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原來,他才是那個漁翁啊!
字數:3187 加入書籤
“陛下,臣也覺得,楚王殿下應該有能力可以勝任。”
就在不少文臣出麵支持蕭瑀接替蕭敬原本的職責的時候,一個出乎所有人預料的人卻站了出來,然後衝著蕭元武說道。
當看到開口說話人的時候,在場的眾人紛紛的驚訝到無語凝噎了,一個個的瞪大了雙眼有些不可思議的看向對方,因為這說話的人身份大不同,與在場諸人都有著巨大的區別。
此人五十多歲,神采俊逸,別看有些上年紀了,但是精氣神卻一點不輸給年輕人,麵相上看,這人年輕的時候應該也是一個風度翩翩的佳公子。
而此人位列文臣之首,站在文臣班底的最前麵,就連身為左仆射的榮方卓都要落他一個身位,顯然此人的地位比榮方卓還要高。
這人不是旁人,正是大鳳的尚書令李茂國。
尚書令,乃是百官之首,也就是所謂的丞相,統管百官,朝堂之上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李茂國出生於李家,而李家是大鳳的望族,乃是千年的世家。當然了,他能夠當上尚書令,並不是因為他的出身的關係。事實上,李茂國雖然出生於李家,但卻生於旁係,並且是李家嫡係,因此從小吃到的李家福利其實並不多。
他能夠有此成就,那多是因為自己的努力的關係。李茂國與當朝皇帝蕭元武乃是至交好友,蕭元武還是皇子的時候雙方就認識,引以為知己。
因此,李茂國還未有功名在身的時候,雙方的關係就很密切。而後李茂國在科舉中一舉奪魁,因此步入仕途,並且在蕭元武明裏暗裏的關照下,李茂國晉升速度飛快。
待蕭元武登基的時候,李茂國其實已位列六部之中,時任禮部侍郎。而伴隨著蕭元武的登基,對於這個鐵杆擁護者自然不會吝嗇,短短時間內,李茂國就火速升遷,直到現在的百官之首尚書令的位置。
並且,李茂國是尚書令穩如泰山。不光是因為他與蕭元武的關係莫逆,更是因為他身後李家的支持,就連榮方卓這種看到李茂國也不敢貿然與其對抗。
而李茂國,他是一個中立派係,在奪嫡這一場好戲裏李茂國是不站隊的。李茂國忠於蕭元武,是蕭元武的心腹,這點誰都明白。而且李茂國的實力太強了,他如果站隊的話,那麽被站隊的一方幾乎可以說是立馬會獲勝,就毫無懸念了。
所以說,以往在蕭敬與蕭桓的爭鬥中,李茂國總是扮演著一個旁觀者,與蕭元武一樣從不幹預他們的爭奪。
也因此的,大家都不覺得李茂國會發表什麽意見來針對此事。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李茂國居然開口了,最為關鍵的是,他居然支持蕭瑀接替蕭敬的一切。
這始料未及的一幕,讓群臣都大為錯愕,包括榮方卓都傻眼了。他看著開口的李茂國,整個人都愣住了,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位居然會開口。
他這一開口沒關係,等於是徹底的蓋棺定論了,也就說,蕭瑀必將順利的接受蕭敬的一切。
而伴隨著這一切,原本屬於蕭敬的一切會很快的傾斜向蕭瑀,那些原本支持蕭敬的人也會很快倒戈向蕭瑀。
蕭元武看到李茂國居然發表了意見,也是有些意外的,不過他倒是沒有多想,而隻是看了一眼李茂國,覺得李茂國大概是猜透了自己的心思,想讓蕭瑀接替蕭敬的位置,因此才幫著開口搭腔的,畢竟李茂國要是說話了,在場的群臣肯定不會再質疑什麽了。
事實也正如蕭元武所想的那樣,伴隨著李茂國的開口,那些原本還蠢蠢欲動的蕭桓派係,一下子都選擇了閉嘴。
而蕭桓臉色卻無比的難看,盯著李茂國,又看了一眼蕭瑀,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原本自己都已經要vp結算了,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蕭元武居然會讓蕭瑀入局,這無疑給了他一擊悶棍讓他始料未及。
“尚書令,楚王,有意思……”
秦衍站在身後,看著這一幕,這一切都給秦衍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他總覺得這些事情似乎並不像是一個巧合,而是像一張大網,有人故意在織網,將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老二, 你自己怎麽說?”
眼看著大家都沒有什麽意見了,眼下唯獨剩下蕭瑀自己的意願。蕭元武的目光看向了楚王蕭瑀,當即對著他問道。
“父皇,兒臣願意為父皇分憂,兒臣一定不會辜負父皇您的信任,把那些事情全部辦的妥當。”
蕭瑀沒有拒絕,他當即跪倒在了蕭元武的麵前,然後衝著蕭元武說道,表示不會辜負皇恩。
看到蕭瑀答應,蕭元武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哈哈哈,好,你莫要心急,你以往不曾參與什麽朝事,這些都不急,你日後慢慢摸索便是,有什麽不懂的也可以來問朕。”
蕭元武統蕭瑀說道,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樣。
這一幕,看的魏王蕭桓臉都綠了,他何曾從蕭元武的臉上看到過如此笑容。對自己,這父親總是一副板著臉說教的模樣,卻是連個笑臉都不曾有。
可麵對蕭瑀,蕭元武卻是笑嗬嗬的,居然還讓他有什麽不懂的就去問他,這是打算親自教授蕭瑀不成?
一時間,蕭桓因為蕭敬的倒台而產生的興奮與喜悅瞬間的消散了,看著蕭瑀,他忽然感覺眼前的這個病秧子老二一下子居然比陰毒的老三更具威脅性了。
“是,兒臣一定勤加學習。”
蕭瑀也是點頭同蕭元武說道,一副很是溫和聽話懂事的樣子。
“嗯!”
蕭元武點點頭,旋即目光又看向了秦衍的方向。
“今日,還有一事需要處理。”
蕭元武的話,一下子讓陷入沉思的眾人立馬的又緩過勁來,然後目光齊刷刷的看向了蕭元武,不知道這位陛下今日還有什麽事情要做。畢竟,今天的信息量已經很大了,讓群臣都不免有些轉不過來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