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小土壕買豬肉

字數:3987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二十八章:小土壕買豬肉
    “您甭試了,這都是剛殺的豬。剛刨了毛的鮮豬肉。現在養豬的人稍微少了一點,豬肉都不夠賣,每天賣到上午十一點就全部賣完了。哪裏還有賣剩的豬肉啊?”賣肉的中年漢子趕忙解釋道。
    “不是剩豬肉那就好。今天冂我家有客人,得買一些好點的肉。這樣吧,你給我來兩葉豬肝,一副豬肚,一副小腸,一個豬心,兩隻豬前腿,然後,再來三斤排骨,五斤後腿肉。”楊勇鈞如數家珍地說。
    “不是,楊老三,這麽一大清早的,可不興逗我。哥哥我的生意難做啊!”賣肉的中年漢子乍一聽楊勇鈞要買如此多的豬肉,嚇得差點把手中的厚重砍骨刀給掉地上了。
    他還以為楊勇鈞是在逗他。
    這年頭,普通人家買肉,都是半斤半斤的買,最多也就買一隻豬前腿,其它部位什麽也不買。
    而楊勇鈞,一來肉攤前,就要買一連串的豬部位,這不是逗賣肉的人又是幹什麽?
    “這麽一大清早,誰有那閑功夫逗你呢?趕緊的,速度帶快一點,我還有事呢。”楊勇鈞不屑一顧地說道。
    “你、你真的要買這麽多的豬肉?”賣肉的漢子還是有點不敢相信,手中的砍刀,遲遲不敢砍向那些豬肉。
    他哪裏敢隨便砍啊?把豬肉砍好了,萬一楊勇鈞不買那怎麽辦?
    鄉村的人買肉,都是現買現砍。買多少豬肉,就砍多少。隨砍隨賣,不夠斤兩的話,就切那些豬肉不好的部位湊重量。
    比如,豬脖子肉、豬頭肉、以及全肥肉等等。零零碎碎的豬肉,就這樣一點一點地被買肉的人給湊重量地賣完了。
    久而久之,賣肉的人下手的準頭,大都八九不離十。
    農家人要買五兩豬肉,賣肉的人絕對不會給他切六兩。
    相反,有可能是切四兩,少了一兩的話,拿那些零碎的次一點的豬肉湊夠重量。
    如此一來,有可能賣到最後,都有好肉。
    這樣,賣肉的就不擔心賣不完。
    “我真的要買那麽多豬肉。你快點切吧。”楊勇鈞嚴肅地說。
    他不禁在心裏嘀咕,要不是這桃花村隻有一個賣肉的,他早去別的肉攤買了。
    “好呐,我這就給你切肉。你們家,今天是不是要辦什麽事呀?買那麽多肉。”賣肉的漢子一邊說,一邊拿砂紙磨擦著切肉刀。
    這是賣肉者的慣性動作。
    用砂紙磨擦賣肉刀,隨時保持刀具的鋒利程度。
    “是呀,今天我們家有喜事。所以,多買點豬肉回去。”楊勇鈞隨口答道。
    “我說楊老三,你們家有喜事,反正要用豬肉做菜,幹脆買半邊豬肉回去,那還不更好?免得切這切那了。”賣肉漢子建議地說道。
    “用不了半邊豬肉。下回吧,下回做喜事再買半邊豬肉。今天就按照我剛才說的辦。”楊勇鈞果斷地說。
    半邊豬肉,那得有一百來斤,就定婚算是辦的小場喜事,還用不了半邊豬肉。
    “那好。就按照你所說的辦。兩葉豬肝、一副豬肚、一副小腸、一個豬心、兩隻豬前腿、三斤排骨、五斤後腿肉。是不是這樣?”賣肉漢子記性好,重複了一遍,向楊勇鈞確認道。
    “是的。你趕緊剁肉吧,待會還有人來買肉,你會忙不過來的。”楊勇鈞急促道。
    “沒事。你先來,我就先幫你切。來再多的人買肉也得排隊不是嗎?”買肉漢子說著,揚起了砍刀。
    “呯呯當當”一陣砍、剁、切、割,賣肉的把肉一一過秤。放在一旁。
    楊勇鈞趁這當兒,把後座上的籃子解下來,遞給了賣肉漢子。
    裝了大半籃子的肉,肉價是一塊二毛一斤。
    五斤豬肉六塊錢。
    豬肚子是兩塊錢一斤。一共是三塊錢。豬肝八毛錢一斤。一斤半豬肝,花了一塊二毛。豬心一塊五毛一斤。花了兩塊錢。豬前腿一塊錢一隻。一共兩塊錢。排骨一塊五毛一斤。三斤就是四塊五毛。一副小腸兩毛錢。
    但賣肉漢子見楊勇鈞買了那麽多東西,一副小腸就沒算錢,白送了。
    當時的兩毛錢也不算少哩。這一番的豬肉錢算下來,快二十塊錢了。
    楊勇鈞賣一千個媒球的貨款,都隻夠付這一番的豬肉錢。
    楊勇鈞抬起頭來一看,供銷社剛把大門打開,開始營業了。
    鄉村的合作社,開門開得早。
    因為農家人買東西太多都是趁早上的空檔兒買,白天都要幹農活。
    誰也沒那麽多閑時間逛合作社。
    一般的白天,農家人都是差家裏那些還未到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來跑腿買東西。
    那時候農家小孩子讀一年級,國家規定是八歲啟蒙。
    坊間不是流行說一句話:說什麽小孩都能打醬油了。
    這句話就是這麽來的,以前的老百姓家,都有忙不過來的活兒要幹。
    故而,家裏沒滿八歲的孩子,不用去讀書,有任何小事,都是差自家小孩去跑腿。
    比如,打醬油、買鹽等小活兒,都是小孩跑腿。
    因此,“打醬油”這話就流行開了。
    “打醬油”這話的深意是表示,跑腿者乃無足輕重之人,可有可無。
    後演變為看熱鬧起哄之人。
    總之,打醬油者屬於啦啦隊員的角色。
    楊勇鈞沒敢把肉籃子牢牢地綁在了他自行車後座上,然後,推著自行車進了合作社。
    合作社麵積大啊,那是公家的場所,當然是挑大的地方開店。
    供銷合作社的大門,都是能進“東風牌”解放車。
    東風牌的解放車子給合作社拉貨,一車一車全部直接開進店內,再卸貨物,那樣省工省力。
    可不像現在那些小超市,多進去一個人,都顯得擁擠不堪。
    也不像現時的那些大超市,自行車不能入內。
    門口還站兩保安,像防賊一樣地防著顧客。
    那時的合作社,門大敞著,裏麵的營業員沒空管。
    由於買東西的人實在太多。方圓十裏地、或者是二十裏地、三十裏地,都隻有一間供銷合作社買東西,能不忙碌嗎?
    因而,有者以能去供銷合作社上班為榮!
    那是賣東西給人民,是為人民服務,更是為祖國作貢獻!能不自豪嗎?
    喜歡仙味禪味與法味請大家收藏:()仙味禪味與法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