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永不和親
字數:3360 加入書籤
五月榴花似火,宜修得太醫首肯後,便吩咐柔妃準備去圓明園避暑事宜。
到圓明園第三日,胤禛在晚膳後傳了安陵容和年世蘭,勤政殿前二人目光相撞,皆是一怔,安陵容垂眸福了福身,年世蘭卻輕輕一笑,將帕子往腕間一搭,率先往殿前走去。
蘇培盛躬著身子迎上來,麵上堆著笑,“奴才給華貴妃娘娘請安,給淑妃娘娘請安,皇上候著呢,二位娘娘請隨奴才來。”
胤禛盤坐在羅漢床上,看著桌上的描金名冊,聽到腳步聲,微微抬眸,打斷了兩人行禮的動作,“來了,坐吧。”
年世蘭彎了彎唇角,坐在胤禛對麵,眼角含春,“瞧皇上這氣色,可比在宮裏時好了許多。”
安陵容也溫聲道“正是呢,前日弘熙還鬧著要皇阿瑪教她騎射呢。”
胤禛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隻是那眼底的疲憊,被燭火映得愈發深沉, 這月餘,胤禛靠著丹藥吊著精神,又日日飲著太醫院熬的苦藥,麵上才有了血色。
他將描金冊子推到二人麵前,冊頁上密密麻麻列著滿漢親貴的適齡子弟。
“弘承弘熙乃朕掌上明珠,弘熙斷不可遠嫁和親,柔嘉自幼體弱,塞外苦寒,也受不得顛簸。
這冊子上的人選,你們細細瞧瞧,若有合意的,朕即刻下旨賜婚。”
年世蘭眸光一亮,迫不及待翻開冊子,“皇上思慮周全。”
安陵容指尖輕撫著茶盞邊緣,並未去碰案上那本描金婚冊,聲音柔得能滴出水來。
“皇上,弘熙前日還抱著臣妾撒嬌,說要在膝下多承歡幾年,柔嘉比她還小,這婚事...若是早早定下,倒顯得臣妾做額娘的催著女兒出閣了。”
安陵容心中暗自思量,自從先前和南希聊過弘熙的婚事以後,南希時不時的就要給弘熙說些話本故事,無一不是驚才絕豔的女子被困宅院的故事,聽得多了弘熙來尋她哭了好幾次說不嫁人。
胤禛望著眼前人,安陵容鬢邊的珍珠隨著說話輕輕晃動,恍惚間竟像極了多年前初見時的模樣,他喉間發緊,拉過她的手,將一串東珠手串塞進她掌心、
“便是賜婚,也能留她們在宮中幾年,朕...朕怕等不到那時候...”
話音未落,安陵容抬起指尖按住他的唇,“皇上萬金之軀,不過是調養些時日,臣妾還盼著,與皇上一道看著弘承成親,抱上皇孫呢。”
年世蘭將婚冊翻得嘩嘩作響,名冊上雖都是勳貴子弟,可她掃了幾眼,不是麵相木訥,便是門第稍遜。
剛要開口,就聽見安陵容這番話,心中暗讚她心思玲瓏,如此著急賜婚,倒真像是兩位公主著急出嫁一般。
“淑妃說的有理,弘承那孩子最是伶俐,將來福晉定要千挑萬選,他既喚我一聲額娘,我定要備十台十裏紅妝的聘禮,還有弘熙、柔嘉,一個都不能委屈了。”
說著,特意瞟了眼胤禛蒼白的臉色,又添了句,“皇上也該放寬心,保重龍體才是。”
胤禛聽著她倆一唱一和,竟覺連日來的鬱結都散了幾分,“也罷,那朕就下旨封她二人為固倫公主,特賜永不和親。”
年世蘭和安陵容相視一眼,齊齊下跪謝恩,“臣妾多謝皇上隆恩。”
胤禛笑著一手扶起一人,細細摩挲著她們手上肌膚,“有皇後掌管後宮,你們二人和柔妃相伴,足矣。”
年世蘭嬌嗔著白他一眼,“皇上這話若是傳出去,隻怕要寒了姐妹們的心。”
安陵容也掩唇輕笑,“便是臣妾聽了,都要吃起醋來。”
五月十五,晨霧還未散盡,宜修吩咐每逢初一十五請安,今日是入園後第一次請安。
“臣妾\嬪妾給皇後娘娘請安。”眾人齊刷刷跪地,聲音此起彼伏。
宜修抬手示意起身,“入園也有些日子了,諸位妹妹可還住得慣?”
話音未落,殿外傳來蘇培盛尖細的嗓音,“皇上有旨~”
宜修帶著一眾嬪妃跪地接旨,蘇培盛徐徐展開一卷卷聖旨,高聲唱念,“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以欽承寶命,統禦寰區。
皇六子弘晟,誕自中宮,天姿英睿,夙承庭訓,其仁孝恭謹,可孚眾望,其端方持重,堪付社稷。 朕以宗廟社稷為念,遵循祖製,今冊立皇六子弘晟為皇太子,正位東宮。賜金冊、金寶,詔告天下,以明繼統之義。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以欽承寶命,統禦寰區。皇七子弘承,秉性端方,持躬恪謹,勤學好問,敏於事功。茲特晉封弘承為和碩宸親王,賜金冊、金寶,增歲祿,賜府第,以彰殊勳。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朕臨禦天下,以仁厚治世。皇女弘熙,天性純孝,淑慎其儀,柔嘉維則。今特冊為固倫和昭公主,賜金冊金寶,儀同親王,朱輪華蓋,增歲祿千石。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朕臨禦天下,篤念天倫。皇女柔嘉,誕膺淑質,毓秀椒庭,性秉柔嘉,夙嫻內則。今特冊為固倫慧安公主,賜金冊金寶,儀同親王,朱輪華蓋,增歲祿千石。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皇女弘熙、柔嘉,聰慧端淑,孝悌可嘉。特旨,她二人永不和親,留居京城,擇婿而適。欽此!”
隨著一道道旨意宣讀,殿內氣氛愈發凝重,齊妃攥著帕子的指尖驟然發白,耿嬪垂眸喉間泛起苦澀。
“永不和親”四字落下時,膝下有公主的嬪妃都不由得露出豔羨。
蘇培盛宣讀完旨意,立刻換上諂媚笑臉,“皇後娘娘,太子和宸親王那邊,奴才已經去宣過旨了,奴才還得回去伺候皇上,便不多留了。”
說罷拂袖而去,留下滿殿心思各異的宮嬪。
待蘇培盛走後,宜修才坐上主位,眾嬪妃齊聲恭賀“臣妾\嬪妾恭喜皇後娘娘。”
眾人紛紛恭賀,聲浪裏卻藏著暗湧,直到宜修輕飄飄一句“都散了吧,淑妃留下”,方才打破這場稍顯虛偽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