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也不耽誤
字數:3880 加入書籤
薛懷遠的帶著妹妹的口信去了糧店,見到了劉掌櫃,還見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人。
他的腦子嗡的一聲,有一刻一片空白。
“怎麽?薛兄見到我太開心了?”
一隻手過來扶住看上去搖搖欲墜的薛懷遠。
薛懷遠一把抓住,確認了一眼,趕緊關閉門窗,焦急地說:“快走。你怎麽也犯傻?”
“也?”江佩索幾乎不曾見過他如此著急的模樣。
“不是你跟我說的嗎?那個府上前車之鑒,你這個後事之師。不要跟大勢對著幹,也不要跟上麵的意思對著幹。”薛懷遠一腦門子汗,尤其是想到自己家大妹妹竟然膽子大到這種程度。
江佩索進城肯定是她在其中助力。
“你放心,我回來得悄無聲息,也能走得平平安安。”江佩索拍了拍薛懷遠的手臂。
是什麽人什麽事給他這麽大的勇氣?是老天爺給的天真嗎?
這麽多人盯著鎮國公府上,盼望著他能出錯。前段時間沒有能整垮他們,讓世子爺離京了事。
現在還算不上塵埃落定,這位爺是回來幹什麽的?
放心?怎麽放心?
“世子爺,說句不客氣的。即便你府上有能耐讓你平平安安出去。但若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咱們男子漢都好說,連累家裏人可不好。”因為這個家夥薛致遠已經遠走了,若是家裏的妹妹們也跟這個惹上一點關係,可不像男子一般好脫身。
原本後宅生存就艱難,如今父親和伯父震怒,母親和兩個妹妹都還關在祠堂。
若是加上這位爺的事情,恐怕腳底下就是深淵。
危險。
薛懷遠的腦中對於危險的警戒比在夫子麵前要敏銳得多。
夫子當時執意要離開京城,恐怕是已經預料到風雨欲來。
朝中之事已然波及到家中,試問城中之人有誰能置身事外?
薛懷遠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讓江佩索的新鮮勁過了之後臉色也嚴肅起來:“兄長所思,在下並非沒有考量過。此番進城不是為了家裏的事,是朝中的事。現在沒有辦法對兄長明說,但肯定不會牽連到薛家。”
“如我不知曉,或許不會。現在你我麵對麵,至少我和明玉已經不可能置身事外。你說這些話安慰你自己嗎?”薛懷遠說話有些重了。
江佩索知道他的心是好的,隻能邀他坐下來慢慢說:“此時此地尚是安全,咱們說話也好說。兄長你盡管問,我能答盡量答。”
糧店之中,兩人對談,仿若三人在場。
薛懷遠拿了賬冊匆匆返回,到祠堂門口遇到仍舊麵色深沉的父親。
“拿的什麽東西?”
薛懷遠不敢實說:“伯父之前說明玉應當多讀些書,懂道理。我就拿了夫子之前叫我們讀的《戰國策》下半部來給她。”
薛英鼻子裏哼了一聲:“你倒是高看你妹妹。她要是能看懂這個也不會做出這樣不知輕重的事情來。你還是換一本《女戒》來吧。”
“是。”
薛懷遠順從安靜的姿態讓薛英稍微氣順,這個自己最看重的兒子還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有了這一點認知,他說話的聲音不由得溫和起來,對薛懷遠又是一陣諄諄教誨。
薛懷遠不得不說侍郎府上還有事,晚上還召他去酒局應酬。
“你能得到大人賞識是好事,準備準備就去吧。不過,我聽說林銑今晚也會去。你跟他保持距離。”薛英撚著胡須背著手。
朝堂上爭論不休的大事,站在漩渦中的那個人便是林銑林大人。
侍郎大人倒是中立,兩邊都不沾惹,也教他明哲保身。
“是。兒子明白。”薛懷遠當然知道,自己現在還沒有功名,隻是一個學生,跟著大人們看著學著就好。
“去吧。”薛英對這個兒子從頭到腳現在都很滿意。女兒不如大哥的,兒子總歸是更好的。
薛明玉拿開上麵的《戰國策》便看到底下的賬冊,微微一笑:“叢蘭,大少爺呢?”
門外的叢蘭低聲道:“大少爺在門口交給奴婢就出去了,說是要去侍郎府來不及了。老爺點了頭,婆子們都沒有管。”
“好,知道了,退下吧。”
薛甄珠見她指尖隻是翻了兩頁,就放在那裏了,就很好奇。
勞累大哥跑了一趟,為何拿回來好像無足輕重的樣子?
薛明玉見她好奇小貓的樣子,忍俊不禁,招招手:“過來。”
薛甄珠一點不磨蹭,立刻離了母親的懷抱,挨著姐姐的肩頭。
她順著大姐姐的指尖看過去,隻看見一個名字,蔣百英。
不怎麽熟悉,卻好像在哪裏聽說過。
“等過幾天,你就知道怎麽回事了。”薛明玉笑而不語。
薛甄珠的心就像是被貓兒的爪子撓著,搖晃的尾巴勾引著,亂七八糟的想知道背後的秘密。
奈何大姐姐是什麽人,說了讓她等幾天,就一定不會提前告訴她。
薛甄珠隻好不甘心地乖乖點頭。
怎麽這件事難道江佩索也有份?蔣家的小姐,鎮國公府的世子爺,朝堂上的林大人……
薛甄珠看到了若隱若現的許多關鍵的點,卻沒有一條線能將這些事情連起來。
薛家上上下下忙忙碌碌,薛甄珠有時候閑得無聊不想跟著母親誦經念佛,也不方便跟著大姐姐看那些賬冊的時候,就會蹲在門邊聽那些個婆子碎嘴。
連翹給的糕點成了薛甄珠賄賂她們的好東西。
雖然誰也不缺那點吃食,可好東西加上一個沒什麽威脅的三小姐這樣可愛的小姑娘,婆子們還是願意說一說的。
她們說蕭夫人去王家的商鋪耀武揚威地拿東西,那裏的掌櫃的才不買賬,她氣急敗壞地就要鬧起來,結果舅爺來了好一頓夾槍帶棒的。
“那蕭夫人就沒有懟回去,她可不是那受氣的主。”桑婆子說。
楊婆子一翻白眼:“那要是從前或許可以,現在王家舅爺是皇商了,背後不知道是哪位大人,多少還要給幾分薄麵。”
皇商?怎麽沒聽母親說起過?
薛甄珠咬著糕點,轉頭去看低頭專注自己眼前事的大姐姐。
所以,即便人都在祠堂裏,也不擔心店鋪裏的事情,是因為都留好了後手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