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解縉殿試發現陳近南假身份

字數:8519   加入書籤

A+A-


    時間在解縉既煎熬又期待中悄然流逝。
    眼看殿試將近,解縉終於等到了解脫的一刻。
    當然,也沒人再頻繁請他吃飯了。
    然而,為了“紀念本科會試”,臨考前一天,解縉依然在青樓繼續狂歡。
    清晨時分,解縉才匆忙披上書童從客棧帶來的預備官服。
    他抹了把臉,勉強振作精神,隨即趕往禮部。
    今天的考試與往常不同,有許多規矩要遵守。
    首先,所有人需到禮部報到集合,聽候禮部官員宣讀相關規則。
    實際上,接下來便是入宮參加考試。
    盡管這些年輕人已獲準穿上預備官服,但他們中的多數人的家族或許從未有人上過朝或進過宮。
    即便未來他們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機會,眼下,他們依然是需要禮部官員反複叮囑的新手。
    禮部官員的壓力可想而知,畢竟一切都有連帶責任。
    如果這些年輕人在宮了差錯,他們也難辭其咎。
    更何況,本屆恩科不斷,禮部上下都如履薄冰,生怕有考生心懷叵測,將矛頭指向禮部甚至皇帝。
    好在目前情況還算平穩。
    訓話結束後,眾人開始前往皇宮。
    在宮門外,學子們列隊等候。
    身為會元的解縉自然站在前列。
    然而,此刻的他臉色蒼白,眼眶泛青,嘴唇幹裂,雙腿微顫,顯得有些狼狽。
    盡管如此,他身後的學生們即便置身皇宮之中,看到解縉的樣子,依然低聲議論:
    “嘖嘖,這就是那位帶頭讓大家都懈怠的牛人啊,看這副模樣,像是剛從青樓出來的,厲害!”
    “理政兄,可別小瞧了解大紳,人家可是我們的會元呢!”
    “沒錯沒錯,我們都被這家夥的懶散言辭影響,差點名落孫山,而他卻偷偷摸摸成了會元,真是不得不服啊!”
    “是啊,看看人家,殿試就在眼前,還能天天泡在青樓裏。
    ”
    “……”
    聽到身後傳來的一陣陣戲謔之聲,解縉恨不得立刻喊冤。
    可他不敢!
    畢竟,這事確實是他的錯。
    真不知道這事什麽時候才能結束。
    總不能一直這麽記恨下去吧!
    但目前,解縉一句話也不敢說。
    乖乖地站直身體,接受完宮中禁衛的盤查後,他昂首走進禁宮。
    所有考生都是首次入宮,盡管之前講過不少規矩,但在年輕人的心性下,他們還是忍不住好奇地打量四周。
    禁宮給他們的第一印象便是莊重。
    無論是紋絲不動如木樁般的禁軍將士,還是低頭疾走的太監宮女,整個禁宮靜得隻能聽見風聲和腳步聲。
    遠處的大殿矗立在那裏,宛如洪荒巨獸橫臥天地之間。
    僅僅它那莊嚴肅穆的氛圍,便讓人不由生出敬畏之情。
    原本還在低聲交談的考生,此刻大氣都不敢喘。
    一個個垂頭喪氣,乖巧得像鵪鶉一樣。
    陪同的禮部官員見狀,笑著搖搖頭。
    果然如此!
    他自己年輕時又何嚐不是這樣?
    這沒什麽不好!
    至少讓他們懂得敬畏和規矩,未來之路或許能更順暢些。
    踏著平滑的石階,考生們緩緩走向大殿。
    然而,有些人已經開始發抖了。
    他們緊張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傻子都能猜到他們即將麵對的是何人。
    那是異族王朝、建立華夏正統、整頓天下的大明開國皇帝——洪武帝。
    更何況,除了皇帝,殿前還有諸多文臣武將在等著他們。
    要知道,平日裏別說見到皇帝,單是眼前這些大臣,他們想見一麵都難。
    畢竟,能站在這裏的,哪一個不是厲害角色?
    別以為他們平時對朱元璋卑躬屈膝,就認為他們是好人。
    其實,那不過是“做官之道”罷了。
    看吧,平日裏最膽大的解縉,現在也覺得頭皮發麻。
    更倒黴的是,他走在最前麵,待會兒第一個受到“視覺衝擊”的肯定是他。
    此時,解縉心裏真的想著能不能稍微退後一點。
    他才不到二十歲,這次科考不過是為了體驗一下,嚐嚐味道罷了。
    才學不夠,品行也不算端正,一路靠運氣走到這裏……
    怎麽就讓他高中了呢!
    實在沒道理。
    不管解縉心中如何不滿,他即使全身緊繃如木頭,腳卻不能停。
    終於,眾人來到大殿門口。
    這時,輪到禮部官員登場了,考生不能隨便闖入。
    平時連其他正經官員和大臣進殿都要報告,他們這些連正式官職都沒有的人,怎能例外?
    禮部官員立刻高聲喊道:“今科殿試考生求見!”
    片刻後,殿內傳來尖銳的聲音:“傳今科殿試考生入殿!”
    “遵旨!”
    禮部官員大聲回應,然後轉身領著考生步入大殿。
    此刻,大殿中已擺好桌椅。
    案幾上早已準備好筆墨紙硯。
    顯然,這裏將是他們即將進行考試答題的地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這不是他們目前的任務。
    此刻,他們需要完成的是行禮儀式。
    按照禮部官員教授的規矩,規規矩矩地完成見禮後。
    站在前方的解縉忍不住好奇心,用餘光掃了一眼周圍的文武百官。
    然而下一秒,解縉就呆住了。
    怎麽回事?
    他似乎看到了陳近南的身影?
    這一發現差點讓解縉驚出一身冷汗。
    但他懷疑,自己剛才匆匆一瞥,會不會看錯了?
    於是,他悄悄抬起頭仔細觀察。
    糟了!
    雖然對方擺出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但那天在青樓時,他見過對方放縱不羈的樣子。
    裝什麽裝!
    呸!
    陳兄總是喜歡偽裝正經。
    可是,這位陳兄不也是考生、普通士子嗎?
    怎麽就能站在朝臣隊伍裏了?
    而且,看他所在的位置,那可不是一般朝臣能站的吧?
    能站在那麽靠前的位置……
    媽的,那分明是朝廷重臣才能站的地方。
    解縉這腦袋還算聰明,瞬間明白過來!
    完了!
    自己被耍了!
    陳近南這個名字,肯定是個假身份。
    對方的真實身份,說不定非常顯赫。
    用個假名戲弄像他這樣的小人物,不過是人家隨心所欲的小把戲罷了。
    糟了!
    這麽一想,解縉更加鬱悶了。
    多次前往醉風樓時,我心中總是掛念著陳兄。
    如今回想起來,自己真是愚笨至極。
    我不過是個無官一身輕的小人物,卻擔憂陳兄無人相伴會沒錢去青樓,或是覺得獨自前往無趣。
    實際上,像陳兄這樣的朝堂重臣,手下定有眾多門生故舊,豈需心?再說,他若要作樂,哪怕不露身份,恐怕也無需我這等小人物擔心。
    或許他出來遊玩並非為了享樂,而是想以普通人的身份體驗生活。
    想到這裏,我怨恨地看了胡大老爺一眼。
    胡大老爺察覺了我的目光,但他毫不在意。
    他知道早晚會有揭開的一天,但這兩個小人物又能怎樣?他們能做的不過是多嘴罷了。
    我與他們平等交往,是他們的福分。
    若他們認為我可以隨意對待,那不妨讓他們明白我的實力。
    其實,胡大老爺今日表現低調還有另一個原因,他隻是來湊數的。
    作為本屆科考的主考官,看到科舉即將結束,怎能缺席?否則對老朱不夠尊重。
    胡大老爺深知老朱不可能不知曉他的那些小動作,隻是老朱並不在意罷了。
    胡大老爺雖然沒有正式職務,但他每天去禮部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然而,在這樣的重要場合,他若還是無所作為,就顯得不太給老朱麵子了。
    不給老朱麵子的後果,胡大老爺自知難以承受。
    因此,他此刻站在那裏,默默觀察著以解縉為首的士子們。
    有趣的是,按照規矩,這些士子都應該稱他為座師。
    畢竟這次科舉的主考官就是他呀!但實際上,一旦知道了他的身份,這些人恐怕都會對他心生怨恨。
    所以,胡大老爺選擇保持沉默,隻是靜靜地觀察。
    不隻是胡大老爺在看,其他文武大臣也在注視著這些考生。
    這一刻仿佛複製了他們當年的情景!那時的他們和眼前的考生一樣,滿懷抱負卻又小心謹慎,滿心期待卻又忐忑不安。
    就如同對著鏡子一樣。
    不過,所有人都清楚,這些人中大多數未來都會入仕為官。
    當然,也可能會有幾個特例,雖考取功名卻不屑於官場,轉身去做教書先生之類的職業。
    這種人每年都有一些。
    並不能說這樣的人不好。
    雖然他們在民間做夫子既無品級也無權勢,但隻要堅持十幾年,就能桃李滿天下。
    誰知道到時候會有多少學生?
    而那些留在朝廷的,也會有不同的命運。
    隻是,究竟誰能成為本屆科考的佼佼者,在未來一展宏圖,成為新的朝廷重臣?沒人能確定。
    不過,他們都很期待接下來的發展。
    朱元璋登基後,殿試的題目也隨之公布:討論禁海令的利弊。
    考題一出,考生們頓時慌了神。
    這殿試居然考的是本朝的政策?而且還是“利弊”並論!禁海令可是陛下親自定下的國策,誰敢隨便評論呢?莫非有人膽大包天,要在殿試上對陛下唱反調?但也有人揣測,也許陛下有意放寬禁海令,所以借機試探群臣的心思。
    不過,這樣的嚐試風險極大。
    一旦猜錯,不但得不到好處,還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一時間,考生們個個冷汗直冒,在座位上緊張地思索對策。
    這題目實在古怪,皇帝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他究竟想聽到什麽答案?無奈之下,眾人隻能小心翼翼地斟酌措辭。
    皇宮,大殿之上。
    今科的考生們壓力山大。
    傻子都明白,今天的試題早已超越了殿試本身的含義。
    這不是簡單的展示才華,而是在直接影響未來的仕途。
    換句話說,這次的題目就是要讓他們以官員的身份提出建議。
    如果做得好,還沒正式入仕,就已經讓陛下和朝中重臣記住了。
    這樣一來,至少能省去幾十年的摸索時間。
    不說飛黃騰達,至少以後的官場之路會輕鬆許多。
    但要是做砸了呢?
    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如果隻是言辭空洞或偏離主題的問題,頂多被罷免罷了。
    但萬一不小心觸碰到了禁忌,那麻煩可就大了。
    陛下會怎麽看?
    那些看起來和藹可親的朝臣又會怎麽想?
    他們會認為你資曆不足?
    不,他們會認為你心懷異誌!
    這確實讓人頭疼。
    幾個來自江南的士子,偷偷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對方臉上的憂慮。
    看來隻能靠自己了。
    他們表麵上隻是普通的江南士子。
    但實際上,他們知道自家的田產並不算多,也就幾千畝而已。
    不過,他們的家族財富,絲毫不遜於那些大商人和富豪。
    至於家族背景,他們從小就清楚。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