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
字數:4976 加入書籤
見宋瓏主意已定,李明也不再糾纏,轉而聊起了別的。兩人東拉西扯了一番,便各自散了。
從公司回來,宋瓏立刻召集籌備分公司的小組,大家忙得熱火朝天。他不僅親自給分公司起名、組班子,還忙著選址。經過多次商議,分公司定名為“騰瓏地產”,首個項目落子一座飛速發展的二線城市。
與此同時,融資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騰瓏集團的品牌號召力和玉瓏泉項目的成功,引來了眾多投資機構。幾輪談判下來,騰瓏集團順利拿到了幾十億的資金,為騰瓏地產的啟航注入了充足的動力。
幾個月後,騰瓏地產的首個項目正式啟動。奠基典禮上,宋瓏站在台上,麵對著眾多媒體和合作夥伴,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講:
“各位,騰瓏地產的成立,標誌著騰瓏集團邁入了新階段。我們將秉承‘品質至上、創新驅動’的原則,打造更多優質項目,為大家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也讓股東們賺得盆滿缽滿!”
夜幕降臨,宋瓏站在工地最高處,俯瞰著那片即將煥發生機的土地,心中鬥誌昂揚。他仿佛已經看到騰瓏地產的未來——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無數夢想在這裏生根發芽。
“騰瓏地產,一定能成為業界的標杆。”宋瓏輕聲自語,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騰瓏地產首個項目如火如荼推進的同時,宋瓏也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尋找新的合作夥伴。他深知房地產市場競爭殘酷,雖然騰瓏集團足以自立,但要想迅速擴大市場份額,還需借助外力。
有一天,在一個行業的大聚會上,宋瓏碰巧遇見了一個新興房地產公司的老板兼一把手——林星辰。你別看林星辰年紀輕輕,那能力可不含糊。雖說公司剛起步沒多久,但憑借著新穎的經營手法和精準的市場眼光,已經在業界混出了點名堂。
聚會一完事,宋瓏就湊了過去,笑眯眯地伸出手,說道:“林總,我早就聽說您的大名了。我是騰瓏集團的宋瓏。”
林星辰稍微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回過神來,跟宋瓏握了握手:“宋總,您真是太客氣了。騰瓏集團那可是咱們這行兒的領頭羊,能見到您,我真是覺得榮幸之至。”
倆人寒暄了幾句後,宋瓏就開門見山地說了:“林總,我對你們星辰地產的運營方式特別感興趣。不知道咱們能不能找個時間,好好聊聊,看看兩家公司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林星辰一聽這話,眼裏閃過一絲驚喜,連忙點頭答應:“當然可以!宋總要是有空,咱們找個地方詳談。”
第二天,宋瓏和林星辰約在了一個清幽的茶館碰頭。他們聊了很多房地產的事,包括現在的形勢、未來的方向,還有各自的優勢。宋瓏覺得,別看林星辰年輕,但對這行兒的門道看得透透的,腦子也轉得快。林星辰呢,也挺佩服宋瓏的眼光和魄力。
“宋總,我覺得咱們兩家公司能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林星辰興奮地說,“星辰地產在設計創新和年輕人市場上有一套,而騰瓏集團在資金、品牌和資源上都很強。要是咱們能聯手,房產界肯定得鬧出點新動靜。”
宋瓏點了點頭,說話挺沉穩:“林總說得沒錯。我也這麽覺得。不過,合作嘛,得先統一思想和目標。不知道星辰地產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林星辰拿出一份詳細的發展計劃遞給宋瓏:“這是我們的三年規劃,宋總您看看。”
宋瓏認認真真地看完了計劃書,發現星辰地產不光重視產品的創新設計,還提出了“智慧社區”的概念,想用高科技來提升居住體驗。這跟騰瓏地產“質量為王、創新驅動”的理念不謀而合。
“挺好,林總。你們的計劃很有前瞻性。”宋瓏合上文件,眼神很堅定,“我建議咱們先從小項目開始試水,看看效果怎麽樣。要是行得通,再擴大規模。”
林星辰激動得直點頭:“宋總的主意很實在。我們星辰地產一定全力以赴,保證合作順利!”
接著,他們又商量了合作的具體細節,最後達成了一致。沒過多久,騰瓏集團和星辰地產就正式簽約了,打算一起在大城市搞一個“智慧社區”。
這消息一傳出來,整個行業都沸騰了。各大媒體都紛紛報道,說是“老牌強隊和新生力量的強強聯合”,這意味著房產界可能要有大變動了。
在項目啟動儀式上,宋瓏和林星辰站在台上,麵對著記者和其他合作夥伴,發表了聯合演講。
“朋友們,騰瓏和星辰聯手,這不僅僅是兩家公司的牽手,更是傳統精髓與創新思維的碰撞。”宋瓏的聲音響徹全場,“咱們都堅信,這次合作定能給市場帶來一連串的精品,讓咱們的客戶日子越過越滋潤。”
林星辰接過麥克風,信心爆棚地說:“星辰能和騰瓏合作,真是榮幸之至。我們會死磕‘創新、品質、共贏’這三個詞,一心一意打造出讓人豎大拇指的‘智慧社區’!”
台下一片掌聲雷動,宋瓏和林星辰對視一眼,眼裏閃爍著對未來的鎂好期待。
項目一步步推進,騰瓏集團和星辰地產的合作也越來越順手。兩邊的團隊配合默契,各展所長,項目進展得順風順水,市場反響也是熱得不行。
轉眼幾個月過去,“智慧社區”一期工程圓滿收管。宋瓏和林星辰再次站在項目現場,望著眼前一棟棟直插雲霄的大樓和充滿科技感的社區,心裏那叫一個自豪。
“宋總,這次合作真是絕了。”林星辰感慨萬千,“真心感謝您的信任和支持。”
宋瓏笑著拍了拍他的背:“林總,這都是咱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相信,這隻是咱們合作的開始。往後,咱們還能一起創造更多的輝煌!”
三年時光匆匆,在宋瓏的帶領下,騰瓏集團成了房地產界的佼佼者。宋瓏本人也因為超凡的商業頭腦和領導力,成了商界的傳奇人物。他的名字隔三差五就上頭條,連綜藝節目都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某天,宋瓏正在辦公室埋頭苦幹,秘書小林推門進來,一臉興奮:“宋總,有個特別的邀請,您可能會感興趣。”
宋瓏抬起頭,好奇地問:“哦?什麽邀請?”
小林遞上一份文件:“是個新出的商業挑戰節目,叫《百萬奇跡》。節目組想請您參加,用1塊錢在一年內賺到1萬。”
宋瓏接過文件翻了翻,眼裏閃過一絲興趣:“挺有意思的。不過這種節目多半是炒作,真正能成的沒幾個。”
小林點點頭:“是,節目組也知道難,但他們覺得您要是去了,肯定火。還說會提供一些資源呢。”
宋瓏琢磨了一會兒,嘴角上揚:“行,你跟他們說,我再想想。”
晚上回家吃飯,宋瓏跟家人提起了這事。結果話還沒說完,妻子李婉和老媽就一塊兒反對。
“阿瓏,你是不是燒糊塗了?”李婉皺著眉,“你現在可是商界的大腕兒,去參加這種節目幹什麽?要是輸了,多丟人?”
老媽不停地擺手說:“阿瓏,我知道你愛找刺激,但這次也太豁出去了吧。拿一百塊去賺一千萬,怎麽可能嘛?你就老老實實管好公司不就得了。”
宋瓏咧嘴一笑,聲音挺柔和:“我明白你們為我擔心,但這個挑戰對我而言,不隻是錢的問題,更是一種自我提升。我就想證明,哪怕從零開始,我也有能力成功。”
李婉歎了口氣:“可你現在已經不用證明自己了。騰瓏集團的成績,早就證明了你的實力。”
宋瓏擺擺手,眼神裏透著一股子堅定:“不行,我覺得這是個全新的機遇。再說了,參加這節目,還能給騰瓏集團帶來更多關注呢。”
看宋瓏態度這麽堅決,李婉和她媽雖然心裏還是犯嘀咕,但也沒再硬攔著。不過老媽還是忍不住囑咐:“阿瓏,你可得小心點,別太拚了。”
宋瓏點點頭,笑著安慰:“媽,您就放心吧,我心裏有數。”
過了幾天,宋瓏正式答應了節目組的邀請,說要參加《百萬奇跡》的挑戰。這消息一傳開,立馬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媒體都搶著報道,說是“商界大亨的自我挑戰”,觀眾們也是滿心期待。
節目錄製那天,宋瓏站在鏡頭前,手裏拿著節目組給的一百塊,臉上滿是自信的笑容。主持人問他:“宋總,您覺得自己能完成這挑戰嗎?”
宋瓏微微一笑,聲音挺淡定:“挑戰確實難,但我相信,隻要用心去幹,沒什麽是不可能的。”
節目一開始,宋瓏沒急著動手,而是先好好琢磨了一下市場。他發現,雖然自己手頭隻有一百塊,但憑借著自己的生意經和人脈,還是能找到些投入少回報高的路子。
他先拿這一百塊買了些二手書和文具,又在網上開了個小知識付費課,教些基礎的商業知識和創業技巧。因為他的名氣和專業水平,課程很快就吸引了好多學員,第一個月就賺了五千塊。
接著,宋瓏用這些錢投資了個手工小項目,跟當地的手藝人合作,做出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商品,還在社交媒體上宣傳。靠著精準的市場定位和新穎的營銷策略,這些產品很快就火了,銷量噌噌往上漲。
半年後,宋瓏已經攢了幾十萬。但他沒停歇,繼續尋找更好的機會。最後,他決定投資一個新興的科技項目,雖然風險挺大,但回報也可能很高。
一年後,宋瓏站在節目組的最終評選會上,手裏拿著一張一千萬的支票,臉上洋溢著勝利的笑容。主持人激動地宣布:“宋先生,您成功完成了挑戰!”
全場掌聲雷動,宋瓏的家人也在觀眾席中激動地為他鼓掌。李婉的眼眶泛紅,輕聲細語地說:“阿瓏,你真的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