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西行印度取經回,當朝貢獻作譯經

字數:4600   加入書籤

A+A-


    第二百一十章:西行印度取經回,當朝貢獻作譯經
    第二天,當朝霞披滿山坡時,常山公主心滿意足地回到了宮中。
    隨後,常山公主便被父皇賜婚,嫁進了宰相府第。
    她嫁進宰相府沒多久,便懷孕了。
    對於她肚子裏的孩子,隻有常山公主內心知道,這是木星的孩子。
    所以,常山公主小心翼翼地,嗬護著肚內的胎兒,生怕胎兒有個什麽閃失。
    這可是她愛木星的見證啊!
    丈夫房遺直,對她寵愛有加。
    房遺直的內心深處,雖然對這個胎兒,充滿了疑惑,但房遺直畢竟家教良好,輕易不會亂懷疑人。
    更不會無的放矢。
    因此,誰也不會對常山公主肚子裏的胎兒,產生任何懷疑。
    這期間,常山公主再也沒提,去小木屋的事了。
    吳王李恪和房遺直等人,心裏的那塊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十月懷胎後,常山公主生下了一個男嬰。
    宰相房玄齡,為這個孫兒取名為——房紫霄。
    其寓意與象征意義為:希望這個孫子,誌向高遠,鴻福高照,紫氣東來,雲霄直上。
    轉眼五年過去了,房紫霄也無憂無慮地長到了五歲。
    此時,木星還不知,有一個名叫房紫霄的孩子,是他的親生兒子。
    他依舊住在高上之上的小木屋裏,靜心參悟,勤修佛行。
    他的道業,仿若高上之上的虯鬆般,直衝雲霄;
    他在佛學方麵的悟性,宛如懸崖絕壁上的崖柏般,紮根深遠!
    他,依舊在靜靜地等侯著恩師——玄奘法師,西行印度取經回來。
    這天,長安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人們喜形於色,奔走相告。
    說是——大唐第一高僧玄奘大師,西行印度取經回來了。
    早有邊關的探子,飛馬奔進宮中上報給皇上。
    唐太宗李世民命令文臣武將,到宮城門口迎接。
    對於當初,玄奘法師偷偷出城西行印度的事情,說是不再追究了。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經常在外東奔西跑地打仗。
    他深深知道,能夠徒步西行印度取經,代表玄奘大師意誌堅強,性格堅韌,內裏鴻圖高展,思想境界非常人能比。
    大唐是惜才的。
    對於能夠徒步西行印度的壯舉,應該嘉獎,應該廣為傳頌。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唐太宗李世民想擴充邊界領土。
    而玄奘法師徒步西行印度,沿途經過了許多周邊國家。
    李世民想從玄奘法師這裏,問出周邊國家的詳細情況。
    這可是比李世民親自派出的探子們,所打聽來的情報,可靠而又詳細得多。
    玄奘法師徒步西行印度取經,曆經一百零六個國家,曆時整整十四年。
    經過九死一生,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苦難。
    他,終於回到故裏。
    玄奘法師騎著一匹高頭白馬,旁邊還跟著一輛馬車。
    馬車裏,裝的是印度國家與寺院,所贈送的經書和禮品。
    玄奘法師所騎乘的馬,以及所跟隨的馬車,俱是印度方麵所贈送的。
    當初玄奘法師偷偷出城徒步西行所騎的馬,早已累死在途中了。
    玄奘法師來到了城門口。
    他風塵仆仆,飽經風霜,勒住僵繩,坐在白馬背上。
    他望著宮廷的城牆,情難自持,熱淚盈眶……
    早已侯在城門口兩邊的文臣武將,俱高聲大呼“歡迎大師歸來!”
    然後,眾人簇擁著玄奘大師來到了金鑾殿上。
    “吾皇萬歲!”玄奘法師微微躬身,雙手合什,恭恭敬敬地拜見太宗李世民。
    出家人拜見皇帝,可以不用跪下去,葡匐於地,隻須雙手合什,躬身微拜即可。
    這是由於出家人隻拜佛祖,就連拜見各位神祗,也無須跪地下拜,隻須略微躬身,雙手合什,即可。
    因為,出家人是佛家的代言人。
    而佛是高於各路之神的,故而,出家人除了跪拜佛祖,以及佛家裏麵的護法大神之外,其他均隻須略躬身微拜即可。
    “免禮!賜座。”太宗李世民大手一揮,龍顏大悅地吩咐道。
    隨即,就有在旁侯著的太監,搬來了凳子,恭恭敬敬地扶著玄奘法師坐下。
    “大師此次徒步西行印度取經,有何見聞?有何收獲?”太宗李世民前傾著身子,親切地問著玄奘法師。
    於是,玄奘法師把自身取經之見聞,娓娓道來。
    當李世民聽玄奘法師說,途中經過一百零六個國家的見聞之後,李世民就讓玄奘法師把去西行印度取經的所見所聞,寫下來,留作史料。
    而且,唐太宗李世民有感於玄奘法師的德操,當場封玄奘法師為國師,並且讓玄奘法師把那些取回來的珍貴的佛學經典,全部翻譯出來。
    並許諾說,玄奘法師譯經有任何要求,朝廷都會無條件滿足。
    這樣,離朝廷最近的弘福寺,就成了當時最大的譯經之所。
    真是盛況空前,人聲鼎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玄奘法師要做譯經的工作,他自然第一個就想起了自己的那位叫作木星的弟子。
    他知道木星靈性強,悟性高,並且木星做事認真,文字嚴謹,文筆不俗。
    故而玄奘法師差弟子,找來了木星。
    讓木星負責整個譯經工作。
    卻說,以前跟木星一起,住在弘福寺裏的那個金星,他也一直在等自己的師父玄奘法師歸來。
    這回,玄奘法師終於回來了,卻沒有讓他參與譯經的工作,而是讓那個從小就不知自己的爹娘是誰的木星全權負責譯經工作。
    這讓金星的心裏徹底地不平衡起來。
    常山公主聽說,離皇宮最近的弘福寺裏,正在做著大量的譯經工作。
    而負責譯經總工作的,居然是木星。
    她就帶著自己的孩子房紫霄來進香了。
    常山公主從馬車上抱下房紫霄,讓他端著齋飯,慢點走,去給寺裏的師父們吃。
    常山公主就在寺門外點起了檀香。
    小房紫霄端著一碗齋飯,在譯經現場左看看,右看看。
    突然,他看見木星和玄奘法師,在一間房裏埋頭譯經。
    他不禁好奇,這兩位師父是在幹什麽呀?
    為何連他房紫霄進來都沒看見?
    要知道,平時裏不管走到哪,人們都是逗著他房紫霄玩兒的。
    可這兩位師父,就像沒看見他這麽一個小孩似的,隻顧埋頭校對著書上的文字。
    喜歡仙味禪味與法味請大家收藏:()仙味禪味與法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