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一切順利

字數:5482   加入書籤

A+A-


    “你們這些文人就是麻煩。”
    大概是以前被參過不少次,中年將領嘟囔了幾句後,沒有再說不雅字眼。
    “將軍對江湖人士無好感,反之亦然。”
    馮將軍黑著臉要開口,卻被封清歌一個眼神定在了原地。
    見狀,景瀾唇角上揚了些許。
    “他們此次前往京城的目的,整個江湖皆知,若這些人都死在京城,那外界會如何傳?”
    眾人順著景瀾的思緒向下將故事線完整。
    “那時,朝廷恐怕會成為眾矢之的吧。”
    王承保摸著胡須說出所有人心中猜測。
    景瀾點點頭,道:“即便那所謂寶藏是假的,他們也會覺得是朝廷想要掩蓋罪行”
    聽著兩人對話,封清歌眼底劃過一絲滿意。
    若不是為了維係兩者之間的關係,順帶讓江湖之中各門派相互之間產生隔閡,昨夜她又怎會拖到最後才出麵。
    “可蕭大人剛才不是說昨夜收了很多屍體?”
    突然被點名的蕭禮頓了一下,下意識抬頭看向封清歌。
    他並不知昨夜收屍之人的身份,隻是感覺不像是普通人。
    封清歌幫他補充上身份信息,道:“本殿和景國公解決掉的是宮中亂黨的同夥。”
    “那些家夥果然想坐收漁翁之利!”
    “京中這兩年當真是不太平。”
    “往常境內雖有亂黨,卻不會如此張揚,如今他們怎得突然改變了行事風格?”
    京兆尹主事大臣站出來上報了一個消息。
    “前些日子,襄陽王在京中砸了幾家攤子,臣當時覺得蹊蹺,便去調查了被毀壞之物,結果發現有人偷偷將還未焚燒完的殘渣回收。”
    聞言,景瀾眉峰開始聚攏。
    他可以確定,所有陰擊木桌椅全部銷毀,隻剩下一地煤灰,還被全部收起來埋入了地下。
    就算是赤雲閣那幫家夥再如何閑得發慌,也不會將這東西挖出來偷走。
    “臣安排人手暗中調查跟蹤多日,總算是順藤摸瓜找到了這些人的據點,據這些人口供所言,他們全部來自一個名為赤雲閣的組織。”
    打量著這位有些陌生的京兆尹主事大臣,景瀾似有所感地看向台階之上嚴肅沉穩的少女。
    封清歌悄然一笑,眼角眉梢帶著點點愉悅。
    景瀾瞬間了然。
    前一任京兆尹上書請辭之時,他並不在京城,還以為這人是被陛下抓住了兩頭倒的把柄,才用一種還算是體麵的方法才讓他離開。
    不過想想倒也正常,除了襄陽和附近屬地的官員換血了一遍,陛下根本沒有動封於明在朝中的人。
    找到合適人選並且將其推上京兆尹的位置,封清歌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
    明麵上,如今這位京兆尹是絕對的保皇黨,剛正不阿清廉正直。
    他今日所言,絕不會被人聯想到封清歌身上。
    “赤雲閣?”
    “從未聽說過。”
    “想必是什麽江湖勢力。”
    “難道那些江湖之人當真有異心?”
    “這赤雲閣,本殿早有耳聞。”
    眾人立刻停下討論看向封清歌。
    她不緊不慢道:“禹州之事,便有這勢力的身影。”
    當時上報消息雖含糊其辭,卻還是暗示了有一神秘勢力作亂,或許是亂黨源頭。
    如今再提起,順理成章。
    朝臣也想起封清歌入朝契機,而那時他們還以為這位公主殿下是為了幫三皇子站穩腳跟。
    誰能想到今日站在高處發號施令的竟然是她本人。
    “不僅如此,這座椅臣找了京城上好木匠看過,他們認出其是預示著不詳的陰擊木。”
    最後三字像是落入水池的石子,激起千層浪。
    “當真?”
    薛鴻振和王承保臉色變化最為明顯。
    他們兩人入朝為官的時間最久,且當初站隊跟隨封於禁等人,當然知道這東西曾經在何處出現過。
    “若有半句虛言,我當場脫下腦袋上的烏紗。”
    見他字字鏗鏘,王承保不再追問,對著封清歌行禮朗聲道:“殿下,老臣以為該調派人手嚴加排查,莫要讓叛國逆賊死灰複燃!”
    “臣附議。”薛鴻振也站到王承保身邊,道,“既然殿下在禹州也發現過亂黨蹤跡,那此事便不止是京城之危。”
    入朝不久的官員對他們二人突然激動的態度很是茫然。
    年紀稍長一些的官員,倒是囫圇猜個大概,臉色也稍稍有些變化。
    畢竟當初鄭氏之亂,讓整個朝堂換了半邊天。
    就連太後母族都因其退出朝堂權力中心,退居一方做鄉紳。
    “當初是先帝親自頒布聖旨宣讀罪人已除,左丞和右丞未免太過小題大做。”
    朝堂上總是少不了唱反調的人。
    “難道你們懷疑陛下當初未曾將餘黨全部清除?”
    “即便不是他們,若有人用他們的名號作亂,對朝廷也極為不利。”
    薛鴻振收起往日溫和表情,極為嚴肅對著封清歌作揖。
    “殿下此事不容輕視。”
    “昨日一戰,赤雲閣損失不少,短時間內不會卷土重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薛鴻振皺眉,眼中還是有不讚同。
    “當初東南水域之事,也是赤雲閣所為,我解決掉那些賊人,得到了一點消息。”
    景瀾所言虛虛實實,倒是將赤雲閣如今情況說了個幹淨。
    期間,封清歌一直觀察著殿中朝臣的表情。
    封清玉那點小手段提拔上來的人,基本上都不在重要位置,唯一幾個由父皇私下為他安排的職位,他還沒守住。
    之前幾次換血,早就已經一個不剩。
    但封清歌不能確定,這朝中是否還有赤雲閣的暗樁。
    就像是那位已經乞骸骨的李大人。
    若不是其庭院布置規格有異,誰又能想到與人為善,且樂於提拔小輩的老臣,私下裏竟然會和赤雲閣勾結。
    她觀察得很仔細,但不知是太短,還是大殿寬廣,亦或者如今朝堂上真沒有了赤雲閣的暗線,一時間未曾發現問題。
    唯有幾個臉色有異之人,還是新科進士。
    這些人就是那場以鬧劇收場的科考作弊的受益者。
    他們年紀太輕,入朝堂沒多久就漏了餡。
    封清歌現在還留著他們,隻是覺得與其防備不知何時出現的危險,不如將已經暴露的釘子放在眼皮底下。
    若是這樣還能被紮,隻能說她自己太蠢。
    景瀾敘述完畢,眾臣臉色已經能和鍋底媲美。
    先前無論是禹州,東南水域亦或者漢城,都不算是意料之外。
    可一旦察覺到這之中還存在第三方勢力,原本對弈的執棋人,變成被人隨意撥弄的棋子,任誰心裏都不會好受。
    “這赤雲閣於朝廷來說,絕對是心腹大患。”
    王承保捋著胡須看向封清歌,語氣擔憂,但眼神卻很是一片了然。
    他確實不知赤雲閣存在,但今日大殿之上的那人既然敢讓景瀾將一切揭露,就說明早已做好萬全準備。
    反正他這把老骨頭也要回鄉養老,最後再幫這位日後貴不可及的殿下一把也無不可。
    就算是為他那位侄女和侄孫積累一點福報,隻希望這位能稍微感念一點,讓日後王氏子孫能夠在朝堂上能少碰些壁。
    “王老說得不錯。”
    王承保已無心朝政,為了王家和宮中的常貴妃母子自然不會和封清歌意見相左,而薛鴻振則是盯著王承保的位置。
    有這兩人支持,朝堂上除了少數固執己見者,幾乎沒有人再反對她一人主持朝政。
    此刻丟出赤雲閣這個炸彈,徹底轉移眾人注意。
    權力移交,原本封清歌和封於禁想象的要更加順利。
    下朝時辰,太監還未唱喏,安德海便匆匆忙忙前來金鑾殿請封清歌會承乾宮主持大局。
    封清歌離開之時,不忘看景瀾一眼。
    大致知道自己背了點黑鍋的景瀾也很是無奈。
    喜歡榮慶長公主請大家收藏:()榮慶長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