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就應該這樣,來了就要幹活!

字數:8509   加入書籤

A+A-


    “特別是下半場的專業考試,胡大人早在開始時便已規劃妥當。
    ”
    “每位考生各自報考,不同職位由不同衙門的官員負責命題。
    ”
    “因此,雖然許多考生抱怨題目依舊艱難,但六部官員們卻一致支持胡大人。
    ”
    正低頭聽毛驤解說的朱元璋,不知何時抬起頭來。
    最後更是驚訝得張大了嘴。
    惟庸真是厲害!
    簡單的一個考試都能玩出新花樣!
    很不錯!
    非常好!
    “嗯,考生們抱怨試題太難?”
    “毛驤,詳細說說,都出了哪些題目?”
    對於胡大人的舉措,朱元璋其實很感興趣。
    因為以往的科舉或許存在不足,但這次能吸引六部主動參與並支持,那就說明這次考試必定質量上乘。
    否則,平日裏畏首畏尾的六部官員怎會如此迅速地公開表態?
    朱元璋對官員向來缺乏信任。
    所以,他毫不懷疑自己的判斷。
    果然,隨著毛驤詳細講述各場考試中的重點題目,朱元璋啞口無言。
    “就這些?”
    “這不是六部職責範圍內的事嗎?”
    “這樣的題目,一心想要入仕的學生覺得難?”
    “莫非他們以為做官就能輕鬆享受俸祿?”
    “難怪惟庸保持沉默,六部官員確實底氣十足!”
    “咱們得承認,這次惟庸和六部的表現相當出色!”
    “就應該這樣,來了就要幹活!”
    “連活都不會幹,難道是把他們招進來當閑人白吃飯的嗎?”
    毛驤對朱元璋這直截了當的批評並不陌生,幾乎天天都能聽到。
    他深知朱元璋的性格!
    在朱元璋看來,官員必須幹活,否則對不起國家給的俸祿。
    胡大人這次的做法,完全戳中了朱元璋的痛點。
    簡單直接,沒有複雜的套路,就是考核學子最基本的能力!
    有這個能力,就能進入六部或應天府衙等機關任職。
    如果沒有,那些隻會空談的人就趁早離開。
    這種方式非常符合朱元璋的喜好。
    沒錯!
    就該這樣選拔人才,這才是真正能幹實事的人。
    之前的科舉選出的,都是一些光會誇誇其談卻毫無作為的廢物!
    “對了,惟庸後麵不是還有個麵試嗎?”
    “麵試具體是什麽情況?”
    朱元璋突然想起,似乎還有個重要的環節被他忽略了。
    他急忙向毛驤詢問。
    然而,身為錦衣衛指揮使的毛驤也被問得一臉茫然。
    他無奈地拱手認錯。
    “陛下,這件事我確實不知情!”
    “已經完成的部分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可以打探消息。
    ”
    “但麵試還沒進行呢!”
    “而且,麵試的具體方式和目的,恐怕隻有胡大人自己明白!”
    朱元璋聽完毛驤的話,倒也沒發脾氣。
    毛驤不過是個密探首領,根本算不上深謀遠慮的謀士。
    這種事不是簡單的打聽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揣測胡惟庸的意圖。
    想到這裏,朱元璋突然轉向另一個人問道
    “宋利,你覺得胡惟庸到底想做什麽?為何在筆試結束後還要增加麵試?我們看這麵試似乎沒什麽必要。
    ”
    宋利平時看起來隻是個皇室仆從,隻做些跑腿的事。
    但實際上,能在朱元璋身邊服侍這麽多年,必定有些本事。
    麵對朱元璋的問題,宋利恭敬地回答
    “回稟陛下,胡大人可能是想看看這些學子的談吐、行為和應變能力。
    ”
    “哦?這話怎麽說?談吐和行為我們可以理解,但應變能力是什麽意思,你詳細解釋一下。
    ”
    朱元璋沒想到宋利提出的這個想法竟如此新穎。
    宋利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上司和前任丞相麵前應對自如的。
    ”
    “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一定是智謀過人、胸有成竹的人。
    ”
    “但如果結結巴巴、語無倫次,這樣的人在胡大人眼裏恐怕不值得錄用。
    ”
    朱元璋聽後豁然開朗。
    對!
    就應該這樣!
    隻有文武兼備的人,才配領取朱元璋的俸祿。
    沒錯!
    朱元璋越想越覺得胡惟庸設計的選拔方式非常出色。
    嘖嘖,真是安排得當!
    如果說先前胡大老爺在科舉中的隨意之舉,隻是讓朱元璋略顯滿意的話,那麽這次他直接采取強硬措施整頓考場秩序,就讓朱元璋笑得前仰後合了。
    確實如此!
    單憑胡大老爺這一番操作,朱元璋已經開始考慮,是不是該讓他繼續擔任下一屆科舉的主考官。
    畢竟,這樣的結果堪稱完美。
    不過,朱元璋也隻是想想而已,具體如何還得再觀察。
    近來應天府熱鬧非凡,街頭巷尾都在熱議胡大老爺出的考題。
    雖然考生們不敢公開抱怨,但私下議論幾句還是有膽量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畢竟,這些題目實在讓人難以應對。
    尤其是報考刑部的考生,看到自己整理出來的考題後,原本認為自己隻是被冤枉的小人物頓時啞口無言。
    刑部究竟怎麽想的?胡大老爺又是出於什麽目的?
    這些問題困擾著所有人。
    這些題目連刑部的老吏看了都會頭疼。
    隨後,其他部門的專業考題陸續曝光,大家才發現,不僅刑部難度高,所有部門都讓人感到棘手。
    無論是百姓還是學子,經過一番討論後得出一致結論要在胡大老爺手下參加考試,簡直是太難了!
    對於考生和百姓們的議論,胡大老爺毫不在意。
    不管你們罵也好,鬧也罷,要是沒人製造點動靜,我之前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嗎?
    對於胡大老爺而言,事情可以做,但絕不能做到毫無瑕疵。
    把事情做得漂亮,是為了展現自己的能力和亮點;但如果追求盡善盡美,那朱元璋恐怕不會放過自己。
    這讓他想起看《鋼鐵俠》時的情景,托尼·史塔克總是第一時間考慮如何應對潛在威脅,無論對方是誰。
    起初,胡大老爺剛踏入社會,對人性的陰暗麵了解不多。
    他認為托尼·史塔克的做法有些極端。
    然而,經曆了世事變遷,他意識到無論是托尼還是朱元璋,本質上都極其自私。
    他們隻信任自己,能讓這些人感到安全的,寥寥無幾。
    深夜時分,即使關係再好、能力再強的人,心中也會閃過一絲疑慮“如果他突然對我下手怎麽辦?”答案往往是沒有後續。
    朱元璋用實際行動表明,一旦感到不安,他會讓人更不安。
    明白了這一點後,胡大老爺選擇退出教坊司,不再參與閱卷。
    這不是他的本職工作,況且主考官的身份可能會招致不必要的嫉妒和敵意。
    以往若隻是出些難題刁難考生,讓自己的名聲受損,或許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如今不同了!李善長倒台了,楊憲被罷免了,汪廣陽也不行了,這麽多人都栽了,現在隻能靠他頂著。
    這時候要是不避開風頭,豈不是主動請纓?所以盡管應天府的百姓和學子都在熱議此事,胡大人卻悄然隱退,絲毫不見煙火氣息。
    而禮部的官員們則帶著其他部門的同事,認真負責地批改試卷。
    這件事他們不敢耽誤,因為按照胡大人的計劃,麵試前必須公布筆試成績,時間和流程都已確定。
    因此,所有禮部官員全力以赴,加班加點確保按時完成任務。
    其他部門的官員雖然參與其中,但也感到壓力巨大。
    這功勞拿起來確實舒坦,但這樣的工作強度未免太高了。
    不過還好,閱卷並沒有想象中那麽複雜,因為題目都有標準答案,胡大人早已給出明確框架,隻需照章辦事即可。
    當然,答案不必完全一致,隻要解題思路正確就行。
    這些答案也讓閱卷官們驚歎不已,不僅準確無誤,胡大人還首次引入了扣分機製,根據答題情況和思路給予相應分數。
    如果文章流暢、字跡清晰,又能得多少分?
    可以說,從未參與過禮部閱卷工作的其他部門官員此刻雖感疲憊,卻十分放鬆。
    甚至還有閑心調侃禮部官員。
    “你們閱卷原來這麽輕鬆。
    ”
    “我還以為早年判卷爭議是怎麽回事,原來是你們搗鬼。
    ”
    “這樣閱卷怎麽可能有爭議。
    ”
    禮部官員聽後如吞蒼蠅般難受。
    “你們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我們也是第一次這樣閱卷。
    ”
    “你以前也參加過科舉,不都是看一眼畫個圈?”
    “為什麽主考叫座師,不就是因為主考能決定考生命運?”
    “我們也從沒見過這樣的閱卷方式。
    ”
    其實禮部官員拿到“標準答案”時最為震驚。
    外人不知他們的艱辛。
    科舉閱卷完全是主觀判斷,說好就行,找些理由就能錄取。
    眼前這種方式,規矩明確,對錯分明,毫無模糊地帶。
    文筆、字跡固然可以參考,但要考慮能否服眾。
    至少,這種閱卷方式對他們來說很友好。
    而此時胡大老爺玩得正歡,甚至還在想為何沒有禦史上書彈劾自己。
    你快來彈劾我啊!
    你不反駁,咱們這些努力豈不是白費了?
    你不反駁,朱元璋怎會明白我們其實隻想躺平,甘願做條鹹魚?
    呸!
    平日吹噓得厲害,關鍵時刻毫無作用。
    就在胡大老爺感慨之際,許久不見的方孝孺神色憔悴地拿著一張紙來找他。
    他並無他意,隻盼能從胡大老爺口中得到答案。
    這些題目從考試到後來,一直讓他夜不能寐,他急需一個結果。
    ()
    方孝孺始終對自己的才華充滿信心,甚至有些自負。
    然而,胡大老爺接連幾記耳光,讓他完全蒙了。
    科舉時,胡大老爺用一種無人能理解的方式,讓方孝孺意識到自己所謂的“學富五車”不過是笑談。
    經曆胡大老爺的嚴厲批評後,方孝孺雖失落,但也更加沉穩。
    尤其是在進入大明周報社,看到許多才學高於自己的前輩依然勤勉工作後,他恍然大悟所謂的“學富五車”,隻是因為見識有限罷了。
    井底之蛙若肯跳出井口,就能看見更廣闊的天地。
    經過大半年的調整與準備,方孝孺再次踏上考場。
    但……再無後續。
    方孝孺選擇報考刑部,別問他為何不選禮部。
    按理說,像他這樣老實本分的人,本該喜歡禮部那些清閑尊貴的職位。
    方孝孺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恐怕難以勝過那些頭腦靈活的競爭者。
    畢竟胡大老爺定會出些讓人意想不到的難題。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報考刑部。
    為此,他還頗為自得了一陣。
    在他看來,他避開了競爭最為激烈且毫無把握的禮部。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