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最高委員會研究逃離地球

字數:5120   加入書籤

A+A-


    專家們深入研究時間, 發明了許多科幻與夢想的故事, 給人們帶來了向往與信心。
    越浩打開父親留下的書, 書中有關於時間的敘述。 越浩得到了啟發, 寫下了研究論文 《時間》 與 《時間不可跨越》, 闡明了空間時間和客觀存在時間的區別, 告訴人們沒有時間隧道, 沒有蟲洞, 人無法跨越時間去向未來或返回曆史, 必須麵對時間的現實。
    地球在不斷加速度地脫離太陽的控製, 月球因有地球的吸引力, 還算相對穩定, 但是已經沒有了 “ 明月光”, 地球身邊相伴著一個黑色幽靈。
    時空開發中心研究監測站發現, 地球正向一個不發光的巨大星 uf 靠近, 並且靠近的速度在不斷加快, 這是原監測沒有發現的。 8 000 年的平安時間一下縮短了十幾倍, 隻有 500 年。 死亡之神開始倒計時!
    最高委員會主席辦公室召開小會議, 軍事部主官、 秘書長、 時空開發中心主官及監測站主任等在一起研究。
    “ 有沒有方法阻止地球向 uf 靠近?” 主席提出了一個問題。
    “ 就人類的技術看, 要阻止是不可能實現的。” 時空開發中心主官羽榆真說。
    “ 這是空間星際的巨大力量, 人類沒有這種力量。 這是物質的屬性, 在空間就是強者為王。” 監測中心首席技術官曾明林說。
    “ 那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改變軌道或者減緩這種趨勢?” 主席進一步問道。
    “ 理論上說, 隻要我們具備足夠大的工具, 擁有足夠大的力量, 就可以把地球拉離 uf 的吸引力影響範圍, 隻要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就算是成功的。 當然最好是離開得越遠越好。” 曾明林說。
    “ 在現有的技術力量下, 我們什麽時候可以提供這個技術?” 秘書長問。“ 技術不是問題, 秘書長先生。” 羽榆真說。
    “ 什麽?” 秘書長的目光一下凝聚在了羽榆真臉上。 大家都轉過眼來看著羽榆真。 “ 我們可以使用推動器, 一種方法是放在麵向 uf 的一麵, 反方向推動。 另一種
    方法是放在地球另一麵, 背向 uf 拉動地球, 或兩種方法一起上, 一邊推, 一邊拉, 通過外在的力量, 克服 uf 的吸力, 同時也要克服地球的吸力, 隻有推和拉的力同時克服這個阻力, 才能實現地球與 uf 的空間位移。” 羽榆真解釋著。
    “ 是的。 但是要實現這樣大的力, 可能要消耗掉地球上的全部資源, 還要動員全人類投入到這個工程中來。” 曾明林停頓了一下繼續說。
    “ 單是這個推動器的質量就幾乎占地球質量的三分之一或更大, 如果小了就沒有那麽大的抗力來實現推動。 推的問題相對於拉的問題小。 拉還要生產一條鏈子, 把地球捆起來, 掛在拉力器上才能實現。”
    “ 在這個工程中, 涉及的各種技術工具、 人員非常多, 動力是一個問題, 我們沒有足夠多的動力。 還有加工工具的機器, 我們也沒有足夠大的, 更沒有這樣的場地來生產。”
    “ 是的, 主席先生,” 羽榆真說, “ 就是現在開始做這事, 消耗地球全部資源來生產, 時間上也來不及。”
    “ 按現在地球向 uf 空間位移的軌道和速度看, 500 年後, 這種影響將觸及地球上的基地房子, 更不用說空中飛行器。 監測中心不斷報告說, 地球內部正處於一種活動的過程加速中, 我們可能麵臨的地球災難將更多, 更可怕。” 羽榆真不無憂慮地說。
    “ 我們的空間研發中心外太空部呢? 他們的意見如何? 我們用 200 年時間來做這事, 現在是人類家園麵臨滅亡的危險時期, 全人類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做出貢獻, 我們一定要在災難來臨之前, 做好準備。” 主席加重了語氣說。
    “ 外太空部也有意見。 他們進行了詳細測算, 如果我們現在開始這項工程, 全人類力量調動起來, 可以在人力上盡量保證, 但是我們的原料, 除了地球上的不說, 因為還要保障人類生活需要, 則就要從外空間星球上搬運回來。 這就更多了一個問題, 運載工具的運載量有多大? 要在 200 年內完成這個任務, 不可能。 就是兩千年兩萬年也不能完成。” 羽榆真說, 語氣顯得有點沮喪。
    “ 時不我待, 難道我們就不能做點什麽? 難道人類就這樣毀滅嗎? 聰明的人類就這樣束手無策, 坐以待斃嗎?” 秘書長一連問了三個問題。
    屋子裏的人都沉思了起來, 誰在這個問題麵前也沒有辦法。 這次人類麵臨的是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即將麵對生死存亡的問題。 地球家園都沒有了, 還有人類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就是說, 我們隻有搬家了? 到空間基地去?” 主席說, 打破了屋子裏的沉寂。大家都似有相同感覺, 點了點頭。 羽榆真攤開雙手: “ 我看是隻能這樣了。”
    “ 我們的太空部, 他們現在什麽位置, 可以讓地球上的人都搬過去住嗎?” 秘書長明白了主席的意思: 現在應當思考搬家的問題。
    “ 外太空部, 現在隻有三個地方可以容留人居, 但是搬過去後, 所有的一切都要建造封閉生活間。” 羽榆真說, “ 單是建造這個封閉生活間, 憑現有力量或加派力量, 不能保證容留所有人, 新建基地和原基地隻能容得下 89 萬人, 並且現在已經上去了70 萬技術人員和勞務人員。”
    “ 問題還不止這些。 搬家, 就得有運載器, 我們沒有那麽多。 如果要這樣, 就必須建造, 讓這種運載器普及到每一個家庭。 現在我們可以實現的空中運載器隻是限於在地球空間中使用。 如果離開了地球空間, 現在的運載器就無法使用。”
    “ 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自由地上空間飛行, 難道我們現在的飛行器就不可以飛行得更遠嗎?” 秘書長問。
    “ 可以飛, 但是飛不遠。 我們現在普及的民用飛行器, 絕大部分是適用於地球空間的, 即使要飛出地球空間, 也隻能是在地球空間邊沿。” 曾明林說。
    “ 一是由於飛行器小, 對空間體物質的抗力弱。 二是飛行器的動力不足以支持飛得更遠。 三是飛行器空間小, 沒有足夠的生活原料, 更不能生產加工。”
    大家一時都拿不出主意了。 太空開發中心的監測情況, 現在還是最高絕密, 隻是限於這個小會議的人知道。 他們的決策將是一個有關全人類生與死的方向性決策。
    會議無果而終。 但是得出一個結論: 這個監測結果是最高機密, 連最高委員會成員也不要傳達。 要求相關監測人員密切監測, 不得透露出去, 防止出現人類社會秩序混亂。 同時, 要求各部門加緊做好撤離規劃的實施研究。 飛行器的技術問題由時空開發中心聯合軍事部實施, 生產問題由行政部負責。
    可預見的災難加速趕來, 完全超過了時空開發中心的預測。 地球上的通信信號開始受到了影響, 地球衛星出現了偏軌, 衛星管理中心動員最尖端的技術力量不斷修正軌道, 以保證各種通信信號暢通無阻。
    災難比預測來得更快, 地球徑直向 uf 不斷靠近, 到了最後階段, 將是直接撞上去, 誰也沒有那個力量來拯救地球。
    難道人類就隻有等待滅亡的這一時刻來臨嗎? 人類必須在撞上 uf 之前全部離開地球。
    喜歡人類傳奇請大家收藏:()人類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