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插旗

字數:7818   加入書籤

A+A-


    發布會在一片支持與喧囂中落下帷幕。
    散場後,李琦私下將厚厚的信封塞給那幾位“曆史見證者”。
    那位老炮艦手緊緊握著信封,渾濁的眼中既有對酬勞的感激,更有一份難以言喻的唏噓:“孩子,謝謝你……謝謝你還能邀請我們這些老家夥來講講過去的事。現在的人啊,都喜歡看漫威,看那些花花綠綠的漫畫,已經沒多少人願意聽這些老掉牙的戰爭故事了……”
    他抬手抹去眼角的淚,“真想……真想再回中途島那片海去看看啊……”
    李琦拍了拍老人的肩膀,沒有多言,目送他們蹣跚離去。
    他知道,這些老人的故事和情感是真實的。
    而他,隻是巧妙地將其融入了自己的棋局。
    ......
    發布會引發的風暴,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太平洋,直撲本子本土。
    無論是商界巨頭還是政界要員,看到相關報道後,無不氣得七竅生煙,對李琦這個名字恨得咬牙切齒。
    他不僅高調拍攝揭露本子戰敗的《決戰中途島》,還在發布會上極盡羞辱之能事,利用曆史傷痕和西方輿論,將本子置於極其被動和難堪的境地。
    然而,就在本子上下以為李琦的“組合拳”已經打完,他們隻能被動承受這波輿論衝擊時,一個更讓他們頭皮發麻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般再次傳來!
    李琦通過其在好萊塢的代理人,向幾大製片廠“不經意”地透露:他手中還有兩個重量級的二戰題材電影劇本正在尋求買家或合作方!
    第一部劇本名為《廣島末班車》。
    故事聚焦於1945年8月那毀滅性的原子彈爆炸事件,其核心情節令人動容。
    它講述了一名本子男子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中奇跡般幸存後,搭上了開往長崎的末班列車,結果又在長崎遭遇了第二次原子彈爆炸,並再次生還的離奇經曆!
    更關鍵的是,片方強調,這個故事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第二部劇本則名為《血戰鋼鋸嶺》。
    背景設定在1945年衝繩戰役期間,米軍對鬼子重兵把守的衝繩島鋼鋸嶺發起慘烈進攻。
    劇本描繪了這座高達百米的懸崖被鬼子打造成固若金湯的堡壘,米軍在鬼子密集的炮火和機槍掃射下傷亡慘重,屍橫遍野的戰場宛如人間地獄。
    而影片的主角,是一位名叫戴斯蒙德·道斯的軍醫,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和堅定的反戰者,因信仰拒絕攜帶武器)。
    在槍林彈雨中,他無視戰友“撤退”的呼喊,憑借近乎神跡般的勇氣和毅力,一次次穿梭於死亡地帶,將受傷的士兵拖到相對安全的區域。
    在連續奮戰12小時後,他僅憑一己之力,用繩索將75名重傷員從懸崖峭壁上安全送回米軍陣地,創造了戰爭史上不可思議的生命奇跡!
    這兩個劇本的殺傷力,尤其是對本子國際形象的潛在打擊,讓索尼影視娛樂的高層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幾乎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八嘎呀路!”
    索尼影視的ceo盛田昭夫在東京總部的緊急會議上拍案而起,臉色因憤怒和焦慮而漲紅,“立刻!馬上!不惜一切代價!把這兩個劇本的版權給我買過來!無論對方開價多少!無論用什麽方式!一定要拿到手!即便我們買過來後永遠鎖在保險櫃裏不拍,也絕不能讓它們落到別人手裏,尤其是李琦或者好萊塢其他公司的手裏!”
    他太清楚李琦的意圖了!
    《廣島末班車》看似聚焦個體生存奇跡,實則將“原子彈受害者”這一本子常用的悲情敘事,置於一個極其微妙甚至可能引發爭議的個體事件中。
    一人經曆兩次核爆的離奇性可能削弱整體悲情。
    並再次將公眾視線拉回那兩朵改變曆史的蘑菇雲。
    《血戰鋼鋸嶺》則更直接,它將淋漓盡致地展現鬼子在衝繩戰役中的“玉碎”戰術給米軍造成的慘重傷亡,同時塑造一位近乎聖徒般的米國英雄!
    這兩部電影一旦拍成上映,無疑是在《決戰中途島》的傷口上再撒兩把鹽,將日、美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慘烈廝殺和深重仇恨,血淋淋地呈現在全球觀眾麵前,對本子極力塑造的和平國家形象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盛田昭夫喘著粗氣,對著下屬咆哮:“絕不能讓李琦再這麽鬧下去了!再讓他這麽搞,我們大本子帝國的臉麵,就要在全世界麵前丟盡了!買!必須買斷!立刻去辦!”
    一場圍繞兩部敏感劇本版權的無聲硝煙,已然在太平洋兩岸悄然彌漫。
    這才是李琦的期盼,一步步一招招,招招致命,而本子索尼,也隻能被迫倉促應戰。
    這場文化領域的“中途島海戰”,激烈的交鋒,在這一刻才算是拉響警報。
    …
    ......
    索尼影視派人來到「璀璨娛樂」米國子公司)的時候,發現裏麵已經圍滿了人。
    “為啥這麽多人?”叫佐藤的家夥忍不住瞠目道。
    “這個華夏人太精明了,一定是早就放出去消息了,讓好萊塢所有的電影公司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他好坐地起價。”森川則是一臉的鄙夷和憤怒。
    “太可惡了!”
    格論比亞的兩個高層遞上自己的名片,然後被安排在會客廳。
    隻見一波又一波的人進去,一直到等到天黑的時候,他們忍不住衝到前台問:“請問,我們什麽時候才能見r i,我們是買劇本的,他人呢?”
    前台的金發美女愣了一下,“你們難道還不知道嗎?”
        “什麽?”森川臉都綠了,“既然你們劇本都已經賣出去了,那為啥不告訴我們,讓我們在這裏幹等著?”
    “不好意思,我們沒看到這裏麵還有人?”
    “你什麽意思?我們不是人嗎?”森川氣的想罵人,“你們肯定是故意的?浪費別人的時間,這是犯罪,這是殺人,明白嗎?”
    金發美女從抽屜裏麵掏出來一把真理,“你們是要找事情嗎?如果你們現在不走的話,我要告你們非禮,我可以將你們擊斃。”
    “…”
    兩個本子頓時不敢吱聲了,拿著自己的包,連滾帶爬地跑了出去,一邊跑還一邊嘴裏叫囂著,“這事情沒有完!”
    …
    李琦是真的把那兩部戲的版權給買了,不僅這兩部,還有兩部姊妹篇《父輩的旗幟》、《硫磺島家書》。
    《父輩的旗幟》講米軍在硫磺島折缽山上豎起國旗的故事。
    這張照片極大地鼓舞了米國本土的士氣,成為勝利和愛國主義的象征。
    電影再現了拍攝這張照片的過程。
    這裏麵有個關鍵真相:照片中記錄的是第二次插旗。
    第一次插旗的行動其實更為艱難和危險,但並未被攝影師拍到。第二次插旗更多是為了拍攝而進行的“擺拍”,因為參與第一次插旗的士兵大多在後來的戰鬥中犧牲了。
    …
    《硫磺島家書》則是換了一個視角,圍繞鬼子將領栗林忠道和他麾下的士兵展開。
    硫磺島作為鬼子抵禦米軍進攻的重要據點,栗林忠道被任命為指揮官,帶領約 2.3萬名鬼子駐守這座火山島。此時的本子已處於戰爭劣勢,硫磺島的防禦任務近乎“必死之戰”。
    栗林忠道是一位有留學米國經曆的將領,他深知米軍的火力優勢,反對傳統的“玉碎衝鋒”戰術,轉而推行隱蔽防禦策略——命令士兵挖掘複雜的地下坑道網絡,試圖通過持久戰消耗米軍…
    栗林忠道則在“效忠天皇”的命令與保護士兵生命的良知間痛苦抉擇,他寫下的家書即“硫磺島的來信”)成為貫穿故事的情感線索,字裏行間充滿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和平的渴望。
    但鬼子的裝備、補給嚴重不足,士兵們在酷熱、缺水、疾病的折磨下堅守,同時還要麵對米軍鋪天蓋地的炮火和登陸攻勢。
    最終,硫磺島戰役以鬼子幾乎全軍覆沒告終,栗林忠道在最後時刻自盡殉國。
    影片沒有刻意渲染戰爭的殘酷場麵,而是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情感表達,通過幾位士兵的視角,展現了他們在絕境中的狀態。
    有人思念家人,有人對戰爭充滿迷茫,有人在職責與人性間掙紮。栗林忠道則在“效忠天皇”的命令與保護士兵生命的良知間痛苦抉擇,他寫下的家書,成為貫穿故事的情感線索,字裏行間充滿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和平的渴望。
    …
    二戰的影片很多,李琦一下子也拍不完,但利用這些劇本的輿論給本子帶來壓力。
    另外一方麵也是這些影片投入產出比不高。
    以前世的《決戰中途島》為例,投入 1億美刀,最終票房卻隻有 2.7億,堪堪回本。
    在北美市場不盡如意,反倒是華夏市場很受歡迎。
    不過加上錄像帶和版權,怎麽算也是賺的。
    除了這兩部戲,李琦還為「璀璨娛樂」來好萊塢特訓的導演、編劇、演員們準備了一部戲練手。
    《灰獵犬號》和《狂怒》。
    這兩部戲很符合西方的敘事手法,李琦已經做出來大綱,等他們過來就可以直接上手。
    還有一件事,在昆汀的軟磨硬泡之下,李琦答應和他合作寫一個本子,一部架空曆史複仇劇。
        沒錯,這部本來就是昆汀的風格,暴戾沒血,猶大複仇爽劇。
    《無恥混蛋》!
    …
    李琦這次來米國,還有兩件事情,一個是《絕命毒師》的上映、另一個是《冰與火之歌》的開拍。
    與《越獄》不同,《絕命毒師》一上線就展現出來幾個的熱度。
    許多觀眾看了第一集之後,就徹底喜歡上了這部劇。
    “這部劇太牛逼了。”
    “要說它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
    “簡直是太令人驚歎了!”
    沃爾特?懷特依然是由布萊恩·克蘭斯頓主演,他曾經參演過《拯救大兵瑞恩》,不過卻沒有火,後麵開始出演情景喜劇。
    被小雷石找上的時候,他還以為是一個騙子劇組,但等他看過劇本之後,整個人直接傻眼了,連夜驅車跑了過得了。
    至於小粉,同樣找來的是亞倫·保爾。
    在此之前,他之拍攝過一部科幻喜劇《歪星撞地球》,要不還有兩部音樂錄像帶。
    劇本情節不符咋說,就是一位平凡的高中化學老師,因身患肺癌且家境拮據,為給家人留下經濟保障,誤入製毒販毒的歧途。
    劇集緊湊,以“化學”為隱喻,構建輪懲惡嚴絲合縫的敘事結構。
    每一集都有明確核心目標。
    僅僅剛播出5集,沃爾特?懷特製作第一批,到與毒梟周旋,再到建立自己的毒品帝國,劇情推進如同化學反應般精準。
    看似日常的細節往往暗藏伏筆,比如沃爾特的標誌性帽子、傑西的口頭禪,甚至化學實驗中的某個操作,都可能在後續劇情中產生關鍵作用,這種“草蛇灰線”的敘事手法讓觀眾在反複回味中不斷發現新的亮點。
    “如果說《越獄》是驚豔的話,《絕命毒師》真的是藝術品!”
    “光影效果堪稱教科書。”
    “《絕命毒師》不止是一部犯罪劇,更借由沃爾特的故事探討了深刻的人性命題,它揭示了平凡人內心隱藏的欲望與野心。”
    “沒錯,我在這裏麵看到了現代社會的困境:醫療體係的冰冷、中年危機的無奈、社會階層固化的壓力,正是這些問題讓沃爾特的墮落。”
    “…”
    相比《越獄》,《絕命毒師》甫一開始就收視率爆表。
    話題度拉滿。
        如果說一個人出了一個爆款,有運氣的成分在其中,能夠連續產出高質量的劇本,那他就是真的牛逼。
    在米國市場,不像內地,拍一部戲之後,演員拿片酬,後續與你沒有關係了。
    米國的電視劇市場,演員不僅拿片酬,而且還要拿分成。
    他們那的是“片酬+獎金+分成”的模式,比如《生活大爆炸》的主演,剛開始出演的時候,一集隻有 6萬美刀。
    隨著劇集熱度飆升,很快就漲到了 100萬美刀一集,這還不算,他們還能拿到《生活大爆炸》後期分紅的 1,這使得他們即便後麵不拍電視劇了,依然能成為電視節收入最高的那一小撮。
    單單這一部劇,主演們就積累了可觀財富,如吉姆?帕森斯淨資產約達 1.6億美元,凱莉?庫柯約 1.1億美元,約翰尼?蓋爾克奇約 1億美元,西蒙?赫爾伯格約 5500萬美元,昆瑙?內亞約 4500萬美元…
    所以,各影視公司對優秀編劇求賢若渴。
    《越獄》爆火的時候,他們便想著約見李琦,可惜那時候李琦回國了,如今《絕命毒師》再次爆火,這些人拚著搶著,前來見李琦……