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入學的學子
字數:3494 加入書籤
“有這等好事,自然願意。”胡先生捋須樂嗬嗬道,“我早就勸他們要遊曆天下,莫要在大燕讀死書,這如今便是個好機會。”正說著話間,有一個小吏跑過這邊:“胡先生,胡先生,曹大人請你過去。”
“呃,何事?”
“今日入學宮有一大批學子,還有好些個先生。曹大人請先生過去幫忙,待查考合格,才能辦理入學,人太多了,實在忙不過來。”
“一起過去看看?”胡先生問方後來與素姑娘。“中間若得了閑暇,正好將酒樓的生意向曹大人說一說。”
“去看看吧,”素姑娘牽了胡熹兒的手,倒是很有興趣去看看。
又往前行了不少路程,終於來到鴻都門學宮的北門。門前黑壓壓得有上千人。
鴻都門除了方後來等人進來之處是真正的正門,另有七個門,隻是略微窄小些。
聽小吏介紹,八個門入學者各有不同,而今日是北門人最多,從北門來的,以大濟與大邑人為主。
胡先生主要陪著禮部、工部的官員考究新來的教業,曹大人則帶著人給入學的學子驗明正身,辦理入住手續。
實際上,曹大人是不需要坐在北門口,親自執筆做這些小事,但他得四個門到處跑,到處查看。
看著看著,方後來在維護秩序的人群中,卻發現了潘小作。
外府衛也來幫忙了?
素姑娘也看到了潘小作,便讓方後來去跟上官打個招呼,說胡熹兒可以帶正自己到處看看。
方後來應了一聲,便過去跟上官拜個禮,畢竟還在外府當差,好些日子沒去了,如今也是到了銷假的時候。
“你怎麽來這裏?”潘小作也是奇怪,四下看了看,“文秋寒說你另有差使,難道是在這裏辦差?”
“我與曹大人認識,今日有私事來拜見的。”方後來將話岔開。
“私事,去府上啊,這裏人多眼雜的,不怕人家說閑話?你是沒當過官,腦子有些不開竅啊!”潘小作其實對他不打招呼,就離開城主府,有些不滿。
雖然事後內府來人解釋過,他覺著自己這是養了一尊,不,六尊大佛。明麵上這素家酒樓的人,尊自己為上官,實際上就沒把自己放眼裏。
若是自己在營中,哪個黑蛇重騎如此,當眾就被他拖出去打殺了。
其實,更多的,是覺著這姓袁的跟內府走的如此近,自己一個城主親信,如今連內府都進不去,實在有些憤懣。
方後來也看出來了,覺著自己就這麽不告而別,確實有些不給他麵子,於是也假裝苦著臉,“內府的差真不是人當得,把人當驢子使喚,我這些日子累慘了,哪天不是忙到半夜,哪天不是手腳癱軟,吃飯連碗都端不起來!”
他這真是有感而發,發自肺腑。
他用力對著潘小作一抱拳,“大人啊,以後,內府再喊我當差,請大人千萬不要答應。我跟著大人在外府當差,吃香的喝辣的,哪天過的不是神仙日子!”
“內府使喚男人,向來如此,”潘小作聽他說的誠懇,心有戚戚,“當年四國圍城,我在城主手下伺候著,那天天過得日子,也是連驢都不如。刀口舔血我自是不怕,死便死了罷!可我是想死死不了,想活又被她拽起來使喚,比你還辛苦........”
“大人剛毅,世所罕見。”方後來滿眼景仰帶放光。
“明日,明日有空嗎?”潘小作笑嘻嘻起來,“內府交代幫你拿軍械的事,還剩下吳王府了,明日咱們去發泄一下?”
“明日?”
“明日!”潘小作點點頭,“我打聽過了,吳王府內府總管劉伯,那個劉老頭,明日隨祁家去城外運貨,王府內院沒人,正適合動手!”
“多謝大人!”方後來心裏舒暢。
“大人,今日為何來此處?”方後來隨口問問。
“也不知道城主大人為何要弄這個鴻都門學宮,不收學費,還倒貼錢,”潘小作有些惱火,“自然有些人渾水摸魚,還有些四國的人脾氣秉性不同,互相之間打架鬧事的也有。巡城司與四府衙門那些個軟蛋,肯定鎮不住場子,得我們城主府來辦。”
“我已經親自抓了十幾個鬧事的,丟在城門口示眾。”潘小作皺眉道,“這裏麵都是些瑣事,還要弄清對錯,弄清原委,擾得我頭疼。”
“倒是辛苦大人了。”方後來貼心地恭維一句。
“後來我想了一個不辛苦法子,”潘小作道,“四門府衙負責審案,我負責打人,果然,舒服又解氣。”
“要不,明日換你來打人?”潘小作也很體貼,“這幾日你也辛苦。適當享受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明日,不是要去吳王府嗎?”方後來提醒一句。
“對對,”潘小作又想起來了,“自打四國圍城以來,還是第一次見著這麽多外來人。打人的事,以後機會肯定多著呢。隻是,要控製一下力度,他們這些人,不經打。而且,還會滿嘴狡辯,需得切切實實抓了錯處,才可動手。”
“大人宅心仁厚,費心了。”方後來點頭。
“不,都是內府交代的。不然我一拳一個,送他們早登極樂。”潘小作也很無奈。
告別潘小作,方後來又去尋素姑娘。
她也離得不遠,與胡熹兒一同站著附近學堂二樓高處,在哪裏細細看眾人,一會說話,一會發呆。
方後來上樓去,附身看著前麵黑壓壓一群人,新來的學子,但看衣著,便有窮有富,再看形態,有自信滿滿,有畏畏縮縮的,但總歸都是有所期待。
所以,踏入學宮大門,很多人,自此以後,人生軌跡便開始沿著不同的方向運轉。
一如,當年方家三人一驢,踏入珩山城,再等出城時,已經變成一人一馬。
方後來如今一人一馬入平川,等他離開時,又是什麽光景。
不過,種種過往,種種未知,皆是變數。世道暗流湧動,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
有人不知自己是棋子;有人以身入局甘當棋子;還有人以為自己是執子者,卻沒想到棋盤上,對弈者,不止兩人;甚至還有人,是決意等在決勝最後關頭,當那個掀翻棋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