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秦衍,他做的好!
字數:3201 加入書籤
“啊,陛,陛,陛下……你是說,晉國公殺的好?”
王承德顯然沒有想到蕭元武居然會如此說, 聽到蕭元武這話,對方不免顯得有些詫異的看向蕭元武。
“難道不是嗎?”
“莫非,你覺得就應該讓那些番邦蠻夷踩在朕的頭上這才合理嗎,身為使臣,公然違抗我大鳳的律法,這些草原人難道不該殺?”
蕭元武哼了一聲,目光看向了王承德問道,言語裏滿是對於對方此番做法的憤怒與不屑。
“額……奴婢不是這個意思,該殺,該殺……”
“不過陛下,可那畢竟是使臣啊,當眾斬殺使臣,萬一要是對方要追究起來,會不會直接對我大鳳動武啊。”
“如今,邊關可還是有幾十萬大軍在對峙呢。”
王承德當然是順著蕭元武說的,隻是依舊也表現出來了萬分的憂慮,眼下的局勢不容小覷稍有不慎對於大鳳來說就是一場惡戰。
這使團的人固然可惡,但說到底對方是使臣,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秦衍今日這般做法,未免有些太過於激進了一些,很容易就觸一發而動全身。
“哼,你一個閹宦不懂這些。秦衍之所以那麽做,不是因為一時氣憤或者一時衝動,他這樣做反而是為了大鳳好,反而對於我大鳳愈發的有利。”
聽到王承德如此問,蕭元武一撇嘴,卻是冷笑了一聲回答說道。
他臉上並沒有太多的擔心,似乎對於這件事他也不覺得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這不是因為蕭元武的心大,覺得此事不是什麽大事,而是因為蕭元武明白,此番草原與吐蕃來訪必然是有什麽目的性的。
如果草原與吐蕃真的打算義無反顧的就打算與大鳳開戰的話,那對方根本不用派出什麽使臣,把軍隊拉到邊關,雙方直接開打就行,何須還故弄玄虛的做那兵臨城下的一套。
對方將軍隊陳兵邊關,卻派出使臣來訪,無非就是為了達到一些目的而已,那些邊關的軍隊也都隻是起到了一些威懾作用,實際真正開戰的概率在蕭元武看來並不是很大。
而使團來京之後,先是故意拖遝,後又無視大鳳這邊的禁令。這在蕭元武眼裏,並不是故意挑釁不把大鳳放在眼裏。而是對方在對大鳳做一個試探,試探大鳳對於草原與吐蕃的態度。
草原這些年因為內戰的關係,所以與中原王朝的摩擦並不是很劇烈,雙方大規模的戰爭已經幾十年沒有發生過了。雙方都不曉得對方如今的軍事實力到底如何,軍隊戰鬥力如何。
所以,草原如此做,大概率是想看看大鳳眼下是否懼怕草原,是否會因為畏懼草原而做出讓步。
如果說,大鳳表現出來的是一副怯懦,唯唯諾諾的樣子,反而會讓草原人覺得眼下的大鳳外強中幹,實則並沒有什麽威脅。那樣的話,隻會滋長草原人的氣焰,從而讓草原覺得大鳳軟弱可欺。
這樣一來的話,草原人反倒是真的就會毫無顧忌了,甚至於在邊關的那幾十萬大軍說不得真會直接的對大鳳開戰。
而秦衍,很明顯也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所以他顯得如此的激進,並沒有懼怕草原人,反之表現出來的樣子是一副不懼一戰,毫不把草原人放在眼裏的姿態。
當眾斬了草原人,則是更加具體的表現,連你使臣的大將都敢斬,讓人不覺得大鳳有什麽軟弱的。
對於這點,蕭元武看的很清楚,所以知曉了來龍去脈之後,他反而是一點都不責怪秦衍,反之,他對於秦衍此番的表現十分的滿意。
秦衍給他的印象先是一個體貼入微的好男人形象,十分的能夠照顧家庭。 隨後展露出來的文學素養,則讓蕭元武對秦衍刮目相看,認為對方是一個十分具有才學的飽學之士,未來更是有成為大儒的潛質。
可眼下,秦衍又展露出了自己血腥與智慧的一麵,將局勢與現如今的情況看的琢磨的十分的透徹。
這讓蕭元武十分的欣喜,這樣的秦衍,有成為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的可能啊。
“象舞嚴金鎧,豐歌耀寶刀。”
“好,好句啊,這個秦衍,不枉費朕如此的信任他,這一次做的讓朕出乎預料的滿意啊。”
再念誦了一下秦衍在斬殺草原那個將軍時候的念出來的詩句,這兩句你將大鳳軍隊的氣度威嚴表達的淋漓盡致,讓蕭元武愈發的滿意。
“這個老大,還是那麽愚蠢。”
見到秦衍把事情辦到了自己的心坎裏,再看看自己兩個兒子的行為,這時候的蕭元武又有些鬱悶了。特別是蕭桓,一個靠軍武支持的人,眼下居然會被自己支持的人公然反對,他今日之舉,無疑是等同於削弱了自己的實力啊。
蕭元武一直以來都不反對他們拉攏自己的勢力,畢竟他們要證明自己有資格登上這個位置就得展露出自己的能力來。所以,蕭元武也一直知道禁軍裏有蕭桓的人,隻是沒想到,這蕭桓愈發的蠢貨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經過今日之後,怕是禁軍以後再也不會聽從蕭桓的指令了,這等於是削弱了其自身的實力。
為了不得罪草原人,反之得罪自己人,蕭元武是又氣又無奈,內心也是深感無奈與鬱悶啊。
“王承德,傳朕旨意,告訴禮部與秦衍,一切照舊,若是使團要求見朕,就說朕今日不便見他們,讓他們明日早朝再行朝見。”
蕭元武看向了王承德說道,讓他去告訴秦衍與禮部,一切都按照原本的行程走就行,無需做任何的更改。
這道旨意其實是想告訴所有人,他蕭元武已經知曉了所發生的事情。
然則對於這件事,蕭元武是認可秦衍與禮部的,因此一切照舊不會有任何的變故。
而他也知曉,吃了那麽大虧的使團的人說不得想要單獨的求見自己討要說法,而蕭元武並不想見,這也在釋放一個信號,蕭元武在這件事的態度上,偏向的是秦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