上看到過的嗎?”
    王石井:“大概記得,我去找找。”
    邵雲安把王石井送入空間,接著揚聲:“虎哥——!!”
    “嗷嗚——!”
    喂虎哥喝了一滴靈乳,邵雲安摸摸虎頭:“去抓隻鹿,突然想吃了。”
    虎哥的大腦袋蹭了蹭邵雲安,轉身就跑了,身姿那是相當的矯健。
    反鎖了門,邵雲安也進了空間。
    空間裏,王石井坐在桌前在電腦儲存的資料裏找有關花紋鐵的資料。
    邵雲安走過去拍了拍王石井,讓他搜“烏茲鋼”、“大馬士革鋼”。
    果然,搜“花紋鐵”沒搜到太多相關的內容,搜這兩個就出來了一大堆文檔。
    王石井一邊對照文檔上的內容查看手裏的花鐵礦和成品器皿,一邊在他看過的書中翻找。
    邵雲安則去他的藏品裏翻出兩把“大馬士革刀”,這是他去當地旅遊時專門買的,印象深刻。
    邵雲安買的這兩把“大馬士革刀”都是“近代”工藝打造的。
    古老的真正意義上的“大馬士革刀”也不是他一個遊客能買到的。
    但對照了花紋,還有圖片上可以打造烏茲鋼、大馬士革鋼的礦石模樣,與花鐵礦十分相像。
    邵雲安提議:“井哥,要不你實驗實驗吧。文檔上說了要這麽加工,具體能不能行也不知道。
    如果這確實就是書上說的‘烏茲鋼’,咱們也確實能解決質地脆的問題,那這就是戰略物資了!”
    王石井嚴肅地點點頭,說:“我也有此意。若當真是書上說的花紋鐵,那咱們就有可能打造出鋒利的兵器。”
    邵雲安:“行,那你就在空間裏實驗,需要什麽我們想辦法去弄,實在不行就求助皇上。
    反正不管能不能成,回去咱們也得跟皇上說一聲。”
    有國家機器出麵,那肯定比他們單打獨鬥效率更高。邵雲安還想著說不定還能問問熙哥兒呢。
    王石井表示同意。
    留王石井在空間學習,邵雲安出去了。
    他先去廚房,教王玉梅怎麽泡發花膠,什麽情況就是泡發好了。等泡發好後他再來教王玉梅怎麽清洗。
    可藥用的兩種花膠他留了下來,這玩意兒太難得了,多囤點!
    接著,邵雲安去了老夫人那邊,老夫人正坐在羅漢床上休息呢。
    邵雲安走進來,跟著他進來的丁氏、葉氏手上是大包小包。
    老夫人看到他就露出了笑臉:“不是說去看大斯國的貨了嗎?看完了?”
    邵雲安:“看完了。”
    讓葉氏去把小爺爺、小爹、翁師姐和翁洛桐都喊來,邵雲安在老夫人對麵坐下說:
    “奶奶,陳三禮這回幫著帶回來不少好東西,咱們來看看。”
    老夫人笑嗬嗬地說:“好。”
    幾人過來後,邵雲安把東西一一展示出來。
    他對大斯國的器皿擺件不感興趣,不過還是拿了幾個回來,給家裏人拿去當個紀念品。
    陳三禮給換到的珍珠、珊瑚、水晶,還有邵雲安從陳三禮手裏又拿走的這些,邵雲安都不打算賣。
    他把黑珍珠和水晶如何搭配這麽一說,果然老夫人和翁瑤也覺得那樣好看。
    等他把珍珠各種顏色的寓意一講,老正君都想戴一顆了。
    邵雲安在翁洛桐的耳垂下比了比金珍珠,也挺好看的。
    小姑娘不要戴那種太大顆的,小巧一些再搭配寶石,俏皮中盡顯富貴。
    紅珊瑚可以做胸針、做戒指、做耳墜,也能做簪子。
    邵雲安一邊給大家看他帶回來的珠寶,一邊說做些什麽首飾好看,基本上家裏的每個人都算上了,包括翁瑤和翁洛桐。
    說起陳三禮把那麽有價值的魚膠拿去喂雞,老夫人和老正君都皺了臉。
    邵雲安也直說了,這幾天家裏就做魚膠吃,讓大家都補補。
    翁瑤第一反應是去看自己的腰,想了想,還是把話咽下去了,實在不行回京城再少吃點。
    從大斯國換來的東西,邵雲安也不打算在縣城這邊銷售,一切都等回京再說。
    晚上,家裏吃了鹿肉,還做了燉鹿筋。虎哥獵來的新鮮鹿,鹿筋燉了一個下午就能吃了。
    不過天熱,吃鹿肉太燥,邵雲安讓廚房煮了涼茶給大家祛火,他還煮了菊花茶。
    晚上,吃飽喝足的眾人坐在後院看夜空,快八月十五了,月亮也在朝圓盤發展,鄉試也已經開始了。
    邵雲安嗑著剛炒好的五香瓜子,很是悠哉地說:“下一茬的葵花籽咱們做焦糖味的。”
    老夫人來了一句:“這村子裏就是安靜、舒坦。”
    老正君點點頭:“是啊,多少年沒這麽安靜過了。”
    翁瑤也看著天上還不夠圓的月亮,思緒萬千。
    邵雲安看了眼身邊的小爹,抓了一把瓜子塞過去:“小爹,明年咱們去邊關,跟爹和大哥一起過中秋。”
    粟辰逸笑了,隻說了“好”。
    對邊關的將士們來說,與家人一起過節都是奢侈的念想。
    但此刻,粟辰逸是真的很想他們一家能一起過個節。
    翁洛桐出聲:“安叔,這個瓜子真好吃。”
    邵雲安:“好吃吧,咱們回京後也種上,瓜子也可以做點心呢。”
    翁洛桐:“真的嗎?”
    她想象不出。
    邵雲安:“真的,下一個向日葵取了瓜子咱們就做。”
    翁洛桐:“安叔,我想和你學。”
    “好啊。”
    翁瑤嘴角含笑地看著女兒的笑顏,心裏想著她也跟著一起學,然後讓人送去府城給康寧嚐嚐。
    京城,安公公又接到宮中的一個任務,就是讓他找“甜菜”。
    據說這種“甜菜”的根莖含糖量很高,可以製糖,但這東西似乎來自外邦,燕國本土沒有。
    得了這一任務的安公公就開始琢磨了,這東西很可能是瑞郡郎想到的,不然君後怎麽會好好知道“甜菜”這種東西。
    安公公沒有像燕窩那樣去大張旗鼓地找,而是派人私下裏去打聽。
    燕子窩這種東西,誰也想不出能有什麽用;找“甜菜”不能說它甜,得說它好看,好吃!
    宮裏給的信息這甜菜的根莖是紅色的,可做觀賞,也可做菜。
    安公公讓手下去番邦商人那邊去問,也是說想找一些具有番邦特色的菜來琢磨些新的菜式。
    最好是模樣奇特,長得好看的,不拘是葉子好看,還是根莖好看。
    北方地區最合適種植的產糖作物就是甜菜。
    糖不單單是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經濟物資;糖在世界貿易和曆史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邵雲安寫給永明帝的信上詳細說明了糖的製作技術將會對整個燕國所能帶來的影響。
    砂糖製作工藝不是簡單的技術,而是可以操控燕國對周邊以及海外國家經濟的一種戰略性物資。
    不要低估人們對糖,對甜食的追求。
    在沒有成熟的製糖技術,沒有大量的糖可以被生產出來之前,糖就是當之無愧的奢侈品。
    邵雲安甚至還能清楚地記得小時候他能吃到一塊糖是多麽的難得。
    糖的背後勢必是權力與財富的體現。
    所以製糖這件事,廣南府可以提供原料,甚至可以以此來增加收入。
    可製糖的技術,卻是要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至少短期內是不能讓私人涉足的。
    所以製糖的地方隻能放在京城,廣南府可以增加甘蔗的種植,可以擴大糖漿的出售。
    甚至朝廷可以在敕南府建造製糖廠,這樣可以更快捷地利用廣南府的糖漿。
    可製糖的技術,邵雲安隻能交給永明帝和他信任的人。就是趙河,邵雲安都不能教他。
    京城的信再一次送到了邵雲安的手上。
    這回,永明帝讓邵雲安盡早回京不是為了君後,而是為了這製糖之術。
    永明帝是皇帝,有邵雲安的那封信,他略一深思便能明白這製糖意味著什麽。
    前有茶、酒;後又有糖……試想永明帝這位帝王會有怎樣的豪情壯誌。
    這邊,王石井也不天天去縣裏了,趙元德跟著他跑了這麽多天也能擔事了。
    有需要他出麵的,趙元德就來找他。
    王石井每天露麵跟長輩們吃個飯就去後頭忙去了,長輩們也不問他在忙什麽。
    村中,忠王氏祠堂的地址也選好了,趙村長正在組織人手建造。
    這祠堂不是說蓋個房子就夠了,那是有講究的,王石井9月就要回京了,是趕不上了。
    不過他明年年初回來製茶的時候應該能趕上建好的“忠王氏”祠堂。
    到時候他會帶著王青和王璟妍一道回來開祠堂,要舉行一係列的祭祀活動這祠堂才算是正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