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魯國公府的女人
字數:7297 加入書籤
粟瑾瑜高高興興地走了,二房這邊可隻有他一個人收到了請柬呢。
粟瑾瑜走了,粟瑾安和粟瑾塍去見母親。
魯國公夫人蘇氏已經從老夫人那邊回來了,就在房中,兩個兒子前來她是一點都不意外。
若這兩個兒子不來,她還會派人喊他們過來一趟。
兩個兒子一進來,蘇氏就問:“你們可拿到瑞郡郎派人送來的請柬了?”
兩人:“拿到了,母親。”
粟瑾安:“我和瑾塍來見母親就是為了此事。”
說著,他把兩份請柬放在了母親手邊的方桌上。
蘇氏拿起兩份請柬仔細看過後,臉上帶著幾分愉悅地說:
“大房這邊隻有你兄弟二人收到了請柬,瑾塍,你明日可別亂跑。”
粟瑾塍規規矩矩地說:“我已經跟大哥說了,明日哪都不去,屆時跟著大哥和瑾瑜堂弟一道過去。
娘,瑾瑜堂弟說二房隻有他一人收到了請柬,那三房有人收到嗎?”
粟蘇氏微微笑道:“咱們國公府隻有你三人有。”
“啊?這是為何?”
粟瑾塍詫異,大房、二房都有,三房怎麽會沒有,至少也得有一份吧?
粟瑾安不出聲,蘇氏卻是問:“瑾安,你可知這是為何?”
粟瑾安沒先說他怎麽想,而是先說邵雲安認親回來後為何不與魯國公府往來。
粟瑾安看得很明白,邵雲安與魯國公府不親近不是因為對方眼高於頂,而是多種原因。
首先魯國公府當年與三叔粟辰逸之間的恩恩怨怨就是其一。
雖說三叔收回了斷親書,可認真說來,這親和斷了也差不了多少了。
三叔與魯國公府都沒多深的牽扯,遺失在外十多年才剛剛回來的邵雲安又怎可能與魯國公府親近。
其次,邵雲安深得君後疼愛,他自己本身也事務繁多,他連自己的侯府都沒時間回去又何況來一個陌生的外家。
更別說他的親外翁、親外婆早就過世了。
瞧他出宮後去的地方,不是帝師府就是王府,都是與他關係親近的。
有蔣康寧在,邵雲安怕是回京前就與帝師府有所聯係了。
而魯國公府與將軍府,或者說與三叔的關係緩和,還是因為祖父去世前拉著三叔的手懇求。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無論三叔當時心裏是怎麽想的,那種時候他都隻能收回斷親書。
要不是後來母親一次次主動向三叔表現出親近,怕認親宴那天三叔都不會讓魯國公府的人露麵。
聽長子分析完,蘇氏滿意地點頭說:“你倒是知理。”
粟瑾塍不插嘴,認真聽大哥和母親說話。
分析完的粟瑾安卻沒有回答母親的那個問題,而是問:“母親,書函表弟的事您可知道?”
蘇氏麵上的笑容淡去,說:“書函那孩子不懂事,老夫人疼他,想為他出麵。
我勸了勸老夫人,這事便就罷了。書函不是粟家的人,自有你姑姑去管教。
我已跟二房、三房那邊敲了邊鼓,管束好各家的爺們兒,莫要昏頭昏腦地做些不知禮的事。”
這回粟瑾塍沒忍住:“母親,祖母竟然就算了?我以為祖母肯定又要為書函表弟出頭。”
蘇氏淡淡道:“老夫人再疼他,他也是汝家的人。老夫人總不能為了一個外姓人去得罪王正君和瑞郡郎吧。”
再者,邵雲安剛剛不用進宮,汝書函就忙著給他添堵,要宮裏的那位怎麽想?
宮裏的那位現在可不是以往了。
以前,那位是鳳體違和,很多事有心無力;現在……那位曾經可是在戰場上跟著皇上殺進殺出的人。
麵對婆母偏心無禮的要求,蘇氏沒有一上來就說不行。
她隻是為難地對婆母說,原安國公府的老夫人如今出不得府門;
她怕自己去找了瑞郡郎,下一個不得出府門的就是她了。
這事兒恐怕還是隻能自家夫君出麵更靠譜些。
涉及到了兒子,再想想瑞郡郎名聲在外的“悍名”,粟老夫人便不作聲了。
兒媳婦被罰倒是無妨,萬一影響了兒子的爵位那就糟糕了。
粟老夫人再疼女兒和外孫,也不敢輕易去拿整個國公府的前途去賭。
誰知道邵雲安脾氣上來能做出什麽,那就不是一位能按常理去揣測的人。
輕鬆擺平了婆母的蘇氏當著婆母的麵讓人給小姑子母子送了些東西以表安慰。
婆母麵色好看了,蘇氏也就全身而退回來了。
不想多談那一對不懂事的母子,蘇氏又道:“瑾安,你還沒回答娘剛才問你的呢。”
※
邵雲安被放了幾天假,粟辰逸卻是進宮看望君後去了。
君後有孕,雖說還未對外宣發,但既然已經知道了,粟辰逸就不能當作不知道。
粟辰逸當年懷兩個孩子的時候代明榮都不在他身邊,他獨自一人忍受了孕期的種種不適還有生產時的孤獨。
好在他本就個性堅強,從來沒有因此埋怨過代明榮。
隻是後來邵雲安丟失,痛不欲生的他十二年裏一直都很苦悶,傷身了不少。
現在兒子找回來了,在兒子的調理下,心情愉快的他身體也恢複了許多。
粟辰逸進宮就是為了君後的這一胎,他畢竟有經驗,最適合向君後傳授。
粟辰逸回來後就開始為君後準備一些孩子出生後要用的東西了。
等到君後生的時候他再送進來,也免得提前送進來染上什麽醃臢。
君後也是有頗多問題要問粟辰逸,兩人一直聊到用了午膳君後要午休了,粟辰逸才從宮裏出來。
傍晚,粟辰逸從回來的兒子嘴裏得知今天“卿願”的事,他的第一反應是:“這孩子怎的如此不懂事?”
邵雲安:“小郭哥說他在魯國公府挺受寵的。”
粟辰逸沒好氣地說:“果然是粟琳蓉會養出的兒子。”
隨後邵雲安就從小爹嘴裏知道了汝書函的生母,他這位名義上的表姑的八卦。
粟老夫人隻有一個嫡女,自幼嬌慣,可以說是要星星不給月亮的那種。
而這位粟大姑娘也不負爹娘的溺愛,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紀,她要死要活地看上了大理寺少卿之子汝士林。
這位汝士林不僅已經成親,人家嫡子都五歲了!
汝士林娶的是男妻,無妾室、無通房,夫夫二人感情極深。
粟琳蓉不管這些,她以死相逼家中二老,揚言哪怕是做妾也要嫁。
她說做妾也要嫁,但國公府大房的嫡女怎能去給人做妾。
當時還健在的前魯國公麵對女兒的哭求和夫人的讓步,拿國公府的地位施壓。
最終,逼得那汝士林以平妻的身份娶了粟琳蓉進門。
粟琳蓉這樣硬生生地介入進來,汝士林的心裏又豈會好受。反正人娶了,那要怎麽對待就是他的事了。
粟琳蓉嫁進汝家不得丈夫的疼愛,幾乎夜夜獨守空房,她就回家哭鬧,兩邊都被她攪的不得安生。
後來魯國公府落難,汝士林的父親去了趟粟家,沒多久,粟琳蓉帶著兒子和離歸家。
永明帝登基,粟家重回公爵位,粟琳蓉鬧著要回粟家。
汝家卻是直接參了粟家一本,說他們以權謀私,德不配位。
粟琳蓉重回汝家的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魯國公府也沒有因此去找汝家的麻煩。
之後汝士林申請外放,帶著自己的妻兒去外地做官,也沒有回京的打算。
永明帝恢複粟家的爵位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量。
可要他這個皇帝為粟家的一個拎不清的女兒去為難臣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魯國公也深知此事,所以他沒有去報複汝家,也沒有支持妹妹再回汝家。
反正魯國公府養得起兩個人,妹妹要住在娘家就住。
聽小爹說完,邵雲安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感慨:“這魯國公倒是個好兄長?”
粟辰逸一語道破:“大房的老夫人心疼女兒,身為國公,他總不能要人家說他不孝父母,不護弟妹。
再者,這是內宅的事,婆母要接女兒回來,不管兒子願不願意,外人也都隻會說媳婦兒的不是。
蘇氏是大房長媳,是國公夫人,她心裏再不願意麵上也不能表露出來,對外還必須做出疼惜小姑的樣子。
魯國公府與咱們將軍府的情況不同,咱們是家中的男人大都在邊關,一家子人住在一起才好有個照應。
你姑姑又是個明理的人,從不會為難兄嫂,這麽些年家中也多虧有她在。”
邵雲安深表同意:“姑姑是不一樣,大伯母要管家,您又是男兒媳。
有姑姑在,至少奶奶那邊您和大伯母可以少操些心。”
粟辰逸:“可不是。家裏的小一輩,你姑姑也是操心不少的。
你奶奶以前生病的時候,都是你姑姑在床前伺候。”
說來粟辰逸也隻是魯國公府二房的人,繼母有自己的兒女,不缺人孝順。
他一個外嫁的,親生爹娘早已過世,他就算不回魯國公府別人也說不得什麽。
粟辰逸不會讓自己的兒子為了什麽麵子就卷入魯國公府的那一攤子人情世故和麻煩中。
從小爹這裏得了準信,邵雲安就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了。
對京城的世家來說,彼此間不是特別保密的消息會傳得很快,尤其是這內宅的事。
汝書函在卿願訂桌被邵雲安當場駁了麵子的事很快人盡皆知。
粟辰逸還沒從宮中回到將軍府,魯國公府大房的兩位嫡少爺和二房的嫡少爺收到請柬的事也傳開了。
且不說魯國公府的三房那邊是什麽反應,汝書函把自己關在屋裏撕碎了整整一本書。
晚上慕容世子回來的時候還特別去了趟青竹院,問這件事可要他出麵。
魯國公府的一個外姓少爺來為難王正君,慕容世子可不打算慣著對方。
羅榮王好脾氣地說:“不用你出麵,雲安在呢,沒讓王正君受委屈。改日見了魯國公,父王跟他說一聲就行。”
同在京城,羅榮王和慕容世子也清楚魯國公府的這位姑奶奶的過往。
慕容世子還沒吃飯,羅榮王讓人去小廚房把留給世子的飯菜拿過來。
羅榮王在東屋跟世子說話,順便陪世子再吃一點,郭子牧在堂屋這邊看賬本。
這個時候廣南府的柚子開始收獲了,陳三禮會弄一批柚子送到京城,廣南府那邊也會有貢品送過來。
郭子牧和邵雲安已經把柚子茶的事提上了日程,郭子牧在琢磨拿多少本錢出來。
有腳步聲,郭子牧抬頭,露出笑容:“回來啦,吃完了?”
羅榮王:“嗯,世子都吃完了,回屋歇著去了。廣福又跟我念叨了,說世子太瘦了。”
郭子牧噗嗤笑了,起身去給羅榮王拿衣裳,羅榮王接著說:“世子問要不要他出麵,我說不用。”
郭子牧道:“雲安已經駁了魯國公府的麵子了,我沒什麽的。
雲安明日還要跟那邊的吃飯,以後應該不會再有這樣的事了。”
羅榮王道:“嗯,我知道,我也這麽跟世子說了。”
心裏,羅榮王則道,魯國公府的小子不懂事,魯國公不能不懂事。
這件事說大不大,但怎麽都是自己放在心裏疼的人,不能叫人這麽沒規矩。
當然對著郭子牧,羅榮王肯定是不讓他操心的。郭子牧想的簡單,羅榮王就讓他繼續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