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哪裏得罪了

字數:4560   加入書籤

A+A-


    林師伯追著問“我們都是第一次來,太清宗有哪裏得罪了平川城嗎?”
    你們來的這幾人,得罪她倒是其次,主要是,大白是把她得罪狠了。
    而且女人好記仇,師伯……估摸著是不會懂的吧!
    方後來不能說得這麽明白,隻好道,
    “城主原本就是這個意思,如今應該沒事了。
    至於其他的,師伯就別追問了。”
    “這麽說,你們如今都是在城主府裏辦差?”林師伯看了兩人,有點不敢信。
    青兒先吃了菜,然後點點頭,
    “林師伯,城主說,你們來平川城,為的就是平川城裏新來的四國十萬信眾?可是真的?”
    林師伯臉色又尷尬起來,解釋一下
    “我們在奏折裏,確實隻提了,是為平川祈福,為鴻都門學宮傳授太清道醫。
    想不到,城主端的厲害,這都猜出來了!”
    “就是因為你們掌教寫的奏折,寫的這般糊弄,簡直當城主是傻子,所以城主才有意敲打你們。”青兒姑娘氣哼哼道。
    “還有那桃子太小了,也是原因之一。”方後來接著道。
    青兒姑娘低聲咳嗽了一下,這麽說,顯得城主府有點小氣了。
    她岔開方後來這個話,又把自己的話繞回來,有些奇怪問
    “平川城廣開鴻都門學宮,納天下學子的事,太清宗為什麽也想插足?
    太清宗一向累受燕國皇恩,護佑大燕國運,在大燕名聲相當金貴。
    繼續堅持固守大燕那一片地方,不好嗎?何必學北蟬寺這般出來?燕皇知道嗎?”
    “唉,燕皇自然是不知道。他閉關修道!”林師伯聽她問,神色黯然,
    “但實不相瞞,如今太清宗的日子,在大燕很不好過。
    太上長老消失這幾年,江南董家風頭正在逐步趕超太清宗,而且,董窺園已經入了半步知玄,已有護佑國運昌盛之能!大燕已經不是非有太清宗不可了。
    燕皇陛下有意廢道立儒的傳言,隻怕是真的。”
    林師伯想起這事,腦瓜子又疼了。
    他又歎息一聲“掌教大人說了,太清宗雖然一貫不出世,更不與董家或者其他各家爭朝堂長短。
    但如今,天下形勢驟變……司天儀九龍吐珠,已有暗示。
    從大燕過平川直指大濟,這一條線上,必有巨變牽動四國,而太清宗與此又必有關聯。
    所以,還不如乘機走出大燕,以此為契機,一邊洞察先機,一邊向四國傳播太清教義,壯大太清宗!”
    “所以,這次,我們來平川,是想看看能不能先在平川發展一二,然後繼續往大濟。”
    “林師伯,你的意思是,太清宗要被燕皇趕出大燕國?”青兒姑娘驚訝瞪大了眼。
    “啊,咳咳,我可沒這麽說啊!”林師伯蒼白臉色更不自然起來,又幹咳了幾聲。
    “青兒姑娘說的,倒還不至於……。頂多就是朝堂上,與董家親近的人多了些而已。
    另外,燕皇以後不再聽太清講經,改聽董家談儒罷了。”
    “這沒啥區別!”青兒又點了點頭。
    區別大了好不好!
    林師伯被噎了一句,索性不主動講話了。
    青兒姑娘盯著他,語氣沉了幾分“要這麽說,平川城允許你們留在此地講經,你們便可借十萬學子,將太清教義輻射四國?
    看來,留在平川城鴻都門學宮對太清宗很重要?”
    這話讓方後來覺著有幾分壓迫感。
    青兒姑娘這般口氣,果然有城主氣勢,看來這些日子假扮城主,練出了幾分威勢。
    “那自然非常重要,”林師伯莫名覺著,閑扯不合時宜,老老實實點頭回答,
    “如姑娘所言,平川此次,開四國之先河,摒棄四國紛爭,廣納四海百川。
    而這城中聚集的這十萬學子,非一國之民,而是四國!牽一發,卻能動四國背後,幾十萬戶人口。這是幾百年未有之大機遇。”
    方後來麵皮又抖了一下,純屬巧合,純屬巧合。
    若讓你知道她與姐姐的真心思,隻怕太清宗宋濂會連夜跑了。
    林師伯渾然不知,說得激動起來
    “來人中,既有四國貴胄家裏,繼承爵位無望的旁係子女,也有家道半途中落的官宦子弟:
    既有累世的巨賈商家,還有學識超群的寒門,
    更有走投無路一貧如洗碰運氣之人。
    這麽多形形色色人等,齊聚一地……,
    莫說我們,就是北蟬寺看了也眼饞。
    那江南董家若不是跟燕皇跟著緊,隻怕此時,也會派人過來。”
    "而且,我們來的這一路上,見還有不少人落在後麵,想來,最終入城的,遠不止十萬眾。
    這麽多人魚龍混雜,對平川城是個巨大的考驗。”
    方後來心裏嘀咕,林師伯,啊林師伯,你們掌教……未免想得太多了些吧。
    這不過是那個女人……牽製七連城的一道計謀啊。
    一年之後,若戰事未曾開啟,那時候平川國庫虧空,說不準,會將他們都打發回去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那太清宗的意思,就是空手套白狼,乘勢來打個秋風?”青兒姑娘又總結道。
    青兒姑娘客氣歸客氣,說話就是不好聽,又跟在珩山城一個味道了。
    虧得不是她姐姐素兒姑娘親臨!方後來心裏想著,又慶幸著,不然說得就更難聽了。
    林師伯眨眨眼,尷尬地又閉上嘴。
    “林師伯,你放心,若青兒姑娘肯幫忙,太清宗在平川城一定無虞的。”方後來笑著安慰他。
    林師伯聽他這麽說,知道青兒在平川身份不簡單。心裏大約知道了,什麽該問,什麽不該問。
    至少此時此刻,他是不會好奇到,非要把什麽事,都弄個清清楚楚。
    更不能問兩人在城主府到底是什麽官職,若知道了,說話間隻會更促狹。
    隻是有些猶疑”聽說,城主多年隻上朝,不理政。朝中官員與她說句話都難如登天。
    我們太清宗委托曹大人遞過去的折子,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批下來,批下來也不知道是什麽個情況“
    “林師伯,太清宗不過想留在平川城傳道而已。
    此事就是看你老人家的麵子上,我也會幫忙的。”青兒姑娘大包大攬道,
    “不管怎樣,太上長老與嵐黛兒救了方哥哥,也間接救了我。這件事,我可沒忘記。”
    呀?聽她這話,果然是與城主走得挺近?是咯,剛剛潘小作外府總管對她也是客客氣氣。
    林師伯大喜,頓時小酒癮又起來了,端了杯子,“珩山上的事,無足掛齒。姑娘若能促成此事,太清宗掌教,必然感謝姑娘。”
    “感謝我就不必了,你們連方哥哥都沒接上山,我也不指望你們能感謝什麽!咱們算兩清了。”
    果然說話不好聽。
    喜歡錦衣夜行九萬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錦衣夜行九萬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