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發現可改造小星係,地球會回來嗎?

字數:2976   加入書籤

A+A-


    經過初步監測, 各個小組得出了各自的結論。 其中, 第五監測組的報告觸動著人們的神經。 報告稱, 地球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 雖然上麵沒有水, 籠罩著厚厚的氣體, 成分多種, 一片荒涼和混沌, 氣體裏塵土飛揚, 但是這些氣體是最重要的物質, 可以運用粒子重整技術將絕大部分改造成為水。 隻要有了水, 這個星球的氣候就可以改變, 就可以將厚厚的塵埃吸到地麵增厚地表泥土, 淨化空氣, 這是人類生存環境中最重要的基礎條件。 地球上有兩座高高凸起的大山, 以太陽為參照, 處於該星球體的中下部。 兩極是超低溫, 赤道附近區域受到太陽光照, 白天和夜間溫差很大。 不足的是地球核心在燃燒, 如果沒有水, 整個星球會在不久的將來被高熱燒起來; 太陽則是紅紅的, 正處於燃燒的初期, 但是燃料不足, 需要添加燃料。 不遠處有一個沒有氣體包圍的小星體子星, 暫命名為 “ 月亮”。 監測中心和戰鬥隊發現, 陸地上麵沒有動物、 植物。 這是一個年輕的星球, 還不適合人類生存。
    最高委員會下令向太陽係再推移近 20 萬千米, 增派力量, 對太陽的各個子星進行再監測。 20 年後, 對太陽係的監測匯總報告出來了, 顯示雖然與人類遷移前的太陽係相似, 但這個太陽係所處的銀河係位置是一外圍的旋臂, 這個臂中的星體尚處於混沌, 即太陽星係內有了各大行星, 但行星之間尚有大量自由的小粒體飄移, 可能隨時與來自太陽係內外的空間小粒撞擊, 帶來混亂的星際災難。
    時空開發中心決定集中力量對地球加強監測, 派出地球監測組在太陽係的旋平麵上端 4 萬千米處停下來, 派出 5 個監測艙對地球進行觀測。 監測組派出技術人員, 在戰鬥隊的保護下, 向地球靠近, 布放機器人監測器, 圍繞地球進行 360 度的全周麵監測和地麵監測。
    5年後, 地球監測組的報告再一次激動了人心。 這個星球與人類在空間遷移前的地球構成要素有 95% 相似, 隻是上麵沒有水, 沒有生命, 荒涼混沌。 但是, 地球表麵幹燥, 內部高溫不穩定, 對來自空間的自由粒子衝擊有厚厚的大氣防護層, 是初生星球。
    難道就沒有辦法來解決嗎? 人們的情緒開始由熱烈變得失望。
    隨後的持續研究報告又一次鼓起了人們的信心。 5 號地球科考報告顯示: 地球內部核熱溫度呈升高態勢, 但是非常緩慢; 外空間的自由粒子衝擊帶來的影響不大, 可以承受直徑幾千米的星體衝撞, 以當前人類的能力, 可以預測並避免損失。 這兩方麵的災難性事件是必然的, 時間延到某一個時候必然要發生, 但是可以采用技術來緩解地球遭遇的重大災難, 直至遇上不可挽救的災難。 初步測算, 它可供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幾十億年, 如果運氣好可以達百億年或幾百億年。 這個技術就是在地球表麵製造水, 一方麵緩解地溫, 利於生命環境; 另一方麵可增強抗拒外空間自由星體衝擊的能力。 外空間星體衝擊到水上遠比衝擊到陸地上的災難要小得多, 並且在大氣阻擋下, 小星體衝到水裏, 災難可以降低到忽略不計。 但是, 水也可以帶來地球內部融作用的改變, 引起地球內部結構改變, 帶來地震、 洪水、 暴雨等連鎖風險和生命環境改變。但是二者相比起來, 風險完全是不可比較的。
    其他監測組也報告, 太陽係內自由粒子多, 但是運行是比較單純的, 呈規則化。太陽係外大尺度空間和太陽係內自由粒子很少, 子星有可以改造的機會。 最高委員會要求時空開發中心再次進行可居星球的生命環境評估, 重點是地球。 15 年後, 時空開發中心得出結論, 從空間位置、 星體構成等各個方麵進行評估, 地球是最適宜改造的。 但是, 必須要有大量的水, 即增大地球吸態吸住空氣, 又控製地心燃燒, 在水的作用下改變地貌, 形成山川河穀, 以實現地球體溫的平穩, 調節氣候。
    地球, 應當是人類的新家園了, 隻是需要建設。 雖然隻是一個評估, 但是這個消息鼓舞著全人類, 人們為之狂喜。
    最高委員會決定, 基地再向太陽係靠近, 將人類空間生存基地調整到地球附近, 隨地球繞太陽公轉, 集中力量研究地球, 並且進一步分析在地球製造水的可行性。 研究結果在 5 年後出來了, 報告顯示地球上必須要有大量的水, 如果能覆蓋地球表麵 80% 以上, 是最好的。 tv 訪談節目中, 主持人瑜百芬深情地說: 在無水的地球製造水, 工程浩大, 但是也值得。 為了新家園, 為了美好生活, 人類必須要麵對, 沒有選擇。
    告別了人類億萬年的陽光和月亮, 現在又有了。
    喜歡人類傳奇請大家收藏:()人類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